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闻录

仁德之心

首页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中国古代奇闻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男儿行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四季锦 汉阙 红楼春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唐人的餐桌 红楼名侦探 
中国古代奇闻录 仁德之心 - 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奇闻录txt下载 - 中国古代奇闻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天逢大旱庄稼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春日的梅花县,本应是细雨蒙蒙、秧苗青青的景象。然而这一年,天空却澄澈得令人心慌。太阳日复一日地高悬天际,散发着灼人的热浪,将大地烤得龟裂。

张诚站在自家院中,望着枯黄的草木,眉头紧锁。已经整整四十天没有下雨了,县里的老人都说,这是数十年不遇的大旱。

“少爷,井水又降了三尺。”洪伯提着水桶走来,面带忧色,“再这样下去,吃水都成问题了。”

张诚望向远方干裂的田地,心中惴惴不安。梅花县以农业为主,若持续干旱,秋季必将颗粒无收。届时粮价飞涨,不知多少人家要挨饿。

更让他担心的是,母亲近日身体不适,请了郎中来看,说是心火旺盛,需要清热降火。郎中开了药方,其中一味药引竟是荞麦。

“荞麦性凉味甘,能清热降火,正好对症。”郎中将着胡须道,“只是如今旱情严重,荞麦价格一日三涨,不知...”

张诚立即道:“先生放心,家中备有荞麦,我这就去取。”

当张诚从西厢房取出荞麦时,郎中眼睛一亮:“张公子家中竟囤积如此多的荞麦?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煎药服侍母亲喝下后,张诚独自来到西厢房。望着堆积如山的荞麦,他忽然明白了白夫人的深意——大旱之年,耐旱的荞麦将成为救命粮。

果然,随着旱情持续,县里的情况越发严峻。河流干涸,井水枯竭,田里的作物大片枯死。农民们望着焦黄的田地,捶胸顿足,哭声遍野。

县衙开始开仓放粮,但库存有限,只能勉强维持粥厂运转。更糟糕的是,由于旱情遍布数省,外地粮食进价飞涨,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

就在这时,有消息传开——张家囤积了大量荞麦。

起初是邻里上门,试探着想要购买一些。张诚念及乡亲情谊,都以平价出售。但随着旱情加剧,上门求购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外地粮商,愿意出高价收购。

一晚,张诚与母亲正在用膳,忽听门外喧哗。洪伯匆忙来报:“少爷,门外聚集了许多乡民,要求购买荞麦!”

张诚出门一看,不禁骇然。门外黑压压地围了数十人,个个面黄肌瘦,眼中满是渴望。见张诚出来,众人纷纷跪地哀求:

“张公子行行好,卖些荞麦吧!家里孩子已经三天没吃上饭了!” “我愿意出双倍价钱!不,三倍!” “求求您了,我老母亲病重在床,就想吃一口荞麦粥...”

张诚望着这些昔日的乡亲,心中酸楚。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各位乡亲请起!张家囤积荞麦,本为防饥之用。如今大家有难,岂有坐视之理?明日一早,我将开设粥厂,免费供应荞麦粥!”

人群顿时哗然,有人感激涕零,也有人怀疑道:“免费?这么多人要吃,你能供应多久?”

张诚坚定道:“能供一日是一日!只要张家还有一粒荞麦,就绝不让大家饿着!”

这一夜,张家灯火通明。张诚与洪伯召集所有还能动用的下人,连夜架起大锅,准备次日施粥。张老夫人不顾病体,亲自监督筹备。

翌日清晨,张家大门敞开,门外排起长龙。热腾腾的荞麦粥香气四溢,温暖了无数饥肠辘辘的百姓。张诚亲自为乡民盛粥,看到老人们感激的泪水,孩子们满足的笑容,他觉得这一切都比赚钱更有意义。

然而消息传开后,更多饥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张家储存的荞麦虽多,也经不起如此消耗。更棘手的是,县里的大户们开始施压,要求张诚将荞麦卖给他们牟利。

一晚,县令亲自登门。寒暄过后,县令委婉提出:“张公子仁义施粥,本官深感敬佩。但如今县库存粮告急,可否将荞麦卖给县衙?价钱好商量。”

张诚沉吟片刻,道:“大人,非是晚辈不肯。只是荞麦所剩不多,若卖给县衙,恐怕无力继续施粥。不如这样,我将荞麦以成本价卖给县衙,但县衙须承诺一半用于赈灾。”

县令闻言,肃然起敬:“张公子高义!本官代全县百姓谢过了!”

就这样,张家储存的荞麦以合理价格售出大半,既缓解了县衙压力,又让张家获得了可观收入。计算下来,竟真如白夫人所言,赚了十倍有余。

更让张诚惊喜的是,由于荞麦耐旱的特性,在其它作物绝收的情况下,成为唯一的希望。许多农民前来求购荞麦种子,希望改种这种耐旱作物。

张诚灵机一动,将部分荞麦作为种子出售,价格虽高于粮食,但仍远低于市场价。他还请来老农,免费教授荞麦种植技术,帮助乡民度过难关。

一时间,张诚成了梅花县最受尊敬的人物。昔日嘲笑他读书傻了的邻里,如今无不竖起大拇指;曾经欺辱过张家的族人,也厚颜上门求助,张诚均以德报怨,慷慨相助。

一晚,张老夫人将儿子叫到房中,欣慰道:“诚儿,你父亲在天之灵,定会为你骄傲。经商不仅为牟利,更须有道义。你今日所为,颇有你父亲当年的风范。”

张诚谦道:“母亲过奖了。若非白夫人指点,孩儿也不会有今日。”

说到白夫人,母子二人均感神秘。这位忽隐忽现的妇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对张家如此眷顾?

窗外,久违的雨声忽然响起。滴滴答答,渐渐连成一片。干旱了数月的梅花县,终于迎来了甘霖。

张诚推开窗户,任由雨丝拂面。他深吸一口湿润的空气,心中充满希望——雨来了,苦难即将过去;而张家的新生,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穿越后,太子妃靠种田轰动全京城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相师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正义信条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大明:朕杀敌成神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大燕风华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弱宋铁血郎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奇葩皇帝合集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八百铁骑,镇万界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敕封一品公侯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山河鉴:隋鼎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奇闻录 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 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 
中国古代奇闻录 仁德之心 - 中国古代奇闻录txt下载 - 中国古代奇闻录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