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了一处背风的山坳,众人暂且歇脚。
栓柱和大牛负责警戒,周秀娥和周李氏则忙着生火烧水,将干硬的饼子掰碎,混着清水煮成稀薄的糊糊。
李晨蹲在那昏迷的汉子身边,仔细观察。
喂了几次水后,汉子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些许,但依旧没有醒转的迹象。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除了饥饿导致的虚弱,眉宇间还凝结着一股化不开的郁气与疲惫。
周秀娥小心地端着一碗温热的糊糊过来,李晨接过来,用木勺一点点撬开汉子的牙关,耐心地将温热的流食喂进去。
起初还有些困难,随着食物滑入喉咙,求生的本能似乎被唤醒,汉子开始无意识地吞咽。
一碗糊糊喂完,汉子的脸色似乎好了一点点。
李晨又让周秀娥取了点盐水,小心地擦拭他脸上和手上的伤口。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偏西。
就在李晨考虑是否要继续赶路,找个更安全的过夜地点时,那汉子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呻吟,眼皮剧烈颤动了几下,终于缓缓睁开。
那是一双带着血丝,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眼睛。
初时有些茫然,但很快便聚焦,警惕地扫过围在身边的李晨等人,最后落在李晨脸上。
下意识地想动,却牵动了身上的伤痛,闷哼一声,眉头紧锁。
“别动,你伤得不轻,又饿了太久。”李晨按住他的肩膀,声音平和,“是我们把你从路边救起来的。”
汉子目光中的警惕稍减,挣扎着想坐起来,李晨示意大牛扶了他一把。
靠在身后的石头上,喘了几口粗气,目光落在李晨放在一旁的那把旧弓和箭囊上,眼神复杂。
“多谢……诸位……救命之恩。”汉子声音沙哑干涩,如同破锣,但吐字清晰,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干脆,“在下……铁弓。”
铁弓?人如其名。
李晨心中微动。
“铁弓兄弟不必客气。”李晨将水囊递给他,“看你身手和这把弓,不像寻常百姓。”
铁弓接过水囊,猛灌了几口,清水滋润了干涸的喉咙,让他精神稍振。
抹了把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不敢瞒恩公,在下……原是北边‘镇北军’铁工营的一名教头,专司弓弩制作与兵士操练。”
镇北军?李晨心中一震。那是大炎王朝驻扎北方边境的主力部队之一,竟然也溃败了?
铁弓似乎看出了李晨的疑惑,惨然一笑:“朝廷腐败,粮饷层层克扣,当兵的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打仗?三个月前,军中爆发瘟疫,又遭流寇与北方蛮族趁火打劫,大军……就这么散了。死的死,逃的逃……”
“我带着几个弟兄逃出来,本想找个地方落脚,奈何这世道……路上遇到一群快要饿死的灾民,妇孺都有……我……我一时不忍,将身上带的干粮都分给了他们……”
铁弓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深的自嘲:“结果……自己没了吃的,和弟兄们也走散了……浑浑噩噩不知走了多久,最后……便不省人事了。若非恩公搭救,铁弓此刻已是路旁枯骨。”
原来如此!李晨恍然。
这是个心存良善却因此遭难的军中汉子。
其精湛的弓术和制作、操练弓弩的经验,对极度缺乏远程力量和正规军事训练的靠山村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
“铁弓兄弟义举,令人敬佩。”李晨真诚地说道,“只是不知,兄弟日后有何打算?”
铁弓闻言,脸上露出浓浓的茫然与萧索,望着远处荒芜的山野,摇了摇头:“打算?呵呵……家没了,军没了,弟兄们也生死未卜……这天下虽大,却不知何处可以容身。或许……找个山头落草,或许……就这么饿死在哪处路边吧。”
语气中的绝望,令人心酸。
李晨看着他,知道时机已到。
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铁弓,目光沉静而有力:“既然无处可去,不如随我回村如何?”
铁弓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李晨继续道:“我们靠山村,虽不敢说是什么桃源仙境,但至少能让兄弟你吃饱穿暖,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处。村里正缺弓弩好手,更缺懂得操练之人。铁弓兄弟这一身本事,若是就此埋没,岂不可惜?”
“靠山村?”铁弓喃喃道,眼神闪烁,显然在权衡。
一旁的大牛忍不住插嘴道:“铁弓兄弟,俺们首领是能人!村里有吃有喝,有坚固的石墙,还有温泉哩!比外面这鬼地方强一百倍!”
周秀娥也轻声劝道:“铁教头,首领是真心邀请。村里如今正大力发展,您这样的人才,定能大展拳脚。”
铁弓看着李晨真诚而笃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大牛和周秀娥,再回想这一路所见的惨状与自己濒死的绝望,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李晨按住。
“铁弓……残躯一条,蒙首领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从今往后,铁弓这条命,就是首领的了!”
铁弓抱拳,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军人一诺千金的郑重。
“好!”李晨脸上露出笑容,伸手将他扶起,“不必多礼。以后就是一家人,共同在这乱世,挣一条活路出来!”
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救下铁弓,不仅得了一把好弓,更获得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军事人才!
这对靠山村防御力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李晨吩咐道:“秀娥,再给铁弓兄弟弄些吃的。大牛,栓柱,收拾一下,我们尽快赶路,争取在天黑前到达预定地点。”
“是!”众人齐声应道,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