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微笑,“远航与贵方在科技和金融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既然如此,我接受您提出的价格,出让我们会德丰的股份。”
郑文轩最终点头,“希望我们能尽快签署正式协议。”
“没问题,合同备好后,我会让助理联系您。”
陈远起身走向郑文轩,两人握手成交。
次日下午,香江一处低调的私人会馆中,陈远与郑文轩对坐在红木长桌两端。
四周陈设着古董与名画,流露出主人不凡的财力与品味。
陈远目光扫过即将签署的合约,心中不由一动。
“船王果然名不虚传,一般人陷入股权争夺往往难以抽身,哪怕形势不利仍执意强求。他却懂得适时放手,这份眼光与定力,确实非同一般。”
陈远心想,这场与船王的商战虽激烈,却始终保持在商业博弈的范畴,未曾陷入无休止的缠斗。
陈志远带着些许忐忑步入房间,见张振宇仍在翻阅文件,便露出微笑:“张先生,您对这份协议还有什么想法吗?”
张振宇抬起头,神色从容:“陈先生,我们都是明白人,这份协议整体上很合理。”
“不得不说,李主席的魄力与远见令人钦佩。在商界风云变幻之际,能够保持这般决断力,确实难得。他懂得把握时机,这点我很欣赏。”
陈志远含笑回应:“您过誉了,董事长确实具有前瞻性。正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坐在这里商议合作。”
张振宇微微颔首:“关于协议中的具体内容,我有几处细节希望调整。”
“请讲。”陈志远取出记事本准备记录。
张振宇的目光掠过文件,随后看向对方:“协议基本条款没有问题,但关于竞业限制这部分,我认为五年期限略显冗长,可能影响双方经营的灵活性。建议缩短为三年。”
“这个可以协商。”陈志远爽快应道,“不过我们希望加入优先受让权条款。”
“优先受让权?”张振宇眼神微动。
“是的。若晨星集团未来考虑出让德昌商贸的股权,我们希望享有优先收购的权利。”
张振宇展露笑意:“这个条款我可以接受。既然如此,我建议在利润分配部分增加特别约定。”
“您的设想是?”陈志远表现出兴趣。
“前两年内,德昌商贸的净利润,晨星集团可多分配10%作为战略调整的补偿。”
“这点我需要请示董事长。”陈志远略显迟疑。
张振宇从容说道:“我理解这次股权转让是李主席的意思。请转告他,这不仅是股权交易,更是我们携手合作的开端。相信晨星集团与李主席的商业版图,未来会有更多合作机会。”
陈志远注视片刻,最终点头:“我会转达您的提议。这些修改意见基本可以接受。”
双方就协议细节达成共识。
“既然没有异议,我们就签约吧。”张振宇执起钢笔,在文件上郑重署名。
陈志远随后签下名字,两人握手致意。
张振宇靠坐在真皮座椅中,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雪茄余韵。他的指尖轻叩红木桌面,目光沉静深远。
他执起桌上一只烟斗,点燃后缓缓吸了一口,灰白的烟雾在室内散开,夹杂着些许沧桑的涩意。
“可惜了,万航家族终究挤不进四大家族之列。”
陈远轻声一叹,却又觉得没什么值得惋惜。
他起身踱到窗边,推开窗,咸湿的海风卷着香江特有的繁华扑面而来。
“商界如战场,唯有强者能站稳脚跟。见好就收或许明智,但在我看来,那等于主动退出与我竞争的舞台。”
这时,秘书李静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陈总,这是最新的财务报表和市场分析。”
陈远接过,快速翻阅几页,随后含笑对李静吩咐:“很好,通知程建明准备一下,下周召开高层会议,重新部署集团战略。”
“明白。”
李静点头退出。
陈远坐回宽大的办公椅,仔细审阅起文件内容。
“我们的增速已超出市场预期,这得益于上一轮的成功收购。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怎样进一步整合资源,让各个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他拿起电话,拨给程建明:“程总,下周一的会议我会重点谈市场拓展方向,你提前准备。”
“好的,陈总。”
电话那头传来程建明沉稳的应答。
挂断后,陈远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仰首饮尽。
“万航家族已经看清风向,选择收手。但在商场上,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而我,必须不断向前,才能走得更远。”
他将酒杯轻放回桌,目光投向窗外璀璨的香江夜色。
陈远坐在龙腾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内,身边围坐着核心团队:程建明、赵震、孙文栋等人。
桌上摊开各类资料与报表,密密麻麻的数据与术语交错排列。
“各位,经过多轮谈判,我们已成功取得德丰洋行的控股权。现在是公布消息的时候了。”
陈远环视全场,语气郑重。
程建明递来一份文件:“新闻稿和财务分析已经备妥。”
陈远接过来略作翻阅,点头认可:“确保所有数据准确。刘总,你那边准备如何?”
