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对耶利米说:
你去陶匠那里买一个陶瓶,带上几位百姓的长老和祭司,同往欣嫩子谷,到陶器碎片门入口处,在那里宣告我赐你的话。
你要说:犹大君王和耶路撒冷居民啊,当听上主——万军之神、以色列之神——的话:看哪,我必使灾祸临到这地方,凡听见的人都必耳中鸣响!
因他们离弃我,使这城成为拜异教之神之地,向他们烧香祭祀——这神是他们和祖先、犹大列王从不认识的;又使这地流满无辜人的血,建造巴力的邱坛,将自己的儿女用火焚烧献给巴力——这是我不曾吩咐、不曾提说,也从未想过的恶行。
因此日子将到,这地方不再称为陀斐特欣嫩子谷,反要称为杀戮谷。
我必在这地使犹大和耶路撒冷的计谋破碎如瓦器,容仇敌刀杀百姓,尸首成为飞鸟走兽的食物;我必使这城沦为荒场,受尽嗤笑——过客见其伤痕无不惊骇战兢。
我必使他们在围困窘迫中,吞吃自己儿女的肉,彼此相食——这是那些索命之敌带给他们的浩劫。
耶利米啊,你要当着同行人的面摔碎这陶瓶,宣告:万军之上主如此说:我要照样打碎这民这城,如同这不能再修补的瓦器。
人要在陀斐特埋葬尸首,甚至无处可葬。
我必使耶路撒冷如同陀斐特——这城的房屋,犹大列王的宫殿,都必如陀斐特成为不洁之处;因他们在房顶向天上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
于是耶利米从陀斐特返回——就是上主差他预言之处,站在圣殿院中对众民说:
万军之上主、以色列的神宣告:我必照所宣告的灾祸,惩罚这城和四周村镇,因这百姓硬着颈项,不听我的话。
——————
本章启示与现实意义
这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先知行动,传递出非常震撼的属灵警示:
1. 审判的确定性摔碎的瓦器象征着不可逆转的审判。当百姓持续地以偶像崇拜和残害无辜来玷污土地的时候,神的忍耐就到达了极限。
2. 圣俗混淆的危机,犹大在神圣的耶路撒冷混杂异教仪式(包括献人祭),这表明信仰的妥协必然导致道德沦丧。
3. 集体责任的代价,长老和祭司作为领袖亲眼见证了警告,这说明整个社会体系都需为悖逆承担后果。
4. 象征行动的威力,神让先知用具体行动传递信息,显明真理需要可见的载体,强化话语的冲击力。
现实指导:
- 警惕信仰的混杂:今日的巴力崇拜可能以是物质主义、权力崇拜,个人崇拜等形式再次出现。
- 重视群体性影响:领袖和大众需要共同塑造社会风气,每个人都需为整体方向负责。
- 认识点状犯罪的扩散性:局部妥协终将污染整体(如房顶祭偶像牵连全城)。
- 在恩典中牢记神圣严肃性:神虽恒久忍耐,但拒绝悔改终将招致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