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用户26182811

首页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系统:宝贝,你认错人了 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重生追美记 大清第一纨绔. 深渊之狱 港岛大亨 风起北方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盗墓:神级血脉,雪莉杨倒贴!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用户26182811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全文阅读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txt下载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章 淬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许多年后,当我们这支由太行山深处走出来的部队,已壮大为威震华北的抗日劲旅,并以“排以上干部必须掌握三种以上步兵战术”、“班排协同考核不合格一律回炉”的严苛标准名扬各大根据地时,我总会清晰地忆起第一中队成立初期,傅水恒亲手掀起的那场席卷一切的训练风暴。那远不止是普通的练兵,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针对我们这群由溃兵、农民、猎户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从灵魂到肉体,从思维到习惯的彻底重塑与淬炼。是用一种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现代军事理念,对我们进行的强制性“换脑”和“换血”。

“家底”骤然厚实,“满仓”的弹药带来的兴奋与底气,如同烈酒般在我们这些骨干心头荡漾了还不到两天,那股子“阔起了”、“抖起来了”的洋洋得意,就被傅水恒毫不留情地掐灭在萌芽状态。他将我们全体骨干——我、赵铁锤、孙石头、王栓柱、刘大脚等人,召集到了那片被选作训练场的僻静山谷。山谷里,前几天实弹射击留下的硝烟味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还残留着激情迸发后的灼热。

傅水恒没去看那些堆放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代表着我们新家底的木箱,他的目光像两把经过冰水淬炼的刺刀,缓缓扫过我们每一张犹带兴奋余温的脸,最后定格在我身上,随即又转向众人。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压力,清晰地压过了山谷的风声:

“参谋长,各位排长、班长。家伙式好了,子弹多了,腰杆子是不是就觉得硬邦邦了,能拉出去跟小鬼子的正规军硬碰硬,打堂堂之阵了?”

赵铁锤正咧着嘴回味着那两支“花机关”的连射快感,闻言立刻接话,嗓门洪亮:“队长,那可不咋的!以前咱手里是啥?烧火棍都嫌费劲!现在呢?乌枪换炮,鸟枪换炮啊!见了鬼子的歪把子,咱也敢挺直腰板,跟他娘的对着搂火了!”

傅水恒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反而沉凝得如同太行山的岩石,眼神锐利得能刮下人一层皮:“对着搂火?就凭咱们现在这乱糟糟、一窝蜂的打法?凭弟兄们冲锋时凭血勇一拥而上,撤退时漫山遍野放羊似的状态?凭侦察靠撞大运、传递消息基本靠吼的原始通讯?”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打在我们心上,“我告诉你们,真要现在就把咱们拉上去,跟鬼子一个齐装满员、装备着掷弹筒和轻机枪的步兵小队硬碰硬,就凭眼下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和刚刚攒下的家底,不够鬼子一顿精准的炮火覆盖和机枪交叉射击砸的!到时候,别说报销,能不全军覆没就是老天爷开眼!”

这番话,像一瓢带着冰碴子的太行山泉水,兜头盖脸地浇在了我们这些刚刚发热、甚至有些膨胀的头脑上。王栓柱和刘大脚这两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红军,闻言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眼中流露出深以为然的凝重。他们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烈,走过长征路的艰难,太清楚正规日军那严酷的战场纪律和高效火力配系有多可怕。赵铁锤脸上那点得意的笑容瞬间僵住,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孙石头挠了挠他那乱糟糟的头发,瓮声瓮气地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茫然:“那……队长,咱们……咱们该咋练?”

“咋练?”傅水恒不再多言,大步走到山谷中央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弯腰捡起几块颜色各异的石头和几根枯树枝,开始在地上摆弄起来。就是在这片简陋的“沙盘”前,他开始了那套最初让我们瞠目结舌、怀疑人生,到后来却奉为圭臬、深入骨髓的“现代化”军事理念灌输。这场淬火,他点了五把火,一把比一把灼热,一把比一把猛烈。

第一把火:思想与纪律——“明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傅水恒点燃的第一把火,完全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立刻开始操枪弄炮,也没有演练冲锋拼杀,而是搞起了被他称为“思想奠基”的教育。他把已经超编、膨胀到一百多号人的全中队集合起来,就在驻地旁一个向阳的山坡上,让大家随意席地而坐,他自己则站在一块半人高的青石上。

“今天,不练瞄准,不练冲击,也不练拼刺刀。”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却让底下有些骚动,“咱们今天就坐在这里,敞开了聊一聊。聊聊咱们每个人,为啥要拿起这杆枪,为啥要在这太行山里,跟凶残的鬼子玩命?”

