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首页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永不解密 通天之路 师兄个-个太无良 万界天尊 楼上楼下 原神,长枪依旧 至尊仙帝 如梦令 我的诡异人生 弈战狂神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文阅读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txt下载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3章 神仙二十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神仙识天子

传说王远知出生前,母亲曾梦彩凤投怀,腹中竟有清越之声。一位高僧对他父亲断言:“此子日后,必为神仙领袖!”

他少年便颖悟非常,博览群书。初入茅山,便拜在大宗师陶弘景门下,尽得真传。待到隋炀帝尚为晋王坐镇扬州时,兴建玉清玄坛,特遣使者屡次相邀,请其主持法坛。

王远知应邀而至。晋王正襟危坐,忽见阶下道士须发竟在须臾之间尽成霜雪,惊得几乎离席;待要呵斥驱逐,转眼间,那霜雪又悄然褪尽,须发如墨——晋王心中震动,只得任其离去。

大唐高祖犹在潜邸之时,王远知已窥得天机,暗呈符命,预言真龙将起。到了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携心腹房玄龄,一身布衣,悄然踏入茅山幽径。未等开口,王远知早已含笑迎出,目光如炬,直指世民:“此间有圣人,莫非是秦王吗?”

李世民坦然相认。道人肃然道:“君当为太平天子,望自珍重。”

后来秦王果然践祚,太宗登基,欲授远知显爵。他却只淡然一笑,稽首固辞。贞观九年,润州茅山深处建起太平观,他拂尘而去,身影终隐于苍翠云深之处,仿佛一滴露水归于晨雾。

名利如浮云过眼,权势似春冰易消。真正的智者,心中自有山水,深谙何时当如虹霓耀于帝阙,何时该如轻烟散入林泉——人生最高境界,原在进退俯仰之间,知天命而守本心。

2、药翁正心

武则天晚年,益州城中有位无名老翁,终日携一药壶在市井卖药。所得钱文,转眼就散给贫苦人。他似不食人间烟火,只饮清泉度日,如此竟过了一年有余。凡患病者求药,无不痊愈。人们常见他独自徘徊江畔,凝望流水终日;或登高远眺,静默不语。

一日,药摊前来了个久咳的妇人。老翁递过药包,目光却如古井般沉静:“夫人可知,人身便似一国?心为君王,脏腑如朝中重臣,九窍似地方官吏。”妇人愕然抬头。

“若君王昏聩,”老翁轻叩自己心口,“纵有良臣,国亦难救。欲求身安,先正此心——莫任其贪求无度,莫纵其狂思乱绪,莫溺于嗜欲,莫惑于虚妄。心君清明,则脏腑纵有小恙,调治亦易;九窍自得安宁。”

他取出一味药放在掌心:“药亦有君臣佐使之别。攻病如治国,君药为帅,臣药相佐,使药引路,次第分明。”妇人捧着药包,仿佛捧着半卷治国方略。

药翁身影渐隐于市声。偶有人见他静立渡口,衣袂在风中翻飞如帆,目光却似磐石般定在浩浩江流之上。

后来他如云烟消散,只留清风在巷陌间低语:百病攻身,药石可解;一心失守,万药难医。身之安康,根在神志清朗;浮生安稳,终系方寸澄明——心若如镜无尘,照见的何止是江流,更是天地间亘古长存的真淳。

3、云阶误

青城山的雨雾湿了崔伟的衣襟。他跨下驴背,解鞍稍歇,只一错眼,那驴竟甩头钻入林莽。崔伟追得气喘,荆棘撕破衣袍,待扶住老松喘气时,暮色已浓如墨汁。乱石深处隐着一个洞口,驴蹄印竟蜿蜒入内。他只得硬着头皮摸索进去。

洞中漆黑,他倚壁昏睡。不知几时,石隙透入微光。崔伟踉跄前行,洞径渐阔,豁然开朗处,他惊得险些跌倒——眼前云霞蒸腾,玉阶直上九霄,金城巍峨,数百甲士执戟肃立,寒光凛凛。

“凡夫何敢擅闯?”喝问如雷贯耳。

崔伟伏地颤声道:“迷途书生,求谒仙翁。”

甲士入城禀报。良久,朱门洞开。玉殿深处,一位身逾丈余的羽衣老翁端坐云台,须发似雪,侍女环列如星。仙翁含笑:“此乃洞天福地。引你来的驴子,正是我遣去的使者。”他目光温煦,“膝下唯有一女,与你早有夙缘。今日合卺,亦是天意。”

