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军好凶猛 大宋的智慧 贞观憨婿 青鸾乱 红楼春 1908远东狂人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兵锋无双 唐人的餐桌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8章 实证立论破危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08章:实证立论破危局

沈砚秋立在文华殿冰凉的青砖上,脊背挺得笔直,袖中的指尖却已掐入掌心。魏忠贤那声“通敌误国”的斥责犹在殿梁间回荡,像一把淬毒的匕首,悬于颈侧。三日,他只有三日。这不是考较,是杀局。

他没有即刻辩驳,反而在满殿或讥诮、或怜悯、或冷漠的目光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怒意。脑海中飞速掠过苏清鸢昨夜送来的那叠账册副本,还有徐光启那句沉甸甸的提点:“阉党欲借军粮发难,破局之钥,不在辩白,在实证。”

“臣,惶恐。”沈砚秋终于开口,声音清朗,不见半分慌乱。他先是对御座方向躬身一礼,旋即转向面色阴鸷的魏忠贤,目光平静无波,“九千岁忧心边军粮秣,此乃国本之虑,臣感佩。然,‘年年调粮,边军无粮’之责,臣不敢独领,亦不能领。”

“哦?”魏忠贤拖长了语调,嘴角扯出一丝冷嘲,“沈郎中是觉得,咱家冤枉你了?”

“非是冤枉,而是未察全貌。”沈砚秋不疾不徐,从袖中取出一本装订工整的册子,双手高举过头,“此乃天启四年至今,辽东军粮调拨、运输、核销全录,经户部、兵部、辽东督饷衙门三方核验,皆有存档可查。请陛下、九千岁过目。”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快步上前接过,先呈予魏忠贤。魏忠贤随意翻了两页,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眉心蹙起,不耐地甩给身旁的秉笔太监。那太监倒是细心,指尖顺着条目一行行点下,脸色渐渐变了。

沈砚秋不等他们发问,已然朗声陈述,每一个字都清晰得砸在殿柱上:“册录明细,历年调往辽东之粮,账面足额,然实际入库,仅得七成。其中,路途遥远,漕运翻船、鼠耗虫蚀,加之山贼流寇劫掠,此一项,年损一成半至两成,此乃‘运输损耗’。”他稍顿,目光扫过几位曾督办过粮运的官员,那几人下意识避开了他的视线。

“再者,”沈砚秋声音微沉,“粮秣入库前,经手官吏层层克扣,以次充好,沙土掺谷,霉米换新粮,此一项,年损至少两成!此非臣空口妄言,辽东巡按御史去年密奏中曾提及‘军粮多杂质,士卒腹鸣如雷’,兵部职方司亦有记录,去岁宁远卫因粮质低劣,险些酿成营啸!”

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嗡嗡声。克扣军粮是官场潜规则,但被如此直白地在御前掀开,还是头一遭。几个阉党官员脸色难看,眼神不善地盯向沈砚秋。

“沈砚秋!”魏忠贤猛地一拍座椅扶手,尖声道,“你这是在指责户部、兵部官员贪墨吗!证据何在!”

“臣并非指责任何一部、任何一人,”沈砚秋应对从容,他早已料到有此一问,“臣所言,乃是积弊。账目在此,损耗比例历历在目。若九千岁与诸位大人认为此账不实,可即刻派人封存辽东、户部、兵部相关账册,三方核对,一查便知。”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将个人指控转化为对制度的质疑,反而让急于撇清的魏忠贤一时语塞。彻查?那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多少他自己的人?

崇祯皇帝高坐龙椅,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手指轻轻敲着御案,看不出喜怒。但他没有打断沈砚秋,这便是默许他继续说下去。

沈砚秋心知火候已到,话锋陡然一转:“然,即便厘清积弊,堵住贪腐,辽东土地贫瘠,本地所产粮草不足以供养十数万边军及数十万军户,此乃根本之困!长途转运,损耗巨大,非长久之计。欲解此困,唯有于辽东本地,大力推行军屯,增产自给!”

“哼,说得轻巧!”魏忠贤身侧一名绯袍官员嗤笑出声,“辽东苦寒,土地硗薄,除了高粱、粟米,还能种什么?产量低微,杯水车薪!”

“王侍郎所言,是旧日之见。”沈砚秋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再次从袖中取出一份略显粗糙、却绘制清晰的图册,这一次,他直接面向崇祯,“陛下,臣有一物,或可解此难题。此乃‘玉米’,亦称玉蜀黍。耐旱、耐贫瘠,不择地力,山坡旱地皆可种植。其亩产,”他刻意停顿,确保每一个字都落入皇帝耳中,“可达五石以上,远超小麦、高粱!”

“五石?”崇祯的身体微微前倾,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波动。这个数字,对于为粮食愁白了头的皇帝而言,冲击力太大了。

“荒诞!”王侍郎厉声驳斥,“此乃西洋异草,形制古怪,岂可作军粮?若有不测,毒害将士,动摇军心,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沈砚秋毫不退缩,将图册举得更高:“陛下,此物绝非异草毒物。徐光启徐大人曾于其《农政全书》手稿中详述此物,言其‘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丰产可济荒’。且,”他目光扫过魏忠贤,语速加快,“此物已在陕西米脂县试种成功!去岁米脂军屯所植玉米,亩产确达五石又三斗!此事,米脂县丞、当地军户皆可作证,账册记录完备,臣已命人快马送入京中,不日便可呈送御前!”

他抛出“米脂试种成功”这个重磅实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徐光启的声望,加上实实在在的亩产数据,顿时让“西洋异草”的指控显得苍白无力。一些原本作壁上观的东林党官员也开始交头接耳,他们或许不喜沈砚秋的“独善其身”,但若能解决辽东军粮,于国有利,他们乐见其成。

魏忠贤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没想到沈砚秋不仅拿出了军粮损耗的详细账目,堵住了“办事不力”的罪名,更抛出了“玉米增产”这个他闻所未闻的破局之策,且有理有据,连试种成功的例子都搬了出来。他死死盯着沈砚秋,眼底杀机一闪而逝。这小子的准备,实在太充分了!

沈砚秋感受着那如芒在背的目光,心头凛然。他知道,账目和玉米只是暂时挡住了明枪,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暗箭,绝不会就此停止。他稳住呼吸,将图册恭敬置于太监再次递来的托盘中,沉声道:“陛下,军粮之弊,在于转运损耗与吏治不清;军粮之本,在于辽东自产。臣愿立军令状,若准臣于辽东推行玉米军屯,一年内,可使辽东军粮自给率提升三成以上!若不能,臣甘愿领受‘通敌误国’之罪,万死不辞!”

话音落下,文华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的年轻皇帝身上。崇祯看着托盘中的账册和图册,又看了看殿下那个身形挺拔、目光坚定的臣子,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最后一下。

“沈卿,”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又透出决断,“将你的‘玉米’,还有那军屯细则,给朕详细道来。”

殿外的天光透过高窗,落在沈砚秋官袍的补子上,映出一小片明亮的色泽。他知道,第一关,算是险险过了。但魏忠贤那阴冷的目光,如同毒蛇盘踞暗处,提醒着他,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他需要更快,更稳,在阉党的下一次毒计袭来前,将玉米的根,深深扎进辽东的土地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 大明卫 大明第一战神 我长生不死愁啊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寒甲御天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成语大搞笑 临安风骨 世子去哪了?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