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首页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之年代旅行记 系统求卸载:快穿男神有毒 万界武侠大冒险 邪气宿主总掉线 宿主今天也很甜 契子 漫威里的德鲁伊 快穿反派他又软又甜 天灾降临:我在副本里捡破烂 快穿女配:宠你,黑化男神 
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 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文阅读 - 太平洋底来的人txt下载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太平洋底来的人:深蓝嬉闹实验室》(1471-1480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471集:“林小满的‘尾巴鳞片被深海蝴蝶鱼当成‘镜子’了’”

林小满跟着苏清妍去“蝴蝶鱼礁区”采集珊瑚共生样本,刚下水没十分钟,就感觉尾巴尖凉飕飕的——回头一看,十几条巴掌大的深海蝴蝶鱼,正围着她的尾巴打转,每条鱼都把脸贴在她的鳞片上,左蹭蹭右蹭蹭,像是在“照镜子”。最过分的是一条红白相间的蝴蝶鱼,居然用嘴轻轻啄着她尾鳍上最亮的那片鳞片,啄一下就晃晃脑袋,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倒影”。

“你们别啄了!那是我的鳞片,不是镜子!”林小满晃了晃尾巴,想把鱼群赶走,结果蝴蝶鱼非但没逃,反而更兴奋了——有的鱼干脆停在鳞片上,把身体贴得紧紧的;有的鱼对着鳞片晃悠鱼鳍,像是在“整理发型”;还有一条小鱼,居然把嘴里叼的小海草放在鳞片旁,像是在“搭配装饰”。苏清妍在潜水器里看得直笑,对着对讲机喊:“小满,你尾巴上的鳞片反光率高,在深海里跟镜子一样,它们肯定是把鳞片当成‘梳妆镜’了!”

林小满的异能感知里,全是蝴蝶鱼开心的“生物信号”:“镜子好亮!我今天真好看!”“你看我的鳞片,比它的还红!”“快帮我看看,我尾巴上有没有寄生虫!”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任由鱼群围着尾巴“梳妆”,手里的样本铲却没闲着,趁机采集了好几株和蝴蝶鱼共生的珊瑚。可没过多久,麻烦来了——鱼群的动静吸引了一条大金枪鱼,金枪鱼以为蝴蝶鱼是猎物,猛地冲过来,林小满吓得赶紧把尾巴往潜水器旁边躲,结果蝴蝶鱼群突然散开,又瞬间聚拢,围着金枪鱼转圈,用身体挡住它的视线,嘴里还“嚷嚷”着:“不准碰我们的镜子!”

金枪鱼被鱼群绕得晕头转向,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游走。林小满看着护着自己尾巴的蝴蝶鱼,心里暖暖的——她从潜水器里拿出一小把浮游生物,撒在尾巴周围,蝴蝶鱼们立刻围过来吃,吃完又贴回鳞片上“照镜子”。苏清妍笑着说:“看来你不仅是‘人鱼’,还是蝴蝶鱼的‘专属梳妆镜’啊!”回去的时候,林小满的尾巴上还沾着两条舍不得走的蝴蝶鱼,直到快到基地,它们才叼着海草,轻轻碰了碰她的鳞片,像是在说“下次还来找你照镜子”。林小满摸了摸尾巴上残留的鱼鳍印,笑着想——下次再来,她得在尾巴上多留几片亮鳞片,让这些爱美的小家伙,照个够。

第1472集:“苏清妍的‘实验室培养皿被深海菌团‘画’成抽象画了’”

苏清妍最近在研究“深海极端环境菌团的生长特性”,在培养皿里接种了从米海沟采集的“黑硫菌团”,本来以为菌团会按预期长成均匀的黑色菌落,结果三天后去观察,差点以为自己拿错了培养皿——培养皿里的菌团非但没长成圆形,反而蔓延成了乱七八糟的图案:有的像歪歪扭扭的星星,有的像分叉的树枝,最中间的菌团居然拼成了一个类似“笑脸”的形状,黑色的菌团边缘还长着一圈白色的菌丝,像是给“笑脸”镶了个边,活脱脱一幅抽象画。

“这菌团怎么回事?变异了?”苏清妍拿着培养皿,对着灯光看了半天,旁边的赵一一凑过来,笑着说:“组长,这哪是变异啊,这分明是菌团在‘画画’!你看这个笑脸,眼睛还是两个小圆圈呢!”林小满也蹲过来,指尖碰了碰培养皿的玻璃壁,异能感知里传来一阵活跃的“菌群信号”:“苏组长,我们觉得圆形不好看,就试着长了点不一样的,你看这个笑脸,是不是很可爱?”