崔伟如在梦中。仙童捧来青玉盒,盒中两丸丹药,莹若朝露。崔伟依言服下,只觉一股清气涤荡肺腑。周身皮肉簌簌发痒,如蝉蜕般片片剥落。揽镜自照,镜中人竟成唇红齿白的少年模样。

仙娥引他入后庭。曲廊深处,云锦屏风后转出一位素衣女子,身姿若新柳拂水,双眸含星,正是仙翁之女。她不言不笑,只将一盏玉露递到崔伟唇边。那清甜滋味滑入喉中,崔伟顿觉心神澄澈,万虑皆空。

山中不知岁月长。崔伟终日伴仙妻游于琼花瑶草间,饮流霞,餐玉英。可每当独坐云阶,山外人间事却如游丝,总在静时萦绕心头——功名未尽,老母倚闾,长安的槐花该落了吧?

仙翁察其意,叹道:“尘念未绝,终非仙道中人。”遂取一符交付:“归家侍母,亦是善缘。然切记:此符可开仙府之门,万勿示人,更不可复求长生之药!”

崔伟含泪拜别。仙妻送至洞口,素手一挥,云气骤然翻涌。再睁眼时,人已立在家门前。母亲颤巍巍扶门相认,见儿容颜如少年,只道神仙显灵。

崔伟守秘三载,孝养高堂。母逝后,孤灯只影里,仙山琼阁的幻影夜夜入梦。终耐不住,他怀揣灵符重访青城。旧洞口,黄符燃起幽蓝火焰,石壁訇然中开。金甲神将却横戟怒喝:“仙翁有令:贪心再至者,永绝仙缘!”话音未落,飞沙走石扑面袭来。

崔伟踉跄跌出,石壁轰然闭合如铁。再看怀中,灵符已化作一撮冷灰,山风一吹,散得无影无踪。

他呆立苍崖,暮云四合。仙境烟霞原非虚幻,只是人心一旦生了执念,云阶月地便成镜花水月。长生之药,终究治不好凡胎里的贪嗔痴——人间多少蓬莱梦,不是失于无缘,而是碎于那双总想多攫取一寸的手。

4、搬山记

唐贞元初年,广陵城里有个卖力气的汉子叫冯俊。他生得膀大腰圆,为人却憨直如木,只晓得一担一担地替人扛活计糊口。这日雨后初晴,街角立着个青袍道士,脚边药囊大如磨盘,少说也有百十斤。道士扬声道:“谁人独力负此囊到六合,工钱加倍!”

人堆里一阵骚动,却无人应声。冯俊拨开人群:“俺能成!”道士抬眼将他上下打量,见他粗布短褂下筋肉虬结,便点头道:“一千文,到地付钱。”冯俊咧嘴一笑,奔回家向妻子报个信,空着肚子就随道士走了。

二人行至渡口,道士却不雇大船,只唤来一叶小舟:“改走水路,工钱照旧。”冯俊二话不说扛起药囊登船。船至江心,风息浪止,小舟如枯叶困在琉璃镜上。道士忽令:“伏身闭眼!”冯俊与船夫依言趴下,只听头顶衣袂猎猎作响,船身骤然一轻,竟离水腾空!

耳畔风吼如虎啸,浪声却悬在船底三尺之下。冯俊紧闭双眼,只觉身子在云气里颠簸沉浮。约莫两个时辰,风浪声戛然而止。道士喝一声:“睁眼吧!”冯俊抬头,惊得险些跌坐——眼前平湖如镜,倒映着千峰叠翠,山形巍巍然压入青冥,竟是千里之外的庐山星子湾!

道士引他上岸,指着云雾深处:“烦劳再负一程。”那药囊忽变得轻如棉絮。冯俊扛起便走,山径如蛇盘绕,石阶渐渐化作白玉,两侧古树竟结出玛瑙般的红果。行至半山,道旁突现金山银岭,珠宝满坑满谷。冯俊脚下一滑,金珠被踩得噼啪碎裂——原是些涂彩的泥丸。

峰顶忽现琼楼玉宇,早有一群仙人凭栏眺望。冯俊放下药囊,汗珠砸在白玉阶上绽开水花。为首银髯仙翁抚掌大笑:“好个心似顽石的后生!”转头向道士颔首:“你眼力不差。”

道士这才吐露真言:“贫道试遍江淮,唯此子不惑于金银,不惧于险途。”仙翁取出一把药锄递与冯俊:“星子湾下埋着金砖,可取三块酬劳。切记:莫贪多,莫回头!”

