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首页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1908远东狂人 奋斗在红楼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唐人的餐桌 黑铁之堡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0章 蒋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蒋琬:三国职场“佛系卷王”的逆袭人生——从秘书到蜀汉cEo的奋斗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带着几十万大军南下,把荆州搅得鸡飞狗跳,刘备带着十万百姓“带薪逃难”,连老婆孩子都差点弄丢——这年秋天,在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湘乡),一个叫蒋琬的年轻人正对着自家账本叹气。

不是因为战乱要失业,而是他刚被州里举为“茂才”,上司催着他去赴任,可他看着乱世里的官场,总觉得像进了“卷王聚集地”,满心都是“要不还是在家种地吧”。

这年蒋琬刚二十出头,搁现在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已经凭着“脑子活、账算得清”在当地小有名气。可他天生不是急功近利的性子,别人忙着给各路诸侯递简历,他却蹲在家里研究“如何把一亩地种出三亩粮”。

直到刘备拿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诸葛亮兼任长沙太守,听说湘乡有个“会算账还懂民生”的蒋琬,亲自写信邀他出山——这才像给“佛系青年”递了张“免卷符”,蒋琬琢磨着“跟着诸葛先生应该不用勾心斗角”,这才收拾行李去当了长沙郡的“人事秘书”(书佐)。

谁知道刚上班没俩月,刘备就因为和孙权闹矛盾,把长沙等三郡还给了东吴,蒋琬的“公务员编制”刚捂热就没了。换别人早拍桌子骂娘,蒋琬却淡定地收拾好办公用品,跟着刘备的队伍往蜀地走——路上有人问他“这趟出差没工资还得自己掏路费,值吗?”他笑着说“跟着大部队走,总比在乱世里当流民强,再说刘皇叔还管饭呢”。

就这么着,他成了刘备麾下最“佛系”的打工人,一路从秘书做到了广都县(今四川双流)县令。

到了广都县,蒋琬彻底把“佛系”发挥到了极致。别人当县令,天天带着衙役下乡抓盗贼、催赋税,恨不得把“政绩”俩字刻在脑门上;他倒好,每天处理完公务就躲在书房看书,偶尔还跟老百姓唠唠“种庄稼的窍门”,县衙里连个加班的灯都很少亮。

有人偷偷打小报告,说“蒋县令偷懒怠政”,刘备听了火冒三丈,亲自带着张飞去广都“突击检查”——结果到了县衙,正好撞见蒋琬在跟老农算“今年的收成能不能多留两成给农户”,桌上的公文整整齐齐,连个错字都没有。

刘备本来想劈头盖脸骂一顿,可翻了翻账本,发现广都县的赋税一分没少,流民还比上个月多了三十多户;再问老百姓,都说“蒋县令不折腾,咱们能安心种地”。

张飞在旁边插了句“这小子比那些天天喊着‘搞改革’却把县治得一团糟的强多了”,刘备这才消了气,拍着蒋琬的肩膀说“你这是‘无为而治’啊,差点错怪你”。

不过刘备还是觉得蒋琬“太不积极”,把他调到什邡县当县令——换了个地方,蒋琬还是老样子,什邡县却成了蜀地有名的“模范县”,连诸葛亮都跟人说“蒋公琰(蒋琬字)是‘慢热型人才’,得给他时间发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要选“办公室主任”(尚书郎),诸葛亮第一个推荐蒋琬。别人都觉得“蒋琬没当过京官,能行吗?”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他管过两个县,老百姓没骂过他;账算得比户部的人还清楚,写公文还不用秘书改,这不是最合适的吗?”

