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 呼 ——!”
安置区 1 号楼的老单元楼里,三楼王三的家窗户没关严,寒风顺着缝隙灌进去,把窗帘吹得 “哗啦啦” 响。屋里没开灯,只有手机屏幕亮着微弱的光,映着王三蜡黄的脸 —— 他蜷缩在沙发上,身上盖着件发黑的旧棉袄,手里攥着个空泡面桶,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时不时咳嗽两声,声音嘶哑得像破锣。
屋里乱得像个垃圾堆:泡面桶堆在茶几上,汤洒了一地,黏糊糊的;脏衣服扔在沙发上,发黑的袜子挂在椅背上;厨房的水槽里堆着没洗的碗,上面长了层绿毛;地板上满是烟头和纸屑,踩上去 “咯吱” 响。这就是王三离婚后的日子 —— 没人管,没人问,白天睡到大中午,晚上抱着手机刷视频,饿了就吃泡面,渴了就喝自来水,活得像个没人管的流浪汉。
“咳咳……” 王三又咳了起来,胸口疼得像被针扎,他想站起来倒杯水,刚撑着沙发起身,就一阵头晕,重重摔回沙发上,手机 “啪” 地掉在地上,屏幕暗了下去。屋里瞬间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寒风灌进来的 “呜呜” 声,像在哭。
不知道过了多久,楼下传来王奶奶的声音:“王三,在家吗?我给你送点饺子!” 王奶奶知道王三一个人过,怕他过年没吃的,特意煮了点白菜猪肉馅的饺子,装在保温桶里送过来。可喊了好几声,楼上都没动静,王奶奶心里有点慌 —— 平时王三就算不开门,也会应一声,今天怎么没反应?
她拄着拐杖,慢慢爬上三楼,敲了敲王三家的门:“王三?你在不在?开门啊!” 门虚掩着,轻轻一推就开了条缝,一股馊味混着泡面味扑面而来,呛得王奶奶直咳嗽。她借着楼道的光往里看,隐约看见沙发上有个人影,赶紧喊:“王三!你咋了?别吓奶奶!”
没人回应。王奶奶赶紧掏出手机,手抖着拨通了林建国的电话:“建国…… 快…… 快来 1 号楼 3 楼,王三好像出事了!”
林建国刚把家具厂的收尾工作安排好,正准备回家,接到电话心里一紧,抓起外套就往安置区跑。路上遇到建业,建业刚从五金店下班,手里还提着给慧慧买的围巾,听说王三出事,赶紧跟着跑:“哥,我跟你一起去,人多好办事!”
两人跑到 1 号楼三楼,推开门就被屋里的臭味呛得皱眉。建国摸黑找到开关,“啪” 地打开灯,看见王三蜷缩在沙发上,脸色惨白,嘴唇发紫,赶紧跑过去,手刚碰到他的额头,就像摸到了烧红的铁块,烫得他赶紧缩了一下:“坏了,烧得厉害!建业,快,把他扶起来,咱送医院!”
建业赶紧跑过去,和建国一起把王三架起来。王三浑身发软,像摊烂泥,嘴里哼哼唧唧的,不知道在说什么。两人架着他往楼下走,王三的拖鞋掉了一只,建国弯腰捡起来,塞进兜里 —— 再怎么说,也是个人,不能让他光着脚去医院。
“哥,我去开车!” 建业扶着王三靠在墙上,转身就往小区门口跑。冬天的早上,路面结了薄冰,他跑得太急,差点摔一跤,扶住墙才站稳,鞋底子磨得 “吱吱” 响。
建国扶着王三,感觉他的身体越来越沉,咳嗽也越来越厉害,赶紧掏出手机给赵秀兰打电话:“秀兰,王三发烧昏迷了,我们现在送他去医院,你在家煮点粥,等会儿给送过去。”
“好!我马上煮,你们路上小心!” 赵秀兰挂了电话,赶紧往厨房跑,林老太听见了,也跟着起来帮忙:“多煮点,放两勺糖,病人吃着舒服。”
建业开着面包车赶过来,两人把王三扶上车,建国坐在旁边,用自己的外套裹住他,又把暖气开到最大:“王三,坚持住,马上到医院了!” 王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建国一眼,又昏了过去。
到了镇医院,医生赶紧给王三量体温 ——39.8 度,还伴有肺炎的症状。“得住院输液,先去缴费办手续。” 医生说着,开了单子。建国接过单子,没犹豫就去缴费窗口,建业则帮着护士把王三抬到病床上,还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灰。
“哥,这钱……” 建业小声说,他知道王三没钱,这费用肯定得林家先垫着。
“先垫着吧,总不能看着他死。” 建国叹了口气,手里攥着缴费单,心里五味杂陈 —— 他想起以前王三跟弟弟争老房、跟媳妇吵架的样子,再看看现在这落魄样,心里不是滋味。