冯俊重返湖畔,药锄落地如切腐乳。第一锄,黄澄澄金砖露出;第二锄,又现一块;第三锄,第三块金砖映着夕阳,熔金般灼眼。他忽瞥见坑底似有更大金影闪动,心头一热,第四锄已挥下——坑中金砖竟全化作碎瓦砾!身后湖水轰然翻涌,似有巨兽潜游。冯俊抱起三块金砖拔腿狂奔,水浪追着他脚后跟拍上岸滩。

归途乘的是寻常渡船,摇了一天一夜才回广陵。妻子见他归来,先摸金砖,又摸他胳膊,泪珠断了线:“人囫囵个回来就好...”当夜柴门漏月,夫妻俩守着金砖发愁。冯俊忽一拍腿:“仙人给活路,不是让咱当菩萨供着!”次日便兑开金砖,一半周济街坊,一半置了薄田。

后来冯俊仍给人扛活,只是肩上麻绳磨出的老茧里,总嵌着星子湾的沙粒。有人笑他痴:“三块金砖够吃三辈子,何苦还卖力气?”他抹着汗憨笑:“力气使不尽,金砖却压手哩。”他担着货物走过长街时,腰板挺得笔直,仿佛肩上仍扛着云雾缭绕的庐山。

世人追逐仙缘,总爱仰看九霄云殿,却不知真正的通天路,原是凡夫用一双脚板踩出来的。那三块金砖的光,不照豪宅华宴,只照亮漏雨的屋檐下两张安心的睡脸——神仙点化愚顽的法门,不过教人懂得:莫贪坑底幻影,莫负肩上清风,每一步踏实的泥脚印,都是接引霞光的真符箓。

5、金人劫

虞乡与永乐两县交界处,山路盘曲如肠,自古多遇异人。吕家小儿落地便奇,乳香饭气闻之欲呕,独爱后山草木清气。十岁上,他径自入山,掘得黄精根茎,生嚼熟煮,竟以此为食。十年寒暑,山风霜露打磨筋骨,步履快如飘风,过目成诵,耳闻不忘。母亲见他灵慧,捧来诗书:“儿啊,何不读书应试?”吕生展卷,字句如活水淌入心田,不消苦读,腹中已成锦绣文章。

可母亲日夜忧煎——儿子不沾人间烟火,终非长久之计。及至吕生年近花甲,望之却如壮年,须发墨染,面颊光润。老母愈觉不安,与女儿们苦劝:“纵是仙道,亦无绝五谷之理!”吕生只摇头:“儿生来如此,强食反伤。”

这年除夕,合家团聚。老母暗将一勺凝脂猪油调入温酒,亲自捧至吕生唇边,颤声道:“我老迈风烛,儿且全此孝心。道门戒律,何曾禁过一杯薄酒?”酒气荤腥冲入鼻窍,吕生五脏翻搅,急欲推拒,老母与诸妹环伺苦劝,泪眼相望。僵持间,那杯沿已抵紧他齿关。

浊酒入口刹那,吕生喉头猛地一抽,一团硬物自腹中逆冲而上,“当啷”一声坠入杯中——竟是个二寸来长的金铸小人,眉眼须发历历可辨,通体毫光流转!

吕生面如金纸,颓然倒地,气若游丝。众人惊惶无措,小妹忽想起道人言语,急取香汤为兄长净身,又用丝线将那湿漉漉的金人系在他贴身衣带上。吕生昏睡至次日清晨方醒,挣扎坐起时,家人骇然发觉,他满头乌发竟已尽成霜雪,面上沟壑纵横,一夜老去了三十年光景。

老母抚着儿子枯槁白发,泪落如雨:“悔不听你本心……”吕生虚弱摆手,目光却投向窗外云雾缭绕的峰峦。那金人贴身悬着,微凉浸入肌骨,像一枚离枝的仙果,提醒他曾有过的身轻如燕、神思通明。

他仍旧读书,文字却需反复咀嚼;仍旧入山,脚步已显蹒跚。唯有夜深解衣,指尖触到那枚紧贴心口的金人,方觉一丝清冽气韵流转,如寒潭映月,慰藉着这副被烟火浊气蚀透的皮囊。

