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毅源归来

首页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军好凶猛 调教女王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日月风华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唐人的餐桌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毅源归来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全文阅读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txt下载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4章 讲武堂的第一堂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裹着青草香钻进帐篷时,李铮正蹲在案前擦他的环首刀。刀身映着烛光,照见他眼角的细纹——昨夜和士兵们围篝火喝酒到深夜,喉咙还烧得慌。帐外传来马蹄声,是稽粥,他的黑马喷着鼻息,蹄子踩碎了晨露:“将军,校场那边闹开了!”

李铮把刀插回鞘,抓起外袍就走。校场的晨雾还没散,远远就听见阿古达的大嗓门:“王虎,你这阵法太磨叽了!要是匈奴骑队冲过来,我们早被砍成肉泥了!”接着是王虎的反驳:“你懂个屁!鱼鳞阵是防骑射的,你昨天用匈奴的游射术射靶,不也靠这阵法挡了三波箭吗?”

李铮走过去,看见几十个士兵围成圈,汉人的盾牌和匈奴的长矛插在地上,像两排对峙的树。阿古达光着膀子,络腮胡上挂着草屑,手里举着个新做的双马镫:“将军,这镫子是好用,但阵法……”他挠了挠头,“我总觉得绑手绑脚的。”

王虎递给他一杯水:“昨天你用这镫子骑马冲阵,不是没掉下来吗?要是没有阵法,你那匹黑马早被匈奴的长矛捅穿了!”旁边的稽粥笑着补充:“阿古达昨天杀了三个匈奴游骑,就是靠王虎的盾牌挡着。”

李铮捡起地上的盾牌,拍了拍上面的刀痕:“知道为什么叫‘铁林军’吗?”他望着围过来的士兵,“不是因为我们的刀够快,马够壮,是因为我们像铁一样凝在一起——汉人的阵法是骨,匈奴的骑射是血,骨血交融,才是不败的军队。”

阿古达摸着盾牌上的“铁林军”三个字,忽然咧嘴笑了:“将军,我懂了!就像老周做的双马镫,汉人的防滑纹加匈奴的牛筋,比单独的都好用!”

“对!”李铮指着校场边的沙盘,“今天我们练新战术——‘铁壁游骑’。汉人盾牌兵列成铁壁阵,挡住匈奴的骑射;匈奴游骑兵绕到侧翼,用复合弓射他们的马腿;最后汉人的长矛兵冲上去,收割残敌。”他回头看稽粥,“你带匈奴游骑,王虎带盾牌兵,现在开始演练!”

校场上的烟尘腾起来时,老周抱着个木盒跑过来,身后跟着匈奴工匠阿史那。木盒里装着十几副新的复合弓,弓身是桑木做的,弓弦用匈奴牛筋泡了桐油,泛着琥珀色的光。“将军,这是我们连夜做的!”老周抹了把汗,“阿史那说,匈奴的弓射程远,但拉力小;汉人的弓拉力大,但太沉。我们把两者合起来,这弓能射三百步,而且单手就能拉!”

李铮拿起一把弓,拉了拉弓弦,手感刚好——不像汉弓那么沉,也不像匈奴弓那么软。他望向正在演练的士兵,对老周说:“把这些弓发给游骑队,让稽粥试试。”

没过多久,校场上传来欢呼。稽粥骑着黑马,手里的复合弓还冒着热气,他举着个靶子喊:“将军!三百步外的靶心,我射穿了!”靶子上插着一支箭,箭头穿过了三层皮革,露出锋利的尖端。阿史那摸着弓身,眼里闪着光:“这弓比我们匈奴的强十倍!”

老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还有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十个标准化的箭袋,“每个箭袋能装二十支箭,都是统一尺寸,不管是汉人还是匈奴人,都能用!”

