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首页 >> 考古浮海记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永不解密 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 至尊仙帝 修罗剑尊 诸天的收藏家 现代小城隍 三界独尊 拜师九叔:开局觉醒太古十凶! 神级卡徒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22章 东非航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2045年11月,东非季风季的最后一场降雨刚过,程远站在肯尼亚马林迪港的考古码头上,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郑和航海图》复制品。图上“木骨都束国”旁用朱砂圈出的锚地,正对应着眼前这片湛蓝的海域——根据沈福伟先生的考证,这里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首抵东非”的登陆点,也是文献记载中“船员聚居、互赠礼物”的关键遗址。

“程队,声呐扫描有结果了!”郑海峰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他扛着摄像机跑过来,镜头对准远处的海面,“暗礁区下方有个长约55米的木质结构,吃水线以下有密集的陶瓷反射点,年代初步判断在永乐九年左右——刚好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间!”

林珊走过来,手里翻着《菽园杂记》的复印件,指尖在“木骨都束,见中华瓷,知船队至”的字句上反复摩挲:“陆容在书中明确记载,第三次下西洋时宝船抵达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卜刺哇(今布腊瓦),但马林迪作为中间补给港,很可能也有沉船遗迹。要是能找到带有‘清和号’标记的文物,就能印证船队的东非航线。”

方美怿蹲在码头边,将便携式光谱仪的探头浸入海水,发梢别着的茉莉香包被海风浸得发潮,却依然透着淡淡的香气:“海水里检测到微量的朱砂成分,和泉州沉船遗址的官造漆料一致。这说明附近确实有明代船只沉没,而且极可能是官造船。”

欧阳宗明推了推被阳光晒得反光的眼镜,调出卫星地图:“根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十年麻林国(今基尔瓦)曾遣使朝贡,贡品里有‘麒麟’(长颈鹿)。马林迪是前往基尔瓦的必经之路,沉船要是能找到与麻林国贸易相关的文物,就能串联起整个东非航线。”

就在众人准备登船时,一辆黑色越野车突然停在码头,下来三个穿着速干衣的人,手里拿着金属探测器,眼神警惕地盯着考古队的设备。“是盗墓者!”郑海峰低声说,“上次在马六甲偷航海日志的就是他们,没想到追到东非来了!”

程远立刻让林珊和方美怿将资料收进防水箱,自己则和欧阳宗明、郑海峰挡在考古船前。为首的盗墓者冷笑一声:“程教授,别来无恙?马六甲的航海日志没拿到,这次东非的宝船文物,总该分我们一杯羹吧?”

“文物是国家的,不是你们的私产!”程远握紧拳头,“现在离开,我们可以不追究;再纠缠,我立刻联系当地警方!”

盗墓者见状,悻悻地瞪了程远一眼,转身上车离开。看着越野车消失在尘土中,欧阳宗明皱起眉头:“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加快发掘进度,同时加强安保。”

考古船“海探六号”驶抵暗礁区时,正午的阳光穿透海水,在海底投下斑驳的光影。程远和方美怿穿好潜水服,带着水下钻机和防水相机潜入水中——三十米深的海底,一截泛着乌黑色的船板正从沙里露出一角,铜钉的锈迹在探照灯下泛着莹光。

“是官造船板!”方美怿的声音通过防水麦克风传来,她用小刷子清理船板表面的泥沙,一枚刻着“清和”二字的铜钉渐渐显露,“和泉州发现的‘清和号’船钉完全一致!这是‘清和号’的补给船!”

程远游到船板中部,用潜水刀轻轻撬开一块松动的木板,里面散落着几片青花瓷残片。他将残片装进样品袋,通过防水相机传给船上的林珊:“瓷片的青花料是苏麻离青,胎土是景德镇高岭土,和永乐官窑瓷的成分一致!”

船上的实验室里,林珊将瓷片放在光谱仪下检测,屏幕上的数据跳动着:“年代是永乐九年,和沉船的木质碳十四检测结果吻合。更重要的是,瓷片底部刻着‘麻林国交换’的字样——这证明这艘船确实参与了与麻林国的贸易,和《明成祖实录》的记载完全对应!”

