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晕文明的“思想贸易”余韵未消,“希望号”接收到了一道更为深沉、更为凝练的规则波动邀请。这道波动指向能量星云深处一个最为庞大、色彩也最为恒定(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靛蓝色)的光晕——根据之前的交流,这被理解为光晕文明中一位“长者”或资深个体的标识。
林野,作为探索团的总指挥和人类规则之力的核心承载者,是进行这次深层对话的不二人选。在浅川梨莎和汉斯的技术保障下,一个稳定的、基于规则共鸣的深层意识链接被建立起来。林野闭上双眼,意识沉入一片由纯粹能量和信息流构成的海洋。
没有语言,没有图像,只有最本质的“概念”与“理解”在双方意识间直接流淌。
林野“感受”到了光晕文明“长者”传递来的第一个核心认知:规则体系的无限多样性。
这位长者展示了无数种基于不同物理形态、环境条件和进化路径而产生的规则体系雏形。有的文明可能生存在超高重力环境中,其规则核心围绕着物质压缩与引力操控;有的可能存在于气态巨行星的深层,规则偏向于流体动力学与能量湍流的利用;有的甚至是硅基生命或等离子态生命,其规则逻辑与碳基生命截然不同。光晕文明自身,作为能量生命,其规则完全构建在能量流转、信息编码与共振和谐之上。
每一种规则体系,都是其文明为了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发展而演化出的最优化“操作系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适应与否。
紧接着,长者传递来第二个,也是更为关键的认知:多样性的基石——普世价值。
尽管规则体系千差万别,表现形式各异,但这位古老的能量生命向林野揭示,所有那些能够成功跨越某个临界点、实现长期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文明,无论其形态如何,都普遍认可并内化了几个核心的、近乎“公理”般的价值导向:
内部和谐:文明内部个体与群体、不同群体之间,必须建立起能够有效化解冲突、维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内耗是文明的头号杀手,环宇族即是明证。这种和谐,在光晕文明体现为能量流的精确协同,在人类则体现为《共生宪章》所追求的“和合”。
持续发展:文明必须拥有应对环境变化、克服资源瓶颈、实现知识和技术迭代的能力。停滞意味着消亡。这要求文明具备学习、创新和适应未知挑战的韧性。
知识传承:确保文明积累的智慧、经验和教训能够跨越个体生命周期和时代更迭,有效传递给后代。断裂的传承会导致文明在同样的陷阱前反复跌倒。
长者传递的意象表明,这三者如同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架,共同支撑起一个文明走向成熟与长存。缺乏内部和谐,力量会用于自我毁灭;缺乏持续发展,文明将在变化中僵化衰亡;缺乏知识传承,文明将永远在黑暗中重复摸索。
林野的意识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想起了龙国先贤追求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想起了《共生宪章》的三大基石——因果公示(促进透明与信任,维护内部和谐)、差异共存(尊重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文明成长(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持续提升)。这些理念,与光晕文明长者所阐述的普世价值,虽然表述方式因文明形态而异,但其精神内核何其相似!
他通过意识链接,向长者传递了人类的这份理解与认同,并分享了环宇族因内部失和而毁灭的发现,以此作为反面例证。
长者回馈以一道表示“认可”与“欣慰”的温和波动。它让林野明白,人类文明所探索和选择的道路,并非孤例,也非臆想。这是在无数文明兴衰史的检验下,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通往更高层级文明形态的必经之路。
意识链接缓缓减弱。
林野睁开双眼,舰桥的景象重新映入眼帘,但他的眼神已与之前不同,多了几分洞彻与从容。
“如何?”浅川梨莎立刻询问。
林野环视着同伴们,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了然:“我们明白了。宇宙中的规则体系,因其生命形态和环境而千差万别,如同万千星河,各有其璀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但‘内部和谐、持续发展、知识传承’这三大基石,是所有迈入高级阶段的文明共同认可的普世价值。”
“我们龙国所追求的‘和合共生’,我们所构建的《共生宪章》……在宇宙的尺度下,我们并不孤单。”
这一认知,如同定心之锚,让探索团在面对无尽星空的无垠多样性与未知时,拥有了更深的底气与更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