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大雁渐进于高树上,或许得到横枝栖息,没有灾祸。
含义: 渐进至高处(鸿渐于木),可能获得依托(或得其桷),无咎。象征上升途中得外力之助,化险为夷。
六四故事:
那场抵御“獠”部落的惨烈胜利,为部落赢得了喘息之机,也在每个人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渐儿的名字,不再仅仅与精美的织锦相连,更与勇气、智慧和临危不乱的定力紧密相关。
部落需要重建,不仅是破损的寨墙和房屋,更是秩序与信心的重塑。重伤的首领需要静养,大长老与几位长者商议后,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他们在一个庄重的部落集会上,共同推举渐儿为“女史”。
这是一个崭新的职位,地位尊崇,仅次于首领和长老。其职责是记录部落的大事纪年、观测天象变化、掌管历法节气,并协助长老们处理日常事务,教化族人。这意味着,渐儿从此进入了部落的核心决策层。
她从织坊那片安稳的“磐石”,迈向了一个更高、也更需要谨慎的位置。
就如同大雁不再满足于水岸或磐石,开始向着更高的树木(木)飞翔、栖息。鸿渐于木。
渐儿深知这份责任的重量。她没有推辞,也没有因这突如其来的擢升而沾沾自喜。她心中所念的,是岩和那些牺牲勇士用生命守护的部落,是如何让族人们更好地活下去。
她搬进了部落议事厅旁一间简朴的木屋,这里成了她新的“女史居”。屋内不再有织机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刻着符号的骨片、竹简,以及用于记录的各色矿石粉末。
她的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记录每一次狩猎的收获,每一季庄稼的丰歉,部落新增的人口,以及天空星辰的微妙位移,风霜雨雪的来临时机。
为了更准确地观测天象,她常常需要登上部落边缘那座最高的观测台。那是一座用粗大原木搭建的高耸架子,仿佛一棵人造的巨树(木),直插天空。站在台上,可以俯瞰整个部落和周边的山野,也能更清晰地接近日月星辰。
这对于习惯了脚踏实地(艮)的渐儿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高处风大,站久了会头晕,但她凭借着那份风般柔韧(巽)的适应力,很快便习惯了。她将这里视为新的“渐进”之地,每一步攀登都沉稳有力。
她将自己观测到的星象与往年的记录对比,结合老人们的经验,尝试着预测天气,为农耕和狩猎提供参考。她将部落的大事,尤其是那场抵御外侮的战争,详细地记录下来,刻在坚实的木牍上,希望后人能铭记教训与荣耀。
她的公正、勤勉和智慧,渐渐赢得了族人的信服。即便身处“高处”,她也从不盛气凌人,依旧温和待人,耐心解答族人的疑问。人们发现,这位年轻的女史,身上既有织女的细腻,又有退敌时的果决,更有观星者的睿智。
然而,高处,往往也伴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一个夏日的午后,天空积聚着厚重的乌云,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渐儿担心会有暴雨,便像往常一样,独自登上观测台,想最后确认一下云层的动向和风向。
她聚精会神地仰望着天空,手指在骨片上快速刻画着符号,记录着云流的轨迹。完全没注意到,脚下经过多年风吹雨淋的台梯,有一处榫卯连接处,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就在她记录完毕,准备转身下台时——
“咔嚓!”
一声令人心悸的脆响猛然从脚下传来!
她踩踏的那级台梯,因木质腐朽,竟骤然断裂!
“啊!”渐儿惊呼一声,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向着数丈高的地面直直坠去!
那一刹那,死亡的阴影扑面而来。她甚至能看清地面上散乱的碎石。
凶险万分!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她的下坠之势猛地一滞!
她的腰带,被台架侧面一根横向伸出的、异常粗壮结实的分枝(桷)牢牢地挂住了!
或得其桷!
这根分枝,是当初搭建时为了加固结构而特意留下的,平日里毫不起眼,此刻却成了救命的依托(得其桷)!
渐儿整个人悬在半空,心脏狂跳,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她死死抓住那根救命的横枝,稳住身形,不敢稍动。
台下的族人被这动静惊动,纷纷惊呼着围拢过来。几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迅速爬上高台,小心地将她从那横枝上解救下来,平安地带回地面。
双脚重新踏上坚实的大地,渐儿仍觉得双腿发软,心有余悸。
“女史,您没事吧?”
“太险了!幸好有那根树枝!”
“这台子年久失修,我们马上加固!”
族人们七嘴八舌,充满了关切和后怕。
渐儿抚摸着腰间被树枝勾挂处,抬头望着那根看似寻常、却在关键时刻救了她的横枝,心中百感交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一种更深沉的感悟交织在一起。
她没有责怪任何人,也没有抱怨高处的危险。她看着闻讯赶来、满脸愧疚的长老和忙着修缮高台的族人,缓缓地、清晰地说道:
“木高风疾,得桷非侥幸,乃平日积德之报。”
身处高大的树木之上,自然会遇到更猛烈的风(风险)。能够幸运地得到横枝的庇护,并非偶然的侥幸,而是平日里积攒的德行所带来的回报啊。
她所言“积德”,并非自夸,而是指向她一直以来对部落的付出,对族人的真诚,以及在每个职位上的恪尽职守。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渐进”之德,无形中凝聚了人心,也似乎在冥冥中,为她化解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
因为她的为人,所以族人们敬她爱她,在她遇险时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也因为她的尽责,这座观测台才被建造和使用,那根加固用的横枝才得以存在。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她更加勤于职守(更勤于职守),将观测和记录做得更为周密。她开始着手系统性地整理部落散乱的口述历史和老人们的经验,编撰更为完整的《部落志》(编撰《部落志》),希望将先人的智慧与教训,清晰地传递给后代。
她向长老建议,不仅要加强观测台的维护,部落里所有重要的公共设施,都应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她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因处事愈发稳妥、周全,她虽居高位,却能避开了许多潜在的纷争和麻烦,真正做到没有灾祸(无咎)。
渐儿明白,“渐进”至高处,视野固然开阔,但风险也随之增加。此时,个人的谨慎与能力固然重要,但善于识别和借助外在的有利条件(善借外力),守住内心的正直与安宁(守正自安),更为关键。那根“横枝”,既是实物的支撑,也象征着族人的拥戴、平日的善行以及稳固的部落基础。
她如同那只成功飞临高树,并找到了稳固枝桠栖息的大雁,在更高的位置上,找到了新的平衡与安然。
她知道,脚下的路还在向上延伸,而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高处”稳步前行。
讲述了渐儿因御寇之功和卓绝品行被推举为部落女史,职责重大,如同大雁飞升至高大树木之上(鸿渐于木)。她勤于职守,常登高台观测记录。一次意外中,年久失修的台梯断裂,她险坠高台,千钧一发之际被一侧坚固的横枝挂住,得以化险为夷(或得其桷)。有惊无险后,她并未归咎于偶然,而是深刻领悟到“木高风疾,得桷非侥幸,乃平日积德之报”,将此次获救归于自身长期积累的德行所感。此后她更加勤勉,编撰《部落志》,处事更为稳妥,虽居高位却能安然无恙(无咎)。这生动阐释了渐卦六四爻辞的深意:当渐进之路提升到更高层面时,必然会面临新的、更复杂的风险。此时,除了自身的谨慎,更要懂得识别和借助外在的有利条件与支持(“得桷”)。而这种“依托”往往并非侥幸,而是源于平日持续积累的德行、善行和稳固的人际基础。唯有善借外力,同时守持内心的正直,方能在高处站稳脚跟,化解风险,继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