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活,依旧保持着它固有的宁静节奏。
王石安穿梭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之间,神情专注而平静。
与赵枭会面的日期日益临近,这份期待并未让他浮躁,反而化为了更沉静的力量,沉淀在他每一次翻书、每一次演算的背后。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不在课堂,而在不久之后的那张谈判桌上。
此刻的积累,都是为了那一刻的从容。
然而,在潭州市中心那栋气势不凡的启明集团总部大厦里,气氛却远非如此平静。
顶层的大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集团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和几位核心高管。
董事长田玉兰端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眼神锐利,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
就在刚才,她正式向董事会提出了“与深港赵氏集团探索有限度战略合作可能性”的议案。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
几位资历较老的股东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疑和不解。
终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股东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是集团的元老之一,主管财务的副总李翰文。
“董事长。”
李翰文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却带着明显的反对意味:
“这个提议……是否有些过于冒进了?请恕我直言,赵氏集团的名声,在业界可谓毁誉参半。赵枭此人,手段强势,其发家史更是……颇具争议。
我们启明集团一向以稳健经营、信誉至上着称,主营业务是外贸和纺织品制造,与赵氏主营的地产业务并无交集。
贸然与这样背景复杂的公司合作,恐怕会引火烧身,严重影响我们的声誉和股价。”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较年轻的股东也立刻附和:
“李副总说的在理。而且,从纯商业角度考量,这种跨界合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极高。
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能获得什么回报?商业模式如何契合?这些都没有清晰的规划。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豪赌,而非谨慎的商业决策。我们很可能投入巨大,最后却收效甚微,甚至为他人做嫁衣。”
“没错!”
又有人补充道:
“我们目前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应对京城方面陈国华的华远集团,对我们传统业务的挤压上。
而不是节外生枝,去开辟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且风险极高的战场。这无异于两面树敌。”
反对的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趋势。
担忧、质疑、甚至是对田玉兰决策的隐隐不满,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
在他们看来,田玉兰的这个决定,简直是背离了公司一贯的稳健方针,充满了不可理喻的冒险色彩。
田玉兰始终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直到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目光都重新聚焦到她身上时,她才缓缓开口。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和冷静的分析,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李副总,各位的担忧,我都听到了。担心风险,顾虑声誉,考量商业回报,这些都是作为公司管理者应有的审慎。”
她先是肯定了大家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无比锐利和清晰:
“但是,我想请大家跳出眼前的财务报表和传统业务范畴,看远一点,再看深一点。”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电子屏幕前,林婉立刻配合地调出了一份精心准备的资料。
“第一,什么是风险?”
田玉兰的目光扫过众人:
“固步自封,才是最大的风险!华远集团的陈国华,为什么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们进行商业打压和恶意收购?就是因为他认为我们启明集团是一块肥肉,是一头没有獠牙、只能被动挨打的肥羊!”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凛然之气:
“如果我们继续一味防守,只会让他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攻势只会越来越猛。直到有一天,我们可能连防守的力量都没有!
我们需要改变策略,需要让对手看到,我们不仅有防守的盾牌,也有出击的勇气和寻找盟友的智慧!”
“第二,关于赵氏集团和赵枭。”
田玉兰切换了屏幕画面,上面是赵氏集团复杂的业务构成和一些公开的市场分析报告:
“没错,他的背景复杂,手段强势。但正因如此,他才是一把足够锋利的刀。而我们目前,正需要这样一把刀,来对付陈国华那头更阴险的狼!”
她环视全场,眼神灼灼:
“我们不需要完全转型去做地产,我们要的是战略上的借力打力!
利用赵枭与陈国华在深港及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关系,牵制甚至削弱陈国华的力量,让他腹背受敌,为我们争取喘息和发展的空间,乃至反击的机会!
这才是合作的核心目的!”
她的语气放缓,但更加凝重:
“第三,各位认为,如果我们拒绝合作,甚至表现出丝毫软弱,赵枭就会对我们另眼相看吗?
不会!他上次可以绕过我,直接去接触我儿子的女朋友进行试探,下次就可能用更直接、更无法预料的方式施压!
与其被动等待他的下一次出招,不如主动设定棋局,把他引到我们的主场来谈!这才是控制风险!”
一番话,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格局宏大,将单纯的商业合作上升到了集团生存战略的高度。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刚才还激烈反对的股东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面露惊愕,有的则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田玉兰的分析,像一把重锤,敲碎了他们固有的思维壁垒。
他们忽然意识到,这位平日里优雅从容的女董事长,其眼光和魄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深远和果决。
她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盈亏,更是集团未来的生死存亡。
田玉兰回到主位,目光平静地看向一直沉默的几位大股东。
那几位股东互相对视一眼,最终,资历最老的一位微微颔首,表示了默许。
最终,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田玉兰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裁决,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无可动摇的意志:
“探索与赵氏集团合作的事宜,不必再议。战略方向已定,这不是请求,是决策。”
“后续的所有接触和谈判,由我亲自牵头,林助理协助,雷刚负责安保。各部门需无条件配合,严格执行保密纪律。”
“散会。”
说完,她率先起身,拿起桌上的文件,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
林婉立刻紧随其后。
留下会议室里一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波澜起伏,却再也无人提出异议。
他们知道,启明集团的航向,已经由这位意志坚定的女船长,扳向了充满惊涛骇浪却也可能通向新生的未知海域。
而此刻,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的田玉兰,目光再次投向儿子学校的方向。
为了守护这个家,守护这份产业,她必须毫不犹豫地掌稳舵,哪怕前方是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