【突发状况】:水下的方美怿突然发出一声惊呼,程远立刻游过去,发现她的脚被暗礁卡住,潜水服被划开一道口子,海水正顺着裂缝渗进去。程远赶紧帮她解开脚蹼,用防水胶带封住裂缝,护送她慢慢游回船上。

“没事吧?”欧阳宗明拿着毛巾跑过来,紧张地帮方美怿擦拭头发上的海水,“早就说让你小心暗礁,你偏不听。”

方美怿笑着摇摇头:“我没事,就是可惜没来得及清理船尾的构件。那里好像有个木质的箱子,说不定装着更重要的文物。”

第二天清晨,程远和郑海峰再次潜入水中,重点清理船尾区域。当他们拨开最后一层泥沙时,一个长约一米的木箱显露出来,箱子表面刻着缠枝莲纹,锁扣是铜制的“官”字锁。

“小心打开,别损坏里面的东西!”程远用特制工具撬开锁扣,箱子里铺着一层丝绸,上面放着一本用桑皮纸写的《东非航程日记》,还有几枚“永乐通宝”铜钱和一小块象牙。

“日记!”郑海峰的声音带着兴奋,他用防水相机拍下日记的封面,“上面写着‘清和号补给船水手李茂’——这是船员的私人日记!”

回到船上,众人围着《东非航程日记》,小心翼翼地展开。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开篇写道:“永乐九年冬,随‘清和号’补给船抵马林迪,船长令吾等在此筑屋囤粮,待开春后随大队前往麻林国。”

“筑屋囤粮!”林珊激动地说,“这印证了《菽园杂记》里‘船员聚居’的记载!我们可以在马林迪港附近寻找船员的居住遗址,说不定能找到更多文物。”

日记的中间部分详细记录了与当地居民的贸易往来:“以瓷换象牙,每瓷十件换象牙一斤;当地酋长赠吾等长颈鹿一只,言‘此乃祥瑞,献与大明皇帝’——这正是《明成祖实录》里记载的‘麻林国贡麒麟’!”

方美怿指着日记里的一段:“你们看这里,‘船长密语,言需寻一位“朱姓流亡者”,若见之,速报。’——‘朱姓流亡者’,会不会是建文帝?”

程远皱起眉头:“之前在马六甲的航海日志里,也提到‘踪迹建文’的任务。看来郑和下西洋的东非航程,不仅是为了‘耀兵异域’,还在继续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盗墓者再现】:当天傍晚,考古船突然遭遇不明船只的撞击,船身剧烈摇晃,实验室里的部分文物样品散落一地。郑海峰冲到甲板上,看到昨天的黑色越野车停在不远处的沙滩上,几个盗墓者正扛着潜水装备往海里跳。

“他们想偷沉船里的木箱!”程远立刻下令启动船上的防御系统,同时联系当地警方。欧阳宗明和方美怿则拿起摄像机,记录下盗墓者的行踪,为警方提供证据。

经过半小时的对峙,警方的巡逻艇赶到,将盗墓者全部抓获。在他们的潜水装备里,警方发现了几块从沉船里偷来的船板残件,上面还刻着“清和号”的标记。

“幸好我们及时发现,不然文物就被他们偷走了。”方美怿看着被追回的船板,心有余悸地说。

欧阳宗明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会一直跟着你,再也不让你遇到危险。”方美怿的脸瞬间红了,耳尖泛着粉色——自从上次马六甲遇险,她就知道,自己早已对这个细心又勇敢的男孩动了心。

接下来的一周,考古队在马林迪港附近的沙丘上展开勘探。根据《东非航程日记》里“屋筑沙丘下,近淡水泉”的记载,他们在一处淡水泉旁边发现了几处木质房屋的地基,地基周围散落着大量明代陶瓷碎片和“永乐通宝”铜钱。

“是船员的居住遗址!”程远蹲在地基旁,用洛阳铲探入土层,“这些木桩的榫卯结构,和泉州发现的明代渔村建筑完全一致,证明这里确实是中国船员建造的聚居点。”

欧阳宗明在遗址的东侧发现了一座土坑墓,墓里没有棺椁,只有一具蜷缩的人骨,骨骼旁放着一个青花瓷碗,碗底刻着“李茂”二字。“是日记的主人!”欧阳宗明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没能等到船队返航,永远留在了东非。”

