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首页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青鸾乱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穿越影视风云录 兵锋无双 红色帝国1924 唐人的餐桌 黑铁之堡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 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文阅读 - 大明养生小帝姬txt下载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2章 天津卫的税,被她一句话改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智敏郡主——漕船险情!匠人已全数调往码头!”

报信声撞碎天津卫的清晨,朱徵妲刚束好发,一把拉开房门。

卢观象带着周明、赵安堵在门口,三人浑身湿透,青布官袍沾着露水与尘土,卢观象眼底布满血丝,语速急促如擂鼓:“二十九艘漕船、三百方木料、百余名匠人,今早险些毁于一旦!”

周明上前一步,递上三本簿册,声音紧绷:“郡主,此乃农业、手工业、公务汇总,按令列明,只是眼下码头危急,急需郡主示下!”

指尖划过粗糙纸页,朱徵妲认真细看:“二十九艘漕船,三百方木料,六十二军匠、四十三民匠?”

“军匠掌官办活计!”卢观象声音铿锵,“漕船、兵器,皆按工部规制,半分含糊不得!”

“民匠做纺织、农具!”周明补道,“虽无定例,却经得住日晒雨淋,实用得很!”

朱徵妲翻到农业册页,眉峰微挑:“军屯八千亩,民屯一万两千亩,春耕动了?”

“春雨刚过,墒情正好!”卢观象指着册页,“军屯种麦稻保军粮,民屯种棉豆。农户白日农耕,夜里还得去码头扛活,才能补贴家用!”

“只是——”一人往前半步,声音急切,“

郡主,卑职赵安,卫所与地方双重征税,农户担子快压垮了!”

朱徵妲“啪”地合上簿册,声线冷冽却掷地有声:“民为根,匠为骨,税不重负,方能固天津!”

三人齐齐躬身:“遵郡主令!”

晨光跃上门楣,簿册墨迹混着窗外号子、打铁声,织成天津卫最硬的底气。

变故陡生。

乌云压顶,骤雨突至,漕运码头惊雷炸响!

“不好了——漕船断缆,撞栈桥了!”

水手的嘶吼穿透雨幕,满载粮草的漕船挣脱缆绳,在急流中打旋,船尾擦上栈桥立柱,木屑飞溅如碎玉。

朱徵妲刚踏出房门,狂风便掀起她的衣袂。张清芷、黄善娘紧随其后,

三人立在码头高处,雨水瞬间打湿码头。

“军匠何在?!”卢观象吼声震耳。

六十二名军匠早已抄起撬棍、麻绳冲出作坊,为首老匠头沉喝:“按工部章程!分三队——钉桩固栈、抛缆套船、补缝堵漏!”

军匠动作精准如尺。

撬棍死死撑住摇晃的栈桥,麻绳如长蛇飞掷,钉枪“砰砰”作响,木桩转眼扎入码头泥地。

可漕船惯性太大,船身撞得立柱“嘎吱”作响,船板裂出缝隙,雨水混着河水往里猛灌。

“民匠来助!四十三道身影冲破雨幕,竹编挡水板、自制绞盘齐上。

绞盘借力!木匠头领怒吼,粗绳缠船,十几人合力转动。绞盘“呜呜”发力,硬生生拽住了漕船的冲势。

纺织匠举着浸油棉布,往船缝里塞:“吸油防水,先堵着!”

制酱坊匠人搬来大缸,倒扣在漏水处,暂时压住水流。

砰——漕船冲势骤减,军匠趁机凿榫补板...

【半小时后,危机解除】

“卢同知,调卫所士兵护粮草!”朱徵妲扬声,目光扫过浑身湿透的匠人们,“军匠定规,民匠应变,合力则无不可破!”

老匠头眼神一亮,当即喊道:“民匠兄弟,借挡水板一用!军匠加固船身,你们在外挡浪!”

挡水板如墙护住船侧,军匠趁机凿榫补板,动作快而稳;民匠跟着喊号子,绞盘转得更急。

惊雷滚滚中,军匠的规矩与民匠的变通,拧成一股绳。

在半个时辰后,雨势渐小。

漕船稳稳泊在码头,栈桥无恙,粮草无损。

老匠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与汗水,对民匠头领抱了抱拳。往日里,他总觉得民匠手艺“野”,

今日却心服口服:“往日只知你们手艺实用,今日才见,应急关头,你们的法子更活!”

民匠头领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你们的规矩是根基,俺们的变通是枝叶,缺了谁都长不旺!”

朱徵妲迈步上前,目光扫过众人湿透的衣袍、沾泥的双手,朗声道:

“军匠守矩,民匠通变,二者相辅相成,便是天津卫的筋骨!”

她转向卢观象,语气斩钉截铁:“即刻拟文——民屯农户、民间作坊,免征卫所附加税!