赵秀兰和林老太提着粥和衣服赶来时,王三刚输上液,脸色好了点。赵秀兰把粥盛出来,用勺子吹凉,递到王三嘴边:“王三,喝点粥,垫垫肚子。” 王三张了张嘴,粥刚进嘴,眼泪就掉了下来 —— 这是他离婚后,第一次有人给她做饭,还是热乎的。
林老太坐在床边,看着王三憔悴的样子,叹了口气:“王三,你说你这是图啥?好好的家散了,爸妈不管,自己也不照顾自己,再这么下去,身体就垮了。”
王三没说话,只是大口喝着粥,眼泪混着粥水往下咽。建业站在旁边,递给他一张纸巾:“王三,以后别总吃泡面了,对身体不好。要是没钱吃饭,就去我五金店帮忙,管你两顿饭。”
输了两瓶液,王三终于清醒了些。他看着围在床边的林家众人,又看了看自己满是污垢的手,突然用被子蒙住头,肩膀一抽一抽的 —— 他后悔了,后悔当初跟弟弟争老房,后悔跟媳妇吵架,后悔不管爸妈,更后悔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这样。
“建国……” 王三掀开被子,声音沙哑得厉害,眼睛红得像兔子,“我对不起我爸妈,也对不起你…… 之前我那么浑,你还愿意救我……”
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静:“过去的事别再提了,现在好好治病,以后好好过日子。你还年轻,只要踏实干,日子总能好起来。”
“我爸妈…… 还在养老院吗?” 王三小声问,声音里带着愧疚。
“在,我前阵子还去看了,他们挺好的,就是总念叨你。” 建国说,“等你病好了,去看看他们吧,老人年纪大了,想孩子。”
王三点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我知道了…… 以后我肯定好好干活,不再混日子了,也会去照顾我爸妈……”
赵秀兰把带来的干净衣服放在床头:“这是建业的旧衣服,你先穿,等你病好了,再去买新的。” 王三看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心里暖暖的 —— 他以前总觉得林家是因为拆迁分了钱,才过得好,现在才明白,林家的好,是因为他们心善,是因为他们懂得互相帮衬。
下午,李叔也来医院看王三,手里拎着个水果篮:“王三,好好治病,别想太多。等你好了,要是想找工作,我帮你问问物业,他们最近招维修工。” 王三看着李叔,想起以前总跟他一起抱怨日子不好过,现在李叔踏实当保安队长,还愿意帮他,心里更不是滋味,赶紧点头:“谢谢李叔,我好了就去!”
天黑的时候,建国要回去了,特意跟护士交代:“要是他有啥情况,就给我打电话。” 王三看着建国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建国!” 建国回头,他红着眼说:“医药费…… 我以后肯定还你!”
建国笑了笑:“不急,你先把病养好。”
走出医院,寒风依旧刮着,可建国心里却暖暖的。赵秀兰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姜茶:“都安排好了?”
“嗯,医生说再输几天液就好了。” 建国喝了口姜茶,“希望他这次能真的改好,别再混日子了。”
林老太也说:“人嘛,谁还没犯过错,只要能改,就还是好孩子。咱林家帮他,不是图啥,就是觉得邻里之间,该帮就得帮。”
往家走的路上,建业突然说:“哥,以后我五金店要是忙不过来,就让王三来帮忙,他人不笨,学东西快。”
“好啊,只要他愿意干。” 建国点点头。
夜色渐浓,医院的灯光亮着,照在王三的病床上。他看着窗外的雪,手里攥着林家给的衣服,心里暗暗发誓:这次病好后,一定要好好过日子,照顾爸妈,还林家的钱,再也不混日子了。
而林家众人,回到家后,围坐在客厅里,喝着热粥,聊着王三的事。晓阳说:“王三叔要是改好了,以后就能跟我们一起吃火锅了。” 赵秀兰笑着说:“是啊,只要他踏实干,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窗外的雪还在下,可林家小院里却暖融融的。这份不图回报的帮助,这份邻里间的温情,正是林家家风的最好体现 —— 不记仇,不冷漠,别人有难时伸把手,日子才能过得安稳又和睦。而王三的落魄与悔悟,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踏实过日子的重要性,让所有人都明白:不管遇到啥坎,只要不放弃自己,有人愿意帮,日子就总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