这个问题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队伍里顿时议论开了,各种口音、各种理由混杂在一起:

“为啥?狗日的小鬼子屠了俺们村,杀了俺爹娘,俺要报仇!血债血偿!”

“鬼子占了俺家的地,烧了俺的房子,抢了俺的粮食,不打他们,俺活不下去!”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跟着傅队长打鬼子,能吃饱饭,不受欺负!”

“咱就是看不惯鬼子在咱中国的地面上耀武扬威!”

声音嘈杂,情绪激动,但核心无非是家仇国恨与生存需求。傅水恒耐心地听着,目光平和地扫过一张张或因愤怒、或因悲戚、或因茫然而扭曲的脸庞,直到声浪稍稍平息,他才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响在每个人心头:

“报仇,雪恨,吃饱饭,不受欺负,这些都对!都是咱们拿起枪最直接、最朴素的理由!”他先肯定了大家,随即话锋一转,语调变得高昂而充满力量,“但是,同志们!我们现在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现在是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我们打仗,不仅仅是为了咱们个人的那点恩怨,那点口粮!我们是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和咱们一样,正在遭受鬼子欺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中国人,能挺直腰杆活下去!是为了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我们的家园,是为了将来,能建立一个再也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属于咱们劳苦大众自己的新国家!”

这些话,里面有些词句对我们这些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粗来说,非常新鲜,甚至有些拗口。但那些核心的意思——“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赶走侵略者”、“建立新国家”,就像一颗颗炽热的火种,精准地落在了大家干涸已久的心田里,点燃了某种更深沉、更宏大的东西。他让队伍里仅有的几个识文断字的学生兵,教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是光唱,而是一条一条地解释,为什么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什么要说话和气,为什么要买卖公平。他反复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绝不是一句空口号,在战场上,指挥员的命令就是天,就是活下去、打胜仗的保证!

更让大家感到新奇的是,他倡导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允许士兵们对伙食好坏、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但同时,他也铁律如山:军事命令,一旦下达,必须无条件、不打任何折扣地执行!他身体力行地推行官兵平等,他自己,还有我们这些干部,吃的、穿的,和普通战士一模一样,训练时同样一身泥、一身汗,摸爬滚打在一起。这种前所未有的尊重、这种“讲道理”与“铁纪律”相结合的方式,让这群原本带着各种习气、有些散漫的汉子,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恩怨的精神力量。一种叫做“信仰”、叫做“责任”、叫做“集体荣誉”的东西,开始在队伍里悄然萌芽、生长。整个中队的凝聚力,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提升。王栓柱私下里找到我,感慨万分地说:“参谋长,傅队长这手……邪性,真是邪性!比咱们老红军当年搞诉苦运动、激发阶级仇恨,还……还透彻,还往根子里去!”

第二把火:单兵技能——“活着,才能输出更多伤害”

思想上的根基初步打牢,拧紧了思想的“发条”后,傅水恒点燃了第二把火——狠抓单兵军事技能。然而,他的训练方法,再次让我们这些习惯了老一套的人目瞪口呆。

射击训练: 他几乎完全摒弃了旧军队和早期八路军那种“立姿、跪姿、卧姿”对着固定死靶子机械瞄准的刻板模式。他搞的是被他称为“战场应用射击”的动态训练。

“战场上,鬼子会像木桩子一样站直了,一动不动地让你瞄吗?”他让孙石头的侦察组在山谷里设置各种千奇百怪的移动靶和隐显靶,有的是用绳子拉扯突然竖起的木牌,有的是从坡后滚出的、画着鬼子头像的竹筐,有的是在灌木丛中一闪而逝的影子。他要求士兵们在全副武装冲刺奔跑三十米后、在低姿匍匐穿越一片碎石地后、在快速从一个掩体翻滚到另一个掩体后,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摇枪、概略瞄准、果断击发!他极端强调“首发命中率”和“失手后的快速补射能力”。

“心跳要稳!呼吸要匀!记住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有意瞄准,无意击发!”他将自己从“炎黄”系统那里兑换来的《精准射击技巧LV1》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用最浅显直白的大白话灌输给每一个战士。他甚至不惜耗费宝贵积分,兑换了几百发特制的“训练空包弹”(对外则宣称是缴获的某种怪子弹),让我们在模拟对抗演练中,能够体验到真实击发时的后坐力和声响,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实弹的消耗量依然巨大得让王栓柱眼角直抽,但每一颗子弹打出去,目标性、针对性都极强。战士们的射击精度、反应速度和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击发能力,在这种高强度的、贴近实战的训练下,如同雨后的春笋般,飞速提升。

