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首页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重生追美记 玉妃养成记 大清第一纨绔. 武侠之神级大师 深渊之狱 港岛大亨 风起北方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全文阅读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txt下载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章 铁与血的均田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十五年春分,应天府的柳絮飘进文华殿时,朱元璋的朱砂笔正悬在《军屯改良策》的末尾。龙案上摊开的舆图上,西北卫所的屯田区被红笔圈成一片血渍,而藩王封地的朱砂标记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我注意到父皇握笔的指节因用力过猛而泛白,那是当年持剑砍杀陈友谅部将时留下的老茧,此刻正隔着羊皮纸与三百年后的统计图表无声对抗。

“设立军田监理司,直属兵部?”朱元璋突然开口,墨汁在“戍卒自耕自收”几字上晕开,“你可知这等于从藩王嘴里夺食?”他抬头时,冕旒阴影恰好落在我新制的“耕者有其田”袖纹上,十二章纹与麦穗齿轮的暗纹在光影中重叠,仿佛古老皇权与新生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我展开随身携带的玻璃算盘,这是从西域商人手中购得的奇巧物件,算珠在晨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元朝设军户世袭,结果兵无战心;本朝卫所制若被藩王蛀空,恐成第二个枢密院。”算盘珠子在指间翻飞,敲打出与《九章算术》迥异的韵律,“儿臣测算过,若军屯收归朝廷直管,西北粮饷可自足七成,余下三成用茶马互市的利润填补——”

“够了!”朱元璋拍案而起,冕旒剧烈晃动,玉笏砸在舆图上发出闷响,“你怎知朕不知道这些?”他猛然转身,龙袍扫过案头堆积的弹劾奏章,金丝绣就的蟒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自你推行均田令,六部尚书联名请辞,秦王说要剜了你的心去祭太庙,就连马皇后都劝朕‘莫要苛责女儿’!”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却在提到母后时微微哽咽。我看见御案左侧摆着母后亲手绣的荷包,边角已磨得发白,与《军屯改良策》上的朱砂批注形成刺目的对比——那是母后在洪武三年绣的,边角绣着 tiny 的稻穗,暗合她“藏粮于民”的夙愿。

殿外突然传来骚动,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满身尘土闯入,腰间佩刀还滴着血:“陛下!秦王府长史联合十三家勋贵,在应天西市焚烧均田令文告,称长公主‘以女祸乱祖制’!”他呈上半幅烧焦的帛画,残片上“耕者有其田”的字迹被烧得卷曲,却仍像倔强的火苗在绸缎上跳跃。画帛边缘的焦痕呈麦穗状,恰与我设计的“织工共济社”徽记暗合。

我按住剑柄就要往外冲,却被父皇冰冷的手指扣住手腕:“你以为朕的江山是靠仁政打下来的?”他突然松开手,从案头抽出尚方宝剑,剑鞘上的蟠龙纹在阴影里泛着青芒,“去西市,但记住——今日杀人,是为了明日不杀更多人。”他的语气陡然低沉,像极了当年在鄱阳湖决战前,对蓝玉说“斩尽陈军水寨”时的狠戾。

应天西市的血腥味混着焚烧文书的焦臭扑面而来。二十四具勋贵家奴的尸体倒在均田令告示前,他们的衣襟上绣着不同的族徽,淮西李府的麦穗纹、江南顾氏的水波纹、甚至还有秦王的玄鸟纹。人群中有人举着《大诰》高呼“民不举官不究”,却在看见我腰间的尚方宝剑时噤若寒蝉。刀刃上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与三日前我在天机工坊被铁器划伤的血痕,在晨光中形成诡异的呼应。

“诸位可知,为何太祖爷要写《大诰》?”我踏过血迹,声音在青石板上激起回响,“因为元末的官吏豪强,就像你们现在这样,拿着‘祖制’当刀,剜百姓的肉,吸朝廷的血!”我抽出宝剑,剑锋掠过“永佃制”条文,寒芒映得围观百姓的瞳孔发亮,“均田令不是夺田,是让每亩地都刻上耕作者的名字——你们看看这些佃户!”

