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首页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贞观憨婿 中华第四帝国 北朝求生实录 抗战之烽火 崛起之第三帝国 红色帝国1924 唐人的餐桌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全文阅读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txt下载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张家口的白银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渡口边的银箱坠 —— 康熙五十五年秋】

康熙五十五年的秋老虎,把张家口渡口的青石滩晒得发烫。王鸿绪站在 “晋源号” 货栈的门廊下,手里转着个铜烟壶 —— 这是他刚从李掌柜那换的,壶底刻着极小的 “晋” 字,是老晋商走西口时的信物。

“王先生再等半个时辰,” 李掌柜的伙计小跑过来,手里捧着碗凉茶,“银箱刚装上渡船,过了这渡口,就能进山西地界了。”

王鸿绪往渡口望去,三艘渡船正泊在岸边。最中间的船上堆着五十个朱漆木箱,箱角用铜箍加固,箱盖贴着 “李记” 的红封 —— 那是李掌柜准备送回平遥票号的白银,足足五千两,是张家口商户三个月的茶盐货款。

风里突然飘来股马汗味。王鸿绪皱了皱眉,这味道太烈,不像寻常商旅的马,倒像养在马厩里的战马来的。他往滩涂尽头的柳树林看,有几匹黑马藏在树后,马鞍上的铁环在阳光下闪了下 —— 不是商户用的普通马鞍,是带防滑钉的军式鞍

一、渡口边的杀机

未时的日头正毒,李掌柜亲自押着最后一箱银上了船。他往王鸿绪这边挥了挥手,手里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 —— 这是老晋商的习惯,银箱离手前总要再核一遍数。

“起锚!” 船老大喊了声,船夫们刚把缆绳往岸上抛,柳树林里突然冲出六匹黑马。骑手都蒙着脸,只露出眼睛,腰间的短刀在阳光下晃出冷光,刀鞘上的铜饰随着马跑颠得叮当响。

“是劫匪!” 货栈的伙计喊了声,往柜台下钻。王鸿绪却盯着骑手腰间 —— 有个骑手的蒙布被风吹开角,露出腰带上的铜坠,是三个串在一起的铜钱,边缘磨得发亮,像戴了许多年。

这标记他见过。去年整理老账时,看到过第一代王掌柜的手札,说范氏商帮的核心伙计都戴这三铜钱坠,当年截辽东茶队的后金骑兵里,就有带这坠子的。

“快把银箱推下水!” 李掌柜在船上喊,他正指挥船夫往银箱上盖油布 —— 晋商运银有个老规矩,遇劫就把银箱推到浅滩,箱底的暗格能浮水,等劫匪走了再捞。

可骑手来得太快,马刚踏到滩涂,就有个劫匪甩出飞爪,正好勾住渡船的桅杆。“嗤啦” 一声,桅杆上的 “晋源号” 旗被扯断,掉进水里泡成了团。

二、滚落的银箱

王鸿绪往货栈的柱子后躲,眼睛却没离开渡口。他看见李掌柜抓着个银箱想往船尾挪,可一个劫匪已经跳上了船,短刀直逼李掌柜的脖子。

“范家的规矩,见银不留人!” 劫匪的声音像砂纸磨木头,带着股山西南部的口音 —— 范氏老家就在那边。

李掌柜突然把银箱往劫匪怀里推,趁对方接箱子的功夫,抓起船板上的铁锚链,往对方手腕缠去。“晋商的银,没那么好拿!” 他吼得脖子发红,像极了当年王继祖在喜峰口护棺木的样子。

可另一个劫匪已经跳上船,一刀劈在李掌柜的胳膊上。血瞬间渗出来,染红了他怀里的账册。李掌柜疼得直咧嘴,却死死攥着账册 —— 那上面记着各商户的银数,比银箱还金贵。

“掀箱子!” 领头的劫匪喊了声。两个劫匪合力把银箱往船边掀,朱漆木箱 “咚” 地撞在船帮上,箱盖崩开,白花花的银子滚出来,有的掉进水里,有的顺着船板滑到滩涂,在阳光下闪得刺眼。

王鸿绪突然注意到个细节:有个劫匪的马受惊,前蹄扬起时,缰绳断了半截,落在滩涂的泥里。他悄悄走过去捡起来 —— 缰绳是牛皮的,用桐油浸过,手感和老账里写的 “辽东茶队劫案” 里的缰绳一模一样,连编绳的结都一样,是范家独有的 “双环结”。

“不好!” 他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普通的劫案,是冲着晋商的银路来的,和当年截茶队是同一个路数。