方美怿用显微镜观察人骨的牙齿:“牙齿里有大量的高粱和小米残留,这是明代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进一步证明墓主人是中国船员。另外,骨骼的膝盖部位有明显的劳损痕迹,说明他生前经常划船,符合水手的职业特征。”

林珊站在墓旁,眼里泛着泪光:“李茂在日记里写‘吾母在泉州,待吾归乡’,可他最终还是没能回去。我们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带回中国,让他的家人知道,他在这里安息了,他没有被遗忘。”

在遗址的西南角,郑海峰发现了一个陶罐,里面装着几十粒水稻种子,经检测,这些种子和明代中国南方的水稻品种一致。“船员们不仅在这里居住,还带来了中国的农作物,教会了当地居民种植水稻。”郑海峰兴奋地说,“这就是郑和下西洋‘传播农业技术’的实物证据!”

完成马林迪遗址的发掘后,考古队前往坦桑尼亚的基尔瓦港——根据《明成祖实录》记载,这里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抵麻林国,获麒麟”的地方。当地考古专家穆罕默德带着他们来到一处被沙丘覆盖的遗址,地面上散落着大量的中国陶瓷碎片。

“这里是基尔瓦苏丹国的都城遗址,”穆罕默德指着一片断壁残垣,“我们在清理时,发现了很多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还有一些刻着中文的铜器,很可能是郑和船队留下的。”

程远蹲在地上,捡起一片青花瓷残片,用光谱仪检测:“青花料是苏麻离青,和马林迪沉船的瓷片成分一致,证明这些瓷器确实是郑和船队带来的。另外,残片上画着长颈鹿的图案——这就是‘麒麟’!”

方美怿在遗址的中心区域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中文和斯瓦希里文的对照铭文,中文部分写着“永乐十二年,大明船队抵麻林国,赠瓷器百件,获麒麟一只,两国永结友好”。“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方美怿激动地说,“铭文的年代和《明成祖实录》完全吻合,证实了郑和船队确实在基尔瓦获得了长颈鹿,并将其带回中国。”

欧阳宗明则在遗址的仓库区发现了一批象牙,象牙上刻着中文的编号,与泉州沉船里发现的象牙编号一致。“这些象牙是郑和船队从东非带回中国的贡品,”欧阳宗明说,“编号的格式和明代官用贡品的编号规则相同,进一步证明基尔瓦是郑和船队的重要贸易港口。”

【直播时刻】:程远对着摄像机,向全球观众介绍基尔瓦遗址的发现:“从马林迪的船员聚居地,到基尔瓦的‘麒麟’铭文,我们一步步还原了郑和船队的东非航程。这些文物不仅印证了文献记载,更证明了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和平的文化交流之旅——中国船员带来了瓷器、粮食和技术,带走了象牙、长颈鹿和友谊,这就是‘耀兵异域’的真正含义:不是征服,而是共赢。”

【弹幕】:“程教授太厉害了!终于看到‘麒麟’的证据了!”“郑和船队太伟大了,和平交流才是永恒的主题!”“接下来要去莫桑比克吗?那里还有‘比剌’和‘孙剌’的遗址!”

程远笑着看向镜头:“是的,根据沈福伟先生的考证,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还抵达了莫桑比克的比剌(今莫桑比克港)和孙剌(今索法拉港)。下一步,我们会前往那里,寻找更多关于郑和船队的线索,让东非航程的故事更加完整。”

考古队抵达莫桑比克港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热带风暴。狂风裹挟着暴雨,将考古船吹得东摇西晃,甲板上的设备被吹倒在地。程远和郑海峰冒着暴雨,将声呐设备固定好,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长约60米的木质沉船遗迹,位置就在《郑和航海图》标注的“比剌港锚地”。

“是‘清和号’!”程远的声音在风暴中显得格外响亮,“根据声呐图像,这艘船的长度和宽度,与我们之前推测的‘十八丈宝船’完全一致!”

