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首页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庶女有毒 四季锦 贞观憨婿 青鸾乱 北朝求生实录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黑铁之堡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府试遇臭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经比县试更为严苛、几乎堪称羞辱的搜检后,陈耀祖穿回那身略微汗湿的衣裳。

提着考篮,根据手中号牌的指引,走向位于贡院最深处的考房。

越往里走,空气中那股难以言喻的异味便愈发浓烈。

两旁号舍中的考生,大多面色愁苦,唉声叹气,甚至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

陈耀祖的心也一点点沉下去——他手中那靠后的号码,果然应验了最坏的预感。

当他最终站在自己的考房前,看着不远处那排低矮、散发着恶臭的建筑——茅厕时,一种“果然如此”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臭号。科举考场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竟真被他这“天选倒霉蛋”摊上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与无奈。

科场如战场,从无公平可言,唯有适应与克服。

他无视了旁人投来的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毅然走进了属于自己的那间狭小、阴暗、弥漫着陈腐气味的考房。

这所谓的“考房”,其实比县试的号舍也好不了多少,只是多了四面墙和一个低矮的顶棚,设施极其陈旧。

他第一时间将带来的蜡烛插入墙壁上唯一的壁龛点燃,昏黄摇曳的光线勉强驱散了些许黑暗。

映出一张布满灰尘的木板床、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和一个凳子,墙角还有一个积满污垢的木桶。

没有抱怨,陈耀祖立刻行动起来。

他从考篮里拿出抹布,提着木桶走到外面的公用大水缸旁,那里摆满了一桶桶清水供考生取用。

他忍着旁边茅厕传来的阵阵异味,打了一桶水,回到号舍开始埋头打扫。

擦拭桌椅床板,清扫角落蛛网,一番忙碌后,号舍总算勉强能待人了。

他将木板床铺好,脱下外衣垫在上面,权当床铺。

刚收拾停当,代表考试预备的鼓声便“咚咚”响起。

陈耀祖用冷水狠狠抹了把脸,强迫自己振作精神。

陈耀祖感叹自己这“倒霉体质”,对细节格外注意,连生火盆煮水都特意远离木质家具,生怕引发火灾。

就着热水冲了碗藕粉勉强果腹后,发卷的官吏终于来到了这片区域。

陈耀祖迅速准备好笔墨砚台,趁试卷还未发到,赶紧跑去隔壁茅厕解决生理问题。

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进出茅厕的考生竟已有十数人之多。

听着隔壁不绝于耳的“哗哗”水声和不可描述之音,闻着那愈发浓郁的恶臭,陈耀祖只觉得胃里翻腾,几欲作呕。

他强忍不适,回到号舍,果断从一件旧衣上撕下一块布条,做成简易口罩蒙住口鼻,又找了两个小布团塞进耳朵。

视觉、听觉、嗅觉的多重隔绝,虽然效果有限,但至少给了他一丝心理上的慰藉,让他能勉强集中精神。

试卷终于发到了他手中厚厚一叠,足有十五张之多。

第一日考的是经义帖经,内容庞杂,重在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记忆精度。

陈耀祖没有立刻答题,而是强忍着不适,极为耐心地一张张检查试卷是否有印刷模糊、漏印或错页。

当他翻到第十三张时,心脏猛地一缩——那张卷子竟有大半面是空白的!

他倒吸一口凉气,立刻举手示意。

监考官皱着眉头过来,查验后也面露诧异,显然这等纰漏也属罕见。

核实情况后,考官很快为他更换了一份完整的试卷。

‘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陈耀祖心中后怕不已,若等到做题时才发现,时间耽误了不说,能否顺利换到卷子都是未知数。

确保万无一失后,他这才沉心静气,提笔蘸墨。

前面的题目对于将经典烂熟于心的他来说并不算难,下笔流畅。

一直做到第五题,他才稍稍停顿。

此题要求详解《礼记·中庸》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句,并引申其于治国理政中的体现。此题需融会贯通,并非简单默写。

