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州的阳光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慷慨地洒在帕罗奥图(palo Alto)略显陈旧的街道上。这里没有纽约华尔街的摩天大厦与紧张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学术气息、咖啡因与颠覆性野心的独特能量。空气中仿佛飘浮着无数个等待被实现的、改变世界的点子。
一辆低调的黑色凯雷德停在沙丘路(Sand hill Road)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这里是“昊资本”新设立的硅谷临时办公室。陈昊走下车,深吸了一口带着桉树清香的空气,目光扫过周围那些看似普通,却孕育了无数科技巨头的建筑。这里,将是他下一个猎场。
办公室内,早已等候在此的张志远和一名新加入“未来科技基金”的、对早期科技投资极具敏锐度的合伙人迎了上来。
“老板,按照您的名单,我们已经锁定了第一个目标——‘the Facebook’。”张志远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好奇。他跟随陈昊在金融衍生品的深渊中搏杀成功,如今转向充满未知的科技领域,既感到挑战,也充满了期待。
“情况如何?”陈昊边走边问,步伐沉稳。
“发展迅猛,用户增长曲线非常漂亮,几乎垄断了美国大学校园市场。”那位名叫李维的合伙人快速接口,他年轻,戴着黑框眼镜,眼中闪烁着对数据的狂热,“但问题也很明显:盈利模式模糊,极度烧钱,马克·扎克伯格……嗯,非常年轻,并且对控制权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之前的几轮投资者,都在这一点上与他有过摩擦。”
陈昊点了点头,这些信息与他记忆中的轨迹吻合。Facebook,这颗未来将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此刻正处在最需要资金,也最考验投资者眼光和魄力的阶段。
“安排会面。”陈昊言简意赅,“地点,就定在他们在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那个……着名的‘车库’办公室。”
数小时后,陈昊在一间名副其实的、由车库改造而成的嘈杂办公室里,见到了穿着标志性拖鞋、t恤衫和牛仔裤的马克·扎克伯格。办公室里弥漫着披萨和能量饮料的味道,年轻的工程师们挤在电脑前,空气中充满了代码和激情碰撞的嗡嗡声。
扎克伯格看起来比陈昊想象的还要年轻,甚至有些腼腆,但那双眼睛背后,却隐藏着如同激光般专注的智慧和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先生,”扎克伯格的声音平直,没有什么寒暄的兴致,直接切入主题,“我听说了您。‘昊资本’,很响亮的名字。但Facebook不需要又一个试图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投资者。”
他的直白近乎无礼,但陈昊并不在意。天才总是有些怪癖,尤其是像扎克伯格这样,坚信自己正在塑造未来的天才。
“马克,”陈昊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地迎上对方审视的眼神,“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告诉你该怎么管理Facebook,也不是为了在你的董事会上争夺一个指手画脚的席位。”
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这个拥挤但充满活力的“车库”,语气带着一种真诚的欣赏:“我是来告诉你,我看到了‘连接世界’这个愿景的价值。我看到了Facebook正在做的事情,远不止是一个大学社交网络,它是一个未来数字社会的雏形。”
扎克伯格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但没有说话,依旧保持着警惕。
陈昊继续道,语气从容不迫:“我知道你们需要资金来加速扩张,应对竞争,尤其是向高中和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开放。我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资金,数额远超你之前的任何一轮融资。”
“条件是什么?”扎克伯格直接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见过太多带着苛刻条款和干预欲望的资本。
“我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三条。”陈昊伸出三根手指,“第一,资金额度,五千万美元。估值,就按你们上一轮融资的溢价20%计算。”这个出价,在当时的硅谷堪称天价,显示出势在必得的决心。
扎克伯格和李维都微微吸了口气,这个价格确实极具诱惑力。
“第二,”陈昊收起第二根手指,“我需要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仅此而已**。我承诺,不会干预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产品决策。我的团队只会在涉及重大战略、财务风险以及……尤其是亚洲市场拓展时,提供我们的建议和资源。”他特意强调了“亚洲市场”。
扎克伯格紧绷的脸色略微缓和。一个不干预运营,但能提供资金和特定市场资源的大额投资者,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第三,”陈昊收起最后一根手指,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要你承诺,在未来所有的融资和战略决策中,**保持公司的独立发展路径,抵御任何可能扼杀创新或偏离核心愿景的短期利益诱惑**。我看好的不是Facebook现在的价值,而是它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成长为什么样子。”
这第三条,看似虚无,却直指核心。它表达了陈昊对Facebook长期价值的绝对信心,以及他对扎克伯格本人愿景的尊重和支持。这比任何具体的商业条款,都更能打动一个理想主义的创业者。
扎克伯格沉默了。他仔细地打量着陈昊,似乎在评估这番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办公室里只剩下服务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和远处工程师敲击键盘的声音。
良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直,但少了几分之前的戒备:“你……和其他的投资者不太一样。”
陈昊笑了:“因为我和他们看到的,不是同一个未来。”
这次会面没有立刻达成协议,但陈昊知道,他已经成功地在扎克伯格心中埋下了信任的种子。他开出的条件,几乎是目前情况下对方无法拒绝的——充足的资金、有限的干预、宝贵的亚洲渠道,以及对长期愿景的绝对尊重。
几天后,消息传来。扎克伯格和他的核心团队经过激烈讨论,最终接受了“昊资本”的投资方案。
协议正式签署。**“昊资本”以五千万美元,获得了Facebook的显着股权和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这笔投资,如同在数字世界的蛮荒时代,提前买下了一块未来将矗立起摩天大楼的核心地皮。
消息在硅谷顶级的投资圈小范围传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昊资本”和其背后神秘的东方年轻富豪陈昊的名字,第一次以如此强势的姿态,进入了科技创投领域的视野。
站在沙丘路办公室的落地窗前,陈昊看着夕阳为硅谷镀上一层金色。李维兴奋地汇报着后续对接和投后管理的安排,张志远则已经开始研究陈昊给出的下一份目标名单——一家名为“特斯拉”的、正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电动汽车公司。
陈昊的目光越过眼前的繁华,仿佛看到了未来由数据、社交网络和清洁能源驱动的世界图景。
金融资本的收割已经完成,现在,是时候将这些资本,投入到塑造未来的科技洪流之中了。
硅谷的猎手,已然亮出爪牙,而他的猎物,是整整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