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民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大半,眼眶却不受控制地发热。
点了点头,抬手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衬衫领口,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了病房的门。
病房内光线柔和,白色的窗帘半掩着,过滤掉了窗外的喧嚣。
爷爷躺在病床上,身上盖着浅色的薄被,往日梳得整齐的银发此刻有些凌乱,脸颊也比记忆中消瘦了许多,连呼吸都带着轻微的起伏,不复往日的矍铄。
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看到叶怀民推门进来,原本略带疲惫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嘴角还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意。
“爷爷。” 叶怀民快步走到病床边,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他俯下身,紧紧握住爷爷微凉的手,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老人脉搏的跳动,这让他心中的不安又消散了几分。
爷爷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带着往日的威严与慈爱:“回来了就好,路上没耽误吧?通州的工作…… 没受影响?”
“没耽误,工作都安排好了,您放心。” 叶怀民连忙说道,生怕让老人操心,“您感觉怎么样?医生说您指标都稳定了,以后可得好好休养,别再劳心费神了。”
爷爷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几分欣慰:“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这次能挺过来,也是想再看看你们这些孩子…… 尤其是你,在通州干得不错。”
叶怀民心中一暖,爷爷向来不轻易夸人,这番话既是肯定,也是期许。
他正想再说些宽慰的话,爷爷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怀民,我知道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官场险恶,步步为营。但你要记住,可以求名,可以求利,但绝对不能丢了良心,不能忘了本分。
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你在通州做的那些事,我都听说了,对得起百姓,也对得起自己的职位,这就好。”
“我记住了,爷爷。” 叶怀民重重点头,滚烫的泪珠终于忍不住滑落,砸在爷爷微凉的手背上。
爷爷凝视着他,眼神里翻涌着眷恋与牵挂,声音轻却字字千钧:“这次急着叫你回来,不只是想看看你,更想把心里攒着的几句话,掏给你听。”
“爷爷您说,我听着。” 叶怀民凑近了些,紧紧攥着爷爷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时光。
“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 爷爷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得让人心疼,“油尽灯枯,没多少时日了。”
“爷爷!” 叶怀民猛地抬头,眼眶通红,声音带着急切的辩驳,“您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出来,指标都稳定了,医生都说会慢慢好转,您别瞎想!”
叶老爷子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笑,眼神里满是看透世事的通透: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活了快九十岁,够本了。”
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这些年国家风向你该清楚,正在大力打击山头主义、整治特权阶级。所以叶家这几年很多人都止步不前,这不是坏事。”
“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没有突出的能力,不能给国家、给百姓做实实在在的贡献,单凭家族背景,是不可能让你主政一方、掌管核心权力的。”
爷爷的目光深邃,“我是打心底支持国家这么做的。这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国家,人人平等才是根本。
可这些年,国家发展了,富裕了,难免滋生特权思维,现实里的不平等,高层心里最有数。”
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飘向远方,像是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想当年,爷爷也是贫苦出身,跟着队伍打天下,推翻的就是那些作威作福的特权阶级。
那时候发誓,绝不让自己的后代变成那样的人,可没想到,走着走着,还是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语气里满是无奈与自省。
“所以,怀民,” 爷爷的目光重新落回他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叮嘱,
“我走以后,叶家的任何事情,你都不要管。
不管他们以后境遇如何,有之前的积累,总比普通百姓过得好,用不着你费心兜底。
你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通州,多为百姓办点实事,带领他们过上富裕日子,这才是你该有的本分。”
叶怀民喉咙哽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沉重的承诺:“爷爷,我听您的。”
叶老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动作里满是慈爱:
“我看好你,相信你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停顿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如果以后真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坎,绕不开的麻烦,就去找中纪委副书记刘韬。
他是我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人正直,重情重义,相信他会帮你一把。”
“我记下了,爷爷。” 叶怀民用力点头,把这个名字牢牢刻在心里。
他强压下心中的酸涩,挤出一丝笑容,握着爷爷的手轻轻摇晃:“您别总说这些丧气话,您身体好着呢,以后还有好多日子,我还想常回来听您教诲呢。”
爷爷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舍,却只是笑了笑,没再说话,只是缓缓闭上眼,嘴角还挂着淡淡的笑意,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叶怀民坐在病床边,静静握着爷爷的手,感受着掌心微弱的温度,泪水无声地浸湿了衣襟。
病房里静悄悄的,只有仪器的滴答声,伴随着祖孙二人之间浓得化不开的牵挂与传承。
叶怀民在病房里寸步不离地陪着爷爷,这短短几天的相处,爷孙俩推心置腹的聊天,竟比过去这些年加起来还要多。
他终于真正走进了爷爷的内心世界,读懂了那一代人骨子里的信仰与精神 —— 那份历经风雨却从未褪色、一心想让普通百姓过上安稳好日子的纯粹初心。
他也第一次详尽知晓了爷爷小时候的苦难生活:那些吃不饱穿暖的艰难岁月,那些在贫瘠土地上挣扎求生的过往,都化作最鲜活的印记,
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爷爷为何始终对百姓怀有最深沉的牵挂,为何一生都在坚守 “为民谋福” 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