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清晨,天光微熹,薄雾尚未散尽,平华村林家大宅已是人影攒动。
林守业和李货郎穿着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褐色短褂,站在堂屋门口,看着院子里、堂屋内已摆开的几张方桌,神色肃穆。林文柏、林文松、李文石等人早已到齐,低声交换着意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宁静与期待。
厨房那边更是灯火通明,以林守英、张青樱为首的女眷们早已忙碌开来,清洗器具、准备配料,为即将到来的“玉米全席”做着最后的预备。
整个林家,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齿轮,每一个环节都严阵以待。
用过早饭后,林守业大手一挥:“时辰差不多了,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村外那新辟的一亩玉米地行去。然而,等他们抵达地头时,却见那里早已围了不少村民,男女老少,翘首以盼,比他们来得还早。
“族长,里正,你们来啦!”
“咱们都等着看这‘玉米’到底是啥样哩!”
“听小鱼儿和宝生说,是黄澄澄的大米,甜得很!”
乡亲们热情地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自打这稀奇作物种下,它的名字和些许模糊的特性(“黄色大大的米”、“甜甜的”)就是通过小鱼儿和王宝生这两个小机灵鬼从果果那里问来的,然后传遍了全村,勾得众人心痒难耐。今日终于等到采收,又听闻有镇上来的大人物莅临,谁不想亲眼见识见识?
正当人群喧闹之际,村口方向传来了马蹄与车轮声。不多时,三拨人马几乎同时抵达地头。
文县尊身着常服,带着师爷和几名衙役,率先下了马车,面容虽带着惯常的温和,眼底却难掩一丝急切。紧接着,是两骑骏马并辔而来,岳奕谋与田大磊皆着便于行动的劲装,身后跟着数名精神抖擞的军士,步履生风。最后是一辆装饰雅致却不失华贵的马车,车帘掀开,樊景琰一身云纹锦袍,翩然落地,樊掌柜紧随其后,另有两位随从恭敬立于一旁。
三方人在田埂上打了个照面,互相拱手寒暄,笑容底下,是心照不宣的审视与较量。
寒暄已毕,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眼前这片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土地。
只见一亩见方的田地里,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玉米秆如同列队的士兵,直指蓝天。深绿色的叶片宽大肥厚,边缘在晨曦中泛着健康的光泽,微风拂过,层层绿浪翻滚,沙沙作响,奏响着一曲丰收的欢歌。
而那秆子腰间,一个个被层层叠叠绿色苞叶紧紧包裹的“大疙瘩”,沉甸甸地垂着头,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在阳光下透着令人心动的饱满轮廓。整片田地洋溢着勃勃生机,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醇厚与一种独特的清甜气息,引人深深呼吸。
“林里正,这……这便是那新作物?”文县尊终究是没忍住,率先开口问道,目光须臾不离那奇特的作物。
林文柏上前一步,从容应道:“回县尊,正是。此物名唤玉米,乃一种新奇粮蔬,具体滋味如何,稍后采收完毕,家中备下薄宴,请诸位亲自品鉴便知。”
“粮蔬?”樊景琰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眼中精光一闪,“既能当粮,又能做菜?妙极!”
林文柏不再多言,走到一株玉米前,伸手握住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子,朗声道:“采收之法,便是如此——”说着,手腕轻轻一扭,向下一掰,只听“咔”的一声轻响,一个裹着绿色外衣的玉米棒子便应声而落。
他熟练地撕开几层苞叶,刹那间,金灿灿、排列整齐如珍珠宝玉般的玉米粒暴露在众人眼前!阳光照射下,颗颗饱满,色泽鲜亮,一股更加浓郁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嚯!”
“这米……竟如此之大!如此饱满!”
“真乃祥瑞之相!”
文县尊、岳奕谋、田大磊,连同见多识广的樊景琰主仆,皆不由自主地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脸上写满了震撼与难以置信。这“米”的形态、色泽、香气,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震惊过后,便是行动。
“好!好!好!”文县尊连道三声好,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立刻转身吩咐随行衙役,“都愣着做什么?快,按照林里正所示,小心采收,万万不可损坏分毫!”他甚至还亲自向林文柏请教了采摘要领,挽起袖子,竟也打算亲自下田体验一番。
岳奕谋与田大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儿郎们,动手!都仔细着点!”岳奕谋一声令下,军士们也应声而动。连一向矜贵的樊景琰,也忍不住卷起袖口,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情。
平华村这边,刘大山、王大力、林文松、李文远等人早已带着村里精心挑选的十名干活好手——丁老三、丁老四、小鱼儿的爹林三郎、刘小山等——等候多时。见贵客都已动手,他们也不再迟疑,纷纷走入田间,动作麻利却又无比小心地开始采收。
一时间,田地里满是忙碌的身影。“咔咔”的清脆折断声此起彼伏,如同欢快的乐章。二十名壮劳力齐心协力,饶是如此,也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将这一亩地的玉米棒子全部采收完毕。
田埂旁,李文石早已带人架好了大秤。采收下的玉米棒子被一筐筐抬过来过秤。县衙的师爷、军营派出的副将、以及樊掌柜,三人紧紧围在秤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秤杆,心中随着那不断攀升的数字掀起惊涛骇浪。
当最后一筐玉米称完,李文石与几位村中代表仔细核验了所有记录,最终,他深吸一口气,转向等待已久的众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经核算,此一亩玉米,总收成——一千四百三十七斤!”
静。
死一般的寂静。
这个数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所有听到的人耳边炸响。
平华村的村民们先是集体倒吸一口凉气,随即,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老天爷!一千四百多斤!”
“俺没听错吧?一亩地啊!
“咱大宋种稻子最高收成亩产不超过四百斤啊!咱们这种了一千多斤?!”
“祥瑞!真是天降祥瑞啊!”
文县尊僵立在原地,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堆成小山的金灿灿玉米。岳奕谋和田大磊亦是瞠目结舌,身为武将,他们太清楚这个数字对于军粮意味着什么!樊景琰手中的折扇“啪”地掉在地上,他也浑然不觉,脸上惯有的从容笑意早已被极度的震惊所取代。
碾压!这是对当今所有主流粮食作物产量毫无悬念的碾压!
良久,还是岳奕谋最先从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他猛地转向林守业,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林族长,这玉米……不知该如何食用?莫非如同稻米一般煮食?”
他这一问,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林守业身上。是啊,如此惊世骇俗的产量,其滋味究竟如何?能否果腹?如何烹制?
林守业面对众人灼灼的目光,抚须轻笑,沉稳如山:“岳将军莫急,文县尊,樊少东,诸位,我们已经安排妥当。请各位移步寒舍,尝一尝我们准备的‘玉米宴’,品品这玉米的真正滋味。”
“对,对!品尝要紧!”文县尊如梦初醒,连声应和,随即又不放心地回头厉声吩咐手下,“给本官守好这些玉米!一根都不许少!”岳奕谋也立刻对田大磊使了个眼色,田大磊会意,亲自点了两名亲兵留下看守。
当然,林家人早已挑出了几大筐最饱满的玉米棒子,准备运回家中烹制盛宴。
金色的朝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将温暖的光芒洒满大地,也洒在那堆积如山的金玉黍上,熠熠生辉。众人怀着无比震撼又充满期待的心情,跟随着林守业的脚步,朝着林家宅院走去。一场关乎未来格局的盛宴,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