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约监督会首次议事时,苏清瑶便提出了关键问题:“如今资源共享虽已推行,但运输通道实在不便。凡间的草药运到妖界,要翻三座险峰,往往半途就变质;天界的法器送往下凡,全靠传送点,一次最多运十件,根本不够分。”她的话引发众人共鸣,石熊族首领补充道:“妖界的兽皮与矿石,想运到凡间换粮食,光是赶路就要一个月,成本太高。”最终,监督会一致提议:修缮并打通两条核心贸易通道——远古遗留的“仙凡古道”与拟新建的“妖仙隧道”,让三界物资流通无阻。
我与凌越当即拍板支持,随后召集三界联盟成员敲定方案:天界出神力与仙工,负责破除障碍、加固通道;青丘出灵植与灵泉,负责净化与指引;妖界出人力与工具,负责挖掘与清理;凡间出工匠与材料,负责驿站与防护设施建设。分工既定,各族立刻行动。
仙凡古道始建于上古,如今早已被泥沙、藤蔓与坍塌的岩石堵塞,部分路段还因常年阴湿滋生了蚀骨的瘴气。凌轩带着天界银甲仙将与仙工赶来,仙将们挥动法器,战神神力化作金色光刃,斩断盘根错节的古藤,劈开挡路的巨石;仙工则取出昆仑墟陨铁,加固坍塌的路段,将泥泞小径铺成平坦的灵石路。我则带着青丘狐族子弟,在古道两侧种下引路草,这种草白天吸瘴气,夜晚发暖光,如繁星般照亮路面;还每隔五里埋下一块“净气玉”,玉光扩散开来,彻底驱散了残留的瘴气。
妖仙隧道的修建则更具挑战,它要贯穿妖界与天界交界处的“断云山脉”,山体内部不仅狭窄黑暗,还有尖锐的冰棱与易坍塌的碎石。玄夜族长亲自带队,石熊族勇士们手持陨铁镐,一镐便砸开半尺岩石;风狼族猎手凭借敏锐的嗅觉,探查山体薄弱点,避免施工引发坍塌。胡玥则带着青丘工匠,将天界送来的夜光石嵌入隧道顶部,石光柔和明亮,照亮了整个隧道;又在地面铺上古灵木板材,隔绝山体的湿气,让运输马车能平稳通行。
凡间工匠们也毫不逊色,他们带着砖瓦、木材赶到两条通道,每隔十里便修建一座休息驿站。驿站内设有客房、茶堂与医疗室,摆着凡间的草药与青丘的疗伤灵膏;在古道的悬崖路段搭建灵木护栏,护栏上绑着引路草;还在通道入口设立贸易登记处,用特制的“贸易玉牌”记录商队的物资种类与数量,既防丢失,也保公平。
半年后,两条通道正式竣工。仙凡古道宽三丈,能容十辆马车并行,两侧引路草随风摇曳,夜晚暖光绵延百里,宛如一条地上星河;妖仙隧道高两丈、宽四丈,夜光石的光芒让内部如白昼,马车与妖兽商队可轻松通行。开通当日,首支凡间商队载着灵米、糕点与草药,经仙凡古道前往天界,仅用三日便抵达,比从前节省了二十余天;妖界商队则赶着载满兽皮、矿石的妖兽车,通过妖仙隧道运往凡间,五日便到达望水乡,货物新鲜无损。
通道开通百天后,三界贸易量暴涨三倍。凡间百姓能买到天界的仙果、妖界的矿石饰品;天界仙者品尝到凡间的红烧肉、青丘的桃花酿;妖界偏远部落也用上了凡间的农具、天界的简易法器。在首个“三界贸易节”上,我与凌越、凌轩、胡玥站在仙凡古道入口,看着往来商队的笑脸、各族民众讨价还价的热闹景象,凌越握紧我的手,眼中满是欣慰:“打通的不仅是通道,更是三界的心。这样的共同繁荣,才是和平的真正模样。”我笑着点头:“接下来,我们还要修缮凡间与妖界的‘荒林通道’,让更多偏远之地受益,让三界真正成为紧密相连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