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猛亲自挑选了五名最精干、最熟悉山路的夜不收,组成了一支侦察小队,携带着足够的干粮和装备,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藏兵谷,向东潜入茫茫秦岭,目标直指商洛山方向。
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监视李自成与贺一龙的战事,更要摸清商洛山区的地理、势力分布,并尝试寻找与贺一龙部接触的可能。这是一次深入虎穴的危险任务,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藏兵谷内,生活与建设依旧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核心层的目光,已经更多地投向了谷外风云变幻的世界。
姜家渠道传来的信息越来越频繁,内容也愈发详尽。李自成在长安的“大顺”朝廷,果然如姜怀玉所料,陷入了内部权力的倾轧。以牛金星、宋献策为首的文官与刘宗敏、田见秀等武将之间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为了官职、封赏和地盘争执不休。李自成虽然称帝,但其麾下骨干多出身草莽,骤然登上高位,骄奢淫逸之气日盛,对地方的管控更多地依赖于武力威慑和委任的少数降官,根基远谈不上牢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李岩看着最新的情报,轻声吟道,眼中带着一丝洞察历史的冷静,“李自成虽破北京在即(根据情报推断),然其并无稳固之基,亦无治国良方,仅靠劫掠与高压,终难持久。”
张远声默然点头。他想起旧庄那场惨烈的守城战,想起高迎祥的覆灭,越发觉得李岩的判断精准。在这乱世,一时的强盛或许可以凭借武力获取,但想要真正站稳脚跟,需要的是秩序、是民心、是扎扎实实的根基。而这,正是他和他的张家庄正在努力构建的。
“对我们而言,李自成内部不稳,是好事。”张远声道,“至少短期内,他无力大规模清剿秦岭。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机会不仅仅来自于敌人的内部问题。随着李自成对关中控制力的相对薄弱,以及战乱导致的流民潮,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开始主动流向相对安稳的藏兵谷。
先是几户被战火波及、从山外逃难而来的农户,在深山中迷路,偶然被巡山的哨探发现,带回了谷中。李信按照《约法》对他们进行了安置,分给了他们开垦田地的任务。这些农户带来了山外最新的见闻,也带来了不同的耕作经验。
紧接着,一队约二三十人的溃兵,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也在谷外被巡逻队截住。他们自称是原明军潼关守军的残部,潼关破后一路溃逃入山,辗转至此。为首的是一名姓王的把总。
赵武亲自审问了他们。这些人虽然狼狈,但眼神中尚存一丝军人的硬气,对李自成充满了仇恨。在确认了他们身份基本属实,且没有携带瘟疫等隐患后,张远声决定收留他们,打散编入屯垦队,观察后再决定是否补充进战兵。
这些零散人手的加入,虽然数量不多,却给藏兵谷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信息。他们证明了这片秦岭深处,并非绝对的死地,反而可能因为外界的混乱,而成为一处吸纳流散力量的隐秘节点。
宋应星对这些新来者带来的山外信息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询问了山外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作物种类,甚至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土法技艺。他将这些信息与谷内的情况进行对比,试图找到更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和技术路径。他甚至在一次与那王把总的交谈中,得知了一种产于商洛山区的特殊黏土,据说耐烧性极佳,这让他对改进烧窑技术又多了几分想法。
苏婉的医疗队也迎来了“帮手”。新来的流民中有一位曾在药铺当过学徒的年轻人,认得不少草药,正好弥补了医疗队人手和知识的不足。
藏兵谷,这个原本封闭的小世界,正在通过这些细微的渠道,与外面那个混乱的大千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一块海绵,谨慎而又坚定地吸收着一切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
半个月后,韩猛派出的第一名信使带回了侦察小队的第一份报告。
信使形容憔悴,身上带着多处刮伤,但眼神锐利。他汇报说,已确认刘宗敏率两万大顺军进入了商洛山区,与贺一龙部发生了数次交锋。贺一龙部凭借地利,采取游击战术,避实击虚,让刘宗敏颇为头疼,战事呈胶着状态。
更重要的是,侦察小队已经初步摸清了商洛山部分地区的地形,并发现了几条隐秘的小道。韩猛在报告中提出,他打算尝试寻找机会,与贺一龙部进行初步接触。
随报告一同带回的,还有几块韩猛在商洛山中发现的、颜色奇特的矿石样本。
宋应星拿到矿石,立刻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团练!此乃上好的萤石与方解石!是烧制高级琉璃和改良冶金炉衬的关键材料!若能量产,对我格物院助力极大!”
张远声看着那几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又看了看宋应星兴奋的表情,心中一动。这次侦察任务,似乎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他走到谷中最高处,俯瞰着这片正在日益兴旺的山谷。田亩阡陌纵横,屋舍俨然,工坊区炊烟袅袅,校场上杀声震天。这里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也知道,这种平静是相对的。李自成与贺一龙的战事近在咫尺,姜家的意图莫测,外界依旧动荡不安。藏兵谷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必须时刻警惕,才能不被倾覆。
“告诉韩猛,接触贺一龙务必谨慎,安全第一。至于这些矿石……”他顿了顿,“标注好地点,待局势明朗,再行开采。”
山中窥世,方知世道之艰。但正是这艰险的世道,逼着他们必须更快地成长,更稳地立足。
他收回目光,望向北方,那是旧庄的方向,也是李自成“大顺”朝廷所在的方向。
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必然更多。但此刻,藏兵谷内的炊烟、读书声和打铁声,都给了他无比的信心和力量。
无论外界如何,这里的根基,正在一天天变得牢固。而这,就是他们面对一切风浪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