此后只由地方官府按例征税,双重赋税,今日起废除!”

众人猛地一愣,脸上的雨水混着惊愕,瞬间凝固。

赵安连忙躬身:“郡主,此举恐需上报朝廷……”

“本郡主自会奏明皇爷爷与太子爹爹!”

朱徵妲踏上高处,风雨打湿她的衣袂,声音清晰,穿透雨幕:

“军匠的规矩是骨,民匠的活络是血!骨头再硬,无血不活!

从今日起,卫所附加税,废了!”

她目光扫过一张张震惊的脸,斩钉截铁:

“这天津卫的江山,不是奏章上批出来的,

是你们用血汗一寸寸垒起来的!

你们垒得起这江山,就当得起这体恤!”

她抬手一挥,声震码头:“所有匠人,赏银五两,酒肉管够!

“受伤者,医药费全包,另赏抚恤十两!”

惊愕过后,欢呼声如惊雷再起。

老匠头与民匠头领齐齐跪地,声音哽咽:“谢郡主体恤!我等必尽心劳作,不负殿下厚望!”

雨过天晴,漕船风帆在晨光里展开,如天津卫不屈的脊梁。

行宫暖阁,烛火通明。

朱徵妲一身湿衣未换,带着码头的水汽与烟火气,躬身禀明抢险与税赋调整诸事。

御座上,万万皇爷指尖叩着案几,目光锐利如鹰。

太子端坐一侧,眸中满是关切,却未打断她的话。

“军匠的规矩是骨,民匠的活络是血!骨头再硬,无血不活!”

万万皇爷听完,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拍案而起,“好!说得好!”

他抚掌大笑,声震暖阁:“双重赋税本就是积弊,多少官员视而不见。

你一个小小郡主,敢当场决断废除!既安了民心,又固了漕运根基,这份魄力,像朕!”

太子起身,走到朱徵妲面前,抬手示意她起身,眸中欣慰几乎要溢出来:

“徵妲我儿,深知民力可贵,不拘一格,有此见识,未来可期!。”

他转向万历,语气郑重:“父皇,此事虽未先奏,但事急从权,且利国利民。“

“儿臣以为当准其所请,再命户部下文,

将天津卫之法,酌情推行至其他漕运要地。”

“太子所言极是!”万万皇爷颔首,语气沉凝,“传旨一

护国智敏郡主朱徵妲,处置天津卫事宜得当,

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其废除双重赋税之策,准奏!”

“另外,”他补充道,“着户部核查各地卫所,若有双重征税之事,一并整改!”

“参与抢险的军匠民匠,各赏白银二两,酒肉若干,以资鼓励!”

朱徵妲跪地谢恩,额头触地,心中暖流涌动。

暖阁内的赞许声,与窗外渐起的市井喧嚣,遥相呼应。

新政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天津卫的街巷。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张老汉。

他刚从地里回来,扛着锄头往家走,路过街口茶摊,就听见李掌柜扯着嗓子喊:

“大家伙儿听好了!护国郡主殿下下旨了!

废除卫所附加税,以后咱们只交一份税了!”

张老汉脚步一顿,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李掌柜,这话可不能乱说!”

“谁敢乱说?”李掌柜拍着胸脯,指了指不远处张贴告示的衙役,

“衙役们正沿街贴告示呢!卢同知亲自坐镇宣读,

郡主殿下说了,民力是国之根本,不能双重盘剥!”

匆忙走到告示前,张老汉扔下锄头,伸手摸了摸告示上的字迹,确认不是做梦,

他深一脚浅一脚冲向村里,沿途溅起泥水,嘶声大喊:“减税了!郡主把压咱脊梁骨的石搬开啦——”

村里人闻声探头,只见这老实了一辈子的老汉,正抱着村口的老槐树,哭得像个孩子。

消息如风,掠过田野、街巷、作坊。

纺织坊里,王大娘正踩着织布机,“哐当哐当”的声响突然被窗外的欢呼声打断。

她停下梭子,探出头问道:“咋回事?这般热闹?”

“王大娘!减税了!双重赋税废除了!”隔壁作坊的李媳妇跑过来,脸上通红,气息急促,

“以后咱们织的布,赚的钱能多留些,给娃买布料做新衣裳了!”

王大娘愣了愣,眼眶猛地一热。

往日交完双重赋税,家里几乎没什么余钱,娃的衣裳总是打满补丁。

她拿起织好的半匹棉布,抹了把眼角,对坊里妇人笑道:“姐妹们,加把劲!以后日子有盼头了,多织些布,多赚些钱!”

织布机的声响再次响起,比往日更急促,更有力。

制盐作坊里,晒盐工人们听到消息,纷纷扔下手中的木耙,互相拥抱道贺。

“这下好了!不用再把大半收入拿去交税了!”