苏清妍愣了愣,赶紧翻出前几天的观察记录——原来她每次给菌团换营养液时,都会随口说“要是菌团能长得有趣点就好了”,没想到这些菌团居然“听懂”了,还真的长成了各种图案。为了验证,她又拿了几个培养皿,分别对菌团说“长成三角形”“长成波浪线”“长成小鱼的形状”,结果五天后,培养皿里的菌团真的长成了对应的图案,甚至还有个培养皿里的菌团,长成了类似“深海热泉口”的形状,细节逼真得连热泉口的“烟柱”都用菌丝画了出来。

赵一一拿着相机,对着培养皿拍个不停:“组长,这些菌团简直是‘深海艺术家’!我们可以办个‘菌团抽象画展’!”苏清妍也来了兴趣,把这些“菌团画作”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架上,还在每个培养皿旁边贴了标签,写着“菌团自画像”“深海热泉印象”“笑脸问候”。基地的研究员们听说了,都来围观,有人笑着说:“苏组长,你这哪是研究菌团,简直是在培养‘微生物画家’啊!”

可没过多久,菌团又开始“调皮”了——有个培养皿里的菌团,居然慢慢蔓延到了旁边的培养皿里,把两个培养皿的图案连在了一起,拼成了一个“爱心”;还有个培养皿里的菌团,居然把苏清妍贴的标签纸都“画”上了菌丝,标签上的字都被盖得看不清了。苏清妍看着乱糟糟的展示架,非但不生气,反而笑着说:“看来这些‘艺术家’,还爱搞‘互动创作’!”从此,苏清妍的实验室多了个“菌团画廊”,每天都有人来看看菌团又画了什么新图案,而她的科研记录里,也多了一项有趣的发现——深海菌团不仅能适应极端环境,还能根据人类的语言,长成各种充满创意的图案,这大概是深海微生物给人类最惊喜的“礼物”。

第1473集:“赵一一的‘翻译器学会用深海生物的声音“说相声”了’”

赵一一最近在给翻译器更新“深海生物声音库”,把小丑鱼的气泡音、鲸鱼的低频音、螃蟹的咔嚓声都录了进去,结果某天早上,翻译器一开机,突然用三种声音“说”起了相声——先用鲸鱼的低频音当“捧哏”:“哎,我说小丑鱼老弟,你每天吐泡泡,不累吗?”再用小丑鱼的气泡音当“逗哏”:“不累不累,我这是在练‘说唱’,比你天天哼的低音炮好听多了!”最后用螃蟹的咔嚓声当“观众”,每说完一句,就“咔嚓咔嚓”响两声,像是在“鼓掌”。

赵一一吓了一跳,赶紧去按暂停键,翻译器却换了一组声音,用海鳗的嘶嘶声和花园鳗的颤音继续说:“海鳗大哥,你天天钻沙子,不怕把眼睛迷了?”“怕啥,我这是在‘躲清静’,不像你,一有动静就吓得缩回去,胆小鬼!”旁边的林小满笑得直拍桌子:“一一,你翻译器成‘相声演员’了!比我上次听的海底音乐会还热闹!”