李铮接过箭袋,摸了摸上面的缝线——针脚细密,是汉人工匠的手艺,袋口用匈奴的皮革做了镶边,防磨。他抬头望着校场上的士兵,汉人的盾牌和匈奴的长矛交错,复合弓的弓弦声和盾牌的撞击声混在一起,像一首雄浑的歌。“这就是技术融合。”他对老周说,“不是谁吞并谁,是谁的好就用谁的。”

上午的训练结束时,李铮让人把校场边的大帐改成了“讲武堂”。帐子里摆了几十张粗木桌,桌上放着沙盘、竹简和毛笔——竹简是老周找工匠做的,上面写着“孙子兵法”“吴子兵法”,还有李铮自己写的“融合战术纪要”。

士兵们挤在帐子里,汉人和匈奴人坐在一起,阿古达旁边是王二,稽粥旁边是王虎。李铮站在帐前,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今天讲武堂的第一堂课,讲‘融合’。”他翻开竹简,“《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己’,是汉人的阵法、强弩;我们的‘彼’,是匈奴的骑射、机动。把‘己’和‘彼’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优势。”

阿古达举手:“将军,那我们匈奴的‘彼’,是不是也能变成‘己’?”

李铮笑着点头:“对。比如稽粥的骑射,是匈奴的长处,我们要学;王虎的阵法,是汉人的长处,你们也要学。等你们都学会了,就不是汉人或匈奴人,而是铁林军的士兵。”

王二摸着桌上的毛笔,小声说:“将军,我想学写字,这样就能在军功册上写自己的名字了。”

帐子里安静了一瞬,接着阿古达拍了拍王二的肩膀:“我教你骑射,你教我写字,怎么样?”王二眼睛亮了:“行啊!明天我教你写‘铁林军’!”

稽粥举起手:“将军,那我们的军功册,是不是不管汉人还是匈奴人,都能上?”

李铮拿起桌上的军功册,翻开最新的一页——上面有阿古达的名字,有王二的名字,有稽粥的名字,还有老周的名字。“是的。”他说,“军功册上的名字,只看你立了多少功,不管你是汉人还是匈奴人。比如稽粥,昨天识破匈奴使者的阴谋,记大功一次;阿古达,帮着修了校场的栅栏,记小功一次;王二,救了个落水的匈奴孩子,记小功一次。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

帐子里响起掌声,阿古达拍得最响,他的络腮胡都抖了起来:“将军,我以后要立大功,让我的名字排在最前面!”

王虎笑着说:“那你得先学会阵法,不然下次冲阵又要踩我马尾巴!”

帐子里的笑声像潮水一样涌出来,李铮望着他们,心里暖得像揣了个火盆。他想起昨天晚上,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高粱酒,唱着汉人的歌和匈奴的调。那时候他就知道,融合不是强迫,是心甘情愿的接纳。

中午刚过,张猛带着个探子跑进来,脸色煞白:“将军!匈奴游骑骚扰屯田区,杀了两个农夫,抢了十几只羊!”

李铮抓起案上的环首刀,对稽粥说:“带游骑队,用‘铁壁游骑’战术!”又对王虎说:“带盾牌兵,跟我走!”

屯田区的麦子刚发芽,嫩绿色的麦苗上还沾着血。李铮望着地上的农夫尸体,拳头攥得咯咯响。远处传来马蹄声,是匈奴游骑,大约有二十几人,他们穿着匈奴的皮甲,手里拿着弯刀,嘴里喊着:“李铮,伊稚斜单于要你的脑袋!”

稽粥骑着黑马冲出去,手里的复合弓拉得满圆,箭像流星一样射出去,正中一个匈奴游骑的马腿。那游骑从马上摔下来,王虎的盾牌兵立刻围上去,长矛捅进了他的胸口。阿古达骑着马,手里的长矛挑飞了一个匈奴游骑的弯刀,他喊着:“这是给农夫的仇!”长矛刺进了那游骑的喉咙。

不过半刻钟,匈奴游骑就被全歼。李铮望着地上的尸体,对张猛说:“把他们的尸体埋了,立个碑,写‘匈奴游骑之墓’。”张猛愣了愣:“将军,他们是敌人啊!”李铮摇头:“不管是汉人还是匈奴人,死了都该有个归宿。”

稽粥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匈奴的弯刀,刀身刻着伊稚斜的标记。他把刀递给李铮:“将军,这是伊稚斜的人,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李铮摸着刀身的刻痕,眼里闪着冷光:“那就让他们来试试,看看我们铁林军的厉害!”