风暴过后,程远和方美怿潜入水中,沉船的轮廓渐渐清晰——船身侧卧在海底,桅杆已经断裂,但龙骨依然完好,船尾的“清和号”铭牌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是宝船!”方美怿激动地大喊,“这是我们找到的第一艘完整的郑和宝船!”

在船的货舱里,他们发现了大量的象牙和香料,还有一个铜制的“麒麟”雕像,雕像的底座刻着“永乐十二年,麻林国赠”。“这就是当年带回中国的‘麒麟’雕像的复制品!”程远兴奋地说,“证明‘清和号’确实参与了第四次下西洋的东非航程,完成了‘获麒麟’的任务。”

在船的船长室里,欧阳宗明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日志里详细记录了“清和号”的东非航线:“永乐十二年,从基尔瓦出发,经比剌港,抵孙剌港,与当地酋长交换黄金五十斤、象牙百根;归途遇风暴,船触礁,弃船登岸,待后队接应。”

“原来‘清和号’是因为风暴沉没的!”林珊的声音带着感慨,“日志里还提到‘船员共百二十人,登岸后建屋居住,待次年季风返航’,这为我们寻找船员的后续聚居点提供了线索。”

完成莫桑比克遗址的发掘后,考古队带着文物返回中国。在“郑和下西洋考古博物馆”举办的“东非航程”特展上,马林迪的《东非航程日记》、基尔瓦的“麒麟”铭文、莫桑比克的“清和号”铭牌等文物集中亮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特展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为考古队颁发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中国考古人用严谨的考古发现,还原了郑和船队的东非航程,证明了十五世纪中国与东非的友好往来。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们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合作、包容的精神。”

程远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的林珊、郑海峰、欧阳宗明和方美怿,心里满是感慨:“从马林迪的船员墓,到基尔瓦的‘麒麟’铭文,再到莫桑比克的‘清和号’沉船,我们走过了郑和船队的东非航程,也见证了一段跨越六百年的友谊。未来,我们会继续沿着郑和的航线,发掘更多的遗址,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是和平的文明,是包容的文明。”

特展结束后,欧阳宗明向方美怿求婚了。在泉州湾的“清和号”复原模型旁,他拿着一枚用青花瓷碎片制作的戒指,单膝跪地:“美怿,从马林迪的暗礁,到基尔瓦的沙丘,再到莫桑比克的风暴,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我希望未来能和你一起,继续追寻郑和的足迹,守护历史的真相,你愿意嫁给我吗?”

方美怿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用力点头:“我愿意!我愿意和你一起,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考古遗址,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东非爱情故事’。”

程远和林珊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相视而笑。林珊靠在程远肩上:“你看,他们不仅找到了历史,还找到了爱情。这就是考古的魅力,它让我们在追寻过去的同时,也能珍惜当下,拥抱未来。”

程远握住她的手,望向远方的大海:“郑和的东非航程还没有结束,我们的考古之旅也不会停止。接下来,我们要去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去寻找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抵木骨都束,赠丝绸’的证据,让这段伟大的历史,永远流传下去。”

夕阳下,泉州湾的海水泛着金色的光芒,“清和号”的复原模型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仿佛一艘真正的宝船,即将扬帆起航,再次驶向那片承载着友谊与传奇的东非海域。而程远和他的伙伴们,也将继续在考古的道路上前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中国海洋文明的新篇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为奴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正义信条 
经典收藏移动藏经阁 最强反派系统 我是掌门 虚空极变 从小蛇开始进行异化 超越武极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天才狂女 开局与圣女双修,觉醒九阳圣体 逼我重生是吧 风玲之声 驾个小艇去明末 修道至苦是人间 斗罗之灵珠神剑天麟 学阀之路 洪荒:我!玄门先锋!人教大将! 恒王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深海有鲛人 
最近更新本心即可 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 剑狱苍穹:杨玄 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 逆潮之主 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 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 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 修仙吗?社死那种 风云际会:杨仪传 星际来客! 洪荒:开局摆烂,六圣求我别死 小家奴咸鱼翻身记 废柴女婿竟是绝世神医 【修罗剑尊】从废柴到弑神 九阴九阳 百世劫满,刚继承奇境就坠世了? 独镇万古:我只是个小捕快 洪荒之白莲得道 古墓签到,我的宠物军团超凶哒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