苏清妍也凑过来看,笑着说:“这倒是个新发现,说不定能用来研究不同生物声音的‘交流逻辑’。”赵一一索性不暂停了,抱着翻译器去试验池——果然,池里的生物们听到相声,都兴奋起来:小丑鱼跟着气泡音晃尾巴,螃蟹举着钳子“咔嚓”鼓掌,连平时高冷的安康鱼,都把灯笼晃来晃去,像是在“打节拍”。最搞笑的是,翻译器居然还会“即兴发挥”,看到试验池里的海螺在转圈,立刻用海螺的嗡嗡声加了段“台词”:“海螺老弟,你转啥呢?找不着家了?”海螺居然真的停了下来,对着翻译器晃了晃触角,像是在“回应”。

下午,基地举办“科研放松日”,赵一一把翻译器抱到活动现场,让它给大家说相声。翻译器果然没让人失望,用十种深海生物的声音,说了一段“深海生物趣闻”,从“小丑鱼的说唱梦”讲到“螃蟹的领地争夺战”,最后还用鹦鹉螺的慢悠悠的声音当“结束语”:“今天的相声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咔嚓’掌声,下次我们再见!”现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院长笑着说:“赵一一,你这翻译器太有才了,以后基地的活动,必须让它当‘特邀嘉宾’!”

赵一一抱着翻译器,心里乐开了花——她从来没想过,一个用来研究生物语言的翻译器,居然能变成“相声演员”,还能让大家在欢笑中了解深海生物。回去的路上,翻译器突然用寄居蟹的东北腔说:“一一,我今天表现咋样?下次我还想加个‘相声搭档’,就找那只会批注的鹦鹉螺!”赵一一笑着点头:“行!下次我就带你去找鹦鹉螺,你们俩组个‘深海相声组合’!”

第1474集:“林小满的‘异能让深海海草长出“小耳朵”了’”

林小满最近在研究“深海海草的听觉感知能力”,每天都会对着试验池里的海草“说话”,希望能激发它们的感知特性。结果某天早上,她刚走进实验室,就傻了眼——试验池里的海草,居然长出了一个个小小的、类似“耳朵”的凸起,有的长在叶子顶端,有的长在茎秆上,远远看去,像一群长着小耳朵的海草,正竖着“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这……这是怎么回事?”林小满蹲在试验池边,指尖碰了碰海草的“小耳朵”,异能感知里传来海草兴奋的“波动”:“小满姐姐,我们长出耳朵啦!能听到你说话,还能听到试验池里小鱼的声音!”苏清妍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你是不是昨天跟它们说‘要是你们能听到我说话就好了’?你的异能把你的想法传递给它们了,让它们长出了‘听觉器官’。”

赵一一拿着相机,对着海草拍个不停:“太可爱了!这是‘耳朵海草’啊!比我上次见的彩虹珊瑚还特别!”可麻烦也来了——海草长出“小耳朵”后,变得特别“爱听八卦”,只要实验室里有人说话,它们就会把叶子转向声音的方向,“小耳朵”也跟着晃悠;要是听到有趣的事,比如林小满说“今天食堂有炸鱼块”,海草的叶子就会晃得更厉害,像是在“开心”;要是听到苏清妍说“明天要加班”,海草的叶子就会耷拉下来,“小耳朵”也蔫蔫的,像是在“难过”。

最搞笑的是下午,基地的清洁阿姨来打扫卫生,对着试验池抱怨:“今天的垃圾太多了,扫得我腰都疼了。”海草们立刻把叶子转向阿姨,“小耳朵”齐刷刷地对着她,像是在“认真听”;阿姨说完,海草的叶子居然轻轻碰了碰阿姨的手,像是在“安慰她”。阿姨笑着说:“这些海草真通人性,还知道心疼我!”

林小满看着可爱的“耳朵海草”,突然有了个想法——她对着海草说:“你们能不能帮我听听试验池里小鱼的声音?告诉我它们在说什么?”海草的“小耳朵”晃了晃,异能感知里传来它们传递的“小鱼对话”:“今天的鱼食不好吃,我想吃浮游生物。”“那个螃蟹又在抢我的地盘,我打不过它。”林小满赶紧把这些“情报”告诉苏清妍,苏清妍笑着说:“看来你的异能,不仅能让海草长耳朵,还能让它们当‘深海窃听器’啊!”