战术动作: “停止间战术?那纯粹是给敌人的机枪当活靶子!”傅水恒在训练场上吼声如雷。他强制要求所有人在开阔地带运动时,必须采用低姿匍匐、侧身滚进、短促急促跃进等在他看来能最大限度保存自己的战术动作。他首次向我们系统地引入了“掩体利用”和“运动路线选择”的概念。

“睁大你们的眼睛!地上的每一个土坎、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弹坑,都是你们保命的护身符!移动之前,先用你们的眼睛和脑子!观察敌火威胁,选择最短、最隐蔽、最能利用地形的路线!一旦决定移动,就要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快,像捕食的豹子一样狠!”

他亲自下场示范,如何假设在敌人“歪把子”机枪的扇面扫射下,利用地面上不起眼的起伏和弹坑,以之字形路线,时而匍匐,时而翻滚,时而跃进,一步步接近敌方阵地。那些看起来“不雅观”、“有失勇武”、“像地老鼠打洞”的动作,起初让赵铁锤等一批崇尚正面硬刚的老兵嗤之以鼻,私下里颇多微词。直到傅水恒组织了一次极其逼真的红蓝对抗演练,他亲自操着一支用木棍模拟的“机枪”,划定扫射区域,将那些依旧迷信勇气、习惯直着身子呐喊冲锋的“老兵油子”,一个个精准地“点名”判定阵亡。而那些严格按照新式战术动作,充分利用地形,时而静默,时而迅猛突击的战士,则成功地渗透到了“敌方”阵地核心。事实胜于雄辩,血淋淋的“伤亡”对比,让所有质疑者闭上了嘴。从此,“像地老鼠一样狡猾地战斗,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扑杀”,成了我们第一中队在战场上保命杀敌的铁律。

第三把火:小组协同——“三三制”的雏形与威力

这是傅水恒带来的最具冲击性、也最颠覆我们传统认知的战术理念,是对我们过去依赖个人勇武、“一窝蜂”式人海战术最彻底的革命。

他不再一味强调个人的匹夫之勇,而是开始着力构建最小、最灵活的战术单元。他以班为基础,尝试推行源自系统知识的“三三制”步兵战术雏形。虽然受限于当下的人员文化素质、装备水平以及战斗经验,无法完全照搬那套严谨的体系,但其最核心的“分散、配合、交替、掩护”的精髓,却被他提炼出来,强行灌输下去:

“以后的任何作战,都以战斗小组为基本单位!一个班,根据任务和敌情,灵活分成两到三个战斗小组!小组内部,必须有明确分工!”他用木炭在找来的平整崖壁上画出示意图,“要有突击手,负责正面火力压制和关键时刻的冲锋;要有支援手或精确射手,用步枪进行精确瞄准,掩护突击手行动,并有效杀伤重要目标;要有组长,负责观察、指挥、决策,并携带手榴弹,在关键时刻进行投掷破局!”

他反复讲解,小组在接敌时,如何像人的手指一样,有伸有缩,交替掩护着前进;如何利用己方火力压制或敌方火力间隙,果断跃进;如何寻找机会,进行侧翼迂回包抄。

“记住!不要扎堆!散开!保持合理的战斗间隔!让鬼子的一挺机枪,无法同时覆盖我们所有小组!”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训练场初期,乱象频出。小组内部沟通基本靠吼,交替掩护时经常变成互相挡路,冲锋时脱节严重,支援火力跟不上……傅水恒展现出惊人的耐心,他不厌其烦,一遍遍地讲解战术要领,一遍遍地亲自带着一个示范小组,在模拟战场上演练。他还引入了简单的旗语、手势和口哨声,作为小组内部乃至小组之间在嘈杂战场上进行静默或简易通讯的手段。

赵铁锤带领的、装备了两支mp18冲锋枪和充足手枪弹的突击班,成了这套新战术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火力迅猛,机动性强,在初步掌握了小组内部的默契配合后,在一次连级规模的模拟攻防对抗中,展现出了令人胆寒的突破能力。看着突击班的三个战斗小组,如同三把相互咬合、协同旋转的烧红尖刀,以精准的交替掩护和迅猛的突击,轻而易举地撕开了“敌军”精心设置的防线,其他还在磨合中磕磕绊绊的班的战士们,眼睛都看直了,羡慕得直流口水。不用傅水恒再过多督促,所有人都玩命地投入到这种看似复杂、却极具威力的新式战术训练中,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第四把火:情报与侦察——“指挥官的耳目与神经”