蒋琬到了成都,果然没让人失望——以前尚书台的公文堆得像小山,官员们天天加班还出错;他来了之后,把公文按“紧急程度”分类,上午处理“必须当天办”的,下午处理“三天内办完”的,还制定了“谁出错谁负责”的规矩,不到半个月,尚书台就再也没人加班了。

刘备称帝后,蒋琬升为“尚书令助理”(尚书仆射),成了诸葛亮的直接下属。这时候他才露出“卷王”的隐藏属性——诸葛亮每次领兵出征,他都提前把粮草、兵器、兵员调配好,连“士兵冬天的棉衣要不要多缝两个口袋”都考虑到;

诸葛亮在前线写的奏折,他看完能准确找出“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还能附上“如果陛下问起来该怎么回答”的建议。

有一次诸葛亮北伐,粮草运输出了点问题,蒋琬连夜从成都赶到汉中,带着人重新规划路线,还发明了“分段运输法”——把粮草分成十段,每段派专人负责,比原来快了三天,诸葛亮在前线收到粮草时,特意写信夸他“公琰办事,我放心”。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给刘禅写了封奏折,推荐蒋琬当“接班人”,还特意强调“蒋琬为人稳重,能团结大臣,比杨仪、魏延更适合主持朝政”。

消息传到成都,大臣们都慌了——有人说“蒋琬没打过仗,能镇住场面吗?”有人说“杨仪跟着丞相这么多年,凭啥让蒋琬当老大?”连刘禅都有点犹豫,特意召蒋琬进宫问话。

蒋琬进宫时,没穿华丽的官服,就穿着日常的便装,手里还拿着诸葛亮北伐的地图。刘禅问他“丞相走了,北伐的事该怎么办?”

他没说“我要继续北伐”,也没说“先休养生息”,而是指着地图说“丞相生前最担心粮草跟不上,现在汉中的粮仓还能撑两年,凉州那边有不少羌人愿意跟咱们合作,不如先派使者去安抚羌人,再把汉中的粮草运一部分到武都,等准备充分了再出兵”。

又问他“杨仪和魏延闹矛盾,该怎么处理?”他说“杨仪会管后勤,魏延会打仗,让杨仪负责粮草,魏延负责镇守汉中,各司其职,就不会闹矛盾了”——几句话说得刘禅心服口服,当场任命他为“尚书令”,总揽朝政。

可刚上任没几天,就出了大事——魏延和杨仪因为“谁该领兵回成都”吵翻了,魏延带兵攻打杨仪,最后被马岱斩杀,杨仪还把魏延的首级扔在蒋琬面前,说“这小子反贼,该碎尸万段”。

换别人可能会顺着杨仪的话说“你做得对”,蒋琬却让人把魏延的首级收起来,还说“魏延跟了先帝这么多年,没犯过反心,就是脾气倔,这事得查清楚”。

后来查明是杨仪故意激怒魏延,蒋琬没把杨仪怎么样,只是把他调到汉中当太守,还跟他说“你会管后勤,汉中需要你,别再闹脾气了”——就这么着,蜀汉没因为诸葛亮去世闹内讧,大臣们都说“蒋琬比诸葛亮温和,却比诸葛亮会做人”。

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蒋琬升为“大司马”,总领蜀汉军政大权。这时候有人劝他“该像诸葛亮一样北伐,显显威风”,他却摇摇头说“诸葛亮北伐了五次,百姓累了,士兵也累了,得让大家喘口气”。

他没停北伐的准备,却把重点放在了“搞经济”上——在蜀地推广“稻麦轮作”,让一亩地一年能收两季粮;开通了从成都到永昌的商道,让蜀锦能卖到南方的夷族地区;还在汉中修了“粮仓城”,把粮草存得足足的。

有人说他“保守”,他笑着说“打仗靠的是粮食和士兵,粮食够了,士兵愿意打仗了,再北伐也不迟”。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曹魏皇帝曹叡派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有人建议蒋琬“趁机北伐关中”,蒋琬却不同意,说“司马懿打仗厉害,咱们要是去打关中,他回兵太快,咱们讨不到好;不如去打凉州,凉州兵力少,还能联合羌人”。

他亲自带兵驻扎在汉中,派姜维去攻打凉州,果然打了个胜仗,收复了河关、狄道两个县,还收编了几千羌人士兵。回来后,刘禅要赏他“食邑千户”,他却推辞说“这是将士们打的胜仗,我只是出了个主意,赏给将士们吧”——最后把赏赐全分给了前线士兵,自己连个金镯子都没要。