刘志雄立即回应:“全部就绪,陈总。我们将通过华夏电视台及各大报刊进行全面报道。此外,龙腾传媒旗下的星光经纪也会在娱乐圈配合宣传,实现多维度覆盖。”
陈远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就照计划推进。”
次日上午九时整,龙腾集团于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通告,宣布已完成对德丰洋行的收购,成为其最大股东。
“此次收购将促进我们在金融、科技及地产板块的市值增长,并通过横向整合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将德丰洋行的营业收入提升20%,并实现资本运作的多元化。”
陈远望向坐在一旁的陆明:“明总,请你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一旦有异,即刻启动应急预案。”
陆明起身回应:“明白,陈总。我们会全程跟踪股价变动,并已备好一系列对冲方案,以应对突发风险。”
“好,那就这样安排。各位,今天是我们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期待大家全力以赴。”
陈远起身,与会众人随之站起,神情专注而凝重。
次晨九点,龙腾集团通过港交所正式公告,成功收购德丰洋行45%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消息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反应迅速而热烈。无论是机构投资人还是散户,似乎都在等待这一刻。
龙腾集团的股价应声上扬,短时间内即触及涨停板。与此同时,德丰洋行的股价也随之攀升,半小时内涨幅达到15%。
交易大厅中,交易员们忙碌地处理不断涌入的订单。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屏幕上股票代码与价格快速滚动。
“龙腾买盘加大,立即跟进!”
“德丰股价也起来了,市场对这次收购反应积极!”
亚洲电视台的主持人面对镜头热情播报:“各位观众早上好,今日焦点新闻——龙腾集团成功入主德丰洋行,成为最大股东!此举无疑进一步巩固了龙腾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画面切入图表与数据分析,主持人继续解说:“根据财经专家评估,此次资产重组有望实现产业协同效应,推动双方资源整合,创造更大价值。”
随后出镜的金融分析师指出:“龙腾此次收购布局精准,不仅获取了德丰的核心资产,更打开了市值增长空间,对股东而言前景可观。”
各大报刊亦在头版显着位置报道,标题写道:“龙腾集团收购德丰洋行,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副标题则提及“战略协同”、“财务优化”等术语,增强专业性与权威性。
此刻,陈远坐在龙腾集团总部的办公室里,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陈默坐在办公桌前,助理赵晴将一份当日报纸放在他面前。
“天和商行的收购案已经登上头条了,陈总。”
陈默展开报纸,一眼就看到醒目的标题:长风集团完成天和商行收购,本土企业强势崛起!
报道详细叙述了此次收购的经过,并对陈默与长风集团大加称赞。
“这样的新闻,李振山看了估计要坐不住了。”
“不光是李家,整个港岛的商界都在关注您和长风集团的动向。”
徐文远从门外走进来。
“这正是我想要的。”
陈默放下报纸,看向徐文远:“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像李振山这样的人,早该退出舞台。”
李氏企业总部,李振山几乎将手中的报纸揉烂。
“居然有媒体吹捧他,说什么‘本土企业股价集体上涨’?简直荒谬!”
“李董,陈默目前气势如虹,我们暂时难以应对。”
“哼,他以为收购了天和就稳了吗?我会让他明白,李家不是好惹的!”
当晚,王明辉为陈默和长风集团安排了一场发布会。
“各位来宾,今晚我们很荣幸邀请到长风集团董事长陈默先生。
他将与大家分享此次收购背后的故事,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陈默走上讲台,环视全场:“这次收购不仅是长风集团的胜利,更象征着本土企业在国际商业舞台上的崛起。”
台下掌声如潮。
“长风集团的股价自然会攀升,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所有本土企业的市值都将迎来新的突破。”
陈默放下话筒,从容下台。
次日,长风集团总部的氛围明显轻松许多。
徐文远拿着一份《港岛日报》,走进陈默的办公室。
“陈总,看到今天的报纸了吗?”
徐文远满面春风。
“还没,有什么好消息?”
陈默放下文件,接过报纸。
头版特稿标题赫然写着:“陈默,港岛商界新一代领军者”。
文章深入分析了陈默近年来的商业布局,不仅收购了丰和商行、鼎盛地产,如今又成功将天和商行纳入麾下。
“这篇报道写得不错,分析得挺到位。”
“不止到位,陈总。您看这里,文章实际上也在高度评价您的战略眼光和商业头脑。”
徐文远指着其中一段:“比如这里提到,您对地产与贸易的精准判断,让长风集团在短短数年内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迅速崛起。”
陈默点头道:“这样的报道对集团形象很有助益。”
“另外,请看这个部分。”
乔文瀚指向文末处:“评论称‘这是华人企业家的高光时刻,金龙集团与陈总的崛起,象征着华资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耀眼亮相。’”
此时,王景明正被一群记者簇拥着谈笑。
“王董,您认为金龙集团的成就给港岛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
“影响相当深远。”
王景明回应道:“陈总的成功向全球展现了华人商业领袖的卓越才能。金龙集团的多元发展模式,也为港岛商界注入了全新动力。”
记者们频频颔首,认真记录着王景明的发言。
与外界的热烈反响相比,集团内部更是喜气洋洋。而在李氏企业总部,李耀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屏幕上关于陈帆的各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