剑锋转向街角缩成一团的老妇人,她怀里抱着被焚烧的地契:“李员外去年用三斗粟买她五亩良田,今年却要她缴十石租!这比元朝的驱口税还狠!”我将地契残片抛向空中,碎纸片落在她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太祖爷当年分田,是要百姓做田主,不是让你们做田贼!”话尾的尾音隐带颤音,那是看见她怀里婴儿脖颈处的勒痕——与三日前在流民窝棚见到的一模一样。

人群中突然有人跪地,是前日在天机工坊领到农具的铁匠:“长公主!俺们愿签田契!”他举起布满老茧的手,掌心还留着新犁的木刺,“往年给藩王打铁,工钱换不来半斗米;如今给自家打锄头,工坊还按斤两折算粮票——”他的话被此起彼伏的应和声打断,二十几个匠人突然从人群中站出,露出袖口统一的麦穗纹暗记,那是“织工共济社”的标志。最前排的中年妇女掀起衣襟,露出心口处新纹的麦穗刺青——那是用靛蓝混着灶灰纹的,在春日阳光下泛着坚定的青色。

勋贵们的脸色变了。他们没想到,这个以《周礼》为名的互助组织,早已在底层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网。当第一个佃农颤抖着接过盖有户部官印的永佃契,当第一个匠人用农具兑换的粮票在市集换到盐巴,我知道,那些藏在《孟子》注疏里的“物值相抵”“按劳分配”,正在这片土地上以“耕者有其田”的面貌悄然扎根。街角茶棚里,老秀才正蘸着茶水在桌面画“均”字,旁边围聚的百姓跟着比划,墨痕未干便被风吹散,却在每个人心里烙下深印。

回到宫中,坤宁宫的雕花屏风后,马皇后的咳嗽声终于不再带血。三日前我冒险用蒸馏法提取金银花露,配合从西域带来的金鸡纳霜,硬生生从死神手里抢回母后性命。此刻她倚在金丝楠木雕花床上,鬓间插着我送的琉璃簪,簪头雕着半朵麦穗——这是她默许我在后宫讲堂讲授《孟子》与《考工记》的暗号。床头矮几上,摆着她病中抄写的《女诫》,却在“妇德”篇旁密密麻麻写满“民为邦本”的批注,墨迹与我的《资本论》残篇量子印记隐隐共振。

“澜儿可知,你父皇昨晚在偏殿摔了三个茶盏?”母后的指尖划过我手背的烫疤,那是前日在天机工坊指导蒸馏器时留下的,“他嘴上骂你胡闹,却偷偷让人将太医院的千年人参都搬到你库房。”她忽然按住我的手腕,脉息平稳有力,“常氏胎位不正的事,你是如何知晓的?太医院的安胎方里,为何要加一味从未见过的‘维生素’?”她的目光扫过我裙摆暗袋,那里藏着从22世纪带来的便携式胎心仪残片,金属边缘泛着不易察觉的蓝光。

我低头替她掖好被角,指尖掠过她腕上的翡翠镯——那是当年随父皇征战时,用自己的陪嫁玉镯换粮食救济伤兵的信物:“《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儿臣只是记得,当年在濠州时,有位稳婆会用艾草熏蒸产妇足底。”这个谎言天衣无缝,就像我将《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藏进《管子·轻重篇》的批注里,将历史唯物主义伪装成“民贵君轻”的新解。母后忽然轻笑,从枕边摸出一卷帛画,展开竟是《大明阶级分析图》的工笔白描,她用朱笔在“藩王”一栏画了重重的叉,“你教给我的‘物有本末’,倒是比《大学》讲得明白。”

常氏生产那日,坤宁宫的铜漏声格外清晰。我亲手调配的催产药汁在金鼎中翻滚,这味融合了现代药理学与《本草纲目》的汤剂,让稳婆们数次以为我中了邪。当婴儿的啼哭响起时,蓝玉的夫人正带着二十车蜀锦候在宫外——这是常遇春家族与淮西集团联姻的重要时刻,却因母子平安而让武将集团的焦虑淡了几分。常氏产床前,我看着稳婆们按照我改良的侧卧接生法忙碌,忽然想起在苏维埃国际大学讲授“劳动异化”时,曾以分娩为例阐释女性身体的物化,此刻却亲手将理论化作拯救生命的实践。

