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首页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汉阙 铁十字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奋斗在红楼 穿越影视风云录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3章 第四次北伐之二,张合之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书接上回,更荒唐的是,由于上邽屯田资敌,曹魏大军的补给情况较之客军更为严峻,居然在主场闹起粮荒,以至于诸葛亮判断,采取持久战也是非常可行之策,这可真是双方拿错了剧本。

现下于司马懿而言,开战不是对手,“欲以不战屈之”又耗不过,这可真是战亦殆,不战亦殆,进退失据,呜呼哀哉。

诸葛亮自然没有义务照顾敌手的心情,迟则生变,“趁他病要他命”才是真章。于是,他遣使通知镇守汉中的中都护李严,准备放出最后一张底牌——“上计断其后道”,即出动汉中总预备队突赴关中,彻底切断陇右魏军的补给线。

此时,魏军云集陇右,由于司马懿拒绝张合留兵为后镇的建议,关中无比空虚,一旦李严率领所部二万大军取陈仓道或褒斜道杀出秦岭,关陇通道将应手而绝。

对于已经面临“粮尽”窘境、全靠关中运输吊住一口仙气的司马懿大军而言,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至此,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的全部用兵逻辑展现无遗,即在“陇右无谷”的大背景下,围绕补给问题大做文章。

汉军先趁着“边军不能制”、司马懿中军远道奔赴“不破不还”的时间差,先声夺人,一举破坏上邽屯田基地,严重削弱魏军持续作战能力,使其以不战耗走汉军的计划在事实上已难以实现。

魏军补给捉襟见肘,必然急于决胜,也便促成了卤城会战。末了,汉军更想利用魏军主力悉数被吸引在陇右的机会,试图出奇兵于关中,彻底切断魏军补给。

此时若值,司马懿有全军覆没之险,届时退到陇右,恐怕整个关中都要顷刻崩盘。

昔日刘备成大事以人为本,今日诸葛亮用兵作战以粮为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兴九年的汉军较之三年前更接近胜利,他们非但有望断取陇右,甚至有可能将十余万魏军一举歼灭。

诸葛亮竭尽所能,克服众寡不敌、攻守异体、敌将多智等困难,一次次试图抓住胜利的尾巴。终于,只手补天,再造乾坤的机会就在眼前。

大汉中兴,在此一役!

木门设伏

局势严峻至此,远在洛阳的魏明帝也坐不住了,不断向陇右添兵派将已然解不了燃眉之急,御驾亲征再度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丢了陇右还可以退守关中,倘若魏明帝顶着酷暑千里远征折了进去,魏国恐怕是要哗啦啦如大厦倾,于是只能作罢。

既然指望不了圣驾救命,司马懿等人只能自救,奈何自救又无从救起,这可真是呜呼苍天,祸此何极!

正当魏军进退失据之时,一系列的变数却不期而至。

面对诸葛亮的殷殷期盼,都督汉中的李严却按兵不动。如此良机,诸葛亮身在局中都可以洞若观火,以军事见长的李严居然旁观若迷?这委实令人费解。

既然“断其后道”的上计不用,退而求其次,保证后勤补给,

与魏军持久也不失为中策。

然而,就在这拖延之间,战机稍纵即逝。

老天爷来干涉了。六月下旬,大雨连绵。

山路泥泞,西汉水暴涨,汉军的水路、陆路运输都面临窘境。

当然,恶劣气候从来都是双刃剑,汉军补给困难,已告粮尽的魏军也焦头烂额。此时此刻,比拼的是双方的耐力,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谁就能笑到最后。

诸葛亮出兵以来,几可谓算无遗策,弄敌于股掌之间,末了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后院起火。面对运输困难,总督后事的李严居然就坡下驴,来了个“不办”,直接选择放弃,并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到前线催促诸葛亮撤军。

粮草为三军之司命。任凭诸葛亮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补给不继,唯有撤兵一途。

六月末,一路凯歌高奏的汉军偃旗息鼓,沿木门道向南撤退。

这真是天上掉下个馅饼砸在司马懿的头上。

他被砸蒙了。

自受命西征以来,司马懿即从军事生涯的高峰瞬间跌入低谷,可谓战必败,攻必北,处处受制,颜面扫地,他急需一场军事胜利挽回声望。

更何况,司马懿的军事指挥风格从来便是侵掠如火,克日擒孟达便是例证,末了遇上诸葛亮,硬生生被打成了不动如山,自然百般不适,遇有机战,出于本能便欲反击。

既然汉军粮尽退兵,更有祁山要塞梗阻于后,只要黏上去,将汉军拖住,便有报一箭之仇的希望。

追击!——司马懿已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命令副帅张合率军掩杀。

然而,张合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唱起了反调。《三国志·张合传》注引《魏略》: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合追之,合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一如既往,司马懿主张积极进取,张合却老成持重,而结果也无二话——官大一级压死人。于是乎,张合纵然一肚子埋汰,仍然率军开始了追击。

不知道此刻他是否想起了王双。从进军速度看,张将军真是鞠躬

谨慎之能事,短短六七十公里的路程,他从六月磨蹭到了七月,快赶上风飘东南飞、五里一回头了。

可任他步步惊心,蘑菇战术,在今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木门村一带,还是中了埋伏,这真不知令人如何评说。

“退出战斗和退却是最复杂的机动类型”,诸葛亮游刃有余,在其指挥下,撤退中的汉军犹如战之命。

可惜,史书行文简略,无法得知诸葛亮用什么手段让张合名将放松警惕,一头钻进祁山古战场的口袋。

走进这片已然远去了鼓角争鸣的古战场,道侧山头有武侯祠,踏雪拾阶而上,两侧青松相依,寂寂无声。

推开虚掩的朱门,迎面便是一通石碑,“木门道”三字赫然在目。大约《三国演义》“奔剑阁张合中计”一节太过脍炙人口,后世印象中的木门道应当便是两山相夹,道路狭窄的峡谷地形。

