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夏池雨荷

首页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贞观憨婿 中华第四帝国 北朝求生实录 抗战之烽火 崛起之第三帝国 红色帝国1924 唐人的餐桌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夏池雨荷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全文阅读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txt下载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1章 辽吏骄横激波叛 帝急调兵援茂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洛阳紫宸殿的气氛,像结了冰的河面,连烛火的跳动都透着凝滞。耶律现捏着那份从波斯加急送来的奏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纸页边缘被攥得发皱,上面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疼。

“耶律虎……好一个耶律虎!”他猛地将奏报摔在案几上,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火,“他父亲耶律雄跟着朕从辽东打到西域,流了多少血才挣下的爵位,竟被他这畜生在波斯毁得一干二净!”

殿内文武百官皆垂首肃立,没人敢接话。他们都认得耶律虎——契丹耶律部的旁支子弟,仗着父亲的军功,被派往波斯行省担任东印度公司商业代办。谁也没料到,这家伙到了波斯,会嚣张到如此地步。

耶律现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可奏报内容仍像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耶律虎到任后,第一桩事就是撕毁与波斯农夫的收购合约——原本约定每石棉花给五枚辽银币,他却强行压到两枚,还放话说“给你们钱就是恩典,再敢多嘴,连这两枚都没有”。波斯农夫一年劳作全成泡影,有的人家卖儿鬻女换粮,有的则在自家田埂上悬了梁。

可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耶律虎不仅压榨农夫,连帮辽国办事的波斯官员都没放过。波斯行省总督阿里,本是辽国扶持的“傀儡”,平日里对辽民百依百顺,税收都亲自督办。可耶律虎觉得阿里“碍眼”,当众骂他“蛮夷奴”,还克扣了本该拨给行省官府的办公银钱。阿里忍气吞声,只盼对方收敛,却等来一场灭顶之灾。

上个月,耶律虎以“巡查政务”为名闯入阿里府邸,先是看中阿里十七岁的女儿,当场就要强行带走。阿里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说女儿早已许配人家,耶律虎却一脚将他踹开,冷笑着说“天朝上国子民要你的女儿,是给你脸,再敢拦着,抄了你全家”。阿里眼睁睁看着女儿被拖走,只能暗自垂泪。

可耶律虎的欲望远不止于此。几天后,他再次闯进阿里府邸,见阿里妻子容貌秀丽,又当场将人霸占。阿里气得浑身发抖,却没反抗的勇气——他知道,耶律虎背后是辽国,自己若敢动对方一根手指头,整个家族都会被覆灭。

偏偏耶律虎得寸进尺。昨天他在府邸设宴,见阿里年过四十的母亲虽有皱纹却风韵犹存,竟当着满座宾客说“老夫人看着有韵味,不如跟了我,保你后半辈子享尽荣华”。这话像尖刀,彻底刺穿阿里的底线。他看着被糟蹋的女儿、妻子,又看着被当众羞辱的母亲,积压许久的愤怒终于爆发——当晚就召集心腹,举起了反辽大旗。

“阿里反了,伊嗣俟三世那老狐狸也趁机跳出来了!”耶律现声音带着咬牙切齿,“奏报上说,伊嗣俟三世已经下了诏令,号召波斯全境‘驱逐辽贼,恢复故国’,现在波斯各地民众都在响应,连之前臣服的贵族都起兵了!”

户部尚书房玄龄忍不住开口:“陛下,波斯本就对我辽心存不满,只是碍于国力不敢反抗。如今耶律虎激起民愤,伊嗣俟三世煽风点火,局势怕是要失控!”

“失控?朕绝不允许!”耶律现猛地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扫过百官,“波斯的棉花、银矿,还有通往欧洲的商路,都是我辽命脉!若是丢了波斯,西域、天竺殖民地都会人心浮动,连锁反应的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却依旧威严:“秦琼!”

“臣在!”兵部尚书秦琼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立刻传旨给河中都护府,让尉迟恭率三万骑兵火速驰援波斯!”耶律现沉声道,“再传旨给天竺东印度公司,调两万步兵从波斯南部登陆,两面夹击叛军!务必在半个月内赶到波斯都护府,与徐茂公会合!”

“臣遵旨!”秦琼躬身领旨,转身就要传令。

“等等!”耶律现叫住他,补充道,“告诉尉迟恭和东印度公司将领,此次平叛务必严明军纪!辽兵敢趁机掠夺波斯百姓的,就地正法!另外,见到耶律虎后,不必押回洛阳,直接在波斯当众斩首,以平息民愤!”

秦琼心中一凛,连忙应道:“臣明白!”