人间情爱如藤,缠绕愈深愈见真心。可强扭的瓜藤纵使滴翠,亦会缠伤枝干本身。吕生半生逍遥山灵,终被一碗孝心酒拽落红尘——原来最难的修行不在餐霞饮露,而在万丈软红里护住心头那一点不随人转的真性。那金人悬在衣内,正似一颗悬而未坠的露珠,映照出千般执念:强求的团圆,有时竟是温柔的劫数。

6、镜里恩情

唐开元年间,泰山深谷云雾缭绕,张公与李公结庐学道,松涛为伴,清泉煮石。十年弹指,李公忽对月长叹:“我乃宗室疏枝,终不能忘庙堂事。”张公抚其背,眼底无波:“心各有属,何愧之有?”山风卷起李公衣袂,他终是踏着晨露下了山径。

天宝末年,安禄山叛旗蔽日。李公已官至大理寺丞,携家眷自武关仓惶南逃,一路风尘仆仆,终在襄阳觅得栖身瓦舍。不久朝廷遣他往扬州公干,运河舟楫如梭,李公独立船头,忽见岸柳下立一旧袍身影,形销骨立,竟是张公!

李公心头一酸,忙命泊船:“张兄何至潦倒如此?请与弟同宿!”张公却摇头,袖中枯指遥指巷陌深处:“寒舍尚可容膝,兄可愿随往?”

曲折行至一朱门府邸前,李公愕然止步——但见画栋飞甍,仆从如云,往来皆锦绣人物。入门,珍馐罗列,金樽玉液,丝竹声浸透雕梁。李公执杯低语:“兄台怎得这般际遇?”张公含笑按他手腕:“噤声,莫惹人笑。”

酒过三巡,屏风后转出五位乐伎。居中抱筝女子低眉信手,冰弦轻拨,李公手中杯盏骤然倾斜,酒液泼湿锦袍——那眉眼神情,分明是他困守襄阳的妻子!他直勾勾望着,连饮数杯仍难移目。张公笑问:“此女有何异处?”李公喉头发紧:“酷似拙荆…岂能不念?”

“世间相似者众。”张公淡然举杯。

夜阑席散,张公忽唤持筝女子近前。灯火摇曳中,女子身姿竟渐渐淡薄如烟,倏忽间化作一个三寸高的纸人,轻飘飘落于张公掌心!李公惊跌席上,却见张公袖中飞出一道黄符,纸人遇符即燃,顷刻化为青烟,唯余半截焦黑筝弦,幽然坠地。

“此不过幻术遣怀。”张公拂去掌心灰烬,“令夫人此刻,当在襄阳灯下为君补衣。”

李公归心似箭,快马兼程返家。推门果见妻子坐于油灯下,指间银针穿梭,正缝补他仓促离京时撕裂的旧官袍。妻子抬头莞尔:“郎君归矣?”灯花在她鬓边轻轻一爆。

后来李公每见案头公文堆积如山,便忆起那夜燃烧的纸人。方外幻术纵然能摄形摹影,终描不出灯前这一缕牵动人心的暖意。人间烟火与方外云霓,原是一镜两面:有人追逐镜里千秋繁华,有人珍重镜外一饭一衣——而真正的归宿,向来只在柴门内那盏为你亮着的,蒙尘却温暖的灯火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为奴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移动藏经阁 虚空极变 超越狂暴升级 雪国的青梅四重奏 超越武极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医香 神魔天航 综漫之警官桑的位面旅行 天才狂女 开局与圣女双修,觉醒九阳圣体 诛仙之灵境世界命运交错 逼我重生是吧 风玲之声 我的宝可梦实在太努力了 学阀之路 九绝剑神 恒王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最近更新荒岛美人鱼 修仙之我有个装备栏 仙指问心 彼岸花开,万古女帝 开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员 网游穿越成npc,开创东方剑道 记青崖 模拟,三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 热血传奇之风云再起 我爱你生生世世新白续 散修剑神 谢邀,人在修仙,刚成为天花板 开局殓尸人,我靠氪命斩妖长生 团宠小师妹竟是混沌灵根 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 五彩珠缘之青云风云 我在玄幻世界导演名场面 长生修仙,从补全功法开始 她们不放过我啊! 桀桀桀,照着族谱杀,一个都别活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富家尔尔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txt下载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最新章节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