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首页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灵域 万界天尊 大道朝天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重生七零:闷骚军长俏媳妇 修罗剑尊 诸天的收藏家 异界兽医 现代小城隍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文阅读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txt下载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8章 神仙二十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段生遇仙记

荥阳有个叫郑曙的人,是着作郎郑虔的弟弟。他学问广博,本事又多,还总爱琢磨些新奇事儿,骨子里带着几分侠义劲儿。某天家里请客,大伙儿聊起人间稀罕事,郑曙忽然话锋一转:“各位常读《晋书》吗?见过里面记载的太尉郗鉴吗?史书虽说他早过世了,可如今啊,他还好好活着呢!”

满座客人都惊得直起身,忙催他细说。郑曙便讲起了朋友的故事:“我认识个武威人叫段扬,在定襄当县令。他有个儿子,打小就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学说,不沾酒肉。十六岁那年,这孩子跟父亲请求:‘我想寻访名山大川,找得道高人学本事。’段扬疼儿子,也敬重他的志向,给了他十万钱,让他去了。”

天宝五载,段生赶路经过魏郡,在一家客栈歇脚。店里住着个客人,自己驾着一头驴,买了几十斤药材,全是些养生辟谷用的稀罕玩意儿。这客人总说还差几味难寻的药,天天去集市上的商栈找胡商打听。段生瞧这客人,七十多岁的年纪,眉毛胡子都白得像雪,脸色却红得跟桃花似的,也不吃五谷杂粮——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段生又惊又喜,知道遇上得道高人了。趁客人空闲时,他特意买了珍贵的果子、精致的点心,还有上好的药酒,恭恭敬敬地送到客人面前。客人见了反倒一愣,问他:“年轻人,你这是做什么?”段生躬身答道:“晚辈看先生气度不凡,定是有道之人。晚辈一心求道,想跟着先生学些真本事,还望先生成全。”

客人沉吟片刻,点点头:“我住在山里,那儿还有几位老友。你若真有诚心,便跟我来吧。”段生喜出望外,收拾好行李,跟着客人往山里走。越往里走,风景越奇:山路旁满是奇花异草,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连空气都比外面清新几分。走了约莫半天,终于到了一处山谷,谷里有几间石屋,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客人领着段生进了谷,指着石屋说:“北边那几间,是几位先生住的地方。东边厢房有厨房灶台,房檐下有山泉往下流,不用去井里打水。北边那扇门里,西边两间合为一室,常年关着门;东边两间住了六位先生。屋前的走廊下,摆着好几架书,总共有两三干卷。谷里还存着上千石粮食,药材更是多得数不清,醇酒也总有好几石。”

说着,客人就带段生去拜见其他几位先生。先生们打量着段生,开门见山地道:“年轻人,住在山里可跟在人间不一样,辛苦得很。得能忍饥挨饿,靠吃药饵过日子。你要是能甘心受这份苦,才能在这儿住下。你真的能做到吗?”段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晚辈为了求道,什么苦都能吃!”

先生们见他态度坚决,便留他住了下来。转眼过了五天,姓孟的先生对段生说:“今日正好,带你去拜见老先生。”说着,就引着段生走到西边那间常年关着的石屋前,轻轻推开了门。屋里是个石堂,北边开着一扇窗,往外望去,能看见远处连绵的山谷,云雾在山谷间飘着,像仙境一样。

石堂中间,有位老者坐在绳床上,面朝北边,闭目凝神,正在打坐。孟先生示意段生上前拜见,段生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过了好一会儿,老者才缓缓睁开眼睛,对孟先生说:“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年轻人?看着倒还不错,就交给你当弟子吧。”段生听了,连忙再次下拜,感谢老者收留。

拜别老者后,孟先生带着段生走出石屋,又把房门关上。段生望着石屋前的景色,只见西边有条山涧,涧边种着十棵松树,每棵都有好几丈高。松树下有块巨大的磐石,能坐下上百人,石头中间还刻着棋盘——想来是几位先生空闲时下棋的地方。

