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也接话说:“是啊,咱编了一辈子竹编,就想让这手艺活下去,以前没人学,我们心里急得慌,现在好了,有苏师傅牵头,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学,我们这老手艺,终于有盼头了!”大学生们听着,都特别感动,一边记笔记,一边不停点头,说一定要好好报道,让更多人来关注老竹编,来学老竹编。
下午的时候,那个被骗买竹编柜子的大哥,编出了第一个像样的小篮子,虽然还有点歪,但比第一次编的强多了。他举着小篮子,跑到苏明面前:“苏师傅,你看!我编出来了!我终于编出一个像样的篮子了!”苏明接过篮子,笑着说:“太好了大哥,进步太快了!你看,这纹路多紧实,收边也整齐多了,再练几天,就能编得跟大妈编的一样好了!”大哥一听,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拿着篮子给大伙儿看,脸上满是成就感。
快到傍晚的时候,学员们才陆续走了,不少人都跟苏明和老两口约好,明天还来,有的甚至说要天天来,直到学会编复杂的竹编物件。那个小姑娘临走前,把自己编的小蝴蝶挂件送给了苏明:“苏师傅,这个送给你,谢谢你教我编竹编,我以后还要学编屏风,编好了第一个送给你!”苏明接过挂件,心里暖暖的:“好,我等着,你肯定能编得特别好!”
大学生们也采访完了,握着苏明的手说:“苏师傅,谢谢你今天跟我们说这么多,我们一定会好好整理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知道老竹编的好,让更多人来学老手艺。”苏明点点头:“谢谢你们,辛苦你们了,只要能让更多人关注老竹编,我就感激不尽了。”
老两口收拾好竹丝和样品,跟苏明说:“苏师傅,今天真是太忙了,不过也太开心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老竹编,以后咱们肯定会越来越忙,得提前多准备点竹丝才行。”苏明笑着说:“是啊大妈,大爷,以后咱们就一起忙活,多教点人,把老手艺传得更广,让更多人知道,咱老竹编不是老古董,是能走进日常生活的好东西。”
老两口走后,苏明开始收拾铺面,把今天编好的物件都摆好,又把货架上的老物件和老爷子带来的样品挨个擦干净,分类摆好,看着满满一屋子的竹编物件,心里满是踏实。刚收拾完,修小凳子的大爷就来了,手里拎着个保温桶:“苏师傅,我听街坊说今天来了好多人,你肯定累坏了,我给你炖了点排骨汤,里面放了点山药,补身子,你快喝点。”
苏明接过保温桶,连忙道谢:“大爷,太谢谢你了,总想着我,你天天给我带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啥不好意思的,”大爷摆摆手,“你免费教大伙儿手艺,为老手艺忙活,我做点小事不算啥。我今天也在旁边看了一下午,看着大伙儿学得热热闹闹的,我心里也高兴,以后我每天都来给你搭把手,帮你照看照看铺子,别让你一个人太累。”
俩人聊了会儿家常,大爷就走了。苏明把排骨汤热了热,就着中午剩下的盒饭吃,虽然简单,但吃得特别香。他拿出手机,给张大爷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今天的热闹场面,说来了好多人学手艺,还有大学生来采访,老爷子也来帮忙了,老竹编越来越受欢迎了。
张大爷在电话里笑得特别大声:“好,好,苏明,你太能干了!咱老竹编终于熬出头了!村里的学员们听说了,都特别羡慕,说等你回来,一定要给他们讲讲京城的事儿,也让他们跟着你好好学,把咱村的老竹编也发扬光大。”苏明点点头:“好嘞张大爷,等我忙完这阵,就回去看你们,还得把大妈和大爷也带去,让他们给村里的大伙儿指点指点,咱们一起把老手艺传得更远。”
挂了电话,苏明拿起竹丝,又开始编小挂件,把老太太教的“辫纹编”、老爷子教的“网纹编”和自己会的“缠丝编”结合起来,编出来的挂件又精致又好看。窗外的潘家园,灯火已经亮了起来,吆喝声、脚步声、自行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又有烟火气,偶尔有路过的人,会进来看看竹编物件,问问能不能学手艺,苏明都一一应着,脸上挂着笑容。
他看着货架上的老物件和新编的挂件,看着桌子上没编完的竹丝,看着小李整理的辨假资料,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学手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老竹编,这门老手艺,再也不会被遗忘了。
不知不觉,就编到了深夜,苏明收拾好工具,关好铺面的门,躺在小床上,虽然累得浑身酸痛,但心里却格外踏实、温暖。他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老太太和老爷子来,期待着更多人来学手艺,更期待着老竹编这门老手艺,能在他和大伙儿的手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这热闹的京城,一直热热闹闹地传承下去,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带着老手艺独有的温度,温暖每一个喜欢它的人。
头天晚上编挂件编到后半夜,第二天苏明起得稍晚了点,刚揉着眼睛把铺子门推开,就看见小姑娘蹲在门口,手里攥着个竹编小玩意儿,见他开门,立马蹦起来:“苏师傅!你可算开门啦,我昨天回去编了个小葫芦,你帮我看看,比上次编的是不是强多了!”
苏明接过小葫芦,瞅着比上次圆溜多了,纹路也紧实,笑着点头:“进步太快了!你看这葫芦嘴编得多小巧,再练练收边,以后肯定比大妈编得还好。”正说着,老太太和老爷子就来了,老爷子手里拎着个布包,一进门就喊:“苏师傅,你快看我给你带啥了!”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磨得发亮的竹刀,还有几个竹制的小工具:“这是我年轻时编竹编用的家伙事儿,纯手工做的,比现在买的好用多了,你拿着用,编起东西来省劲儿。”
苏明接过竹刀,摸着手柄上的包浆,心里暖暖的:“大爷,太谢谢您了,这东西比啥都金贵,我肯定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