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大唐双龙传 京门风月 1908远东狂人 奋斗在红楼 至尊特工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明第一狂士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8章 辕门冷对,玉佩藏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8章:辕门冷对,玉佩藏奸

残阳如血,将延绥镇边军大营辕门前那杆褪色的“明”字帅旗染上了一层晦暗的橘红。几名持矛哨兵歪斜地倚在拒马旁,盔甲破旧,脸上带着长期营养不良的菜色和一种近乎麻木的慵懒。看到沈砚秋这一行风尘仆仆、甚至带着些许狼狈(官袍上的尘土与暗红血渍虽经简单清理,仍留有痕迹)的人靠近,他们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连上前盘问的意思都欠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混合着马粪、汗臭以及一种……属于绝望的沉寂。这与沈砚秋想象中边关重镇应有的肃杀凛冽之气相去甚远。

那名受伤的乡勇护卫被户部小吏和苏清鸢一左一右搀扶着,每走一步都牵扯到肋下的伤口,额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沈砚秋走在最前,目光平静地扫过辕门内外,将那些哨兵涣散的眼神、破损的军械以及营区内隐约传来的、有气无力的操练声尽收眼底。他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这里的状况,恐怕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站住!什么人?”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响起,一名穿着低级武官服色、颧骨高耸的汉子从辕门旁的哨棚里踱了出来,双手抱臂,斜睨着沈砚秋,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轻慢。他显然注意到了沈砚秋身上的官袍品级不低,但那态度却丝毫没有面对上官的恭敬。

沈砚秋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勘合文书与崇祯的旨意,声音平稳无波:“本官户部郎中沈砚秋,奉旨核查西北军饷、督办军粮。速去通传主事之人。”

那武官接过文书,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嘴角撇了撇,拖长了音调:“哟,原来是京里来的沈郎中——户部的官儿,跑我们这苦寒之地来查饷?”他将文书递回,并未立即去通传,反而上下打量着沈砚秋,尤其在看到他官袍上不甚明显的污渍时,眼神更是带上了几分嘲弄,“沈郎中这一路,看来不太平啊?”

这话语里的刺探与不恭几乎毫不掩饰。苏清鸢眉头微蹙,搀着护卫的手紧了紧。那户部小吏更是脸色发白,紧张地看着沈砚秋。

沈砚秋却像是没听出对方话里的机锋,只是将文书收回,淡淡道:“朝廷旨意,军务紧急,耽搁不起。还请速去通传。”

许是沈砚秋这份过于沉静的态度让那武官有些意外,也或许是终究不敢明目张胆违抗圣旨,他悻悻地哼了一声,转身对旁边一个哨兵嘀咕了几句,那哨兵这才慢吞吞地朝营内跑去。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夕阳又下沉了几分,天色愈发昏暗,营区的阴影拉长,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感。偶尔有零散的兵士从附近经过,多是面黄肌瘦,步履虚浮,投向沈砚秋等人的目光混杂着好奇、漠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沈砚秋负手而立,目光看似随意地打量着辕门内的景象,实则心中念头飞转。这延绥镇,从底层的哨兵到低阶武官,对他这个“京官”、尤其是“户部官”的到来,普遍带着一种排斥和轻视。是单纯的排外?还是因为军饷粮秣被克扣太久,连带着恨屋及乌?抑或是……有人提前打过招呼?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见几名将领模样的人从营区深处不紧不慢地走来。为首一人,约莫四十岁年纪,身材魁梧,穿着副将甲胄,国字脸,络腮胡,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似威猛,但一双眼睛却略显浮肿,眼神流转间带着几分精明与倨傲。他身旁跟着几名参将、游击,神色各异。

那副将走到近前,随意地拱了拱手,声音洪亮却透着一股敷衍:“末将延绥镇副将马得功,不知沈郎中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他嘴上说着恕罪,身体却站得笔直,毫无“迎”的姿态,目光在沈砚秋脸上打了个转,便落在他身后受伤的护卫和略显狼狈的苏清鸢等人身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弯了弯。

“马副将。”沈砚秋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并未因对方的怠慢而动怒,“本官奉旨前来,核查军饷、督办军粮,还需马副将鼎力配合。”

“配合,自然配合。”马得功哈哈一笑,笑声干涩,“沈郎中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双手一摊,露出为难的神色,“沈郎中也看到了,咱们这延绥镇,地瘠民贫,弟兄们守着苦寒边塞,不容易啊。军饷嘛,朝廷是年年拨,可层层下来,到了兄弟们手里,也就勉强糊口。粮草更是紧巴巴的,眼看就要见底了。沈郎中既然是来核查督办的,想必能解我延绥镇的燃眉之急?”

