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进入初夏,山林披上了浓绿的新装,也带来了更多的食物来源,暂时缓解了队伍的生存压力。林峰的伤势好了大半,虽然左肩在天阴时仍会作痛,但已不影响正常活动。脑中的“燧人氏”系统依旧毫无反应,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依靠自己和团队的力量。
老鸦洞内的“技术复兴”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小豆子不仅稳定了那台简易发报机,还成功组装了一台性能稍好一些的矿石收音机,接收范围更广,能更清晰地捕捉到来自南昌、赣州甚至更远地方的无线电信号。他按照林峰的指示,开始有意识地记录特定频率出现的规律性加密信号,并尝试用缴获的密码本进行破译。虽然进展缓慢,但信息的壁垒正在被一点点凿开。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台发报机,林峰亲自起草了一份极其简短、使用特定代号加密的电文,在一个深夜,冒险向苏澈提供的那个“技术交流”频率发送了出去。电文内容隐晦,只表达了“鹰巢虽毁,雏鹰尚存,亟待哺育”之意,并附上了新的、极其简易的联络方式和物资需求清单(主要是药品、电池和特定金属材料)。
这是一次冒险的试探。林峰不知道苏澈是否还能收到,也不知道对方在确认他们“死而复生”后,是会继续投资,还是认为失去了价值而放弃,甚至……反过来清除。但他必须冒这个险,获取外部资源是快速恢复实力的捷径。
陈石头领导的“军工生产”也初见成效。黑火药的成功配制,使得他们拥有了制造威力更大的地雷和爆破筒的能力。林峰设计的“跳雷”经过几次惊险的试验和改进后,终于达到了可用的程度,虽然可靠性依旧不高,但其出其不意的杀伤方式,在未来防御和伏击战中无疑是一张王牌。
同时,林峰开始着手对队伍现有的枪械进行系统性维护和有限度的“魔改”。他集中了所有枪械,带着几个手巧的队员,利用简陋的工具,对每一支步枪的枪膛、撞针、复进簧进行检查和修整,淘汰了部分实在无法修复的,确保了剩余枪械的可靠性。他甚至尝试用缴获的德造毛瑟步枪的枪管(之前战斗损坏的),截短后改造为精度更高的“狙击步枪”的雏形,配发给队里枪法最好的队员使用。
在医疗方面,林峰整理的草药方剂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配合严格的卫生制度,伤员的感染率大大降低,恢复速度加快。他还利用蒸馏法制取了纯度更高的酒精,用于消毒,效果远胜于之前的烧酒。
这天傍晚,林峰和陈石头站在老鸦洞外,看着队员们进行着日常的战术训练。队伍的精神面貌与刚撤离营地时已判若两人,虽然依旧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多了坚毅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锐气。
“峰哥,咱们现在,算是缓过气来了。”陈石头看着正在练习匍匐前进和交替掩护的队员们,语气中带着感慨。
“还差得远。”林峰摇了摇头,目光深远,“我们现在顶多算是有了几颗锋利的牙齿和一副能听点动静的耳朵。但身体还不够强壮,爪子也不够锋利。而且……”
他顿了顿,低声道:“我们发出的信号,不知道会不会引来朋友,还是更凶恶的敌人。”
技术的恢复,只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简陋的铠甲,磨砺了几把粗糙的匕首。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运用这些,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壮大起来。
就在这时,负责监听无线电的小豆子匆匆跑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峰哥!收到回电了!是那个频率!内容很短,正在破译!”
林峰和陈石头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紧。
苏澈……回应了?
技术的星火能否引来外部的甘霖,又将带来怎样的风云?这一切,都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