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真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到底该拿他怎么办呢!?”
阿芝的声音里浸满了疲惫与无措。这个儿子,如今已成了她心头最沉的一处牵绊,也是最难解的结。叶童待他那样真心,处处包容、疼爱,却始终没能暖化他那份固执。从前他尚且只是明着闹:摆脸色,说冲话,逼分离,如今竟学会了暗地里使手段、用计谋。一边是自己怀胎十月、倾尽心血养大的心头肉,一边是愿与之携手余生的心上人,为何想求得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竟会如此艰难?
叶童将她的挣扎与痛苦都看在眼里。眼前的困局该如何破解?回想小杰离开时的神情,虽有计谋被识破的仓惶,可看向自己时,那份隐约的敌意却分毫未减。一计不成,只怕还会有下一计。她太懂得一个人执念深种时,会多么顽固,多么不择手段。若是旁人如程逸,她大可直面对抗、寸步不让,可那是小杰——是阿芝的孩子,也是她早已视如己出的孩子。这要她如何硬得下心肠?
她思绪飞转,与其终日与小杰周旋博弈,彼此消耗,不如……顺势而为。
“宝儿,”叶童轻声开口,指尖温柔地梳理着阿芝耳际的碎发,声音里带着深思熟虑的温柔,“你还记得过年时在爸妈家,我们尝试着和小杰谈心的事吗?那时候他就已经关上了沟通的门。”
阿芝轻轻点头,找小杰聊天的那一幕在脑海里重现!
叶童的手指轻轻掠过阿芝的额角,眼神里透着心疼与了然:“从那时起,这孩子心里就埋下了自己的打算。如今不惜用这样的方式,可见这份执念在他心里酝酿了多久,又憋得有多深。”
叶童声音短暂停顿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嗓音愈发轻柔,却字字清晰:“小杰的出发点,我们都能理解——他渴望一个他心目中的的家。这份心情,我们都懂,也愿意体谅。可若他一直放不下这个执念,我们就不得不一直活在他的算计里。这样的日子,我们会精疲力尽,而小杰——我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在这条偏执的路上越走越累?”
阿芝静静听着,若小杰始终不愿放手,她们的确将永无宁日。“宝,你的意思是?”
叶童望进她不安的眼底,清晰而平静地说出那三个字:“我们分手。”
阿芝几乎是瞬间绷直了背脊,脱口而出:“我不!”
“别急,老婆,”叶童立刻将她重新拥入怀中,掌心温柔地抚过她的后背,声音低沉而清晰,“是演给外人看的分手,只是戏。”
“外人?”阿芝抬起盈满不安的眼睛。
“所有小杰能接触到的人。”叶童耐心解释,逻辑分明,“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要演得逼真,真到他深信不疑,真到他能够彻底安心。只有这样,他才会放下所有防备,不再耗费心机来阻挠我们。而且——”她稍稍停顿,抛出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理由,“再过几个月小杰就要去北影报到了。如果这件事如他所愿‘达成’,他便能了却心事,专心投入学业,我们也不必终日提防。”
阿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新的担忧随即浮现:“那爸妈那边呢?他们若是知道了,该有多伤心……还有,圈子里的关系盘根错节,万一将来他通过别的途径察觉了真相,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他?”
叶童沉吟片刻,目光沉静而深远,显然已深思熟虑。“所以,这场戏,唯独我们二人是知情者。在其他所有人面前——包括爸妈——我们的状态就是已经分手。”她的语气果断,“到时候你可以回家好好安抚二老。真相永远只由我们亲口定义,不会被旁人的闲言碎语左右。我们‘分开’或是‘复合’,主动权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
她接着说道,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即便他将来有所察觉,我们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段时间,是我们为自己争取来的缓冲。时间能改变很多事——也许到那时,小杰已经变得更加成熟,阅历增长后,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不同。”
“可是……”
叶童微微起身,凝视着阿芝盈满忧虑的眼睛:“我们不是在欺骗他,阿芝。我们是在为他,也为我们自己,争取一个缓冲的余地。用一场他愿意相信的‘结局’,换回现实中的平静。在这段日子里,我们照样可以默默关心他,以更温和、更不让他抵触的方式。”
阿芝的眼中仍凝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夜的宁静:“可是……若有一天他发觉,自己最亲的两个人,竟联手演了这样一出戏……在他眼里,这会不会成了一种……背叛?”
叶童沉默了片刻。这个问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压在心口,令她不得不慎重。
“或许会。”她最终选择坦诚,没有回避这个可能伤人的答案,“但若真有那一天,我宁愿相信,那时的他已拥有更成熟的心智,能够读懂我们此刻的无奈与深爱。比起眼下这无休止的猜忌与算计,我宁愿去赌一个未来彼此理解的可能。”
她轻轻捧起阿芝的脸,拇指温柔地抚过她微湿的眼角,声音沉静而坚定:“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好属于我们的当下。这场戏,从不是为了伤害他,而是为了不让持续的对抗,一点点磨光我们之间最后的亲情与期待。”
阿芝久久凝视着叶童,在那双深邃而果决的眼眸中,她仿佛也汲取到了一丝力量。她终于缓缓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我懂了。”她将额头轻轻贴上叶童的,叹息声中带着认命般的妥协,“那就……先这样安排吧。”
短暂的静默后,她抬起眼,语气里带着一丝茫然的务实:
“那这场‘分手’的戏……我们该怎么演?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我们不妨先主动找他谈。不必质问,只是关心。我想看看他的反应——是慌乱,是愧疚,还是固执?