陈耀祖闭目沉思片刻,脑中闪过董仲舒“天人感应”、二程“理一分殊”等观点,又结合秦老治水笔记中“顺天应人、调燮阴阳”的务实思想,很快有了思路。

他提笔写道:

“…‘致中和’者,非庸碌无为,乃执两用中,动态平衡之至高境界。

于天道,阴阳调和则四时有序;于人事,宽猛相济则政通人和。

昔者大禹治水,非一味堵塞,亦非任其泛滥,乃疏堵结合,顺应水性,终致地平天成,此乃‘致中和’之于国政之典范。

为政者,当法自然,察民情,执中道而行,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则百官各安其位,万民各得其所,天下可臻于至治…”

答完此题,时间已过正午。

饥肠辘辘,但周遭环境让他毫无食欲,只勉强喝了几口水。

他继续奋笔疾书,直到下午时分,才将十五张经义题全部答完。

仔细检查两遍,确认无误后,他才长长舒了口气。

烧水泡了点硬面疙瘩,就着咸菜干艰难咽下,算是解决了晚饭。

虽然现在才吃东西,其实陈耀祖早就饿了,但实在是没胃口。

毕竟他可没见过哪个狠人蹲在厕所旁边还能吃的香甜。

当收卷的官吏将试卷收走,第一日终于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中结束了。

陈耀祖几乎虚脱,倒在那硬木板床上,瞬间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色未明,贡院中的鼓声便将考生们从睡梦中惊醒。

陈耀祖只觉浑身酸痛,喉咙干涩,空气中弥漫的恶臭似乎已无孔不入,让人窒息。

今日考的是诗赋与杂文。府试通常共考三场,每场一日,内容各异,综合评定成绩。

发下试卷后,陈耀祖首先看向诗赋题。题目是:《赋得“春风不度玉门关”》得“关”字五言六韵。

此题看似寻常,取自王之涣《凉州词》名句。

意境苍凉雄浑,多数考生会顺着原诗意,描写边塞苦寒、春风难度、征人思乡之苦。

但陈耀祖细细品读题目要求,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府试诗赋,往往暗藏机锋,绝非简单写景抒情。

他反复咀嚼“春风不度”四字,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想到了以前在姚宗胜借给他的书中看过的一个典故。

此“春风”,或许并非指自然之风,而是喻指“皇恩”、“教化”!

玉门关外,并非只是地理上的荒远,更可能是教化未及之地!

题目深层用意,或许是要求考生以边塞为题,阐述教化传播、国家统一、王道普施之理念!

想到此点,他豁然开朗,思路瞬间清晰。

略一沉吟,诗句便流淌而出:

“帝泽遥难企,边城独据关。

黄沙埋战骨,羌笛怨空山。

圣德虽云广,胡尘犹未删。

何时驰玉轪,从此破天悭。

瀚海通儒道,轮台列弁环。

仁风终遍吹,草木亦开颜。”

此诗既扣住了边塞苍凉之景(黄沙、羌笛),又巧妙将“春风”转化为“帝泽”、“仁风”、“圣德”。

表达了对于王道教化广被四夷、天下一统的殷切期望。

格律工稳,立意高远,在一众或模仿悲凉或辞藻堆砌的诗中,无疑脱颖而出。

完成诗赋和后面的杂文,时间已近中午。

陈耀祖正准备休息片刻,目光扫到最后一道题时,却猛地愣住了。

这竟是一道律法题!题目给出一个复杂的刑事案件:

涉及财产继承、嫡庶之争、以及一桩悬而未决的命案嫌疑,要求考生依据《大夏律》析案判罚,并阐明法理。

律法题在府试中出现,确实较为罕见,更遑论如此复杂的案例。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哀叹和抽气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千秋一烬 谁说神罗不算罗 蓝月闪烁之时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跛王爷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 医女楚汉行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三国群美传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 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