往后的日子里,段生跟着先生们学道:白天跟着读道家典籍,了解天地自然的道理;傍晚跟着采草药,分辨哪些能治病、哪些能养生;闲暇时,先生们还会教他吐纳之术,教他如何在山林里辨别方向、寻找食物。刚开始时,吃惯了五谷的段生,吃起药饵来总觉得难以下咽,夜里也会想家。可一想到自己求道的初心,他就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段生吃药饵渐渐习惯了,身体也越来越硬朗,爬山涉水不觉得累,连眼神都比以前清亮了。先生们见他好学又能吃苦,也愿意把更多真本事教给他:教他看星象辨吉凶,教他用草药治小病,还教他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身。段生也越发恭敬,不管是扫地、砍柴,还是整理书籍、晾晒药材,都做得一丝不苟。

有天,段生跟着之前在客栈遇到的那位客人去山里采药,忍不住问:“先生,之前听郑曙先生说,《晋书》里记载的郗鉴太尉还活着,莫非……”客人微微一笑:“你说的那位老先生,便是郗鉴。当年他功成身退,潜心修道,不知不觉就活了这么多年。世人只知他是前朝太尉,却不知他早已得道成仙。”

段生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老先生更添了几分敬佩。又过了几年,段生学到的本事越来越多,言行举止也越发沉稳,先生们都说他“得了道的真谛”。后来,段生曾下山探望过父亲段扬,段扬见儿子不仅身体康健,还多了几分仙风道骨,心里又欣慰又骄傲。段生没在山下多留,只嘱咐父亲保重身体,便又回了山里——对他来说,那处山谷才是真正的归宿。

郑曙讲到这儿,满座客人都听得入了迷,有人忍不住感叹:“原来真有得道长生之人!”郑曙笑着说:“不是人人都能遇上仙缘,但段生的诚心和坚持,倒是值得我们学。”

是啊,这世间哪有凭空掉下来的“仙缘”?段生能得高人指点、学得真道,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那份“一心求道、不畏辛苦”的执着。无论是求道、求学,还是做事,只要有这份坚定的初心和咬牙坚持的韧劲,终能抵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抵就是这般道理。

2、契虚求仙记

姑臧李氏有个儿子叫契虚,他父亲在唐玄宗时做过御史。契虚打小就对佛教的事格外上心,总爱跟着庙里的僧人问东问西,看那些描绘佛国的壁画能看大半天。到了二十岁那年,他索性剃了头发、穿上僧衣,住进了长安的一座佛寺,成了真正的出家人。

日子本该就这么平静下去,可没几年,安禄山就攻破了潼关,唐玄宗带着人往蜀地逃去,长安城里乱作一团。契虚不想卷入战乱,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一路往太白山逃去。山里没什么吃的,他就采柏树叶充饥,渐渐竟断了五谷杂粮,只靠柏叶和山泉过活。

有天清晨,契虚正在山腰的岩石上打坐,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他睁开眼回头一看,只见个道士站在不远处:道士身形清瘦,眉毛胡子全白了,可眼神亮得像星星,身上的青色道袍虽旧,却干干净净。那道士走到契虚面前,上下打量他一番,开口说道:“师父你骨骼清奇,透着股孤高灵秀的劲儿,日后定能去仙都游历一番。”

契虚闻言一愣,连忙站起身合十行礼:“贫道就是个尘俗里的僧人,哪有福气去仙都那样的地方?”道士笑了笑:“仙都离这儿不远,只要你肯用心去寻,就能找到。”契虚心里一动,连忙请道士指条明路。道士思索片刻,说:“你可以先去商山的客栈准备些吃食,到时候会遇到个‘捀子’——就是背着竹篓做买卖的人。你在商山好好招待他,给他些吃食。要是他问你要去哪里,你就说想去稚川。到时候,他自会带你去该去的地方。”

