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天梦飘香

首页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庶女有毒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青鸾乱 北朝求生实录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红色帝国1924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天梦飘香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全文阅读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txt下载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5章 陈显达的“灭火式”教子:寒门老爹怒烧儿子的贵族玩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齐永明年间的朝堂上,有两位将军的任命诏书刚一颁布,就成了官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骠骑大将军王敬则升任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被派去当江州刺史。这俩人里,王敬则是出了名的“粗中有细”,早年跟着齐高帝打天下,向来大大咧咧;可陈显达不一样,这位新上任的江州刺史,自打做官那天起,就没怎么松过眉头。

倒不是陈显达脾气不好,实在是他的出身让他没法不谨慎。那会儿的南齐,讲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王、谢那样的大家族,生下来就自带“贵气buff”,可陈显达是实打实的寒门子弟,能爬到镇军大将军的位置,全靠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也正因如此,每次朝廷给他升官,别人都是眉开眼笑谢恩,他却总跟领了烫手山芋似的,回家就对着老婆孩子叹气:“咱们家本就是普通人,如今坐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可得夹紧尾巴做人,千万别仗着我的官威惹事。”

这话他跟儿子们说了不下八百遍,尤其是对几个已经开始做官的儿子,更是天天耳提面命。可年轻人嘛,刚踏入官场,又有个当大将军的爹,难免有点飘。特别是他三儿子陈休尚,刚当上郢府主簿,正是觉得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出门总想把自己往“士族公子”的模样里打扮。

这天陈休尚要去郢府上任,路过九江——正好是他爹陈显达的江州刺史治所。按规矩,儿子路过爹的地盘,总得上门拜见。陈休尚特意收拾了一番,穿着新做的锦缎袍子,手里还攥着两件“宝贝”:一把精致的麈尾,一把镶了象牙柄的蝇拂。

这两样东西在当时可不是普通物件,那是王、谢等名门望族的“标配”。士族子弟不管是清谈聊天,还是会客议事,手里总得捏着麈尾,轻轻扫两下,显得又文雅又有身份;蝇拂更是讲究,得用细毛编织,柄子要么是象牙要么是玉石,寻常官员根本不敢碰。陈休尚觉得,自己现在是主簿了,手里拿上这两样,走出去才有“排面”,说不定还能被士族圈子瞧上眼。

结果他刚走进陈显达的府门,还没来得及开口请安,陈显达的目光就跟探照灯似的,落在了他手里的麈尾和蝇拂上。老将军本来还带着点笑意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语气也冷了半截:“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陈休尚没察觉爹的脸色不对,还得意地把麈尾递过去,献宝似的说:“爹您看,这是我托人从建康买来的,您瞧这毛多软,柄还是檀木的呢!现在郢府的同僚都用这个,我拿着也……”

话还没说完,陈显达“啪”的一声,手就拍在了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杯都晃了晃。“你知道这东西是谁用的吗?”老将军声音拔高了几分,指着麈尾,“王、谢两家的子弟,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名门,用这个是身份相符;你呢?你爹我是靠打仗出身的寒门,你刚做个主簿,就学着士族摆谱,你配吗?”

陈休尚被骂得一愣,手里的麈尾差点掉在地上,小声辩解:“可大家都用……我不用的话,人家会笑话我……”

“笑话你?”陈显达冷笑一声,站起身走到儿子跟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麈尾和蝇拂,“他们笑话你是寒门,你就该用实力让他们闭嘴,不是靠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撑场面!咱们家的根基是啥?是我在战场上没怕死,是咱们做人没亏心,不是这些能当饭吃的‘玩具’!”

说着,陈显达转身就往院子里走,陈休尚赶紧跟在后面,心里直打鼓,不知道爹要干啥。只见老将军走到院子里的石桌旁,让下人拿来火种,“咔嚓”一声点燃了火折子,直接就把麈尾的毛凑了上去。

那麈尾的毛是上好的细毛,一点就着,“呼”的一下就冒出了火苗,还带着股焦糊味。陈休尚急了,上前想抢:“爹!这东西可贵了,烧了可惜啊!”

