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没动,看着他。
“是的。”
张勤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那不是悖论,是筛选器。”
索恩身体晃了一下,后退一步,后背重重撞在墙上。
他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死死地盯着张勤。
筛选器。
他耗费三天心血的东西,只是一个门禁。
张勤往前走了一步。
“教授,既然你通过了筛选,现在,你打算做什么?”
她把问题抛了回去。
索恩靠着墙,身体慢慢滑了下去。
他看懂了。
眼前这个华夏女孩,是在用一个诺奖级的陷阱,狩猎全世界的同行。
而他,是第一条咬钩的鱼。
过了很久,索恩才发出一点声音。
“我还能做什么?”
他苦笑了一下,抬起头。
“张,我来华夏,是带着我的全部家当来的。”
“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刚满三岁的孙女。他们放弃了加州的一切,现在就住在京市的专家公寓里。”
“我没有后路。”
这是他的投名状。
张勤看着他。
“我愿意相信您,教授。”
她话锋一转。
“但您能用您的家人,为您那四位同事担保吗?”
“他们,也把一切都搬来了华夏吗?”
索恩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不敢替任何人的人性打包票。
吴巧晴站在一旁,看着张勤。
“如果……”
索恩终于再次开口。“如果他们之中,真的有问题……”
他闭上眼。
“那个人,最大的可能,是文森。”
吴巧晴的身体瞬间绷紧。
文森,那个严谨到刻板的德国专家。
“为什么是他?”张勤问。
“‘衔尾蛇’公司的总部,就在德国柏林。”
“而且,在讨论会上,他是第一个指出模型逻辑跳跃的人,但他也是第一个,在我给他看了你的‘张氏变换’手稿后,立刻理解其中精髓的人。”
“那种感觉……”索恩努力回忆着,“不像是顿悟,更像是……确认。他好像早就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只是在寻找它具体的形态。”
张勤和吴巧晴对视了一眼。
一切都对上了。
“谢谢您的坦诚,教授。”张勤郑重地对索恩点了点头。
这是她接受他成为盟友的信号。
然后,她转向吴巧晴。
“通知下去。”
“一级战备。”
吴巧晴立刻转身,快步离开。
当晚,一纸调令送到了文森的宿舍。
“鉴于文森同志在低温材料学领域的深厚造诣,经研究决定,调任其前往二号实验楼,主持‘极地环境下特种合金材料延展性’专项课题研究。即刻生效。”
文森接到调令时,整个人都傻了。
他从天字第一号的核心项目,被一脚踢到了一个边缘课题组。
他试图找索恩,找张勤,但所有人都拒绝见他。
第二天,一支审查小组进驻了研究所,带走了文森所有的个人电脑和通讯设备。
三天后,初步审查结果出来了。
文森的海外账户,在过去半年内,有数笔来源不明的大额资金入账。
人赃并获。
当审查人员将报告放在文森面前时,这位德国专家彻底崩溃。
他被带走的那天,研究所里所有外籍专家都被要求待在宿舍。
李向阳和何鹏他们,隔着窗户,看着那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驶离,一个个噤若寒蝉。
他们终于明白,这里不是象牙塔,没有绝对的安全。
这场风波,让整个研究所的气氛都变得无比严谨。
实验室的安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级别,每个人进出都必须经过两道身份验证。
张勤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严苛。
她废除了自己亲手构建的“逻辑炸弹”模型,将所有演算手稿全部销毁。
那场惊心动魄的狩猎,好像从未发生过。
风波之后,索恩彻底成了张勤最坚定的拥护者,老老实实带着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
安德鲁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个新的核心。
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悄然形成。
张勤负责天马行空的理论构建与顶层设计。
索恩,则凭借他几十年的深厚经验,负责宏观方向的验证和对整个技术体系的把控。
而年轻、精力充沛的安德鲁,成了最好的执行者,负责将张勤的理论和索恩的框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实验细节中。
三人的默契,在一次次激烈的争论和通宵达旦的计算中,飞速提升。
这天下午,二号实验室。
那块写满“逻辑炸弹”的白板,早已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张勤,索恩,安德鲁,三人站立在白板前。
实验室里很安静,所有研究员都远远地站着,不敢打扰。
张勤拿起一支黑色的记号笔。
她转过身,面向那块空白的画布。
“好了。”
“这一次,我们来真的。”
她手中的笔,稳稳地落在了白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