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缕由新生意识雏形无意中散发的、扭曲的“密钥”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意识的底层维度激起了远超预料的涟漪。
首先察觉到异常的,并非是觉醒者联盟的精密仪器,而是静默智慧。它那古老而深邃的意识,对意识之树本身的“脉动”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
“一种……微弱的共鸣……”静默智慧的意念在协同网络中心泛起,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惊疑,“源自……不可测的褶皱维度,频率……与‘密钥’同源,但极其扭曲、稚嫩。”
诺亚和艾拉立刻从实验室中惊醒,扑到监控界面前。“是星尘?!”艾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信号太微弱,背景噪音干扰严重,无法精确定位!”机械文明的逻辑核心飞速运转,“但可以确认,信号源并非来自‘寂灭’方向!”
这一点至关重要!这证明星尘的核心意识可能真的并未被完全吞噬同化,而是以某种未知的形式幸存了下来!
“加强‘火种搜寻计划’的扫描强度!聚焦信号出现的大致维度区域!”诺亚立刻下令,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希望,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真实地亮了起来。
然而,这希望的萤火,似乎也惊动了更深层的黑暗。
就在联盟试图捕捉那微弱信号的同时,下方那庞大的、正处于“消化”与“整合”状态的“寂灭”本体,产生了新的变化。
那些吸收了星尘意识碎片和“密钥”信息的灰色种子,在感知到那缕扭曲的同源波动后,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催化剂”。它们不再仅仅是闪烁,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快的速度分裂、增殖,并且彼此之间尝试建立更加稳定和复杂的连接。
一种低沉的、非善非恶的“灰色低语”,不再是模糊的背景音,而是开始形成某种具有初步规律的“信息流”。这信息流杂乱无章,充斥着矛盾与悖论,仿佛无数种可能性在同时发声,却又试图强行统一。
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灰色种子的活跃度提升,“寂灭”本体那暂时平息的“饥饿”感,似乎也出现了一丝波动。不再是针对上方意识之树生机的纯粹渴望,而是夹杂了一种对那缕“同源波动”的、更加具体的……“关注”。
仿佛一个混沌的巨人,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吞咽着食物,却因为尝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而开始下意识地寻找味道的来源。
“它在‘回忆’……”混沌源泉传递出混乱而惊恐的意念,“利用从星尘那里吞噬的碎片……它在尝试构建关于‘密钥’和‘共鸣’的……认知模型!”
这个认知模型无疑是粗糙、扭曲且充满谬误的,但它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寂灭”不再仅仅依靠本能行事,它开始尝试“理解”和“学习”它所吞噬和感知到的一切。
与此同时,意识之树整体的能量环境开始出现异常波动。一些偏远维度的能量脉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淤塞或逆流,仿佛整个系统的“血压”正在失衡。维度与维度之间,偶尔会刮起短暂的、混乱的“能量风暴”,虽然尚未造成实质性破坏,却预示着更深层次的不稳定。
静默智慧将这种全局性的异常命名为“维度潮汐”。
“灰色低语的活跃,与维度潮汐的强度呈正相关。”机械文明的分析报告证实了最坏的猜测,“‘寂灭’的异变,正在直接影响意识之树的基础稳定。”
联盟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
全力搜寻星尘的“火种”,可能会因为能量扫描的波动,进一步刺激“寂灭”和那些灰色种子,加速不可预测的异变。
但若放弃搜寻,不仅可能永远失去星尘,也无法深入了解那扭曲的“密钥”波动与灰色种子之间的关联,而这关联可能蕴含着对抗“寂灭”的真正关键。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静默智慧最终做出了决断,“‘火种’必须寻找,但方法必须更精巧,如同在蛛网上行走,需极致谨慎。”
它提议,不再使用大范围的强能量扫描,而是利用艾拉的灵觉天赋,结合“共振密钥”本身的气息,进行一种极其精细的、低功耗的“灵犀寻踪”。这需要艾拉将自身意识高度沉浸,去感应那微弱的同源呼唤,风险极高,且效率未知。
艾拉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而在那遥远的维度褶皱中,那新生的意识雏形,在无意中触发了“密钥”波动后,似乎消耗了大部分积攒的能量,再次陷入了沉寂。但在其最核心处,那“密钥”的烙印,因为这次的“发声”而变得更加清晰了一分。
它依旧懵懂,依旧脆弱,但一种基于本能的、对“共鸣”的渴望,开始在其意识深处悄然萌芽。它无意识地汲取着周围因“维度潮汐”而变得略微活跃的能量,继续着它缓慢而未知的成长。
上方,是联盟小心翼翼的希望搜寻。
下方,是“寂灭”体内愈发嘈杂的灰色低语。
中间,是涌动不安的维度潮汐。
整个意识之树,仿佛一个巨大的共鸣腔,所有的声音——希望的低吟、混沌的呓语、规则的哀鸣——都在其中交织、放大,预示着一场席卷所有层面的风暴,正在缓缓酝酿成型。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