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到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走出站口,风比傍晚更凉了些。手机在包里震动了一下,我以为是江逾白,拿出来看却是邮箱的推送——财务处系统发来的通知,红色标记写着“申请驳回”。
我站在路灯下点开详情。
“活动预算超出部门年度非重点项目额度上限,无法审批通过。建议调整方案或申请延期。”
字不多,但看得我手指发紧。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牵头办活动。不是公司任务,也不是课程作业,是我想做的事。上个月在交流会上讲完那番话后,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留下来问我能不能组织一场小型分享会,让像他们一样刚进这行的人有个地方提问、交流经验。我当时答应了,回去就写了策划案。
场地我选的是教学楼三楼那间大教室,周末没人用。流程也理好了,分三个环节:新人讲困惑,前辈给反馈,最后自由讨论。我还拉了个群,五十多个人在里面天天问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卡在钱上。
走回宿舍的路上,我把能想到的支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原计划请一位做产品设计的学姐当嘉宾,车费加酬劳八百;定制了一批贴纸和手册发给来的人,算下来六百;展板打印、设备租赁、茶水点心……加起来两千八。
如果全砍掉这些,只靠我自己站上去讲十分钟,当然也能叫“活动”。可我不想那样。我想让他们觉得,这个场子是被认真对待的,不是随便凑合一下。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行政办公室。
负责老师翻了下我的申请表,“今年经费确实紧张,上头没批额外名额。你们这种自发活动,只能走学生组织通道,但你们又没挂靠社团。”
“我可以不要酬劳,嘉宾也可以线上参加,省下交通费。”我说,“能不能通融一下?”
她摇头,“不是我不帮忙,是系统锁死了。除非有人赞助,不然没法走采购流程。”
我拿着退回的单子回到自习室,打开电脑重新算账。
嘉宾费用取消,改成本地愿意来现场的校友轮流坐镇。主持不请外面的人,我自己上。场地不用租,就在空教室。茶水换成自带保温壶,点心从每人一份改成共用果盘。
改完之后,还差两千七。
核心的东西动不了。展板要贴在门口引导人流,必须印。互动卡片要现场发,让大家写下问题投进箱子里,这也得印。设备得租一天投影和音响,不然后排听不清。
我列了个赞助清单。五家本地小品牌,都是做文具、手账、咖啡这类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下午课少,我挑了两家离学校近的,直接上门。
第一家是街角的咖啡馆。老板三十出头,常有学生在他那儿自习。我把方案递过去,说了活动主题和预计人数。
他说有兴趣,“但你们能保证多少人来?”
“目前报名六十多个,还在涨。”
他想了想,“要是能在店里放个宣传架,摆一周,我可以支持五百块。”
我犹豫了。原计划只在活动现场提一句感谢,没打算给人打广告。可五百块差不多够印展板了。
“宣传架不能太大,”我说,“而且不能放在我布置的主区域里。”
他同意减小尺寸,但我还是没当场答应。我不想把活动变成摊位集市。
第二家是文创店,卖手账本和印章。老板娘听完直摇头,“你们这种活动太小了,曝光不够。我们最近在谈商场快闪,优先那边。”
我道谢离开时,看见店里几个女生正围着新品拍照发朋友圈。那种热闹和我的冷清形成对比。
晚上我没回宿舍,在教学楼找了个空教室坐下。电脑开着邮箱界面,我写第三轮联络信。
这次我把赞助拆成两档。五百元是基础支持,给鸣谢名单和公众号推文露出;一千元可以派人到场做简短介绍。我还附了张往期交流会的照片,是那天拍的签到墙,很多人在便签上写字。
发完后我点了群公告:“活动筹备中,目前资金未完全到位,如有认识商家的朋友,欢迎推荐。”
消息发出去,陆续有人回复“加油”“需要志愿者吗”,但没人提资源。
第三天中午,设计公司打来电话。
“展板文件我们收到了,但定金没到账。最晚明天下午前付,不然排期要往后推。”
“我再想想办法。”我说。
挂了电话,我打开学生会的公众号后台,投稿了一篇预热文。写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为什么想做,希望带来什么。编辑很快通过,说今晚八点推送。
我转发到群里,又私聊了两个之前在交流会上聊过的校友企业代表。他们都说欣赏想法,但公司目前没有校园推广预算。
第四天早上,我坐在电脑前刷新邮箱。
一条都没回。
手机弹出提醒:租赁平台的预订倒计时,还剩六小时关闭。错过就得找别的设备商,价格更高。
我打开策划案文档,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第一页写着活动名字:“开口计划”。
下面是初衷:“第一次发言时,没人提问。我以为是我的问题。后来才知道,很多人只是不敢问。我想做个地方,让提问变得容易一点。”
我想起那天在台上,讲完最后一句时台下响起的掌声。想起散场后有人跑过来跟我说“你说的那个用户调研方法,我回去就试了”。也想起江逾白站在我身后,递来那杯温水。
我不想让它停在这里。
我重新打开邮箱,写新的一封信。
标题改成了:“哪怕一百元,也是点亮这个活动的一束光。”
正文很短。我说这不是商业合作,是请求。如果有人愿意支持一点点,我会记下每一份心意,在活动结束时告诉大家是谁帮了忙。
写完我点了发送,收件人是之前所有联系过的商家,加上群里主动留过言的同学家长邮箱——有些人曾说过孩子刚入行,或许愿意看看这样的活动。
做完这些,我合上电脑,却没有关。
我把策划案投影到墙上,一张张翻。
灯光照在空白的展板位置,那里本该贴着活动海报。我盯着它看了很久,然后起身,拿笔在纸上画草图。如果实在没钱印,手写一个也行。
桌上的手机静音躺着,屏幕朝下。
我坐回椅子上,打开电脑再次刷新邮箱。
页面加载完成,没有任何新消息。
窗外天色暗下来,整栋楼安静得只剩我这一间灯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