“郡主殿下真是体恤咱们穷苦人!以后可得好好晒盐,不辜负殿下的恩典!”

盐场的晒盐吆喝声,比往日响亮了数倍。

打铁铺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骤然变得欢快。

铁匠刘师傅抡着铁锤,力道十足,对徒弟说:“好好学手艺!以后赋税轻了,

咱们的农具能卖得更便宜些,农户们肯来买,咱们的生意也能更红火!”

火星溅起,映着师徒二人满脸的笑意。

漕运码头,搬运工们欢呼雀跃。

他们白日农耕、夜里扛活,只为凑钱交税。

“不用愁赋税了!”年轻搬运工擦汗,满眼憧憬,“攒够钱就拜师学手艺!”

号子声格外昂扬。

街巷里,百姓奔走相告。

孩童骑竹马穿梭,喊着“减税了”“郡主万岁”,童声清脆。

老人围坐老槐树下,闲谈笑语,皱纹里满是笑意。

商贩吆喝声更亮,摊位前人头攒动,生意红火数倍。

茶馆酒肆,座无虚席。

众人举杯欢庆,畅谈新政好处。

“往年交税,余粮无几!今年减税,秋收能多存粮,冬天不挨饿!”

“我要多开几亩地,多种棉花,织布销往北方,定能赚钱!”

“我想拜师学造船!民匠手艺好,说不定能造漕船那样的大船!”

欢声笑语混着酒香茶香,飘出店门,漫遍街巷。

夕阳西下,天津卫街巷热闹未减。

炊烟袅袅,饭菜香混着作坊烟火气,直勾馋虫。

号子雄浑、打铁铿锵、吆喝起伏、童声清脆,四音撞成市井交响,比清晨更添活力。

朱徵妲立观景台,望着沸腾街巷,嘴角漾开笑意。

张清芷轻声

:“郡主,您听,整个天津卫都在为您欢呼。”

“不,”朱徵妲摇头,语声坚定而温暖,

“他们是在为属于自己的新生而欢呼。”

而这,仅仅是她为这大明天下,撕开的第一道曙光。。”

作者说:根据明代白银购买力(约1两=600元人民币),五两(约3000元),十两相当于普通农户年收入。

本章金句提炼

1. “民为根,匠为骨,税不重负,方能固天津!”

· (点评:执政纲领,斩钉截铁,奠定全文基调。)

2. “军匠的规矩是骨,民匠的活络是血!骨头再硬,无血不活!”

· (点评:核心比喻,生动深刻,是全文思想的升华。)

3. “这天津卫的江山,不是奏章上批出来的,是你们用血汗一寸寸垒起来的!”

· (点评:与民一体,共情力极强,瞬间拉近主角与百姓的距离。)

4. “你们垒得起这江山,就当得起这体恤!”

· (点评:对上一句的完美承接,霸气又暖心,是“废税”决策最有力的理由。)

---

【小剧场】- 税免了,然后呢?

场景: 天津卫,某酒肆,新政颁布当晚

人物:

· 张老汉(农户)

· 刘铁匠

· 王大娘(纺织匠)

· 李掌柜(茶摊掌柜)

(众人围坐,桌上酒肉丰盛,气氛热烈)

张老汉:(举杯,手还在微微发抖)俺……俺摸着那告示,是真真的!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觉得,这脊梁骨能挺直了!

刘铁匠:(哈哈大笑,与张老汉用力碰杯)那是!郡主殿下这话说到咱心坎里了!骨头和血,缺了哪样人都活不了!以后我打农具,一定用最好的铁,价钱还能再便宜些!

王大娘:(眼睛发亮)我算了笔账,往年交完税,家里剩不下几个子儿。今年好了,我打算多织些新花样的布,让俺家那口子跑船时捎去南方卖!

李掌柜:(给众人斟酒)好事啊!大家都宽裕了,我这小茶馆生意也好了!要我说,郡主这才是真明白人。你们是垒江山的,我们就是让这江山活泛起来的!

张老汉:(忽然压低声音)你们说……郡主这般为咱们做主,朝廷里那些大官,会不会……

刘铁匠:(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声若洪钟)怕啥!没听告示说吗?皇爷和太子都准了!咱们就把日子过好,把活干漂亮,就是给郡主殿下长脸!

众人:(齐声举杯)对!长脸!为了好日子,干!

下章预告

本以为废个税就完事了?抱歉,麻烦才刚刚开始。官场老油条的阳奉阴违,地方豪强的暗中抵制,都让她意识到: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行,既然讲规矩不行,那就别怪本郡主用点“非常规”手段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千秋一烬 谁说神罗不算罗 蓝月闪烁之时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跛王爷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 医女楚汉行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三国群美传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穿越水浒传之谋逆 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 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 大明养生小帝姬txt下载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 - 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