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平将醉得不省人事的贾琮背回小院时,可把锦云和晴雯吓了一跳。两人连忙指挥着岁平将贾琮小心安置在床上。
“这…这是怎么回事?三爷怎地醉成这样?”锦云急得声音都变了,一边拧了热帕子过来,一边问愣在一旁的岁平。
岁平本就嘴笨,此刻更是急得满头大汗,脸憋得通红,支支吾吾了半天,也只挤出几个零碎的字:“…楚…姑娘…酒…好酒…”
晴雯见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嗔道:“我俩真是急糊涂了,问你作甚?你快回去歇着吧,三爷这儿有我们呢。”说着便和锦云一起,将挠头的岁平推出了门。
关上房门,两个丫鬟互相配合,小心翼翼地帮贾琮脱下沾染了酒气的外袍,又用温热的帕子细细替他擦拭脸颊和双手。看着贾琮醉梦中犹自微蹙的眉头,两人皆是心疼不已,便搬了绣墩坐在床边守着,生怕他有什么不适。
这一觉,贾琮直睡到华灯初上,晚膳时分才悠悠转醒。他只觉头痛欲裂,口干舌燥,是高度白酒宿醉后的典型症状。
“三爷,您醒了?” “感觉怎么样?可还难受?” 锦云和晴雯见他睁眼,立刻递上温水,关切地问道。
贾琮一饮而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为了不让她们担心,强撑着坐起身,扯出一个笑容道:“没事了,酒已经醒了。就是有些饿了,想吃点清淡的粥和小菜,你们去准备些。”
两个丫鬟见他神色虽疲惫,但眼神已恢复清明,这才稍稍放心,连忙应声出去张罗。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贾琮靠在床头,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楚菀卿今日女装的模样。的确如他之前所料,惊为天人,自己那日画的素描,恐怕连她百分之一的神韵都未能捕捉到。又想起今日与她畅谈时的那种默契与投缘,心中不禁再次怦然心动。
然而,现实的考量犹如冷水浇下。大安朝自开国以来,除了初期几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勋或世子尚主后仍能掌权外,后来的驸马都尉大多只是虚衔,几乎断绝了在朝堂上有所作为的可能。如今大部分驸马选择新科进士,但是因进士前途远大,大多不愿尚主而将范围扩大到勋贵子弟。但也多是那些面临没落、指望靠尚主延续两代富贵的家族,才会让嫡子去争取。自己如今只是个秀才,还是庶子,即便真有尚主之心,现在的条件和未来的规划都不允许。更何况…他贾琮岂愿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念及此,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刚刚萌芽的心动强行压回了心底深处。
接下来的几日,贾琮专注于学业和酒楼的最后筹备。而外界,关于陶然居那五幅绝对和两首诗词的风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神京城。
在某家清雅的茶楼内,几名士子围坐,激烈地讨论着“烟锁池塘柳”之妙。
“此联五行偏旁俱全,意境幽深,实在难对!李兄,你素来才思敏捷,可能对出?”
被称作李兄的举人苦笑摇头:“惭愧惭愧,愚兄苦思数日,终不得佳句。出此联者,真乃奇才也!”
而在着名的“百花楼”内,一名脑满肠肥的盐商正挥舞着银票,对几个清客相公嚷嚷:“给老子想!使劲想!谁能对出那‘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老子赏他一千两!不,两千两!妈的,要是老子能对出来,看谁还敢说老子是土鳖暴发户!”
甚至在某部衙门的廨房内,几名休憩的官员也在闲聊。
“张大人,可读了那《将进酒》与《醉花阴》?真是绝妙好辞啊!”
“岂止读了,简直是拍案叫绝!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何等豪迈!就不知那名为‘万古愁’的酒,是否真能配得上这般诗意?”
“还有那‘黄花瘦’,光听名字,便觉清雅哀婉,令人神往。七月初八开业,定要告假去尝一尝!”
在万众期待中,七月初八,陶然居开业之日终于到来!
这一日,东市主街被人潮堵得水泄不通。陶然居门外,黑压压的人群摩肩接踵,一眼望不到头,喧闹声震天响。
吉时一到,贾琮并未出面,毕竟他还要走科举入仕,不方便自己经营生意,便由贾芸上前,揭下匾额上的红绸,露出“陶然居”三个鎏金大字。紧接着,最吸引人的环节开始——当场开坛尝酒!
几名伙计抬出数坛“万古愁”和“黄花瘦”,当众拍开泥封。顿时,一股浓郁醇厚、一股清甜馥郁的酒香如同有生命般汹涌而出,迅速弥漫了整个街口,引得人群发出一阵阵惊叹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好香!真是太香了!”
“这酒味…从未闻过!”
伙计们用特制的小杯,分给前排的幸运者品尝。无论是豪饮“万古愁”的汉子,还是细品“黄花瘦”的女子,无一不露出惊艳陶醉的神情,纷纷大声叫好!这现场品尝的效果,比任何广告都来得直接猛烈!
尝酒活动之后,便是万众瞩目的对联环节。五副装裱精美的上联被悬挂在高处。贾芸朗声道:“诸位!今日我陶然居开业,五副上联在此!规则如前,但凡对出者,重奖以待!”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才子文人们个个摩拳擦掌,凝神苦思。
忽然,一个穿着半旧青衫的年轻书生越众而出,高声道:“在下不才,愿试对第一联‘烟锁池塘柳’!”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我的下联是——焰镕海坝枫!”
现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请来的几位老儒略作品评,虽觉下联意境稍逊,但五行偏旁工整,也算对上了!
“好!”贾芸率先鼓掌,“恭喜这位兄台!兑现承诺,请兄台入楼!今日酒菜免单,另赠银牌一面!”
伙计立刻奉上一面精心打造的镀银腰牌,上面刻有编号“丙壹”,并登记了书生的姓名籍贯。宣布其日后在陶然居消费,终身享受九折优惠!
那书生激动得满脸通红,在众人面前通报姓名之后,在一众羡慕的目光中昂首进入酒楼。虽然之后一整日再无一人能对出其他对联,但这“第一人”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所有人!一副对联便可扬名立万,这种诱惑使得陶然居的名声瞬间达到了顶峰!人们涌入酒楼,不仅为品酒,更为感受这文采风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