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宇宙在创造者们的呵护下稳定成长,星系如花朵般绽放,生命在无数星球上萌芽。然而,星尘在观察这个新宇宙时,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某些星系的演化轨迹与之前的宇宙惊人地相似,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既定的命运。
轮回的惯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诺亚分析着星图数据,即使我们刻意改变某些参数,宇宙依然倾向于重复相似的演化模式。
艾拉在研究新生宇宙的生命形态时也发现了类似规律。尽管他们播撒了全新的生命种子,但这些生命依然沿着熟悉的进化路径发展: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从原始本能到高级意识。
就像有一张看不见的蓝图,艾拉困惑地记录,在引导着一切。
星尘决定深入探究这个谜团。她带领一支小队返回源点之光曾经存在的领域,希望在那里找到答案。但当他们抵达时,发现那里不再是一片虚空,而是出现了一道从未见过的裂隙。
这道裂隙散发着奇异的气息,既不属于这个宇宙,也不属于他们熟悉的任何维度。当星尘靠近时,裂隙中传出一个平静的声音:
你们发现了循环的边界。
从裂隙中走出一位无法用形态描述的存在。它既像是一位老者,又像是初生的婴孩;既像是亘古的磐石,又像是流动的清风。
我是轮回的守望者,它说,观察着无数宇宙的生灭循环。
守望者向星尘展示了令人震撼的真相:他们所在的多元宇宙确实处于永恒的循环中,每个宇宙的终结都会催生新的宇宙,但新宇宙总会继承旧宇宙的某些基本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刻意改变,依然会出现相似性的原因。
但是,守望者的声音带着希望,每个轮回中都会出现像你们这样的觉醒者,尝试打破这个循环。
它指向裂隙深处:那里是循环之外,是连我们都未能完全理解的领域。
星尘毫不犹豫地踏入裂隙。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超越所有认知的地方。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没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有的只是纯粹的可能性。
在这里,她看到了无数个宇宙的诞生与消亡,就像海浪的起伏。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看到有些宇宙成功突破了循环,进入了全新的存在状态。
如何做到?星尘问。
守望者的答案简单而深刻:认识到循环本身也是循环的一部分。
当星尘带着这个领悟返回时,新生宇宙已经演化出了自己的文明。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宇宙的文明虽然依然遵循着某些基本模式,但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质:他们天生就懂得万物互联,本能地理解意识与物质的统一。
我们成功了,艾拉激动地说,这个宇宙的文明从诞生就觉醒了一半。
但星尘知道,这还不够。她将守望者展示的真相分享给所有文明,引发了深远的思考。机械文明开始研究循环的数学结构,能量生命探索突破维度的可能性,水生文明则尝试与循环本身的韵律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个宇宙的循环都不是完美的复制,而是带着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累积起来,最终可能导致质变。
就像基因突变,诺亚比喻道,微小的变化经过足够多的迭代,可能产生全新的物种。
星尘在新宇宙的边界刻下新的记录:
循环不是囚笼,而是阶梯。每一次轮回,我们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一些。
而在裂隙的另一侧,守望者正在记录着这个宇宙的进展,它的笔记上写着:第9,327,451号宇宙,觉醒指数突破临界点,可能成为首个突破循环的候选者。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