傅水恒对孙石头领导的侦察组,投入了超乎寻常的精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强化。

他不再满足于侦察兵们依靠个人天赋和经验去“看”和“听”。他利用系统提供的知识,系统地讲解了现代侦察兵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不仅仅是观察和潜伏,还要学会判读地图(他甚至让“炎黄”系统生成了一份极其精确的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图,然后谎称是自己综合了多方信息、包括缴获的鬼子地图精心绘制的),学会利用沙盘进行地形复盘,学会用跳眼法等方法精确估算距离,学会识别日军不同部队的装备、编制特点,学会长时间、高强度的野外潜伏技巧,学会捕捉“舌头”(俘虏),学会在不同地形上选择和建立隐蔽观察哨,并建立可靠的情报传递线路。

他尤其强调了情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极端重要性。“模糊的、迟到的情报,比完全没有情报更可怕!它会让指挥官做出错误的判断,把兄弟们往鬼子的枪口上送!”

他甚至再次动用积分,兑换了几副在这个时代堪称“神器”的军用望远镜(同样做了做旧处理),优先装备给孙石头的侦察组。他要求侦察兵们带回来的,不能仅仅是“据点里大概有多少伪军”这样模糊的信息,而必须是“黑云寨伪军中队实有人员128人,轻机枪三挺,掷弹筒两具,中队长姓胡,嗜酒,每日下午固定巡视东侧炮楼;通往县城的公路每隔三天有运输车队经过,一般为三辆卡车,护卫兵力约一个小队……”这样极其详尽、可直接用于制定作战方案的情报。孙石头这个在老林子里钻了半辈子的顶尖猎户,在傅水恒这种系统化、专业化的指点下,仿佛醍醐灌顶,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他带着手下的组员们,如同真正的山野幽灵,更深入、更专业地融入到大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带回来的情报越来越厚,价值越来越高,为我们下一步的实战行动,筑起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支柱。

第五把火:后勤与医疗——“维系战斗力的生命线”

傅水恒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他对后勤保障和战地医疗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当时八路军部队的普遍水平,甚至让王栓柱等老革命都觉得有些“过分讲究”。

他建立了极其严格的物资登记、保管和分发制度,让我这个参谋长亲自负责,定期核查,他的原话是:“一粒粮食,一颗子弹,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绝不允许无序消耗和浪费!” 他反复向全体队员强调武器装备日常保养的重要性,定期组织擦拭、检查,杜绝任何“战时卡壳、掉链子”的情况发生。

在医疗方面,他利用系统兑换的《基础战地急救手册(图解版)》,对我们队伍里唯一那位原先只在药铺当过学徒、半路出家的卫生员,进行了填鸭式的紧急培训,内容涵盖了加压止血、三角巾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以及最基本的抗感染知识。他还用所剩不多的积分,换来了更多的无菌急救包、珍贵的磺胺粉(被他小心翼翼地分装到不起眼的土瓷瓶里,贴上“金疮药”的标签)、以及一套简单但功能齐全的战地手术器械(主要是止血钳、手术刀和缝合针线)。他硬性规定,每个班必须至少有一到两名战士接受过基础急救训练,每个战斗小组在执行任务时,都必须携带至少一个急救包。

“一个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比十支崭新的步枪还要宝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把受伤的弟兄给我活着带下火线!带回家!”这句话,没有任何高调,却实实在在地说到了所有老兵的心坎里,比任何口号都更能凝聚人心。

淬火成钢:蜕变与锋芒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第一中队的整个驻地,就像一座全天候沸腾的巨型兵工厂和炼钢炉。每天,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山谷里就响起了嘹亮的口令声、整齐划一(逐渐变得整齐)的脚步声、以及器械碰撞的金属声响。白天,山谷内外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演练、应用射击、小组协同、野外生存。到了晚上,窑洞里、松明下,则是思想学习、文化扫盲课(傅水恒强硬要求,排以上干部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认识五百个常用字)、以及雷打不动的战斗总结与复盘。