“嫂嫂可知,为何民间流传‘常十万’的传说?”我为刚生产的常氏擦拭额角冷汗,特意加重“十万”二字,“当年常将军带十万兵勇,靠的不是家世,是让每个兵卒都能吃饱穿暖。”我将绣着麦穗的襁褓塞进她怀中,襁褓边缘绣着极小的“均”字,“如今太子监国,若让卫所戍卒也能像将军的旧部那样,自耕自收,边疆何愁不稳?”常氏的指甲掐入我的掌心,她望着窗外积雪未化的宫墙,忽然低笑:“你比蓝将军更像个将军,用算筹当令箭,用地契当兵符。”

常氏疲倦的眼中闪过微光。她出身将门,自然懂得军屯被藩王侵占对士气的打击。当她看见襁褓上的麦穗暗纹时,突然抓住我的手:“当年在凤阳,我见过流民易子而食——你那些让匠人自己说了算的‘公所’,真能让天下无饥民?”她的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的旧疤,那是十二岁随父征战时被流箭所伤,“我曾以为,战功赫赫便是天下太平,直到看见你在冷宫里用《女诫》抄《商君书》。”

“嫂嫂还记得《礼记》里的大同篇么?”我替她拢好鬓边的碎发,袖中神经接驳笔的残片硌得掌心发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不是佛祖的极乐,是让每个耕者都能在自己的田亩上立碑刻名。”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的是我新定的“劝农五更调”,常氏忽然指着襁褓中熟睡的婴儿:“若这孩子将来问起,为何他的玉佩上刻着麦穗而非龙纹,我该如何回答?”

五更天,我在冷宫密室接见哈密卫的回回商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波斯地毯和琉璃器皿,还有帖木儿帝国的军事布防图。当我用算筹在沙盘上推演“军屯制”与“互市监”的联动时,老匠人王师傅突然闯入,铁砧般的手掌按在青砖上:“长公主!应天十八县的佃农都在传,说藩王要拿我们的地契去填护城河!”他的围裙上还沾着新打的铁钉,那是用来加固惠民仓的门锁的。

我展开最新的《土地丈量清册》,朱砂在秦王封地划下的红线格外刺眼。这些日子,我们在每个州县设立的“田赋公廨”都遭遇了明枪暗箭:江南的丈量官被人灌了哑药,山东的税吏账本在雨夜离奇失火,就连西北卫所的军田监理司牌匾,都被人用牛血写上“违祖制者死”。清册某页边角,还留着我用阿拉伯数字做的速算草稿,那是教给户部官吏的新算法,此刻被墨汁小心掩盖。

“告诉乡亲们,地契上盖的是父皇的玉玺。”我按住王师傅颤抖的肩膀,指尖触到他袖口藏着的《大明律》残页——那是我让人在每本律典里夹的“永佃制”图解,“当年太祖爷杀胡惟庸,废丞相,为的就是让百姓直达天听。如今藩王若再敢夺田,便是将刀架在父皇的脖子上。”王师傅突然跪下,铁砧般的前额磕在青砖上:“长公主,俺们不懂什么祖制不祖制,只知道跟着您,能看见地里长的是粮食,不是藩王的旗号!”

这句话像惊雷般炸开。我忽然想起在22世纪的课堂上,学生们争论“制度变革与群众觉醒”的先后顺序,此刻答案却在这叩首声中清晰——当百姓亲手摸到地契上的朱砂印,当他们看见自家田头竖起的界碑,便是历史唯物主义最生动的注脚。王师傅起身时,怀里掉出半块烤硬的麦饼,那是他女儿用新领的粮票换的,饼面上用炭灰画着小小的麦穗。

三日后的朝会,朱元璋将盖着玉玺的《军屯改良策》拍在丹墀上:“即日起,军田监理司、田赋公廨、民生监察院,三司直属朕躬。”他盯着台下脸色铁青的藩王们,冕旒挡住了眼底的寒光,“谁再敢说‘牝鸡司晨’,就去给马皇后守陵——她当年可是能提刀上阵的。”殿角的编钟突然发出嗡鸣,与我藏在袖中的量子终端残片产生共振,恍惚间看见洪武朝的官僚体系在虚空中化作数据流,藩王的红色区块正被百姓的蓝色浪潮缓慢侵蚀。