下午,李铮回到郡府,刚进门就看见刘安坐在堂上,手里拿着一卷奏章,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李将军,你可真忙啊!”刘安冷笑着说,“刚打完匈奴,又要办讲武堂?”

李铮坐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殿下有什么事?”

刘安把奏章扔在桌上:“朝廷的奏章,你自己看!”奏章上写着:“镇北将军李铮,以夷乱华,让匈奴人当官,教匈奴人兵法,此乃取祸之道!”下面签着几个名字,都是朝廷的保守派大臣,比如丞相田蚡、御史大夫韩安国。

李铮拿起奏章,扫了一眼,又放下:“殿下,你觉得我是在‘以夷乱华’吗?”

刘安哼了一声:“你让匈奴人进铁林军,让他们学兵法,要是他们反了,怎么办?”

李铮指着窗外的校场,那里传来士兵的喊杀声:“殿下,你去看看校场的士兵,汉人和匈奴人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打仗。他们不是敌人,是兄弟。”他拿起桌上的军功册,递给刘安,“你看看这军功册,上面有匈奴人的名字,也有汉人的名字。他们立了功,就该受赏;犯了错,就该受罚。这不是‘以夷乱华’,是‘唯才是举’。”

刘安翻了翻军功册,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还是嘴硬:“就算这样,朝廷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他们说你‘尊卑不分’,‘违背祖制’。”

李铮站起来,望着窗外的阴山,声音像铁一样坚定:“祖制是用来守护国家的,不是用来束缚手脚的。要是祖制不让融合,那我们就改祖制。”他回头看刘安,“殿下,你是陛下的亲侄子,应该知道,陛下要的不是一个残破的北疆,而是一个安宁的北疆。要是我能用融合的办法让北疆安宁,陛下会支持我的。”

刘安沉默了,他望着李铮的眼睛,里面没有恐惧,没有犹豫,只有坚定。他想起昨天晚上,李铮和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酒,唱着歌,那样的场景,他从来没见过——汉人和匈奴人像一家人一样,没有隔阂,没有仇恨。“好吧。”他终于说,“我会帮你向陛下解释,但你要小心,保守派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铮笑了:“谢谢殿下。”

晚上,李铮来到屯田区。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汉人和匈奴人一起在地里补种麦子,阿古达光着脚,踩着湿润的泥土,手里的犁头是汉人的;王二拿着匈奴的牧羊鞭,赶着羊群去吃草,嘴里哼着匈奴的小调。李铮走过去,捡起一粒种子,放在手心里——种子是饱满的,像颗小珍珠。

“将军!”阿古达喊着跑过来,手里拿着个陶碗,“这是我娘做的奶茶,你尝尝!”李铮接过碗,喝了一口,奶茶的香味里带着点盐,是匈奴的味道。他笑着说:“好喝。”

王二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竹简,上面写着“阿古达”三个字,歪歪扭扭的:“将军,你看,阿古达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阿古达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是王哥教我的,我写了十遍才学会。”

李铮摸着竹简上的字,手指碰到“阿古达”三个字,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他抬头望着远处的阴山,夕阳把阴山的轮廓染成了金色,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春天真的来了。”他说。

风卷着黄沙吹过来,带着草原的味道,但这次,李铮闻到了希望的味道。他摸了摸怀里的军功册,上面的名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像春天的种子,撒在朔方城的土地上,等着发芽,等着生长。

远处,阴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李铮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有朝廷的猜忌,有匈奴的反扑,有保守派的攻讦,但他不怕。因为他有铁林军的士兵,有老周这样的工匠,有屯田区的百姓,有他的信念——融合,才能让朔方城更加强大,才能让大汉的北疆更加安宁。

月亮升起来了,照在屯田区的麦苗上,照在士兵们的脸上。李铮望着这一切,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浓。他知道,春天真的来了,而且会来得更热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寻常书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我的贴身老板娘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名门艳旅 唐枭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战火与权力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最近更新弱宋铁血郎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奇葩皇帝合集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八百铁骑,镇万界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敕封一品公侯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 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 天朝魂 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针途 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 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毅源归来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txt下载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最新章节 -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