累吗?真的累!很多弟兄晚上回到地铺,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能瞬间鼾声如雷。有怨言吗?起初肯定是有的,毕竟这种强度的训练,超出了很多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但是,当他们看到作为主官和中队灵魂的傅水恒,以及我们这些干部,同样是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同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没有丝毫特殊;当他们亲眼看着身边的同伴,无论是战术动作、射击精度还是精神面貌,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精干、强悍;当他们吃着相对充足、甚至偶尔能见荤腥的伙食,用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药品……那一点点辛苦和怨气,也就渐渐化作了更加卖力的汗水,融入了这场集体蜕变的洪流之中。

王栓柱和刘大脚这两位见多识广的老八路,从最初的震惊、疑虑、观望,到后来的积极参与、由衷叹服,他们的态度转变,本身就是对新训练方法最好的肯定。王栓柱有一次在深夜和我一起查哨时,忍不住拉着我,指着那些即使在睡梦中依旧保持着警惕姿势的哨兵,感慨万千地说:“参谋长,傅队长搞的这一套……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有点邪性,花里胡哨。可现在看……是真管用啊!咱们老红军当年,靠的是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血淋淋的经验教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可傅队长他……他这简直是把打仗,变成了一门……一门可以拆解、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精细学问!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赵铁锤更是对“三三制”小组协同战术着了迷,整天除了带着他的突击班疯狂演练,就是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图,琢磨着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和敌情,优化他手下几个战斗小组的火力搭配和突击路线。

一个月的高强度、超负荷、全方位现代化淬火结束时,我们这支队伍,从内到外,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昔日那种因为来源复杂而不可避免的松散、因为装备低劣而潜藏的怯懦、因为缺乏章法而显现的混乱,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内敛却又锋芒毕露的自信心,一种严谨细致、令行禁止的作风,以及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自然散发出的、令人生畏的锐利杀气!弟兄们的眼神里,有了光,那是明白了为何而战、掌握了杀敌本领后的笃定之光;行动之间,有了清晰的章法,那是战术意识融入骨髓后的自然流露。虽然傅水恒私下对我说,我们距离他心目中那些真正的、装备着先进单兵装备、通晓联合作战的“现代士兵”还有着遥不可及的差距,但无可否人,我们已经是一支彻底告别了过去、初具钢铁锋芒、渴望饮血开刃的利刃了!

训练周期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全装负重长途拉练,结合复杂地形下的综合战术演练,我们以远超傅水恒最初预期的成绩,圆满收官。站在高处,傅水恒俯瞰着在山谷、林地、河流间,如臂使指般灵活运动,交替掩护如行云流水,突击冲锋如猛虎下山的队伍,他那张一个多月来始终如同太行山岩石般冷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第一抹真正意义上的、带着满意与欣慰的笑容。

演练结束后,他将我叫到身边,双手叉腰,目光越过层峦叠嶂的群山,精准地投向了黑云寨伪军据点所在的方向。他的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凛冽寒意:

“参谋长,火候差不多了,淬火的钢水已经凝成了刀锋。咱们这把刚刚淬炼好的刀,是时候找个够分量的地方,好好开开刃,见见血了。”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通知孙石头,侦察组全部撒出去,重点盯死黑云寨通往县城的唯一公路!精确掌握他们下一次运输补给的时间、兵力配置!咱们第一中队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硬仗,就拿这条运输线上的肥肉,祭旗!”

我迎着山风,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和未散硝烟味的空气,胸腔里豪情激荡,血液奔流加速。我知道,期待已久的风暴,终于要来了。而我们这支经过现代军事理念彻底洗礼、早已饥渴难耐的钢刀,已然出鞘,寒光四射,直指敌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网游之血御天策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大齐魔人传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高纬游戏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戮途 一睡万年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侯爷,见到妾身为何不跪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最近更新替嫁后发现总裁暗恋我十年 资本家小姐随军,一夜好孕怀双胎 哭什么?宝宝不就喜欢被强制爱 凡人修仙传之仙界风云 系统喊我收情绪,却来了个唠嗑的 穿成倒霉蛋带全家锦衣玉食爽翻天 地狱开局,你管这叫养老? 红楼:这荣国府我不要了 精灵:摆了几年罢,岂谓我平庸 洗白从娃娃抓起?反派还是杀疯了 叶罗丽:恶女也要有小仙男救赎 海贼:我的哆啦A梦 现实入侵梦境非连续世界 盗墓:我的搭档是麒麟 流氓修仙法力无边 向阳处的蜜糖季节 红颜变: 风魔的练成 穿成恶毒雌性被全星际觊觎 猫妖在盗笔兴风作浪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用户26182811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txt下载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最新章节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