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号地下军需库内的嘶吼与硝烟渐渐平息,最后一只腐爪犬在“铁堡垒”的轮胎下化为肉泥,库房里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喘息,混合着硝烟的刺鼻气息与腐爪犬尸骸散发出的浓烈腥臭。探照灯的光柱扫过狼藉的战场,照亮满地黄绿相间的粘稠黏液、碎裂的暗褐色外骨骼,以及扭曲变形的怪物尸身,每一处都镌刻着刚刚结束的惨烈厮杀。
短暂休整的指令下达后,所有人各司其职。李念安跪在地上,熟练地为小林胳膊上那道深可见骨的爪痕清创缝合,碘伏擦拭伤口时,小林牙关紧咬却没哼一声,绷带缠绕的动作利落而稳妥;老赵额角的擦伤也得到了妥善处理,止血棉按压下的血迹渐渐渗透,却已无大碍。陈婶和小西从物资袋里翻出清水和压缩饼干,一一分发给众人,简单的食物却能有效安抚激战后仍在颤抖的神经。
真正的收获,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石坚的指引下,队伍深入军需库核心储备区。这里的防护门虽有锈蚀,却依旧保持着相对完整,老周和老赵合力撬动厚重的金属门栓,“吱呀”一声刺耳的摩擦声后,尘封已久的储备区展露真容。当沉重的密封箱被撬开时,就连一向沉稳如石的石坚,眼中也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光亮。
“就是这些。”他伸手抚摸着箱体内泛着冷硬光泽的金属块,指尖划过精密的卡扣结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给轻型装甲车配备的反应装甲块,密度高、抗腐蚀,林凡,把它们加装到‘铁堡垒’上,下次再遇到腐爪犬的腐蚀黏液,绝不会这么轻易被蚀穿。”
林凡拿起一块反应装甲块,入手沉甸甸的,表面有着细密的防滑纹路,边缘的合金材质泛着冷光。这正是目前车队最急需的防御升级,他用力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旁边另一个更大的长条板条箱。老周早已按捺不住,和艾莉合力撬动箱盖,随着“咔哒”一声锁扣断裂的声响,油纸包裹的物件露出轮廓——一门散发着肃杀之气的23mm机炮静静躺在其中,炮管乌黑发亮,旁边整齐码放着数箱黄澄澄的配套弹药,金属外壳在灯光下反射出凛冽的光泽。
“好东西啊!”老周几乎是扑了上去,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冰冷的炮身,指腹划过炮管上的膛线痕迹,眼中满是痴迷,“这玩意儿的威力,可比我之前改装的机炮强十倍!有了它,咱们的大家伙才算真正有了獠牙!”
艾莉则更为关注技术细节,她从工具箱里掏出检测仪器,快速检查着机炮的型号和运转状态,指尖在炮身的控制面板上轻轻按压,同时对张译声和老赵下达指令:“张译声,清点弹药数量,记录每箱的完好度;老赵,帮忙检查炮身的供弹装置,看看有没有卡壳隐患。”
小西早已拿出专用的记账本,借着“铁堡垒”探照灯的余光,笔尖在纸上飞速滑动,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项物资:“反应装甲块x12,23mm机炮x1,配套弹药x1800发,军用口粮x56份,高纯度燃料x3桶,武器零件若干……”
清点搬运的过程高效而有序,石坚带来的幸存者们此刻彻底展现出了各自的价值。老周对机械结构了如指掌,指挥着众人如何安全拆卸机炮,避免磕碰损伤;老赵凭借建筑工人的经验,不断判断着货架的承重和搬运路径,提醒大家避开松动的水泥块,防止引发二次坍塌;小林和小西默契配合,将小件物资分门别类打包捆扎,用绳索固定得严严实实;就连陈婶也没闲着,在一旁递工具、擦汗水,默默照看着忙碌的众人。
林凡站在一旁,看着这幅各司其职、默契协作的画面,左臂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这不再是他孤身一人的逃亡,也不是小范围的临时协作,而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团队在为了共同的生存目标而努力。
然而,一个意外发现打破了收获的喜悦。当艾莉准备合上装载机炮的板条箱盖时,目光突然凝固在箱体内侧的角落——那里用一种暗红色的、仿佛干涸血迹的颜料,喷涂着一个简陋却清晰的图案:两个交织缠绕的齿轮,线条粗糙却透着一股诡异的规整。
“林凡,”艾莉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抬手招呼他过来,“你看这个。”
林凡快步凑近,当那个齿轮标记映入眼帘的瞬间,眉头瞬间锁紧。这个符号他并不陌生,之前探索废弃工坊时,遭遇那些诡异的自动防御机器,以及偶然发现“铁婴摇篮”项目的残留信息时,这个代表着“齿轮”势力的标记就曾多次出现。它怎么会出现在这个隶属于旧时代正规军的军需库装备箱上?
是后来有人闯入时添加上去的?还是说,“齿轮”势力的触角,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更广,甚至在旧时代就已经渗透到了军事体系之中?