然而,在武侯祠外耳高处举目四望,此处的地形与固有印象迥然不同。虽是峡谷,但砚泥河两侧平坦宽敞,并不适于伏兵,唯有至“木门”处方才陡然收紧,形成两山夹一谷的险要形势,而张合正是在此处遭的埋伏。

不妨推测,或许由于汉军诈败过于逼真,且木门道外宽敞的地形误导了张合,使他放松警惕,以至于骤然遇伏,猝不及防。

于是,这位以“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着称的名将再一次栽在了地形上。“察其行事,未副所闻”——陈寿对其基本的考语,恐怕也是在委婉地指出质疑吧。

诸葛亮不但在张合最擅长的军事领域将了一军,甚至可能嫌他一

《太平御览》注引《汉晋传》:

夏六月,亮粮尽,军还,至赤岸, (张)合追之,亮驻军,削树皮题曰:“张合死此树下。”豫令兵夹道以弩射合焉。

合果自见,千弩俱发,射张合而杀之。

这首直呈马战短兵伏击战的骊板,考诸史料,这类刻意模仿前贤的战例不胜枚举,大约也能惑人伤风。

木门村一带两山相通,狭处不过五十米左右,恰是汉军遂弩士大显身手之处,所谓“豫高布伏,弓弩乱发”,可怜张合一世英名,就此落下帷幕。

随着“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第四次北伐就此落下帷幕。诸葛亮收获了一系列战术胜利,却与夺取陇右的战略机遇擦肩而过。

人谋乎?天意乎?诸葛亮很快将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罢黜李严

谁知诸葛亮退兵,总曾后事的李严却似戏精附身,开始了他的表演。《三国志·李严传》:

(李严)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一头甩锅,一头给诸葛亮背黑锅,手法熟练无比,充分显示一个资深政客的职业素养。

在此不妨追溯一下李严的历史。

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荆州,李严不欲降曹,遂西入益州,受到刘璋重用,后又在绵竹之战时率众投降刘备。

由此可知,李严是刘璋旧部,即所谓的“东州人”,却入蜀较晚,资历不深,又出身南阳,与主要由荆楚士人构成的刘备集团可谓水乳交融。

刘备集团既以荆楚士人为本,又受到东州人的支持而夺取益州,故在政权构成中颇以荆楚人为正,东州人为副,如诸葛亮与董和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政治规矩如此,在永安托孤之时必然也要设置一位东州人的代表,而这号人物既要才干过人,可以为诸葛亮臂助,又不能影响力过大,以至于喧宾夺主,导致内讧。

李严此人可勉强列为东州人物,却资历浅薄,虽才干出众,却恃才傲物,人缘不佳,被称为“难可狎,李鳞甲”,受到同僚乃至乡党的孤立。

易言之,李严无论在政治背景,抑或政治势力方面都不可能向诸葛亮发起挑战,自然受到刘备的垂青,遂为托孤之副,留镇永安,总督东线军事。

人贵有自知之明,刘备及诸葛亮或许认为聪明如李严,理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然而,“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睿智如刘、葛也无法完全洞察其中奥妙。

李严穷人行富,地位不稳,受到廖立等人的挑战,起初尚能夹着尾巴做人。

但随着地位的逐渐稳固,野心逐步膨胀,开始利用诸葛亮忙于北伐的时机趁火打劫。此公乘着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要求调动听部防克汉川之际“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

在益州之外另立巴州,这是要搞独立王国,与诸葛亮分庭抗礼,当然碰了一鼻子灰。

李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窥测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

曹魏之事,殷鉴不远,倘若诸葛亮来个依样画葫芦,天下人何以观之?这显然是“居炉火之上”,使其政治声望毁于一旦。

对此,诸葛亮断然拒绝,并写信批评李严“相知以来,可复相诈”。

听其言,观其行。从上述

行为可以看出,李严的野心与日俱增,不但试图圈地自雄,更阴谋削弱诸葛亮权威,来个“彼可取而代之”。

李严的种种异动,令朝中有识之士如同为南阳乡党的陈震深感不安,纷纷向诸葛亮进谏。但此时诸葛亮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北伐,对以内结党为主,试图以局部妥协保证一致对外。

建兴八年,诸葛亮获悉曹真率举国之兵三路来犯,再次征调李严所部二万人协防汉中。

如此大军压境之际,李严居然拿着国家的危急存亡当筹码,和诸葛亮讲价钱,要求仿同司马懿“开府辟召”,搞自己的政治班子。

蜀汉与曹魏的政治体制迥异,从来只有事实上的一把手有开府辟召之权,这显然是偷梁换柱,变相的另立中央,当然不为诸葛亮所允许。

但事急从权,作为交换,诸葛亮还是表李严之子李丰都督江州,又命李严以中都护署汉中丞相府府事,实际上将蜀汉的江州、汉中两大都督区都交给李家父子,“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

获得重大利益的李严终于挪窝了,率二万人奔赴汉中,并受到了诸葛亮的厚待,“都委诸事”,全权掌握了北伐大军的后勤。

诸葛亮或许认为,如此厚恩足以令李严消停一阵子,专心致志支持北伐,却万没料到李严所谋者大,绝非利益让渡便可以满足,真可谓“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

后事如何,下章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穿越后,太子妃靠种田轰动全京城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我真是大明星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大明:朕杀敌成神 唐晟春秋 deepseek 冒牌皇叔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我在大周是天子 科举:寒门毒士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三国:玄行天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月照寒襟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汉阙惊澜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长安新火 历史奇人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