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的夏日格外热闹,庭院里的小花园早已花团锦簇——向日葵长得比孩子还高,金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牵牛花爬满木栅栏,紫的、粉的、蓝的,像一串串小喇叭;波斯菊随风摇曳,月季吐露芬芳,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花香。孩子们精心照料的花籽全部丰收,结出了饱满的花种,他们记着家训里的“感恩”二字,决定把花籽和亲手编的柳编做成“感恩伴手礼”,送给邻里和帮助过他们的人。
“我们要把最好的花籽挑出来,装在柳编小袋子里!”溪糯蹲在花田里,小心翼翼地采摘向日葵花盘里的籽,小手沾满了花粉也不在意。辰沐阳拿着柳编小篮,把采摘好的花籽分类装起来:“向日葵籽给张阿姨,她之前帮我们修过花园栅栏;牵牛花籽给王大伯,他教过我们给花施肥。”
四对龙凤胎全力支持孩子们的感恩行动:熙安和泽安帮着收割花籽、晾晒干燥;溪然和瑶心教孩子们编小巧的柳编花袋,袋口编上“感恩”二字;顾念和辰宇负责写感谢卡,上面印着孩子们画的柳荫小花园;沫希和汐玥则帮忙把花籽、感谢卡一起装进柳编袋,系上漂亮的丝带。
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藤椅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慈爱。“这些孩子,真把‘感恩’记在心里了。”苏清颜笑着说,拿起一个柳编花袋,仔细端详,“编得越来越好了,比我们当年还用心。”王俊凯点点头,让泽安扶着自己走到花田边,轻声指导:“向日葵籽要晒干,不然容易坏,送给别人要送最好的。”
孩子们提着装满伴手礼的柳编篮,挨家挨户送祝福。第一站来到张阿姨家,溪糯举起柳编袋:“张阿姨,这是我们种的向日葵籽,还有我编的小袋子,谢谢你帮我们修栅栏!”张阿姨接过伴手礼,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糯糯真懂事,这花籽我一定好好种,明年让你们来看花。”
走到王大伯家,辰沐阳把牵牛花籽递过去:“王大伯,这是牵牛花籽,你教我们的施肥方法特别管用,花长得可旺了!”王大伯摸着辰沐阳的头:“好孩子,懂得感恩就好,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说。”
孩子们还特意去了医院,给当年照顾王俊凯的医生和护士送了伴手礼。溪糯给护士姐姐递上柳编袋:“姐姐,谢谢你照顾太爷爷,这是我们种的花籽,希望你每天都开心。”护士姐姐笑着收下:“谢谢你们,你们的心意比花还香。”
傍晚,孩子们回到柳荫,脸上满是汗水,却依旧兴高采烈地分享着送伴手礼的趣事。“张阿姨说要给我们送她做的馒头!”“王大伯答应明年教我们种月季花!”“护士姐姐夸我们的柳编真好看!”
王俊凯和苏清颜给孩子们递上冰镇的桂花蜜水,苏清颜笑着说:“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记在心里,你们今天做得特别好。”王俊凯补充道:“感恩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你们把花籽和柳编送出去,就是把感恩传出去了。”
四对龙凤胎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满是感慨。“没想到孩子们这么懂事,能把家训践行得这么好。”溪然说,大家纷纷点头。顾念抱起吉他,弹起了温暖的歌曲,孩子们跟着哼唱,歌声混着花香,漫满了整个柳荫。
沫希把今天的瞬间——孩子们采摘花籽的认真、编柳编花袋的专注、送伴手礼的欢喜、邻里道谢的温馨,一一拍下来贴进故事册“感恩页”。泽安在页末写下:“柳荫花田丰收乐,花籽传情谢邻长;孩童践行感恩训,善意流转暖四方——最珍贵的成长,莫过于把家训刻进骨子里,把感恩融入行动中,这些小小的伴手礼,承载着柳荫的温暖,也让感恩之心代代相传。”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柳荫的小花园里,花朵依旧娇艳,花籽的清香随风飘散。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藤椅上,孩子们围在身边,邻里们也陆续送来自己做的点心、蔬菜,庭院里满是和睦的气息。这份丰收的喜悦,这份感恩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