这个发现像一根无形的刺,狠狠扎在林凡心头。战利品带来的欣喜瞬间蒙上一层阴影,预示着前路除了伊甸的追捕、变异体的威胁,还潜藏着“齿轮”这股神秘莫测的敌人,未来的征程只会更加凶险。
物资清点搬运完毕,所有人聚集在“铁堡垒”和石坚的改装重卡旁。库房入口处透进来的灰蒙蒙天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难掩希望的脸庞,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石坚站在他的重卡前,目光缓缓扫过身后的七张面孔——汽修师老周、护士李念安、前仓库管理员小林、食堂大厨陈婶、懂无线电的张译声、建筑工人老赵,还有心思细腻的记账员小西。他们的眼神早已不复最初的麻木与绝望,在共同经历了金属风暴的煎熬、热饭的温暖和军需库的血战之后,重新燃起了对生存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微弱希冀。
石坚深吸一口气,胸腔起伏间,他缓缓转身面向林凡,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旷的库房里回荡:“林凡,之前你发出的邀请,现在还算数吗?”
林凡迎着他锐利而真诚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坚定:“算数。我的车队,永远欢迎每一位愿意并肩作战、共抗末世的同伴。”
“好。”石坚重重点头,再次转向身后的幸存者们,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哨站已经守不住了,这里也不宜久留。是继续留在这里挣扎等死,还是加入林凡的车队,一起去锈城深处搏一条生路……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
没有喧哗,没有犹豫,也没有多余的交谈。七个人,包括胳膊还缠着厚厚绷带的小林,几乎在同一时间向前迈了一步。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眼神坚定无比,无声的行动已经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
“我们跟你走,石队!”老周向前一步,代表所有人说出了心声,语气里满是决绝。
石坚脸上的疤痕似乎也柔和了些许,他缓缓回头,对林凡郑重说道:“如果邀请还算数,那我给出我的答案——我们加入。”
“欢迎加入。”林凡伸出手。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只年轻却历经风霜,沾满了油污、灰尘和战斗留下的绿色血污;另一只布满老茧与疤痕,沉稳而充满力量。这一握,不仅是两个人的联盟,更是两个团队的深度融合,是末世之中信任与力量的完美交织。
团队的核心,在这一刻悄然扩大,凝聚成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
接下来的工作繁重却充满希望。老周几乎立刻就投入了战斗,在艾莉的协助下,两人合力将那门沉重的23mm机炮吊装到石坚的重卡车顶。老周爬上车顶,用扳手固定底座螺栓,每拧一圈都格外用力,额角的青筋微微凸起;艾莉则在下方调试线路,将机炮的操控系统与重卡的驾驶舱连接,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跳动,眼神专注而认真。这门机炮,将让这辆原本只具备基础防御和冲撞能力的重卡,真正蜕变为车队不可或缺的正面火力支柱——“磐石”号。
艾莉安顿好机炮的调试工作后,又立刻指挥老赵和张译声加装反应装甲。老赵扛着厚重的装甲块,脚步沉稳地走到“铁堡垒”侧面,按照艾莉标记的位置精准安放;张译声则用特制的合金螺栓固定装甲块,两人配合默契,将装甲块牢牢固定在“铁堡垒”车头和侧翼等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这些厚重的装甲块,如同给“铁堡垒”穿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将极大提升它在面对能量武器或强酸腐蚀时的生存能力。
小林和小西则忙着优化物资分配,他们将搜集到的弹药、燃料和其他物资分门别类,根据两辆车载重和空间布局合理摆放,既保证了物资的安全存放,又确保了车辆行驶时的重心稳定。小西一边摆放一边记录,时不时和小林低声沟通,调整物资的位置,力求做到最优化配置。
陈婶和李念安则在一旁准备热食,虽然只是用找到的军用口粮加热而成,再搭配上之前剩余的脱水蔬菜,但在激战和劳累之后,这简单的饭菜却显得格外温暖。陈婶将加热后的口粮分装到每个人的饭盒里,李念安则细心地给小林的伤臂换了新的绷带,又递给他一杯温水。
当一切初步就绪,两辆经过强化升级的钢铁巨兽再次启动引擎,低沉的轰鸣声在库房内回荡。“铁堡垒”打头阵,新生的“磐石”号紧随其后,缓缓驶出73号地下军需库那被暴力破开的大门。此时天色已经再次昏暗下来,锈城的夜空依旧被淡淡的金属粉尘笼罩,却隐约能看到几颗微弱的星辰。
林凡坐在“铁堡垒”的驾驶室内,看着后视镜中那辆紧随其后的“磐石”号,车顶的23mm机炮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心中感慨万千。
左臂的隐痛依旧存在,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伊甸的“破甲锥”电磁武器阴谋、“齿轮”势力的神秘谜团、锈城深处更可怕的未知威胁,还有零身上那尚未解开的能量场秘密……每一个都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但此刻,他不再感到孤独和焦虑。
他看向车内监控画面,零正闭目养神,虽然依旧在抵抗能量场的干扰,神色却比之前平静了许多;副驾驶座上的艾莉,正专注地监控着车队的各项数据,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断滚动,她的眼神锐利而从容;后视镜里,“磐石”号稳稳跟随,车厢里的新成员们或低声交谈,或检查装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他想起不久前在维修厂那场金属风暴中,用简陋食材烹制出的那顿热饭,香气仿佛还萦绕在鼻尖;想起军需库里与腐爪犬的惨烈厮杀,众人并肩作战、彼此掩护的身影历历在目。烹饪凝聚了人心,战斗淬炼了信任,而此刻的融合,则让这支小小的车队拥有了对抗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
这支在末世废土上悄然集结的队伍,就像一束微弱却坚定的光,冲破了锈城的阴霾。它们坚定地向着锈城深处驶去,向着那未知的“灯塔”方向,开启了新的征程。
融合之路,已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林凡清楚地知道,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