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梦,是个体育记者。
当足协宣布“AI生成赛事报道”将全面取代人工时,
我们这群跑中超的老记者彻底疯了。
但很快发现,比AI更可怕的是同行的内卷——
《母单突击队》让采访变成相亲现场,
《技能五子棋》式提问让球员当场死机,
连62岁的老主任都学会了用“尊嘟假嘟”追问越位球。
直到那天发布会,我把c罗错认成卡扎伊什维利,
却意外引爆全网热搜……
主编看着千万流量拍着我肩膀:
“小刘,这波抽象整活,够你评十个长江韬奋奖!”
---
2025赛季中超收官战赛后发布会,济南奥体中心新闻厅。
我,刘梦,从业十年的体育记者,此刻正对着录音笔里自己的提问声音浑身发抖——我刚才居然对着山东泰山的外援卡扎伊什维利,喊出了“c罗能不能给我们分享进球秘诀?”
空气凝固了足足五秒。
卡扎,那个被中国球迷戏称为“经十路梅西”的格鲁吉亚人,先是一愣,随后摸着自己浓密的大胡子,露出一个极其复杂的表情:“呃……我是卡扎。不过,如果c罗愿意把他的秘诀传给我,我明天就改名叫克里斯蒂亚诺·卡扎伊什维利。”
全场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哄笑。我恨不得钻进地缝,手忙脚乱地坐下,感觉职业生涯就像那个被卡扎过掉的后卫一样,被彻底“羞辱”了。
祸不单行。旁边《都市快报》的实习生小杨立刻举起手机,用某音特效变声器,以《母胎单身恋爱大作战》里素人嘉宾般的“直球”语气追问:“卡扎哥哥!你刚才进球后撅嘴是在向看台的谁示爱吗?是不是悄悄脱单了?这算不算违反你们‘经十路梅西’的单身人设?”
卡扎的脸瞬间红过鲁能的橙色球衣。
这魔幻的一幕,始于半个月前。足协一纸通告,宣布将与某科技巨头合作,引入“AI体育报道生成系统”。系统能在一分钟内产出战报、专访甚至深度评论,准确率高达99.9%。通告里那句“将记者从繁琐的赛事报道中解放出来,投身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翻译成人话就是:诸位,准备好下岗再就业吧。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媒体圈蔓延。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把危机变成……内卷的狂欢。
---
第一次“行业自救研讨会”在济南一家鲁菜馆举行,烟雾缭绕,气氛比国足更衣室输球后还沉重。
老陈,我们这群人里的老大哥,干了二十年体育报道,猛地灌了一口趵突泉啤酒,把手机拍在桌上:“都看看!《星娱乐》那帮小崽子,现在采访都不问战术了!他们搞了个《旧爱新恋》综艺同款环节,追着汪士钦问他的美甲是不是前女友教的!这他妈叫体育新闻?”
小王扶了扶眼镜,弱弱地说:“陈哥,你那套‘两翼齐飞、中场控制’的稿子,阅读量都不过千了……现在流量高的,都是‘抽象整活派’。”
他点开一个视频。里面是某网站记者在天津津门虎赛后发布会上的“表演”。他没提问,而是掏出一幅快板,对着于根伟指导就来了一段:“竹板这么一打,哎,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于指导您这‘蒸包子’战术,它到底藏的啥馅儿料?是狗不理还是迷魂药?”
于根伟当时那表情,堪称世界名画。
“还有这个,”小王又点开另一个,“《体坛段子手》的记者,完全照搬《技能五子棋》的套路,问周定洋:‘周老师,如果您的跑动数据能兑换技能,您是选「飞沙走石」清空对方半场,还是选「力拔山兮」直接把足球踢进什刹海?’周定洋当场cpU就干烧了,愣了半天说:‘我……我选继续跑……’”
老陈捂着胸口,仿佛心肌梗塞前兆。
我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诸位,”我站起身,“既然传统的路走不通了,那我们就……把路走歪!走成麻花!”