她的声音很轻,像在梳理一个精致的棋局:
倘若他情绪激烈,不肯退让,那便是最好的时机。我们当场就可以给他看。一个失望的眼神,一句决绝的话,在那一刻都会显得无比真实。
她微微停顿,眼神里透着深思:
若是他掩饰得好,或是态度软,那我们也不必着急。等一个更自然的契机——比如我离开剧组后,找个合适的理由。
说到这里,叶童的语调变得更加柔软,带着周全的考量:
其实,以他现在的状态,面对我们时难免尴尬。强行对峙,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思虑良久的最佳方案娓娓道来:
不如这样吧!明天咱们也不找他谈话了:等我回去后,我们找个你的由头。然后在电话里大吵一架,你哭着说要分手。选一个他大概率能听到的时机,让这一切自然地传到他耳朵里。
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阿芝脸上:
这样安排,既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又保全了你们母子的感情。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我和他之间的正面冲突,不会让关系彻底僵化。
叶童的声音愈发轻柔,却透着洞悉人心的智慧:
人总是更相信自己得知的。让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这场戏才算圆满。而且——
她顿了顿,指尖轻抚过阿芝的掌心:
由你主动提出分手,在他眼里,你依然是爱他的母亲;而我,不过是个让你们产生矛盾的。这样的剧本,最能让他接受,也最能保护你们之间的亲情。
阿芝又轻轻靠进叶童怀里,声音里带着妥协后的释然:“你说得对。虽然这不是最完美的办法,但至少能暂时稳定小杰的情绪,让我们之间的感情少一些阻碍……我希望他能安心学习,在研读剧本时学会体会世间百态,总有一天能真正理解我们的感情。”
叶童眼睛一亮,指尖轻轻抚过阿芝的发丝:“说到剧本,我倒是有了个主意。我们直接找小杰沟通他可能会拒绝,就算不拒绝,以他那固执的状态,效果也不怎么好,不如让他通过作品来感受。艺术最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你说得对!”阿芝抬起头,眼中泛起希望的光,“我们可以,特意找一些讲述类似感情的电影和剧作给他。”
叶童微笑着继续完善这个计划,指尖轻轻摩挲着阿芝的手背:“我记得有几部作品处理得特别细腻——比如《漂浪青春》,用三段式的叙事,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恋者在社会压力下的生活轨迹;还有《情迷女人心》,讲述一位神学院女教授与马戏团女表演者之间突破世俗的爱情。这些作品里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做出的选择,或许能让他跳出对我们的偏见,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这种感情的纯粹与珍贵。”
阿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样的作品确实最好。特别是《漂浪青春》,它展现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生活中真实的挣扎与坚持,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她顿了顿,眉头又微微蹙起:“不过,我们要怎么自然地让他看到呢?不能直接推荐,那样显得太过刻意了。以他现在的状态,可能看都不会看!”
“这个简单。”叶童的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他是北影预备生嘛,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老师。”叶童早已想好了方案,“我记得北影的张教授一直很推崇《漂浪青春》的叙事手法,可以请他将其列入推荐片单。至于《情迷女人心》,它的镜头语言很有研究价值,完全可以作为视听课程的补充教材。”
阿芝的眼中重新亮起光芒:“这样好。让他以为是自己专业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我们强加给他的说教。也许在分析镜头、研究叙事的过程中,他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其中真挚的情感。”
夜更深了,但两人越说越觉得这个方案比单纯的“假分手”更有建设性。
“其实,”叶童的声音温柔似水,“我们这么做,不只是为了让他接受我们,更是为了拓宽他的认知。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他需要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情感模式。”
阿芝靠在她肩上,轻声说:“我有时候在想,也许小杰的抗拒,不仅仅是因为想要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更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理解与他不同的爱。”
“所以我们要给他时间,用最温和的方式。”叶童抚摸着她的头发,“艺术是最好的桥梁。当他在电影中为别人的爱情流泪,在剧本中感受角色的挣扎,也许某一天,他会突然明白——原来爱情的形态从来不止一种。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当两颗心真诚相拥时,那份情感的本质并无不同。爱就是爱,它本身从来无关对错,更不该被简单地划分界限。”
她稍作停顿,眼神温润:“除了这些,我还想到一部经典作品——《克莱默夫妇》。这部电影虽然不涉及同性话题,却深刻展现了即使父母分开,各自走向新的人生,他们对孩子的爱却从未改变。表面婚姻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亲情的消逝。”
阿芝若有所悟地点头:“你是想让他明白,父母之爱不会因为婚姻破裂而消亡”
“正是。”叶童握紧她的手,“完整的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就像《克莱默夫妇》中的父母,虽然选择了分开,却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深爱着孩子。我们也要让小杰懂得,真正的家庭,在于彼此心中的牵挂与守护,而不只是一纸婚约或一个形式。”
阿芝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但这次不是出于悲伤,而是因为希望:
“我不求他立刻理解,只希望他能打开心扉。也许最初他会有抵触,但那些美好的故事会像种子一样,悄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叶童握紧她的手:“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等到他真正懂得欣赏每一种爱的美好时,我们再告诉他真相,他一定会理解的。”
窗外,启明星已经升起。阿芝望着渐亮的天色,轻声说:
“那就这样决定了吧——我们既演好这场‘分手’的戏,也精心准备这些‘偶然’的文艺熏陶。双管齐下,既给他想要的‘结果’,也给他需要的‘理解’。”
叶童在她额上落下轻柔一吻:“这条路或许迂回,但却是最能保护所有人的选择。相信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会带着更宽广的胸怀,真正地祝福我们。就像你的梦境一样,为我们呐喊‘亲一个!’哈哈……”
阿芝也跟着呵呵呵的笑着,也亲了亲叶童的脸颊,“老公,希望我们梦想成真!”
“会的,宝!梦想成真!”
晨光微熹中,两个相爱的人相拥而眠。她们知道,前方或许还有风雨,但爱与智慧,终将为她们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