从此,试验池里的“耳朵海草”成了实验室的“小灵通”,每天都能听到它们传递的各种“深海八卦”,而林小满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她发现这些“耳朵海草”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传递声音,这对研究深海生物的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林小满摸着海草的“小耳朵”,笑着想——下次她要对着海草说,让它们长出“小嘴巴”,这样不仅能听,还能跟小鱼们“聊天”了!

第1475集:“苏清妍的‘科研闹钟被深海虾群‘调’成‘虾壳铃声’了’”

苏清妍有个习惯,每天早上七点都会被实验室的“科研闹钟”叫醒——这台闹钟会播放深海的海浪声,还会显示当天的实验计划。可最近几天,闹钟突然变了样——每天早上七点,响起的不是海浪声,而是“咔嚓咔嚓”的虾壳碰撞声,有时还夹杂着“哗啦啦”的虾群游动声;闹钟屏幕上的实验计划,也被换成了“今天要给虾群喂新鲜的磷虾”“记得给虾群换水”“陪虾群玩一会儿”,落款居然是“深海虾群敬上”。

“这闹钟怎么回事?被人动过手脚了?”苏清妍拿着闹钟,翻来覆去地看,旁边的林小满凑过来,笑着说:“组长,肯定是试验池里的虾群干的!上次它们还涂鸦你的科研笔记呢,这次又来调你的闹钟了!”赵一一的翻译器突然开口了:“苏组长,是它们干的!昨晚我听到试验池里有动静,好像是虾群用钳子夹着你的闹钟线,把海浪声换成了它们的‘虾壳声’,还在屏幕上乱按,改了你的实验计划!”

苏清妍走到试验池边,对着里面的虾群说:“你们为什么要调我的闹钟?还改我的实验计划?”虾群举着钳子晃了晃,翻译器传来它们的声音:“你的闹钟声音不好听,我们的虾壳声才好听!还有,你最近都不陪我们玩,我们想让你多关注关注我们!”苏清妍哭笑不得,对着虾群说:“好,我以后每天都陪你们玩一会儿,你们把闹钟调回来好不好?”虾群却“咔嚓咔嚓”响了两声,像是在“不同意”。

没办法,苏清妍只能任由闹钟播放“虾壳铃声”——没想到几天下来,她居然习惯了这种声音,每天早上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就知道该起床去实验室陪虾群玩了。更有趣的是,虾群还会根据天气调整铃声:晴天的时候,铃声是欢快的“咔嚓咔嚓”,夹杂着游动声;阴天的时候,铃声是缓慢的“咔嚓”声,像是在“安慰”她;甚至有一次,她感冒了,闹钟的铃声居然变成了轻柔的“哗啦啦”声,像是在“给她唱歌”。

基地的研究员们听说了,都来听苏清妍的“虾壳闹钟”,有人笑着说:“苏组长,你这闹钟太特别了,比我们的手机铃声好听多了!”苏清妍也笑着说:“是啊,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闹钟礼物’。”从此,苏清妍的“虾壳闹钟”成了实验室的“特色”,每天早上,大家都会听着“咔嚓咔嚓”的铃声上班,而试验池里的虾群,也成了她每天必见的“好朋友”——原来科研生活的小惊喜,往往来自这些爱调皮、爱撒娇的深海小生物。

第1476集:“赵一一的‘翻译器被深海海星“粘”上当“坐垫”了’”

赵一一带着她的“寄居蟹翻译器”去“海星滩”做“海星运动轨迹研究”——这片海底滩涂铺满了各色海星,有五条腕的普通海星、十条腕的太阳海星,还有腕上带花纹的玫瑰海星,赵一一的任务是记录它们每天的移动路线,标注出觅食和休息的区域。出发前她特意给翻译器充满电,还贴了层防水膜,想着这次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没成想刚把翻译器放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转身去拍远处的玫瑰海星,回头就看见一幕让她哭笑不得的场景。

