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钧走了。
大厅里,瞬间又恢复了嘈杂。
方胜利和丁玉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休息室,两人看着面前冒热气的茶,对视一眼,都有些坐立不安。
张勤没去喝茶。
她转身走出了指挥部。
工地的热浪和噪音迎面扑来。
她没回宿舍,绕过一堆堆建材,朝着工人生活区的方向走去。
那片崭新的板房,和白天看到时已经不一样了。
板房之间的空地上,亮着几盏昏黄的灯泡,下面竟然摆起了几个小摊子。
一个大嫂在炉子前烙饼,香气飘出老远。
旁边,一个男人支了张小桌子,上面摆着针头线脑、袜子毛巾。
还有几个工人蹲在一起,面前放着几件拆开的收音机,正在帮人修理。
十足的烟火气。
张勤放慢了脚步。
她看到几个穿工装的男人,端着大搪瓷碗,蹲在烙饼摊前聊天。
“嫂子,你这手艺绝了!比食堂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明天让你嫂子我给你们炖锅白菜豆腐!”
“那敢情好!”
张勤的目光,落在那个烙饼的大嫂身上。
她认得,是第一批来的工人里,一个钳工师傅的家属。
她又看向那个修收音机的。
是个电工,技术很好,她看过他的档案。
此刻,他正拿着烙铁,小心翼翼地焊接一个零件,手法很稳。
“师傅,我这收音机能修好不?”
“小问题,接触不良。五毛钱。”
“好嘞!”
张勤站住了脚。
灯泡昏黄的光线下,烙饼的香气,修理收音机的滋啦声,夹杂着方言的讨价还价,混成一股热气腾腾的劲儿。
这时,一个端着碗的工人抬起头,看到了她。
“哎?是张顾问!”
他这一嗓子,周围的人全都看了过来。
烙饼的大嫂擦了擦手,激动地跑过来。
“张顾问!你来了!”
“勤勤!”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是李师傅,张勤恩师的丈夫。
他也端着碗从人群里挤了出来,红光满面。
“你可算来了!”
“李师傅。”
“你看看,你看看!”李师傅指着周围,“大家伙现在都安顿好了!不光在工地上班,下了班还能自己找点活干!你李嫂这饼,都快成咱们这儿的名牌了!”
“还有老王,他以前在厂里就是修理组的,现在帮着大家修修补补,比上班挣得还多!”
“我三弟也过来了!下个月,我准备把我侄儿也接过来!”
一个又一个工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跟张勤汇报。
“我把我们家那小子也喊来了,在工地上当个小工,也比在家里种地强!”
他们脸上,不再是初见时的愁苦和迷茫,而是一种扎下根来的踏实。
张勤静静听着,一直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地松开了。
她当初给的,只是一份工作。
他们自己,却用双手,把它变成了一种生活。
——————————
一周后。
项目指挥部,许维钧的办公室。
许维钧把一份厚厚的报告,“啪”地一声拍在张勤面前。
“你自己看。”
他指着报告,眼球里的血丝不但没少,反而更多了。
但那不是疲惫,是亢奋。
张勤翻开报告。
《天工科技城项目一期工程进度报告》。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
“弱电系统图纸校对,完成度100%,纠错三十七处。”
“一至三号楼建筑材料质检复核,完成度100%,发现不合格批次两批,已退回。”
“施工日志数据建模,完成。现在,任何一根钢筋的领用和消耗,三秒钟之内就能查到。”
“……”
张勤一页一页地翻下去。
她身后的李昂、赵亚男几个人,也伸长了脖子在看。
这些,都是他们过去一个星期的“杰作”。
“许工,”张勤合上报告,“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许维钧猛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我的意思是,你们这群人是怪物!”
他指着张勤。
“一个星期!只用了一个星期!”
“他们干完了我计划里需要一个月才能干完的活!”
“你知道这一个星期,我们推进了多少进度吗?你知道这给项目省了多少时间和钱吗?”
许维钧停下来,对着张勤说道“现在,我希望你能把他们留下。”
他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我就要你这二十几个学生!”
张勤看着他近乎崩溃的样子,有点想笑。
她站起身。
“许工,人,我可以借给你。”
“但是,他们不是机器。”
“这一个星期,他们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再这么下去,就得送医院了。”
许维钧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所以,”张勤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晚,我请他们吃饭。地方我已经订好了,就在市里最好的‘深市酒楼’。”
“另外,住宿问题。”
“我已经联系了市里的招待所,从今天开始,他们搬过去住。板房的条件,太差了。”
许维钧愣愣地看着她。
“你……”
“我说了,他们是来实习的,不是来当牛马的。”
张勤说完,转身就走。
“晚上七点,你也一起来。”
许维钧无力地摆摆手说道。
“你们去吧,我没空,你们跑了我就是牲口,我得先计划好你们的工作。”
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
晚上七点,深市酒楼。
深市当时最豪华的海鲜酒楼。
“栋梁班”的学生们,加上方胜利和丁玉老师,浩浩荡荡地走进最大的包厢。
所有人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脸上带着解脱和兴奋。
“哇!这里好漂亮!”
“老大!你太够意思了!”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吃饭!”
李昂他们像一群刚出笼的猴子,看什么都新鲜。
张勤让大家坐下,点了满满一桌子最贵的菜。
“今天,大家放开了吃,放开了喝。”
“我买单。”
“老大万岁——!”
包厢里一片欢呼。
就在这时,包厢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白衬衫的身影,笑着走了进来。
“这么热闹?看来我没来晚。”
周怀瑾。
他一出现,包厢里吵闹的声音小了下去。
所有人都看向他。
“周……周学长?”李昂瞪大了眼睛,居然在深市遇上京市高中的学长。
“大家好。”周怀瑾笑着挥了挥手,目光在全场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张勤身上。
“张勤,不请我喝一杯?”
张勤刚要夹菜的手,停在了半空。
“周主任,您怎么来了?”张勤站起身。
“我再不来,我们深市的重点工程,就要被你们北工大提前一年干完了。”
周怀瑾走到张勤身边,拉开一张椅子坐下。
他看着满桌子的学生,笑容和煦。
“我听说了,北工大‘栋梁班’,二十五位同学,一个星期,把许维钧那个‘项目粉碎机’都给干服了。”
“一个人顶一个工程师用,不对,是一个顶一个团队用。”
“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周怀瑾每夸一句,李昂、赵亚男他们的胸膛就挺高一分,脸上全是骄傲。
张勤看着他,缓缓把筷子放下了。
“周主任过奖了。”她重新坐下,“都是他们瞎胡闹。”
“这可不是胡闹。”周怀瑾摇了摇头,“这是降维打击。”
“好了。”张勤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清了清嗓子,对着全班同学宣布。
“从明天开始,实习任务调整。”
“所有人,每天只需要去工地四个小时。”
“其余时间,自由活动。”
“啊?”李昂愣住了。
全班同学都愣住了。
“老大,为什么啊?我们还能干!”
“对啊!我们不累!”
张勤看着他们,又看了一眼旁边笑眯眯的周怀瑾。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
“因为,咱们的价值已经证明完了。”
“再干下去,许工就该给咱们都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