蒋琬当政的时候,蜀汉没再发生过“大臣互相拆台”的事,连原来跟他有矛盾的杨仪,后来都写信跟他说“以前是我不对,你比我会当领导”。

他不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而是把权力分给“会打仗的姜维”“会管经济的费祎”“会处理内政的董允”,自己只抓“大方向”——有人问他“你不怕别人夺权吗?”他说“权力就像粮食,一个人吃不完,分给别人,大家才能一起把日子过好”。

可就在蒋琬准备“再打一次凉州”的时候,他的身体却垮了——延熙五年(公元242年),他得了“风疾”(大概是现在的中风),说话不清楚,连字都写不了。刘禅让他回成都养病,他却不愿意,说“汉中是军事要地,我在这儿,将士们安心”。

他让侍从拿着地图,躺在病床上跟姜维、费祎商量军务,有时候一个问题要比划半天才能说清楚,却从来没耽误过事。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带着十万大军攻打汉中,汉中守兵只有三万人,将士们都慌了,有人建议“退守成都”。蒋琬当时已经连床都下不了,却让人把自己抬到城头,用手势告诉将士们“坚守不出,等姜维的援兵”。

后来费祎带着援兵赶到,把曹爽打得大败,将士们都说“要是大司马不在汉中,咱们早就慌了”。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在汉中病逝,享年五十九岁。临终前,他给刘禅写了最后一封奏折,没说自己的功劳,只说“请陛下别再轻易北伐,让百姓好好种地;重用姜维、费祎,他们能保住蜀汉”。

刘禅为了纪念他,追封他为“恭侯”,还把他的儿子蒋斌封为“绥武将军”——蒋斌后来继承了父亲的“佛系”,在绵竹之战中战死,也没给蒋家丢脸。

蒋琬的一生,不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轰轰烈烈,也不像关羽那样“威震华夏”得惊天动地,更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得野心勃勃。他就像蜀汉职场里的“佛系卷王”——平时不抢风头,关键时刻却能顶上去;不搞勾心斗角,却能团结所有人;不喊“我要当老大”的口号,却用“把事做好”的态度,从一个小县令做到了蜀汉cEo。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蒋琬稳重有威严,费祎宽厚爱百姓,他们都照着诸葛亮的规矩来,不瞎折腾,所以边境没出事,国家也团结”。

其实蒋琬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有多能干”,而在于“知道该怎么干”——他明白乱世里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不折腾”,官员最该做的是“不内斗”,国家最需要的是“稳得住”。

现在回头看蒋琬的一生,就像看一个“反内卷”的职场范本:别人忙着“刷存在感”,他忙着“办实事”;别人忙着“抢权力”,他忙着“分责任”;别人忙着“喊口号”,他忙着“做准备”。

难怪诸葛亮临死前非要选他当接班人——因为诸葛亮知道,蜀汉需要的不是“第二个诸葛亮”,而是一个能让“诸葛亮的政策延续下去”的人,而蒋琬,正好就是那个人。

蒋琬去世后,蜀汉又撑了三十年,直到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才灭亡。有人说“要是蒋琬能多活几年,蜀汉可能不会亡”,其实就算蒋琬活着,也挡不住曹魏的强大,但他至少用自己的方式,让蜀汉的百姓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让蜀汉的官员少了几年内斗——这就够了,毕竟在乱世里,能做到“不折腾、不内斗、让百姓安心”,已经是很难得的成就了。

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人天天喊着“我要升职加薪”,却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有人默默把事做好,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被人想起——蒋琬用一生证明,“佛系”不是“躺平”,而是“不盲目内卷,只专注做事”;“卷王”不是“抢风头”,而是“在该承担的时候,能顶上去”。这样的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值得被记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我在大周是天子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 重生成为李承乾 科举:寒门毒士 林冲君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三国:西凉狼王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 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白话明太祖实录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大明MC系统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