一只直径快半米的太阳海星,居然把肥嘟嘟的身体整个趴在了翻译器上,十条腕像小吸盘似的紧紧裹着机器,连屏幕都被遮住了大半,只露出个充电口;旁边几只小海星也凑过来,有的用腕尖碰翻译器的按键,有的干脆趴在太阳海星的背上,叠成了个“海星小塔”。赵一一跑过去,蹲在岩石旁扯了扯翻译器的挂绳,结果太阳海星纹丝不动,反而把腕收得更紧了,翻译器里传来它慢悠悠的声音:“别……别拽……这方块……暖暖的……比石头软……坐着……舒服……”

“这不是坐垫!这是我的翻译器!我还要用它跟你们聊天呢!”赵一一急得戳了戳太阳海星的腕,对方却“哼”了一声(翻译器模拟出的气音),腕尖反而蹭了蹭翻译器屏幕:“舒服……就不下来……你要聊……就在这聊……我不挡着……”赵一一没办法,只能蹲在旁边,对着太阳海星的方向喊:“那你们每天都在这滩涂里爬来爬去,是在找什么呀?”翻译器顿了顿,传来太阳海星含糊的声音:“找……小虫子……这方块……下面……有好吃的……”

赵一一这才注意到,翻译器底下的岩石缝隙里,藏着一群米粒大的端足类生物,太阳海星趴在上面,不仅是因为“暖和”,更是想守着这些“零食”。她试着往旁边撒了一把浮游生物,果然,太阳海星的一条腕慢慢伸过去,卷住一只浮游生物送进嘴里,翻译器传来它满足的“吧唧”声:“好吃……比小虫子……香……”趁它分神,赵一一赶紧拽翻译器,结果还是没拽动——太阳海星的腕上全是吸盘,粘得比实验室的强力胶还牢。

正好林小满坐着潜水器过来送样本箱,看到这一幕笑得直拍观察窗:“一一,你这是给海星送了个‘移动沙发’啊!”赵一一气鼓鼓地说:“它把我翻译器当坐垫就算了,还想守着下面的小虫子当零食!”林小满灵机一动,从样本箱里拿出一块加热过的珊瑚石,放在旁边的岩石上:“小满姐姐,你把这个放在旁边,珊瑚石暖和,还比翻译器大,它肯定会挪过去的。”

果然,太阳海星闻到珊瑚石的“暖意”,又看到旁边的浮游生物堆,终于慢慢松开腕,慢悠悠地爬向珊瑚石,临走前还用一条腕碰了碰翻译器,翻译器传来它的声音:“方块……下次……还来……给你……带小虫子……”赵一一赶紧把翻译器捡起来,屏幕上全是海星腕印,还有几道被吸盘蹭出来的划痕。回去的路上,翻译器突然用太阳海星的语气说:“赵一一……珊瑚石……真暖和……下次……还想……坐……”赵一一笑着拍了拍翻译器:“行!下次来给你带块更大的‘海星坐垫’,但你不许再把我翻译器当沙发了!”

第1477集:“林小满的‘尾巴被深海海绵当成“育儿袋”了’”

林小满在“海绵礁区”采集多孔海绵样本时,刚用铲子挖下一块黄色海绵,转身要放进样本袋,就感觉尾巴尖沉甸甸的——回头一看,那块刚挖下来的海绵,居然自己滚到了她的尾巴上,海绵表面的小孔里,钻出几十只针尖大的海绵幼体,像小虫子似的往她尾巴的鳞片缝隙里钻,而海绵本体则紧紧贴在她的尾鳍上,像是把她的尾巴当成了“育儿袋”。

“你怎么还自己爬上来了?”林小满蹲在地上,想把海绵摘下来,结果刚碰到海绵,就感觉到一阵微弱的“求助信号”(她的异能能感知低等生物的情绪):“宝宝……冷……尾巴……暖和……别拿走……”苏清妍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这是‘育儿海绵’,幼体孵化后需要温暖的环境附着,你的尾巴温度和鳞片缝隙,正好适合它们暂时居住。”

