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过指挥塔,远处的天际线上,一道流星划破黑暗。星耀站在控制台前,目光如刀锋般冷冽,凝视着战术图上闪烁的防御节点。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所有预备役单位立即进入待命状态,明天零时起,全面升级防御等级。”
通讯官应声而去。
而星耀的目光,则始终没有离开那片即将燃烧的星空。
第二天清晨,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基地边缘的雾气,但整个遗迹已经进入了新的节奏。资源筹备、补给调配、防线加固——每一项计划都在稳步推进。然而,星耀清楚地知道,真正的战争不仅仅是物资和火力的比拼,更是人才与智慧的较量。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他在早餐会议中说道,“不只是战士,还有工程师、分析师、战术策划者……我们不能只靠老班底撑下去。”
伊莎贝拉坐在他对面,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报告,一边点头:“是时候了。我们的科技储备足够支撑一支年轻队伍的成长,只是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培养机制。”
“那就从今天开始。”星耀站起身,扫视一圈在座的核心成员,“我亲自来选人。”
选拔的第一天,报名点就排起了长龙。
来自各个星球的年轻人汇聚于此,他们有的出身普通家庭,有的曾在小型冲突中崭露头角,也有人是技术世家的子弟。每个人都带着渴望与紧张,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烈风负责体能测试区,他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一群年轻人咬牙坚持负重冲刺。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有些人已经筋疲力尽,却仍不肯放弃。
“你们要记住,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烈风的声音如同战鼓,“这是通往未来的战场,只有最强者才能留下。”
而在另一侧的智力测试区,伊莎贝拉亲自监督答题流程。题目涵盖了量子物理基础、战术推演模型、能量转换原理等多个领域。每一份答卷都被严格评分,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最终的去留。
“这里不是学校。”她对一名年轻的考生说道,“你必须证明自己能在高压环境下快速做出判断。”
经过三天的激烈筛选,最终有六十三名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加入遗迹科研与军事团队的学员。
当天下午,星耀在训练场发表讲话。
“你们已经通过了第一关。”他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场地,“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三个月,你们将接受最严苛的训练,学习最先进的科技,掌握最复杂的战术。如果你们能挺过去,就能真正成为改变银河的力量。”
人群中一片寂静,只有风穿过金属结构发出的低鸣。
培训的第一周异常艰难。
许多新人从未接触过如此高强度的学习模式。每天十六小时的课程安排,加上实战模拟与体能训练,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有人开始动摇,甚至有人悄悄递交了退出申请。
星耀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于是在一次夜间集训后,他亲自来到宿舍区,与几名学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他坐在一张折叠椅上,语气平静,“那时候我连最基础的能量矩阵都看不懂,更别说操作战斗机甲。但我没有退缩,因为我明白,只有不断突破极限,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一位名叫雷欧的青年抬起头,眼中带着犹豫:“可我们现在学的东西太难了,感觉永远赶不上进度。”
“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星耀笑了笑,“重要的是方向是否正确,脚步是否坚定。我会让导师们调整教学方式,给你们更多适应的时间,但前提是——你们愿意坚持。”
第二天,教学组根据反馈调整了课程节奏,并引入了一种新型互动式学习系统。学员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直接进入模拟实验室,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导师们也开始采用小组辅导的方式,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变化很快显现出来。
原本沉默寡言的学员逐渐活跃起来,课堂讨论变得热烈,实验数据的准确率也在逐步提升。而在战术训练场上,学员们的反应速度和协作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他们正在成长。”烈风看着训练场上的一支新兵小队,低声说道,“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有了战士的影子。”
“这才刚刚开始。”星耀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一名正专注调试武器参数的女学员身上。她的名字叫艾琳,天赋异禀,短短几天内就在能量调控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也传来了好消息。
一名学员在研究远古遗民遗留下的能量核心时,提出了一个新的共振频率优化方案。这个方案虽然还未完全验证,但却引起了伊莎贝拉的高度关注。
“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她在会议上展示那份报告,“如果我们能成功优化能量输出效率,前线部队的作战时间可以延长至少百分之二十。”
星耀点了点头:“继续深入研究,让这名学员参与核心实验。”
随着培训进程的推进,整个遗迹的氛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旧力量之间的融合更加顺畅,团队协作效率显着提升。而那些曾经被质疑无法胜任的新人,如今已经能够在模拟战场上独立制定战术策略。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
在一次夜间演练中,一名学员因操作失误导致整支小队陷入困境。尽管最终被及时救援,但这次事故暴露出新人在实战经验上的严重不足。
“我们必须加快他们的实战训练。”星耀在紧急会议上说道,“不能再停留在模拟层面,而是要让他们真正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
于是,训练强度再次升级。
除了日常课程外,学员们被分派到各个前线观察点,轮流参与真实作战任务的后勤支援工作。他们在极端环境下执行运输、维修、情报分析等任务,逐步建立起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
几周后,星耀亲自带队前往一处外围哨站,带领部分学员参与一次小型突袭行动。行动目标是一处敌方临时据点,虽规模不大,但位置关键。
当战斗正式打响时,星耀注意到几名学员的表现格外突出。他们在混乱的战场上迅速判断形势,果断执行战术指令,甚至在关键时刻协助主力部队完成包围。
战斗结束后,星耀站在废墟边缘,望着远方的星辰。
“他们已经开始发光了。”他轻声说道。
伊莎贝拉走到他身边,望向那些正在整理装备的年轻面孔:“也许,他们就是银河未来的希望。”
星耀没有回应,只是抬头看向那片深邃的星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尚未到来,而这些人,将成为抵御风暴的利刃。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将军!”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前方发现不明信号,来源未知,但……似乎不是敌军。”
星耀眼神一凝,转身大步走向指挥车。
“调出信号源。”他说,“我要亲眼看看,是谁在这个时候,闯进了我们的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