他这番话,看似诉苦,实则先将“军饷不足、粮草将尽”的现状抛了出来,隐隐有将责任反推给户部,甚至给沈砚秋这个“钦差”下马威的意味。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参将也附和道:“是啊,沈郎中,兄弟们都快揭不开锅了,您可得赶紧想想办法!”

沈砚秋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军饷粮秣之事,本官自会详查。眼下,还需马副将提供近年军饷收支账册、军粮库存明细,以及兵员名册,以便核验。”

马得功闻言,脸上那点虚假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语气带着明显的推诿:“账册?哎呦,沈郎中,您来得不巧啊。前些日子巡抚大人巡视边防,把近三年的账册都调去行辕核对了,还没送回来呢。至于粮库库存……”他扭头看向身旁一个胖乎乎的武官,“王管粮,你跟沈郎中说说。”

那王管粮官上前一步,苦着脸,搓着手道:“回沈郎中,粮库……粮库存粮确实不多了,末将昨日刚清点过,满打满算,也就够全军……十日的用度。”他眼神闪烁,不敢与沈砚秋对视。

“十日?”沈砚秋眉峰微挑,目光锐利地看向王管粮,“据本官离京前所阅户部拨粮记录,延绥镇上月应入库军粮五千石,何以仅够十日?”

王管粮额角见汗,支支吾吾:“这个……路途损耗,还有……还有之前接济了一些流民……对,接济流民了!”

这番漏洞百出的说辞,连那户部小吏都听得直皱眉头。苏清鸢更是暗自冷笑,接济流民?这理由找得可真“贴心”。

沈砚秋没有立即戳穿,他知道,初来乍到,对方显然早有准备,硬逼无益。他目光转向马得功,正要再问兵员名册之事,眼神掠过马得功腰间时,却猛地一凝。

马得功那质地不错的犀角腰带旁,赫然悬挂着一枚玉佩。那玉佩色泽温润,雕工精巧,形制却非中土常见,更重要的是,玉佩边缘刻着一个细微的、形似鹰隼的标记——沈砚秋记忆力极佳,他清楚地记得,在离京前查阅一些关于后金商贸的零星卷宗时,曾见过类似的图案描述,这似乎是关外某个与后金关系密切的大商号的独特标识!

一个大明边军的副将,竟然随身佩戴着可能与后金有关的商号玉佩?是巧合?是无知?还是……

沈砚秋的心缓缓沉了下去,面上却不动声色,仿佛只是随意一瞥,便将目光重新移回到马得功脸上,接上了之前的话题:“既然账册暂不在营中,那便先查阅兵员名册吧。另外,本官需要亲赴粮库,实地查看。”

马得功见沈砚秋没有紧抓着账册和存粮数量不放,似乎松了口气,但听到要亲赴粮库,眉头又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笑道:“沈郎中一路劳顿,不如先安顿下来,歇息一晚,明日再办公务不迟。末将已命人准备了营帐……”

“军务紧急,耽搁不得。”沈砚秋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还请马副将即刻安排。”

马得功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阴鸷,但终究没再反对,挥了挥手对身旁人道:“去,取兵员名册来。王管粮,你带沈郎中去粮库。”他特意加重了“你带”二字。

王管粮脸色更苦了,喏喏称是。

沈砚秋不再多看马得功一眼,转身示意苏清鸢等人跟上。在转身的刹那,他用眼角的余光再次扫过那枚在暮色中泛着微光的玉佩。

看来,这延绥镇的水,比娘子关的山道还要深,还要浑。贪腐军饷或许只是表象,那枚玉佩背后隐藏的,恐怕是能捅破天的通敌勾当。他摸了摸袖中那本格斗术残页,又感受了一下怀中那份来自崔应元的“铁证”的硬度,眼神渐冷。

而这粮库之内,等待他的,绝不会仅仅是发霉的陈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亿万盛宠只为你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唐枭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大唐岭南王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 大明第一战神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寒甲御天 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成语大搞笑 临安风骨 世子去哪了?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