看着秦琼离去的背影,耶律现目光转向殿外,满是焦虑。他不担心叛军实力——河中都护府骑兵是辽国最精锐的部队,天竺步兵也久经沙场,平定叛乱并非难事。他担心的是徐茂公——波斯都护府刚设立,兵力不足,徐茂公虽是能臣,面对全境叛乱,怕是难撑到援军到来。

“房玄龄,你立刻起草旨意,快马送波斯都护府。”耶律现对房玄龄说,“告诉徐茂公,援军半个月内必到,让他务必坚守都护府,兵力不足就暂时放弃周边城池,集中力量守核心区域。另外,安抚都护府内的波斯官员,许以重利,让他们别跟着伊嗣俟三世叛乱。”

“臣遵旨!”房玄龄躬身应道,立刻转身起草旨意。

殿内官员看着耶律现忙碌的身影,都有些感慨。他们知道,陛下此次是真的动怒了——既怒耶律虎的骄横,更怒局势的失控。这些年辽国四处扩张,殖民地越来越多,辽民在海外的骄纵日渐严重,陛下虽多次约束,终究还是出了乱子。

“陛下,”大理寺卿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此次波斯叛乱,根源是辽民在海外的欺压。臣以为,叛乱平定后,陛下应当出台更严厉的律法约束辽民,否则日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耶律虎。”

耶律现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叛乱过后,朕让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制定《殖民地辽民律法》,凡在海外的辽民,无论身份高低,触犯律法一律严惩不贷!另外,在各个殖民地设‘监察使’,专门监督辽民和官员,发现欺压百姓之事,立刻上报洛阳!”

他心里清楚,之前的“辽民守则”太宽松,才让耶律虎之流有恃无恐。这次波斯叛乱是教训——治理殖民地,光靠经济手段不够,还得有铁腕律法,否则再强盛的国力,也会被内部的贪婪与骄纵慢慢侵蚀。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内,递来新的奏报:“陛下,波斯都护府急报,徐都护已经放弃周边三个行省,将兵力集中在都护府所在地泰西封,目前叛军已经包围泰西封,正在攻城!”

耶律现的心猛地一沉,接过奏报快速浏览。奏报写着,叛军人数已达十万,虽多是乌合之众,可泰西封守军只有五千,粮草只够支撑十天。徐茂公说已派人加固城墙,组织百姓协助防守,但叛军攻势猛烈,怕是撑不了多久。

“十天……”耶律现喃喃自语,眉头皱得更紧,“尉迟恭的骑兵最快也得十天到,天竺步兵需要十五天……徐茂公,你必须撑住!”

他快步走到案几前,拿起笔亲自给徐茂公写手谕:“茂公,朕知泰西封危急,援军已在路上,十日必到。你乃我辽柱石,务必坚守,朕在洛阳等你凯旋。若粮草不足,可先向城内波斯贵族借粮,许以战后加倍偿还;若兵力不足,可释放都护府内囚徒,许以赦免,让他们协助防守。”

写完手谕,他交给内侍:“用八百里加急,尽快送到徐茂公手中!”

“臣遵旨!”内侍接过手谕,快步离去。

殿内再次寂静,耶律现走到《大辽疆域图》前,目光落在波斯位置,手指划过泰西封的标注。他想起徐茂公跟着自己多年,从平定中原到治理西域,立了无数功劳,是最倚仗的重臣之一。若是徐茂公有个三长两短,不仅波斯局势彻底失控,朝中也会少一位能臣。

“耶律虎这个畜生……”耶律现低声咒骂,怒火再次燃起。他发誓,平定叛乱后,一定要彻底整顿殖民地辽民,绝不让类似的事再发生。

这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秦琼匆匆走进来:“陛下,河中都护府和天竺东印度公司都已接旨,尉迟恭的骑兵已经出发,天竺步兵也在准备登船,预计明日便可启程!”

耶律现点点头,心中稍安:“好!密切关注波斯局势,有任何消息立刻上报!”

“臣遵旨!”秦琼躬身应道。

耶律现转向百官,语气沉稳:“诸位卿家,波斯叛乱虽急,国内政务不能乱。户部确保援军粮草供应,工部加快打造战船,保证天竺步兵顺利渡海,刑部立刻着手制定《殖民地辽民律法》。都各司其职,别出纰漏!”

百官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内侍这时又捧来一叠文书,是各地殖民地送来的日常奏报。耶律现拿起最上面一份,是南洋都护府上报的辽民与当地土着的冲突记录,眉头又不自觉地拧了起来——看来波斯的事,只是个开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女神攻略手册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陆爷的小祖宗又撩又飒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钢铁界 明末永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乡野奇途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九两金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大宋闲医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大明MC系统 反贼 红楼新君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大明贞德传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未知天命 敕封一品公侯 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夏池雨荷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txt下载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最新章节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