得了道士的指点,契虚又惊又喜,当天就收拾好东西下了太白山,往商山赶去。一路上,他看着战乱后的村庄一片荒芜,心里越发盼着能找到一处安宁之地。走了约莫半个月,终于到了商山,找了家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又买了些干粮、糕点和一壶米酒,天天在客栈门口等着捀子出现。

这一等就是三天。第四天午后,契虚正坐在客栈门口的石阶上晒太阳,忽然看见远处来了个人:那人背着个大大的竹篓,里面装着些草药和山货,脚步轻快地往客栈这边走。契虚一眼就认出,这准是道士说的捀子,连忙起身迎了上去,恭敬地说:“这位大哥,一路辛苦,要不要进来歇歇脚,吃点东西?”

捀子停下脚步,有些诧异地看着契虚:“咱们素不相识,你怎么平白无故请我吃东西?”契虚把捀子请进客栈,摆上准备好的吃食和米酒,才慢慢说道:“实不相瞒,我想请大哥帮个忙。我想去稚川,却不知路怎么走,听人说大哥熟悉这一带的山路,所以想请大哥指条路。”

捀子端起酒杯喝了口酒,又夹了块糕点放进嘴里,嚼了嚼才说:“稚川可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地方,你去那儿做什么?”契虚叹了口气:“如今世间战乱不休,我只想找个清静地方修行。之前有位道长说,稚川是个好去处,还说您能带我去。”捀子闻言,盯着契虚看了好一会儿,见他眼神诚恳,不像是说谎,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明日一早你跟我走吧。路上不好走,你得有个准备。”

第二天天刚亮,契虚就跟着捀子上了路。山路比他想象的还要难走,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全靠捀子在前面用砍刀砍断荆棘开路。走了约莫半天,周围的景色渐渐变了:路边的草木越来越茂盛,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连鸟鸣声都比别处清脆。又走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捀子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前面一处发光的地方说:“前面就是稚川了,你跟着我,别乱说话。”

契虚顺着捀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山谷里透着柔和的光,像是有无数盏灯在里面亮着。他跟着捀子慢慢走进山谷,越往里走,那光越亮,最后竟像日月照耀一般,把整个山谷照得清清楚楚。契虚心里又惊又怕,后背不知不觉冒出了汗,连头发都竖了起来。

走了一会儿,捀子指着石壁下卧着的一个人说:“那人姓乙,名叫支润,原本也是人间的普通人,后来得道才到了这里。”契虚顺着看去,只见那人闭着眼睛,神态安详,身上似乎也透着淡淡的光。他正想再多看几眼,捀子却催着他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他们来到一座石屋前。捀子推开门,对契虚说:“里面是真君,你进去拜见吧,记得态度要恭敬。”契虚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迈步走进石屋。屋里坐着位老者,身穿白色长袍,面容慈祥,见契虚进来,缓缓开口问道:“你既来此,可知‘三彭之仇’是什么?”

契虚一下子愣住了,他从未听过“三彭之仇”,张了张嘴,却答不上来。老者也不责怪,只是耐心解释道:“‘彭’是三尸的姓,这三尸常年住在人的身体里,专门盯着人的过错。每逢庚申日,它们就会把人的过错记录下来,上报给天帝。所以想学仙的人,得先断绝这三尸,这样才能修成神仙;不然的话,就算你再用心修行,也没什么用处。”

契虚听着老者的话,恍然大悟,连忙跪下磕头:“多谢真君指点,贫道受教了。”老者点了点头:“你既有向道之心,又能吃苦,日后定有成就。你先回去吧,好好修行。”

从石屋出来后,捀子就带着契虚往回走。回去的路还是之前走过的那些,可契虚心里却跟来时完全不一样了,满脑子都是真君说的“断绝三尸”的道理。路上,他忍不住问捀子:“大哥,真君说的三尸,真的能断绝吗?”捀子笑道:“只要你能坚守本心,不被贪念、嗔念、痴念所困,自然就能断绝三尸。修行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啊。”