接下来的一整天,林小满都带着“尾巴海绵”上班——写实验报告时,海绵幼体在鳞片缝隙里钻来钻去,痒得她忍不住笑;给试验池换水时,海绵本体吸了水,变得沉甸甸的,拖着尾巴走都费劲;最搞笑的是中午吃饭,她刚夹起一块鱼肉,海绵突然从尾巴上伸出一根细管,沾了点鱼肉汤汁,然后缩回去,异能感知里传来幼体们“开心的波动”:“好吃……谢谢……妈妈……”

下午基地来了位海绵研究专家,看到林小满尾巴上的海绵,眼睛都亮了:“小满,你这是发现了海绵的‘移动育儿模式’啊!太有研究价值了!”林小满红着脸解释:“不是,是它自己爬上来的,把我尾巴当育儿袋了。”专家凑过去观察,发现海绵幼体已经在鳞片上附着了一层薄薄的黏液,笑着说:“它们这是把你的尾巴当成‘临时巢穴’了,等幼体长大一点,就会自己爬下来,你要是强行摘下来,反而会伤害它们。”

没办法,林小满只能继续当“海绵妈妈”,晚上睡觉都只能侧着睡,生怕压到尾巴上的海绵。过了三天,她早上起床,突然感觉尾巴轻了——一看,海绵幼体都不见了,海绵本体也变得干瘪,轻轻一碰就掉了下来。异能感知里传来海绵微弱的“告别信号”:“宝宝……长大了……谢谢……妈妈……”林小满把海绵放回样本箱,尾巴上还残留着幼体附着过的痕迹,她笑着想——原来当“深海妈妈”的感觉,既痒又温暖,下次再遇到育儿海绵,她一定轻轻的,不打扰这些小家伙的“尾巴育儿时光”。

第1478集:“苏清妍的‘实验室显微镜被深海纤毛虫“画”满了“小圈圈”’”

苏清妍最近在研究“深海纤毛虫的运动轨迹”,每天都会用高倍纤微镜观察纤毛虫的活动,还在载玻片上涂了荧光剂,方便记录它们的移动路线。结果某天早上,她刚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焦时突然愣住了——视野里的纤毛虫,非但没按预期的“直线移动”,反而绕着圈游动,几十只纤毛虫凑在一起,居然在载玻片上“画”出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圈圈,有的圈圈套着圈圈,有的圈圈旁边还带着小尾巴,像一群迷你的“甜甜圈”。

“这纤毛虫怎么回事?难道荧光剂刺激到它们了?”苏清妍皱着眉,换了一片没涂荧光剂的载玻片,结果纤毛虫还是在“画圈圈”,甚至有几只纤毛虫凑在一起,画出了一个类似“显微镜”的轮廓,连镜头的形状都用小圈圈拼了出来。旁边的赵一一凑过来,笑着说:“组长,这哪是刺激啊,它们分明是在‘画画’!你看这个显微镜,画得还挺像!”

林小满也蹲过来,指尖碰了碰显微镜的载物台,异能感知里传来纤毛虫活跃的“波动”:“苏组长……圈圈……好看……你每天……看我们……我们……画给你……看……”苏清妍愣了愣,想起前几天观察时,她随口说过“要是能看清你们的移动轨迹就好了,最好能有点规律”,没想到这些纤毛虫居然“听懂”了,还把轨迹画成了“小圈圈”。

为了验证,苏清妍对着载玻片说:“你们能画个三角形吗?”结果几分钟后,纤毛虫真的凑在一起,画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三角形;她说“画个小鱼”,纤毛虫就画出了一条带尾巴的“圈圈鱼”。赵一一拿着手机,对着显微镜屏幕拍个不停:“组长,这些纤毛虫是‘微型画家’啊!我们可以把它们的‘作品’打印出来,做成明信片!”

可没过多久,麻烦来了——纤毛虫的“画画热情”太高,不仅在载玻片上画,还爬到了显微镜的镜头上,镜头上沾满了小圈圈,导致后续观察都模糊不清。苏清妍只能用酒精棉轻轻擦拭镜头,每擦一下,就感觉到一阵“委屈的波动”:“苏组长……不好看吗……我们……画了好久……”她赶紧说:“好看!但镜头脏了就看不到你们了,你们在在玻片上画,我把你们的画都保存下来好不好?”