陈显达一把把他推开,眼睛瞪得溜圆:“可惜?我看最可惜的是你这心思!今天我把它烧了,就是要让你记着——咱们寒门子弟,别学那些士族的坏毛病,追求什么虚浮的体面!你要是真有本事,将来靠自己的能耐让朝廷看重,让别人真心佩服,那才是真体面;要是拿着这些东西装样子,早晚得栽大跟头!”

一边说,他一边把蝇拂也扔进了火里,看着两件“宝贝”在火里烧成了灰烬,才转过身对着满脸通红的陈休尚叹气:“我不是故意要骂你、烧你的东西,我是怕啊。你爹我坐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呢,要是你们这些做儿子的仗势欺人、追求奢靡,人家正好抓着把柄参我一本,到时候咱们家就全完了!”

陈休尚看着地上的灰烬,又看看爹鬓角的白发,终于明白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爹,我错了,我不该跟人攀比,不该追求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事,不给您添麻烦。”

陈显达这才放缓了语气,上前把儿子扶起来:“知道错了就好。以后不管做多大的官,都得记住自己的根,别被那些浮华的东西迷了眼。做人踏实,做事本分,比什么都强。”

这事后来在江州传了开去,不少官员都佩服陈显达的清醒——毕竟那会儿很多官员一旦身居高位,就会纵容家人奢靡享乐,像陈显达这样“小题大做”烧儿子“贵族玩具”的,还真不多见。甚至有几个出身士族的官员,私下里也说:“陈显达虽是寒门,可这格局和气度,比咱们这些所谓的名门子弟强多了。”

陈显达后来在江州任上,一直兢兢业业,不仅自己清廉自守,还时常盯着家里的子弟,生怕他们再犯老毛病。而陈休尚也确实吸取了教训,在郢府主簿任上,踏实做事,不搞虚头巴脑的一套,后来还因为政绩不错,被朝廷提拔了,再也没提过买麈尾、蝇拂的事。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陈显达之事,非仅记一父教子之细事,实乃彰“寒门持盈之道”也。显达起于微末,位极人臣而常怀愧惧,非怯懦也,乃明“高位多危”之理。其子效士族之奢靡,显达不以姑息,反焚其器物以警之,此非苛责,乃护家之深谋也。盖古之成大事者,莫不贵“慎”字——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方能避祸远辱。显达之智,正在于知“富贵易骄,骄则招祸”,故以“焚物”之决绝,断子弟浮华之念,其远见卓识,远胜当时诸多沉溺富贵之臣。

作者说

陈显达的“灭火式”教子,放在今天看也挺有意思——他烧的不是麈尾和蝇拂,而是儿子心里的“身份焦虑”。那会儿的寒门子弟,总想着靠模仿士族来融入上层圈子,就像现在有些人刚有点成就,就忙着买奢侈品、装“高级人设”,以为这样就能被认可。可陈显达偏不按这个逻辑来,他告诉儿子:“你的价值不是靠外在的东西撑起来的,是靠你做的事、立的人。”

更难得的是,陈显达没有因为自己的官位,就觉得“我儿子用点好东西怎么了”,反而比谁都清醒——他知道自己的“高位”是“易碎品”,家族的根基不在官位,而在“踏实本分”。这种“不飘”的心态,放在任何时代都稀缺。现在很多人一旦成功,就容易纵容家人搞特殊化,最后栽在“家风”上,反观陈显达,用一把火给全家敲了警钟,这才是真正的“护家”。说到底,外在的“体面”是给别人看的,内在的“踏实”才是自己的,陈显达早就把这点想透了。

本章金句

虚浮的“体面”烧得掉,踏实的“根基”立得牢。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若是陈显达,面对儿子追求士族排场,除了烧器物,你还有更温和的劝诫方式吗?若是陈休尚,被父亲当众烧了心爱之物,你会立刻醒悟,还是会心里委屈、事后再犯?快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精灵:重生小智缘起城都成就梦想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成王朝专务司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我,刘协,三造大汉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玄黄十二域 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这个师爷很科学 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 大明卫 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 司马老贼 血色白银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寒门小神童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天梦飘香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txt下载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最新章节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