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在冰崖下的营地休整了两个时辰。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迎接更严酷的挑战。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皑皑白雪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空气依旧寒冷,但营地里的篝火和人们的低声交谈,让这片冰封之地有了一丝人间的暖意。
陈启坐在帐篷里,慢慢地喝着苏离递给他的肉粥。粥的热气氤氲了他的脸庞,也驱散了昨夜残留的最后一丝寒意和心头的悸动。昨夜的心理挣扎,像一场激烈的战斗,虽然让他疲惫,却也让他更加清醒。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被情绪左右的少年。家族的诅咒,同伴的生死,还有那条通往未知的道路……这一切,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力量。他看了一眼正在外面和罗烈、杨少白讨论着什么的苏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陈启,感觉怎么样?”苏离掀开帐篷帘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依旧明亮。她将一个水囊递给陈启,“补充点水分,高原上脱水是大事。”
“好多了,谢谢你,苏离。”陈启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清凉的溪水滑过喉咙,让他精神一振。
“你的气色还是不太好。”苏离仔细地观察着他,秀眉微蹙,“锁心轮的灼热感有没有好一点?”
陈启摇了摇头:“时好时坏。但比之前失控要好多了。”他顿了顿,看着苏离,认真地说道:“昨天的事,谢谢你。你的开导,让我想通了很多。”
苏离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雪原上绽放的格桑花,纯净而美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的安危,就是我的安危。”
“一家人……”陈启低声咀嚼着这三个字,心中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他看着苏离,这个女人,总是在他最脆弱的时候,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他握紧了手中的水囊,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她,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了,不说这些了。”苏离岔开话题,从自己的行囊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用油布包裹的东西,“来,帮我看看这个。”
陈启接过,解开油布。里面是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奇特的石头。有的像黑色的水晶,有的像暗红色的玛瑙,还有的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仿佛流淌着金属光泽的纹理。
“这些是……”陈启拿起一块,入手冰凉,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温润感。
“搬山一脉的‘引灵石’。”苏离的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它们产自昆仑山脉的深处,蕴含着极其精纯的地脉灵气。我将它们打磨成特定的形状,是为了这次进入高原后,辅助我的龟甲,更好地感应和沟通这里的‘山神之力’。”
她指着一块拳头大小的、如同心脏般跳动的暗红色石头:“这块‘心石’,能与地脉之心产生共鸣。这块‘风语石’,能捕捉到空气中最细微的气流变化,预警雪崩和风暴。还有这块‘星陨铁’,它本身就是一颗来自天外的陨石,能增强龟甲对星辰之力的亲和力。”
陈启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苏离为了这次行动,竟然准备了如此多的、闻所未闻的“宝贝”。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普通探险装备的范畴,更像是一件件威力无穷的法器!
“这些东西……很贵重吧?”陈启由衷地感叹。
“它们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苏离轻声说道,“这是我搬山一脉数代人积累的底蕴。这次,它们将在那片未知的高原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龟甲,加上这些引灵石,或许能为我们探测到一些常人无法发现的、隐藏在地脉深处的秘密。”
她将那些石头小心翼翼地重新包裹好,郑重地放回行囊:“等我们进入高原,我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它们与龟甲彻底融合。到那时,龟甲的力量,将远超你的想象。”
陈启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苏离总能那么镇定。因为她有足够的底牌,有足以应对一切未知的、传承了千年的力量。
与此同时,营地的外围,罗烈和杨少白正在进行着一场严肃的“采购会议”。
“罗大哥,你说的那种三层复合结构的防寒服,能弄到多少套?”杨少白摊开一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装备。
罗烈叼着一根草茎,眉头紧锁:“能弄到八十套。都是卸岭力士们压箱底的宝贝,防风、防水、保暖,比你们读书人穿的裘皮大衣管用多了。但高原上最冷的不是风,是空气本身。衣服只能保住体温,保不住你肺里的氧气。”
“我知道。”杨少白指着清单上“高山氧气瓶”那一项,“这个最重要。每人至少配备三个标准氧气瓶,全重装备。另外,便携式的急救抗缺氧药物,剂量要加倍。”
“药物方面,我让几个懂草药的兄弟,已经采了一大堆红景天、雪莲花之类的东西,熬成了汤药和药丸。”罗烈哼了一声,“但你们读书人信的那些‘洋药’,我还真搞不到。只能从那些路过的商队手里,用高价换了一点。”
“够了。”杨少白点点头,“聊胜于无。关键是氧气瓶,必须确保质量。”
两人正说着,陈启和苏离走了过来。
“怎么样了?”陈启问道。
“还行。”罗烈拍了拍身边几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裹,“吃的喝的,刀枪剑戟,都备齐了。就是这些娇贵的玩意儿,费了老鼻子劲。”
苏离走到一个包裹前,打开看了看。里面是整整齐齐排列的、银白色的金属瓶子,上面印着陌生的商标。她拿起一个,掂了掂重量,满意地点了点头:“是标准的医用级压缩氧气,纯度很高。有了这个,我们的高原生存几率,能提高三成。”
她又拿起一个医疗箱,里面除了常规的药品,还有一些密封的玻璃管,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粉末。“这些是抗缺氧的合成药物,效果比我们的草药更快,但副作用也更大。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
杨少白补充道:“我还准备了这个。”他拿出一个小巧的、黄铜制的仪器,上面有很多指针和刻度,“简易的气压计和海拔仪。能让我们随时掌握所处的海拔和气压变化,对调整行进速度和判断身体状况很有帮助。”
陈启看着眼前这些堆积如山的装备,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武装到牙齿,这支队伍,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蜕变成为一支真正能够挑战极限的专业团队。
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准备,更是精神的凝聚。
罗烈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忙碌的众人,沉声道:“所有装备,天黑前必须分发完毕,个人物资全部打包。明天凌晨,准时出发,进入雪山!”
“是!”
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回答。每一个声音里,都充满了紧张、期待,以及一种即将面对终极考验的决然。
夜幕,再次降临在梅里雪山脚下。
营地里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检查背包,调试装备,将一瓶瓶氧气塞进背囊,将一粒粒药丸分装进随身的小袋。
陈启坐在自己的背包前,仔细地将苏离为他准备的、用油纸包好的引灵石,和祖父留下的笔记、锁心轮放在一起。这些东西,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依仗。
他抬头看向不远处,苏离正在帮一名年轻的卸岭力士调整氧气瓶的背带。她的动作轻柔而耐心,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
杨少白则在和罗烈做最后的战术推演,他们低声交谈着,手指在地图上指点。
这一刻,陈启忽然觉得,所有的恐惧、挣扎、迷茫,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有了值得信赖的同伴,有了足以挑战极限的装备,更有了必须完成的使命。
他站起身,背起沉重的行囊。背包压在他的肩上,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他看向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明天,他们将正式踏上那条通往世界屋脊的、用冰雪和死亡铺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