当秦王朱樉出列抗辩时,我适时展开从哈密卫传回的密报:“皇兄可知,西域商队在您的封地被截胡三成?”羊皮纸上盖着二十七个商队的手印,每个手印旁都画着小小的骆驼,“他们宁愿绕远路走嘉峪关,也不愿交‘秦王千岁税’——这不仅断了朝廷的茶马互市,更让西北将士无马可骑!”朱樉的喉结剧烈滚动,他腰间的玄鸟玉佩撞在御案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露出里面暗藏的西域红宝石——那是私贩战马的证据。

“皇妹何时管起皇兄的家务事了?”朱樉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军屯改良策》,袖口金丝绣的云纹裂开,露出里面的黑色锦缎,“你那些什么‘物值相抵’,不过是让泥腿子骑在士大夫头上!”他的靴底碾过我特意散落在丹墀的《均田令》抄本,纸页上“耕者有其田”的字迹被踩得模糊,却在朝臣们的眼中愈发清晰。

我突然轻笑,展开袖中藏着的《皇明祖训》:“皇兄可知,太祖爷在‘藩王条例’里写得清楚?‘无诏不得私设税卡,无旨不得兼并民田’——”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在“亲亲之义”四字上停顿,“若皇兄觉得祖训过时,儿臣倒可以请父皇开个宗人府会议,好好议议‘亲亲之义’与‘天下之公’孰重。”殿中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六部尚书中三人同时按住笏板,那是我们提前约定的暗号——宗人府会议一旦召开,意味着朱元璋将对藩王举起屠刀,就像当年清洗胡惟庸党羽。

退朝后,我在文华殿后的石榴树下遇见蓝玉。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卸了甲胄,倒像是个普通的中年汉子,只是腰间的佩刀仍不离身:“长公主真要动藩王的田?”他的声音像生锈的刀鞘,目光扫过我袖口的麦穗纹,“当年陛下分封诸子,为的就是拱卫皇室——你这是在拆皇家的墙。”石榴花落在他的肩甲上,被金属甲胄映得殷红,像极了战场上的血花。

“大将军可知,秦朝为何二世而亡?”我摘下一片石榴叶,在掌心揉出清苦的气息,“不是亡于严刑峻法,是亡于‘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叶汁染绿指尖,我忽然指向远处正在修缮的惠民仓,“如今西北戍卒吃观音土,江南织工睡稻草堆,他们若反了,拱卫的还是朱家的江山么?”蓝玉的目光随我手指望去,看见几个匠人正用新制的滑轮吊运粮袋,那是我从《天工开物》改良的起重装置。

蓝玉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出身贫寒,自然懂得底层百姓的怒火能烧穿任何城墙。当他看见我袖中露出的《卫所屯田损益表》时,突然低声道:“某愿为长公主监军西北——但求战后,能让我的兵吃口热饭。”他的手掌按在剑柄上,却不是握刀的姿势,而是轻轻抚摸剑鞘上的麦穗刻纹——那是我昨夜让人连夜刻上去的,与他的家传佩刀纹样毫无违和。

这正是我等待的契机。武将集团与藩王的矛盾,本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统治阶级内部冲突”的体现。我将改良后的火铳图纸塞进他手中:“大将军可知,为何红巾军能推翻元朝?因为他们让百姓相信,跟着朱元璋能吃饱饭。”图纸上,枪管内的膛线清晰可见,旁边用小楷写着“增加射程百步”,“如今我们要让戍卒相信,守住屯田,就是守住自家的米缸。”蓝玉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竟懂火器?”

秋分那日,我带着算学馆学子走遍应天周边的军屯。当我们在汤和的旧庄看到戍卒们用新制的曲辕犁翻地时,田头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那不是苦役犯的哀号,而是自创的民谣:“一亩三分田,官家收三成;剩下七成粮,够养小儿孙。”号子声中,几个老兵对着土地行跪拜礼,他们说,这是这辈子第一次知道自己种的粮食,除了缴租,还能给孙子做新衣裳。

常氏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来劳军时,我正在教卫所的孩子们辨认土豆——这种从吕宋传来的作物,即将在西北卫所试种。她看着孩子们脏兮兮的小手抓着我的裙摆,突然轻声道:“我曾以为,女子读书不过是消遣,直到看见你在冷宫里用《女诫》抄《商君书》。”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帛画,展开竟是《大明阶级分析图》的工笔彩绘,在“农民”一栏,她特意画了个正在耕地的女子,“原来‘民贵君轻’还能这样算——占田七成的勋贵,果然连袖口的金丝都比百姓的命重。”