从此,苏清妍的显微镜成了“纤毛虫画廊”,她每天都会换一张载玻片,让纤毛虫“创作”,然后把屏幕上的“圈圈画”截图保存,还在旁边标注“纤毛虫自画像”“圈圈小鱼”“三角形问候”。总部的专家看到这些截图,都忍不住笑了:“苏组长,你的研究不仅有科研价值,还有艺术价值,这是最可爱的深海微生物研究报告!”苏清妍看着屏幕上的小圈圈,心里暖暖的——原来深海里最微小的生物,也能用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而科研的乐趣,就在于发现这些藏在显微镜下的小惊喜。

第1479集:“赵一一的‘翻译器被深海鱿鱼“借”去当“手电筒”了’”

赵一一带着翻译器去“鱿鱼洄游区”做“鱿鱼发光机制研究”——这片海域的鱿鱼是“荧光鱿鱼”,夜晚会发出蓝绿色的光,但白天光线暗的时候,它们的发光亮度会降低。赵一一的任务是记录它们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发光强度,整理成“鱿鱼发光图谱”。

下午的时候,海面上突然飘来一层厚厚的乌云,海底瞬间暗了下来,荧光鱿鱼的亮度也跟着降低,赵一一只能打开潜水器的探照灯,继续观察。可没过多久,她发现探照灯的光越来越暗,低头一看,差点喊出声——一只半米长的荧光鱿鱼,居然用触手卷着她的翻译器,把翻译器的屏幕对着自己的眼睛,像是在“借光”;旁边几只小鱿鱼,也围着翻译器转圈,用触手碰屏幕,像是在“蹭光”。

“我的翻译器不是手电筒!你们别拿它当灯用啊!”赵一一伸手去抢,鱿鱼却抱着翻译器往后退,翻译器传来它慌张的声音:“暗……看不见……小鱿鱼……丢了……借……借光……找宝宝……”赵一一这才注意到,不远处的岩石缝里,藏着几只刚出生的小鱿鱼,因为光线太暗,正缩在里面不敢出来。

林小满在潜水器里对着对讲机喊:“一一,别抢了!鱿鱼妈妈是想借翻译器的光找宝宝,你把屏幕亮度调高点,帮它找找!”赵一一恍然大悟,赶紧用对讲机调翻译器的亮度,屏幕瞬间亮了起来,鱿鱼妈妈立刻抱着翻译器,游向岩石缝,用屏幕的光照着里面,翻译器传来它温柔的声音:“宝宝……出来……妈妈……在这……”

小鱿鱼们看到光,立刻游了出来,围着鱿鱼妈妈转圈,鱿鱼妈妈用触手碰了碰翻译器,传来它感激的声音:“谢谢……光……好用……比我们……亮……”赵一一笑着说:“没事,你们要是还需要光,我可以把翻译器借你们用一会儿,但用完要还给我哦。”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翻译器成了鱿鱼妈妈的“专属手电筒”——它抱着翻译器,带着小鱿鱼们找食物,用屏幕光照着海底的小虾米;遇到危险的海葵,就用屏幕光晃海葵的触手,让小鱿鱼们安全通过;甚至还带着翻译器,给旁边的章鱼“借光”,帮章鱼找它丢失的贝壳。

乌云散去,海底重新亮了起来,鱿鱼妈妈终于把翻译器还给赵一一,临走前用触手碰了碰屏幕,翻译器传来它的声音:“方块……好……下次……暗……还来……借……”赵一一接过翻译器,屏幕上全是鱿鱼触手的印子,亮度也只剩一半,但她一点都不生气——看着鱿鱼妈妈带着小鱿鱼们游向远方,她笑着对翻译器说:“下次来,我给你装个‘手电筒模式’,专门帮鱿鱼妈妈找宝宝!”