三、刀鞘里的旧痕

李掌柜被劫匪拖下船时,胳膊还在流血。他挣扎着往货栈这边看,眼神里有个恳求的意思 —— 王鸿绪知道,那是让他保住账册。

可劫匪没给他机会,一刀柄砸在李掌柜的后脑勺上,人瞬间软了。领头的劫匪弯腰翻李掌柜的怀里,把账册拽出来,却没立刻撕,反而塞进怀里 —— 这不对,寻常劫匪只抢银,不拿账册。

王鸿绪的目光落在劫匪的刀鞘上。刚才打斗时,刀鞘磕在船帮上,露出了里面的字:“范记”。更让他心惊的是,刀鞘边缘沾着点暗绿色的粉末,像极了他在武夷山见过的 “青竹毒”—— 当年茶帮袭击晋商茶队时,箭头上就涂这毒,沾皮就肿。

“他们不是为了银。” 王鸿绪突然明白,“是为了账册,想知道各商户的银库在哪。” 他往货栈的后院退,那里有个暗格,藏着他刚写的 “银路改良策”,里面提了 “用票根代现银” 的想法。

突然有个银箱从船上滚下来,顺着滩涂往山崖边滑。箱子在石头上撞了几下,箱底裂开,露出里面的 “银子”—— 有几块竟然是铅块外面裹着锡箔!王鸿绪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李掌柜早有防备,真银藏在暗箱,这些是障眼法。

四、残缰里的念头

劫匪们显然也发现了假银,领头的突然往山崖边看,那箱真银正卡在半山腰的石缝里。“去两个人!” 他指着山崖,“拿不回真银,谁也别想活!”

两个劫匪往山崖爬时,王鸿绪盯着地上的半截缰绳。牛皮被桐油浸得发硬,可编结的手法很讲究,能承受几百斤的拉力 —— 这说明劫匪是专业的,熟悉晋商运银的重量和路线。

他突然想起老账里的话:“商路之险,不在山高水远,在人心叵测。实物难护,不如化实为虚。” 当年用棺木运火药,是把 “实” 藏起来;现在运银总被劫,是不是可以不用运 “实银”?

“以纸代银……” 他在心里念叨。就像票号的银票,商户在张家口存银,拿张票到平遥取,不用运银箱,劫匪自然没处抢。可怎么让商户信这纸?得有个信物,比如盐晶印记,像当年茶砖上的盐晶一样,别人仿不了。

山崖上传来劫匪的骂声 —— 银箱卡在石缝里,够不着。领头的劫匪骂了句,突然往货栈这边看,眼神像在找人。王鸿绪赶紧缩到柱子后,手里攥着那半截缰绳 —— 这是最重要的证物。

五、未散的阴影

劫匪们没找到真银,又怕拖延久了引来官差,骂骂咧咧地骑马往柳树林退。走前,领头的往货栈门口扔了个东西 —— 是三枚铜钱,用红线串着,落在门槛上,正好对着 “晋源号” 的牌匾。

这是挑衅。王鸿绪懂这意思:他们知道货栈是谁的,还会再来。

他赶紧跑到渡口,李掌柜还有气,胳膊上的伤口在发黑 —— 果然是青竹毒。他从货栈的药箱里翻出解毒膏,这是当年武夷山老茶农给的方子,专治这毒,“涂三遍,每隔半个时辰一次。”

李掌柜攥着他的手,声音发虚:“账册…… 他们要账册查银库……”

王鸿绪往滩涂看,真银箱还卡在山崖石缝里,夕阳照在上面,像块发亮的伤疤。他突然有了主意:“我去报官,就说银箱全被劫走了。” 他把半截缰绳塞进李掌柜手里,“这是范家余党的证物,你收好。”

回到货栈时,王鸿绪立刻找出纸笔。他要写两份东西:一份给平遥总号,提议推行 “银票代现银”;另一份给官府,附带上缰绳和三铜钱坠的图样。写到一半,他突然停笔 —— 刚才劫匪的马,马蹄铁上有个缺口,和去年在张家口西城门看到的 “范记车马行” 的马一模一样。

窗外传来风吹树叶的声音,像极了刚才劫匪的马蹄声。王鸿绪往窗纸上看,有个黑影正贴着窗根移动。他慢慢抓起桌上的铜烟壶,壶底的 “晋” 字在油灯下闪着光 —— 这不仅是信物,也是武器。

银票的事得快。他在纸上写下 “盐晶为记,票纸用桑皮纸浸桐油”,刚写完,窗纸突然被戳破个洞,一只眼睛正往里面看。王鸿绪没动,手指却在纸页上的 “范记” 二字上,慢慢划了道线。

这场劫案,不是结束。就像当年辽东商路的危机,现在的银路危机,才刚刚开始。而那枚落在门槛上的三铜钱,还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像在数着下一个要劫的目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女神攻略手册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陆爷的小祖宗又撩又飒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钢铁界 明末永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山河红颜赋 红头册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六州风云季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一枪定山河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隋唐:家兄程咬金 最后的一位将军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txt下载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