我握住她的手,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多年习练武艺留下的。在她的绣绷上,传统的花鸟纹里藏着极小的齿轮图案,这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暗号。当第一颗土豆在军屯试验田破土而出时,常氏突然指着远处的炊烟:“你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不是就像这样,每个灶台都能冒起自家的烟?”她不知道,“自由人”的概念正藏在她怀里的《内训》中,那页“妇功”篇的天头,我用米汤写着《共产党宣言》的片段,遇水即显。

是夜,我在军机处核对军粮调度数据,毛骧突然送来加急密报:秦王秘密会见帖木儿帝国使者,席间展示了西域商人绘制的《大明军屯布防图》。地图上,新设立的军田监理司驻地被标上骷髅头,旁边用波斯文写着“夺田者死”。密报的火漆印上,除了秦王的玄鸟纹,还有淡淡的麦穗压痕——那是哈密卫商人的暗记,表示他们已将《均田令》译本藏入茶砖。

“通知哈密卫的回回商队,启动‘丝路计划’。”我用朱砂在舆图上圈出三个点,“让他们将夹带的《均田令》译本藏在茶叶箱底,随茶马古道运往西域。记住,每箱茶砖刻上麦穗暗纹——这是给天下人看的,大明的田,不是某家某姓的私产,是耕者的命根。”毛骧领命前突然跪下,他的护心镜映出我身后的星图,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西北,那是军屯所在的方向。

毛骧领命前突然跪下:“长公主可知,御史台正在搜集您‘以术惑众’的证据?他们说您在天机工坊搞‘物值相抵’,是背离孔孟之道。”我望着窗外的北斗星,想起在苏维埃国际大学的最后一课:“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让哲学从云端回到人间。”指尖划过案头的《大明律》,在“户律”新增的条文中,“永佃制”“累进税”等字迹尚未干透,“告诉那些御史,孔夫子当年在陈蔡被围,想的也是如何让百姓吃饱饭。若他们读不懂《孟子》里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便去应天西市看看,那些佃农按手印时,眼里是害怕还是希望。”

更鼓敲过四更,我展开从22世纪带来的量子终端残片。虽然屏幕早已碎裂,但残留的数据库仍在运转,投射出卫所屯田的3d模型。代表戍卒的蓝色光点正在稳步增长,而藩王封地的红色区域逐渐被蚕食。当指尖触碰到“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德文残句时,残片突然发出蜂鸣,在虚空勾勒出朱元璋的脸——那是历史上他晚年多疑嗜杀的模样,却被数据流冲刷成模糊的轮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对着残片轻声说,这是《道德经》里的句子,却比任何量子公式都更适合此刻的大明。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宫墙,照在新立的“耕者有其田”石碑上,石匠们正在基座雕刻麦穗与齿轮的图案——那是我亲手设计的纹样,用《考工记》的笔法,藏着22世纪的星火。石屑落在地上,与昨夜的积雪交融,形成一片斑驳的灰白,却在晨光中渐渐透亮。

雪越下越大,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的是我新定的“五更劝农歌”。当第一声鸡啼响起时,我知道,这漫长的寒夜终将过去,而土地上的种子,早已在冻土下听见了春天的脚步声。那些被我藏在《孟子》注疏里的辩证法,被我融进《考工记》里的唯物论,此刻正随着丈量土地的铁尺、随着纺织机的木轴、随着军屯的篝火,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在恋爱游戏里求生这正常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穿在男多女少的世界被娇宠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大齐魔人传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高纬游戏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诱她缠撩 戮途 一睡万年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侯爷,见到妾身为何不跪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最近更新斩因果,断百灾,我是红尘半鬼仙 孤女难欺 三界姻缘,仙凡之恋 系统打个折吧, 病娇男主爱强制?她不要,让我来 男色误我,闷骚夫君太缠人 名义:背景通天,侯亮平吓傻了! 穿到男频爽文后反派们都沦陷了 重生之我在燕云做少东家 四合院:开局就得知惊天秘密! 重生盗墓之吴家多了个大小姐 长夜校准者 成为农民的我想在星露谷生活下去 被弃嫡女?神医毒妃她出手了 升玄幽冥录 我的老公是顶流 穿越成王府世子,我只想躺平 卿本藏锋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新警察故事之时隙救赎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txt下载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