第1480集:“苏清妍的‘科研成果展,被深海生物们“承包”了’”

基地举办“年度深海科研成果展”,苏清妍带着林小满和赵一一,把“深蓝妙探组”的成果都搬了出来——有会画圈圈的纤毛虫载玻片、会当育儿袋的海绵样本、会说相声的翻译器,还有装着会算算术的磷虾缸,甚至特意把那只爱当坐垫的太阳海星也请了过来,放在展台最中间的玻璃缸里。

开展没多久,展台前就围满了人,苏清妍刚拿起话筒,准备介绍“深海生物互动研究”,突然听到“哗啦”一声——装太阳海星的玻璃缸里,海星居然慢悠悠地爬出来,趴在展台上,十条腕展开,像是在“欢迎大家”;旁边的磷虾缸里,磷虾们开始变换队形,拼成了“欢迎”两个字,荧光闪闪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赵一一的翻译器突然自己开口了,用十种深海生物的声音说:“各位领导同事,欢迎来到‘深蓝生物成果展’!首先,由我们的‘海星模特’展示它的‘十条腕瑜伽’!”说着,太阳海星真的把腕弯成了各种形状,台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苏清妍无奈地摇摇头,刚想继续介绍,就看到林小满的尾巴上,突然爬上来一只小海绵——是上次把她尾巴当育儿袋的那只,海绵上的幼体已经长大,在她尾巴上晃来晃去,像是在“表演节目”。

更热闹的还在后面——装纤毛虫的显微镜屏幕上,纤毛虫们开始画“笑脸”,一个接一个,连成了一条“笑脸线”;装荧光藻的玻璃缸里,藻叶展开,拼成了“深蓝妙探组”五个字;甚至连实验室的自动门,都跟着凑热闹,每当有人路过,就“叮”一声打开,用门缝夹着一颗小贝壳,像是在“送礼物”。

苏清妍看着被深海生物们“承包”的成果展,不仅不生气,反而笑了——她放下话筒,对着台下的人说:“其实,我们组最大的成果,不是这些载玻片和样本,而是这些会互动、会表演、会给大家带来欢乐的深海生物们。它们让我们知道,科研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充满温暖和惊喜的旅程。”

展会结束后,苏清妍把所有生物都带回实验室,给太阳海星喂了新鲜的端足类生物,给磷虾缸里撒了浮游生物,给纤毛虫换了新的载玻片。太阳海星趴在玻璃缸里,十条腕晃了晃,像是在“开心”;磷虾们拼成了“谢谢”两个字;翻译器用东北腔说:“组长,下次成果展,我们还要表演!我跟鹦鹉螺的相声都练好了!”

苏清妍看着满实验室的热闹,笑着说:“好啊,下次我们一起,让更多人看到深海生物的可爱。”林小满的尾巴上,小海绵还在晃悠;赵一一抱着翻译器,笑得合不拢嘴——深蓝基地的夜晚,充满了深海生物的“声音”和大家的笑声,而这场被生物们“承包”的成果展,也成了基地最难忘的回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园香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北唐风云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少女大召唤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超级捉鬼道长 万界收容所 拯救诸天单身汉 机战无限 蒸汽朋克世界里的医生 美漫之道门修士 战破蛮荒 四合院把空间之门上交国家 星际求生神秘星球之旅 玩转时空的超人 封神大天王 直视古神一整年 让你重生,你生产了亿万尸王? 无限深空 诸天武神路 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 完美男主养成计划 快穿之爱你不珍惜,变心了你哭啥 
最近更新满级萌妹的烬渊藏宝之旅 末世:疯了吧!这炮灰怎么死不掉 草灵末世求生:全世界等我奶一口 末世诡豪:我的资产是冥符阴兵 灰烬之上:钢铁森林的余火 牙尖上的废土 三体:苟命大佬的跨维跑路实录 洪荒农皇 茅山禁地:开局反杀石少坚 抠脚大汉变身猫娘后,被拍卖了 迷雾纪元生存录 末世御尸:只收无敌的异种丧尸 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宇航员小明火星历险记 星灵一 零域建筑师 末世重生:终末堡垒 复制粘贴,我的异能通诸天 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 重生之逆世星途 
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 太平洋底来的人txt下载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 - 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