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首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青鸾乱 红楼春 北朝求生实录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红色帝国1924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全文阅读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txt下载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3章 均田令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信都行台颁布的《安民十条》如同巨石投湖,在河北大地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最为引人瞩目,也最让底层百姓将信将疑的一条,便是“核查田亩,推行均田,授田与民,轻徭薄赋”。千百年来,土地是农人的根,也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战乱之后,荒地遍野,但谁有资格耕种?收获又归谁所有?这些问题悬在每个人心头。

行台户曹经过紧张筹备,决定选择信都郡下属的“安喜县”作为推行《均田令》的首个试点。此县地处平原,战乱中受损严重,无主荒地多,人口流失量大,颇具代表性。

这一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安喜县境内一个名为“孙家洼”的破败村落,迎来了几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为首的是一名年轻的户曹吏员,姓张,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官服,带着两名书吏和四名负责护卫的县兵。他们赶着一辆骡车,车上装着丈量工具、木桩、笔墨简牍和一袋应急的粮食。

村正早已得到通知,惴惴不安地带着几个面黄肌瘦的乡老在村口迎接。村民们则躲藏在自家残破的院墙后,用警惕、好奇又带着一丝恐惧的目光偷偷打量。

“老丈不必多礼,”张吏员虽年轻,却显得干练沉稳,他出示了盖有行台大印的公文,“奉行台独孤大将军令,朝廷恩典,特来孙家洼核查户口,清丈土地,推行均田。”

工作首先从村正那间摇摇欲坠的屋子里开始。张书吏铺开简牍,磨墨执笔。

“村正,烦请将村里现有人口,挨家挨户,如实报来。姓名、性别、年龄、与原户主关系,是否丁男、丁女…”

村正念着名字,声音颤抖。许多名字后面跟着的是“死了”、“逃荒去了”、“被魏军抓走了”…记录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偶尔有几个丁壮,也是面带菜色,眼神躲闪。

核查过程中,难免有隐瞒。一户人家,明明藏着一个适龄的儿子,生怕被拉去当兵或服徭役,谎称只有老母幼女。张吏员并不点破,只是温和道:“大叔,朝廷均田,按丁口授田。多一口丁男,便能多分四十亩露田(口分田),家中便多一份活命的指望。朝廷若要征丁,自有法度,岂会因噎废食?”那户主犹豫半晌,终将儿子唤出。

消息渐渐传开,村民们的恐惧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期盼——多一个人,真能多分地?

核查完户口,更繁重的工作开始——清丈土地。张吏员带着人,在村正和乡老的指引下,走向村外广袤的荒野。

昔日良田,如今杂草丛生,甚至能看到暴露的白骨。这里有原属北魏官府的“公田”,有逃亡外地或被杀的豪强地主的“私田”,更多的是主家死绝或无能力耕种的“抛荒田”。

书吏展开粗糙的县境地图进行标注,衙役们则拉起长长的绳索,拿着步弓(丈量工具)开始丈量。每量好一大块适合耕种的土地(露田),或是适合种桑、麻的土地,便在边界处钉下一个刻有“官”字的木桩,表示此田已登记在册,纳入授田范围。

“这块地,肥力足,记上等露田百二十亩。”

“那边坡地,可种桑,记桑田二十亩。”

木桩钉入土地的沉闷声响,在寂静的田野里回荡,仿佛敲击在村民们的心上。

初步清丈后,张吏员在村里打谷场上召开了全体村民会议。他站在一个石碾上,手中举着一份《均田令》摘要,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高声宣讲:

“乡亲们!朝廷新政:凡我大秦编户之民,男子年满十五,授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此田身死还官!”

“此外,每户另授桑田二十亩,须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麻田十亩!桑麻之田,皆为永业,可传子孙!”

“新附之民,免一年赋税!次年始,每亩纳粟二升,绢二尺…”

这些条款,对于世代为佃户、甚至奴隶的村民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安静地听着,脸上多是麻木和怀疑。

新政并非一帆风顺。村中原本一个钱姓小地主,原本还想趁机低价兼并些荒地,如今美梦落空。他暗中串联几户人家,试图隐瞒部分靠近水源的肥田,谎称是自家祖产,并非无主荒地。

张吏员察觉有异,核对旧时鱼鳞图册残卷,又走访老农,很快发现了猫腻。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请来了驻扎在附近的一名北秦队正。那队正带着五名甲士往钱家门口一站,什么话都没说。钱地主顿时汗流浃背,当晚便主动找到张吏员,承认“一时糊涂”,表示全力拥护均田令。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

村民孙望一,五十多岁,是个老实巴交的佃农。战乱中,儿子被魏军抓夫不知所踪,老伴饿死,只剩他和一个瘦弱的小孙子相依为命。他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等着饿死或者冻死。

均田令的宣讲,他听得最认真,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燃起了微光。

丈量土地时,他远远跟着,看着那些木桩,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最终授田的日子到了。张吏员根据户籍和土地清册,大声念道:“户主孙望一,丁男一,授露田四十亩!永业桑田二十亩!麻田十亩!地块位于村东二里坡下,界桩已标明!”

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名书吏将一份写有他名字、田亩数和地块编号的简陋田契递到他手中。

孙望一用那双布满老茧、颤抖得像风中枯叶的手,死死攥着那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麻纸。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信都方向连连磕头,老泪纵横:“青天大老爷…活命之恩啊…陛下万岁…大将军万岁…”

他挣扎着爬起来,拉着小孙子就往村东跑。跑到那片刚刚被钉下界桩的土地上,扑倒在地,抓起一把冰冷的、带着草根的泥土,紧紧捂在胸口,仿佛抱着失散多年的孩子,嚎啕大哭。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所有围观的村民。怀疑、观望、麻木…种种情绪开始冰雪消融。希望,如同春日的野草,在孙家洼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上,顽强地钻出了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周围村镇的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打听何时轮到他们。更远处,那些还在山林中躲藏、或在他乡乞讨的流民,开始听到了“回乡分田”的传闻。

《均田令》下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秩序,是希望,是大秦王朝扎根于河北沃土,最深最牢的根基。独孤信的铁血征伐打下了江山,而这一纸政令,正开始悄然收获民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医女楚汉行 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 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 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 大明太监秘史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时空基石 祖宗们,时代变了 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 锦衣天下名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闲话清史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txt下载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