---
一场属于体育记者的“整活军备竞赛”就此拉开帷幕。
我们不再满足于提问,我们开始造梗,作秀,甚至亲自下场。
招式一:嫁接恋综,强组cp
《母胎单身恋爱大作战》的火爆给了我们灵感。我们开始强行给球员“拉郎配”。
· 卡扎伊什维利和克雷桑,因为一次撞墙配合,被我们包装成“格鲁吉亚猛男与巴西暖男の致命邂逅”,标题党:《进球后第一时间拥抱他!卡扎与克雷桑,球场上的天选搭档》。评论区全是嗑生嗑死的cp粉。
· 成都蓉城的周定洋和山东泰山的费利佩,因为跑动数据都很高,被硬凑成“永动机与蓉城锤の惺惺相惜”。我们甚至p了图,把他俩的脸贴到《恋爱,重修中》的海报上,毫无违和感。
招式二:抽象提问,逼疯球员
《技能五子棋》的无厘头风格被我们“发扬光大”。
· 面对河南队主帅南基一,我们会真诚发问:“南指导,您研究的‘科学崩盘学’里,有没有考虑过引入玄学变量,比如赛前全队集体转发锦鲤?”南基一的翻译听完后,对着南基一耳语了半天,南基一的脸从疑惑到迷茫,最后归于麻木。
· 借鉴了那位把樊振东问住的记者,我们开发了“跨洲际元宇宙提问法”:“卡扎先生,如果您在‘经十路元宇宙’里遇到梅西的虚拟形象,您会选择用山东煎饼果子还是格鲁吉亚奶酪面包向他发起挑战?”卡扎现在一听到“元宇宙”三个字就条件反射般想递煎饼果子。
招式三:化身戏精,沉浸式报道
我们不再仅仅是记录者,而是参与者。
· 模仿内娱明星的“真实反应”,我在报道汪士钦的美甲时,亲自去美甲店做了同款“幻影流光”,并在镜头前展示:“家人们谁懂啊!做了汪士钦同款战甲,感觉今天写稿都有劲儿了,直接文思泉涌!(虽然写的全是彩虹屁)”
· 学习东方卫视春晚《天命人取经团》讽刺职场黑话的精神,我们在分析于根伟“蒸包子”战术时,直接套用“对齐颗粒度”、“打通底层逻辑”等黑话,做了一期《解码津门虎:于氏包子的方法论组合拳》,播放量破百万,据说很多企业高管都看哭了。
---
而我自己,在那次“c罗事件”后,意外地打开了“任督二脉”。
我发现自己似乎有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天赋。主编非但没开除我,反而把我扔进了一个新成立的“融媒体创新小组”,小组口号是:“没有我们整不活的活,只有网友接不住的梗!”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档名为 《记者突围》 的直播综艺。节目形式是派记者深入球队,完成一系列离谱任务:
· 任务一:教会卡扎伊什维利用山东话唱《挖呀挖》。(结果:卡扎把“经十路”唱成了“荆棘鹿”,但萌翻全网。)
· 任务二:让周定洋在跑步机上一边保持时速15公里一边接受采访。(结果:周定洋大气不喘,记者跑到呕吐。)
· 任务三:在南基一的“崩盘预警系统”预测崩盘概率达到90%时,现场表演唢呐版《好运来》试图逆天改命。(结果:唢呐一响,河南队果然没崩,0-0守平。南基一赛后拉着记者的手说要聘请他当首席玄学官。)
节目火了,火得一塌糊涂。球迷们看球前先等我们的整活视频,球员们从害怕被我们采访,变成主动给我们递梗,生怕自己没了热度。
---
《记者突围》总决赛直播夜,地点就设在济南奥体中心。
节目组搞了个大的——把发布会现场改造成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舞台。我们几个“梗帝记者”要和球员们即兴表演“中超新闻发布会的N种打开方式”。
抽签环节,我抽到了和卡扎伊什维利、于根伟一组。题目是:表演一段“如果AI来开赛后发布会”。
灯光打下,我面无表情,用电子合成音开口:“检测到关键词:‘进球’。开始生成标准回答模板:感谢教练,感谢队友,球迷是最好的,我们会继续努力。(转向于根伟)检测到关键词:‘战术’。生成回答:‘我们踢得像一家人,蒸包子要掌握火候。’(转向卡扎)检测到关键词:‘未来’。生成回答:‘一场一场拼,目标是星辰大海。’”
台下笑疯了。
于根伟马上接梗,他模仿着AI僵硬的逻辑:“警告:检测到‘蒸包子’词汇使用过于频繁,触发冷却cd。启动b计划:我们踢得像……一顿合格的狗不理。”
卡扎更绝,他指着自己的大胡子,用他那口标志性的混搭中文说:“AI能分析我每根胡子的摆动对进球概率的影响吗?不能?那我,卡扎伊什维利,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不知道是为这拙劣的表演,还是为这句话本身。
直播结束,主编红光满面地搂着我的肩膀,指着后台千万级的实时流量数据:“小刘啊,看见没?什么叫绝境重生!什么叫歪打正着!你这波抽象整活,我看够评十个长江韬奋奖!”
我苦笑。看着屏幕上自己被做成的“尊嘟假嘟·c罗是我哥”表情包,又看看那些因为我们的“胡闹”而真心大笑的球迷,心里五味杂陈。
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活路,一条荒诞却有效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制造快乐的“梗帝”。
老陈端着酒杯走过来,他已经完全接受了新身份,甚至在自己的秃顶上p了一个“绝顶聪明”的发光特效。他感慨道:“以前咱们追求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现在嘛……是‘脑洞造热梗,整活上热搜’!”
“你们说,”我看着不远处,那个曾经把樊振东问住的记者,正和卡扎、周定洋他们其乐融融地拍着“土味短视频”,轻声问,“是我们拯救了体育报道,还是……彻底玩坏了它?”
没人回答。
但新闻厅里震耳欲聋的笑声和掌声,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这个AI都能写诗的年代,人类记者唯一不能被替代的,大概就是这份敢于把c罗认成卡扎伊什维利、并把它变成一场全民快乐的,荒谬的勇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