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内,百花繁盛,一如这蒸蒸日上的景和盛世。皇后苏婉星端坐在坤宁宫窗边,手中拿着一份礼部呈上的、关于适龄贵女名册的奏报,目光却有些悠远。
登基十三载,皇帝夜宸宇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将天下治理得河清海晏。而她的长子,太子夜弘璟,也已长成十九岁的英伟青年。他自幼得表哥夜承瑞悉心教导,文韬武略,品性端方,参与朝政数年,见解独到,处事公允,深得皇帝信赖与朝臣敬服。
看着弟弟苏安邦与外甥夜承瑞早已成家立业,儿女绕膝,连外甥女云慕卿的婚事也已落定,苏婉星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
太子弘璟,十九岁,气度沉稳,龙章凤姿。
公主灵薇,十九岁,明媚活泼,聪慧伶俐。
都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尤其是太子,大婚立妃,关乎国本,更是刻不容缓。
皇帝夜宸宇对此事亦十分重视。这日晚膳后,帝后二人于暖阁内叙话,便议起了此事。
“弘璟年纪不小了,东宫是该有位女主子了。”夜宸宇握着皇后的手,温声道,“皇后心中,可有人选?”
苏婉星微微一笑,将早已思虑成熟的想法娓娓道来:“陛下,臣妾与母亲、两位姐姐也曾商议过。太子正妃,关系重大,需得家世、品行、才学、容貌皆为上之选,方能母仪天下,辅佐储君。”
她顿了顿,继续道:“臣妾观林太傅之孙女,林静漪,年方十七,容貌清丽,性情温婉,知书达理,更难得的是心思通透,行事稳妥。林家乃清流领袖,门风高洁,林小姐自幼受家风熏陶,堪为良配。”林静漪正是已为瑞王妃的林静姝的堂妹,家风品行皆有迹可循。
夜宸宇闻言,沉吟片刻,颔首道:“林太傅家学渊源,教出的孩子自是好的。静漪那孩子,朕在宫宴上也见过几次,确是个端庄持重的。皇后此选,甚合朕意。”
“至于侧妃,”苏婉星接着道,“臣妾以为,可择一武将世家之女,以示陛下文武并重,平衡朝局。镇国公杨老将军之嫡次孙女,杨雪薇,年十六,容貌明艳,性格爽利,弓马娴熟,不失将门虎女之风。杨家世代忠良,镇守边关,功勋卓着。”
夜宸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皇后思虑周全。杨家门楣显赫,雪薇那丫头朕亦有耳闻,性子是活泼了些,但心地纯善,有她在东宫,也可与静漪性情互补,为弘璟增添几分朝气。”
帝后二人意见一致,心下大定。随后,夜宸宇又考教了太子对此事的看法。夜弘璟听闻父皇母后为他选定的是素有才名的林家小姐和将门虎女杨家小姐,并无异议,只沉稳道:“儿臣婚事,全凭父皇母后做主。林小姐与杨小姐,儿臣亦有耳闻,皆是淑女。”
他性情稳重,对情爱之事并不热衷,深知太子妃嫔选择关乎前朝平衡,只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方,他自会以礼相待。
帝后遂定下心意,由皇帝下旨,为太子赐婚。
册立太子正妃与侧妃的旨意同时颁下,震动京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子夜弘璟,品貌非凡,适婚娶之时。兹闻太傅林文正之孙女林静漪,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与皇后闻之甚悦。特册封为太子正妃,择吉日大婚。”
“镇国公杨继业之孙女杨雪薇,柔嘉成性,淑德含章,特册封为太子侧妃,于正妃入主东宫后三日入府。”
“钦此!”
两道圣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两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林家与杨家自是欢天喜地,倍感荣耀。京中其他有适龄女儿的人家,虽有失落,但对此结果亦心服口服,林、杨两家的门第与小姐的品貌,确是上之选。
接下来的日子,礼部、钦天监、内务府全力运转,为太子大婚做准备。钦天监择定的吉日在三个月后,时间虽略显紧凑,但在皇家的力量下,一切都有条不紊。
大婚之日,京城沸腾。
从林府到皇宫的御道早已净水泼街,红毯铺地,两侧侍卫肃立,百姓夹道观礼,万人空巷。
太子夜弘璟身着大红蟠龙喜服,头戴金冠,英气逼人,亲自前往林府行迎亲礼。虽遵循古礼,却也在林府门外做了催妆诗,给了林家极大的体面。
林静漪凤冠霞帔,盖着龙凤呈祥的红盖头,由全福夫人搀扶着,拜别父母亲人。林太傅与夫人虽不舍,更多是欣慰与骄傲。
吉时到,太子妃的銮驾在浩荡的仪仗簇拥下,缓缓驶向皇宫。仪仗煊赫,礼乐喧天,尽显皇家气派。
东宫早已装饰得喜庆辉煌。正殿之内,皇帝夜宸宇与皇后苏婉星端坐其上,接受太子与太子妃的跪拜大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夜弘璟与林静漪在礼官的唱喏声中,完成了一系列繁复而庄严的仪式。当林静漪手中的红绸另一端被夜弘璟稳稳握住时,她虽隔着盖头,却能感受到那份属于未来帝王的沉稳力量,心中虽忐忑,却亦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礼成,送入洞房。
东宫的寝殿内,红烛高烧,满室喜庆。夜弘璟拿起玉如意,轻轻挑开了太子妃的盖头。
烛光下,林静漪的容颜彻底展露。果然如传闻中一般,眉目如画,气质清雅,肌肤胜雪,此刻因羞涩而双颊绯红,更添娇媚。她微微抬眸,飞快地看了夜弘璟一眼,便迅速低下头去,声如蚊蚋:“臣妾……参见太子殿下。”
夜弘璟看着她,目光温和,语气也比平日柔和了几分:“太子妃不必多礼。今日劳累,早些安置吧。”他并非热情外露之人,但该有的尊重与体贴并不缺少。
随后是合卺酒,结发礼。一切礼仪完成后,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
气氛有些微妙的静谧。还是林静漪鼓起勇气,轻声道:“殿下,臣妾初入东宫,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指点。”
夜弘璟看着她努力维持镇定却仍透出紧张的模样,缓声道:“东宫规矩虽多,但你既为太子妃,便是此处女主。安心便是,母后性情宽和,日后你多去请安,她自会教导你。孤……亦不会苛责于你。”
他的话语平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林静漪心中稍定,轻声应道:“是,臣妾明白了。”
红绡帐暖,龙凤花烛默默燃烧,映照着这一对刚刚开启夫妻生活的年轻储君与储妃。他们的未来,注定与这帝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三日后,侧妃杨雪薇如期入东宫。
与太子妃林静漪的端庄温婉不同,杨雪薇明艳照人,行动间带着一股飒爽之气。她的婚礼规制虽低于正妃,但也极为隆重。
向太子、太子妃行礼时,杨雪薇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清脆:“妾身杨氏,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林静漪早已调整好心态,温和地受了礼,并赐下见面礼,态度亲和又不失正妃气度:“杨妹妹请起,日后同在宫中,望妹妹安心服侍殿下,和睦相处。”
夜弘璟对这位性格鲜活的侧妃也并无恶感,只例行公事般勉励了几句。
东宫一正一侧两位妃嫔入住,意味着储君后院格局初定。太子大婚的完成,不仅是皇帝夜宸宇与皇后苏婉星了一桩最大的心事,更象征着景和朝的传承进入了新的阶段,国本愈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