回到太白山后,契虚找了个山洞住了下来,按照真君的指点,一边继续绝粒吸气,一边修养心性:遇到山里的野兽,他不驱赶,只是安静地避开;捡到猎人丢失的弓箭,他会放在显眼的地方,等着猎人来取;就算遇到下雨天,山洞漏雨,他也不抱怨,只是找些茅草把漏雨的地方堵上。他再也没跟别人提起过去稚川的事,只是默默修行。

日子一年年过去,契虚的道行越来越深,面色也越来越红润,看起来比同龄的僧人年轻不少。到了贞元年间,他离开了太白山,搬到了华山脚下居住。

有一回,荥阳的郑绅和吴兴的沈聿从长安往东出关,走到华山脚下时,天忽然下起了大雨。两人没带雨具,看见路边有间简陋的茅屋,便跑过去敲门,想进去避避雨。开门的正是契虚,他见两人浑身湿透,连忙把他们让进屋里。

茅屋里很简单,只有一张石床、一张木桌和几把竹椅,墙角堆着些晒干的草药。郑绅和沈聿坐下后,才发现屋里没有厨房,也没有米缸,忍不住问:“师父,您平日里吃什么啊?”契虚笑着说:“我早已断绝五谷,平日里就靠吸气和草药过活,不用做饭。”

两人听了都很惊讶,沈聿忍不住问:“师父,断绝五谷会不会很辛苦啊?我听说有人绝粒几天就受不了了。”契虚摇了摇头:“刚开始确实有些难受,总觉得饿,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其实最难的不是绝粒,是守住本心。只要心不贪、不躁、不怨,就算吃再多苦,也不觉得难。”

郑绅和沈聿听着契虚的话,心里都很受触动。那天雨下了很久,他们在茅屋里跟契虚聊了很多,听他讲太白山的生活,讲修行的道理,直到雨停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后来,郑绅和沈聿逢人就说,华山脚下有位得道的高僧,不仅能绝粒修行,还懂得很多人生道理。可契虚依旧像以前一样,每天打坐、采药、修行,不管外面的人怎么说,他都不为所动。

契虚这一生,从长安的僧人到太白山的修行者,再到华山脚下的隐士,始终坚守着向道之心。他明白,仙都虽好,却不是修行的终点;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的稚川,而在自己的心里——只要能守住本心,断绝贪嗔痴念,就算身处尘世,也能拥有一片安宁的“仙都”。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有人追求事业,有人追求家庭,有人追求理想。可无论追求什么,最难的都是守住本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困,不被一时的困难所打败。就像契虚一样,只要心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就算走得慢一点,也终能抵达自己想要的“稚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我真是大明星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移动藏经阁 我是掌门 封神:请尽情吩咐妲己 虚空极变 雪国的青梅四重奏 从小蛇开始进行异化 超越武极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靠玄学发家致富 神魔天航 天才狂女 环中猫 风玲之声 驾个小艇去明末 修道至苦是人间 我的宝可梦实在太努力了 斗罗之灵珠神剑天麟 学阀之路 恒王 
最近更新荒岛美人鱼 彼岸花开,万古女帝 开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员 网游穿越成npc,开创东方剑道 记青崖 模拟,三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 热血传奇之风云再起 我爱你生生世世新白续 散修剑神 我有一剑独尊 谢邀,人在修仙,刚成为天花板 开局殓尸人,我靠氪命斩妖长生 你一个女修:拿着万魂幡还咯咯笑 团宠小师妹竟是混沌灵根 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 五彩珠缘之青云风云 我在玄幻世界导演名场面 长生修仙,从补全功法开始 她们不放过我啊! 桀桀桀,照着族谱杀,一个都别活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txt下载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