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姜维、王平大军攻陷龙编后,刚上任九真郡守(今越南南部)不久之吴将陆凯料之难敌,又无退路,派人上表于姜维请降。
姜维即派王平率两千铁骑前去接收,至此交州已无东吴一兵一卒也。
交州捷报传回白帝城,汉皇刘禅大喜过望,行辕内张灯结彩,为众将异地加官进爵,赏赐食邑亦不由分说。
而在建业皇宫中,东吴大帝见交州尽失,东吴已丧失半数蔗糖来源,吕岱、留赞等大将又丧师身死,不免忧虑忡忡,加之年老体弱,病情日重。
又料敌将姜维、王平偏师侵占交州休整完毕日后必将回师北上,援助诸葛亮,越想越愁,乃急命江夏东吴大都督诸葛恪联合曹魏大军,尽早统军西进袭击汉军荆州。
却说夏口(江夏郡下辖之临江军事要塞、城市)诸葛恪、陆抗、丁奉等吴将收到建业孙权军令,齐聚官署大堂议事。
大都督诸葛恪皱着眉头道:“今敌将姜维、王平进军神速,仅用时不到两载便全占交州,我曾率军与姜维部激战于番禺城郊,在我方军力占优情况下,竟仍落败;如若其挥军北上,或支援诸葛亮或袭击庐陵(今江西大部)、建安(今福建大部)两郡,东吴恐危矣……”
副都督陆抗道:“今已时至初夏,东南信风已起,敌军诸葛亮定难火攻,我军楼船、艨艟顺风逆水,已是最佳情形,况我军与魏军联合协同日趋默契,当趁姜维刚占交州军旅急需休整之机,联合魏军抢夺荆州,如若迟疑,悔之晚矣!”
丁奉、丁封(丁奉之弟)、太史享(太史慈之子)、留略、张悌等众将皆言善。
于是诸葛恪便修书一封至长江北岸王凌魏军大营,相约二十五日后同击荆州。
具体部署为:王凌统率4万魏军联合诸葛诞、夏侯威万余军士从江北水陆并进袭击襄樊、新野一带,截断诸葛亮后路。
南路则是诸葛恪率5万大军攻江陵、长沙一带,让蜀军首尾难顾。
数日后,魏将王凌见诸葛恪来信相约进军事宜,仍有忧虑重重曰:“敌将诸葛亮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现在何处?宛城?襄樊?或是江陵?”
辛毗道:“今姜维大军已全据东吴交州,不日定会提军北上,机不可失,况魏吴两军箭在弦上,不可不发!”
毋丘俭亦劝道:“何况上谷郡西关未收,敌将赵统张遵攻城略地,现已占上谷全郡,猖狂至极,如若南北敌军联动,恐魏国危已!不如先下手为强!魏吴两国十余万大军,战将百员,夹攻荆州,必大获全胜!”
文钦、文鸯等亦赞同辛毗、毋丘俭所言。
王凌乃从之,又命人将进军路线等事宜分报于许昌桓范、夏口诸葛恪、邺城曹爽、宛城诸葛诞、洛阳司马懿。
许昌夏侯霸、桓范见王凌军报乃大喜,桓范曰:“我军虽奉命固守许昌城,然此次进攻,关乎魏吴两国命运,可协同王凌部一起进军,收复失地……”
夏侯霸:“善,听先生言,可与司马懿约期东西夹击宛城,让诸葛亮首尾难顾……”
王凌军报至邺城,大将军曹爽见报后亦与卢钦等人商议联合许昌、洛阳之兵进击宛城。
却不知卢钦又把绝密信息泄露于宛城……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