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辰逸飞

首页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1908远东狂人 奋斗在红楼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唐人的餐桌 黑铁之堡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辰逸飞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全文阅读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txt下载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亿人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林远掐灭烟蒂,将烟灰缸推到一边,手机屏幕自动跳转下一个视频。标题赫然入目:【世界遇粮荒,华夏不缺粮,国家的神操作有哪些?】

背景音带着一丝紧迫感:【最近,全球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来了!联合国数据显示,55个国家和地区正遭受重度粮食不安全影响,6.9亿人每天都在为“能不能吃饱”发愁。】

画面切换到非洲饥荒的新闻片段,瘦骨嶙峋的孩子、干涸的农田,与下一秒华夏粮仓满溢、超市米面充足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这样的全球危机下,我们华夏却几乎不受影响。为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华夏的粮食产量,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14亿华夏人,一年需要消耗的粮食约5亿吨。】

天幕上立刻弹出换算公式:【1亿=10个1000万;1吨=2000斤;5亿吨=亿斤。】

“嘶——”

各朝代的抽气声几乎连成一片,帝王们盯着那串数字,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大秦,咸阳宫。

嬴政手里的玉圭差点脱手。他统一六国后,清点全国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万。

14亿?是他时代的七十倍!更让他心头剧震的是“14亿人皆能吃饱”——他治下百姓,能顿顿有粟米果腹已是奢望,14亿人不挨饿,这简直是神话。

“14亿……”嬴政声音干涩,望着殿外,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后那片养活了14亿人的土地。

李斯躬身道:“陛下,后世能有此人口与产能,必是农业昌盛、疆土辽阔之故。

我大秦此刻播下的种子或许正是后世根基之一。” 他尽量捡着宽心的话说,怕惊到这位始皇帝。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盯着“14亿”三个字,眉头拧成疙瘩。贞观年间,经过休养生息,全国人口才刚过千万,连后世的零头都不到。而这14亿人,竟能“不受粮荒影响”?

“魏征,”李世民沉声道,“你说,这14亿人,得需要多少良田才能养活?”

魏征叹了口气,哪壶不开提哪壶:“陛下,单论人口,我大唐如今还不及隋末的一半——当年隋炀帝都护(杨广)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耗损人口过千万,至今未能恢复。后世能有14亿,必是历经数百年安稳,再无大规模战乱饥荒方能达成。”

李世民脸色更沉。杨广败家的账,他从小听到大,此刻对比后世14亿人口,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得让大唐人口赶紧涨起来,得让粮食再多起来。

大清,圆明园。

雍正看着“大清灭亡后不到百年,人口达14亿”,手指死死攥着佛珠,指节泛白。他在位时,推行摊丁入亩,人口才刚破亿,怎么也想不通:不过百年时间,历经战乱动荡,人口竟能翻十四倍?还能做到“不缺粮”?

“岂有此理……”雍正低声自语,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隐有些憋屈——他呕心沥血整顿吏治、劝课农桑,才让人口稳步增长,后世竟能在他“失败”的基业上,做到如此地步?

【视频继续:【在2019年,我们的粮食年产量就已超过6.6亿吨(亿斤),不仅够自己吃,还有储备。这背后,除了杂交水稻,还有无数高产作物的功劳——】】

弹幕瞬间刷屏:

“必须提红薯和玉米!这俩简直是救荒神器!红薯亩产轻松过万斤,玉米也能达几千斤,还不挑地,山区坡地都能种!”

“对!明朝就传入中国了,可惜当时没大规模推广,不然能少饿死人,还是在吕宋带回来的。”

“袁爷爷的杂交稻+红薯玉米,简直是粮食安全双保险!”

“红薯?玉米?”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看到“红薯亩产万斤”时,猛地从龙椅上弹起来,眼睛亮得吓人。

他记得洪武初年,确实有使臣从海外带回过“番薯”(红薯),说能当粮食,可当时他正忙着整顿吏治、恢复生产,没太在意,竟让这“万斤高产”的宝贝被搁置了?

“混账!”朱元璋对着身边的内侍怒吼,“传朕旨意!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搜找‘红薯’‘玉米’!不管在谁手里,哪怕是埋在土里,也要给朕挖出来!献上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他又转头对着殿外喊:“朱棣!”

朱棣刚从北平赶回,听到父皇召唤,连忙进来:“儿臣在。”

“你立刻点兵,去吕宋(菲律宾)!”朱元璋语气狠厉,“弹幕说那地方多的是红薯玉米,那些番邦竟敢私藏,不早早献给大明!你去了,给朕把种子全带回来,谁敢阻拦,直接打下来!” 有这等救命的宝贝藏着掖着,简直是与天下为敌!

朱棣躬身领命,心里也激动——亩产万斤的作物,若是能带回来,既能解父皇之忧,又能立大功,何乐不为?

大明末期,紫禁城。

崇祯帝站在乾清宫,看着天幕上“红薯玉米明朝已传入”的弹幕,再想想宫外蔓延的旱灾、蝗灾,以及各地因缺粮而起的起义,只觉得心口一阵发闷,喉头涌上腥甜。

他有一腔抱负,想挽大厦于将倾,可国库空虚、百姓流离,连军饷都发不出。原来,救民的希望,早在几十年前就已传入大明,却被一代代昏聩官员忽视,直到如今,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江山飘摇。

“天意……天意啊……”崇祯扶住龙椅扶手,脸色苍白如纸。他想下令寻找,可如今的大明,政令不出紫禁城,就算找到种子,又有谁能组织百姓种植?又有多少人能等到收获的那天?

林远看着弹幕,想起小时候奶奶说过的“红薯汤救了全村人”的故事,随口道:“红薯玉米确实厉害,抗灾能力强,产量又高,也难怪被称为‘救荒神器’。”

他没注意到,天幕下的大明,正因为这几条弹幕,掀起一场全国性的“寻种风暴”——朱元璋的严令层层下达,官吏们不敢怠慢,连寻常百姓都扛着锄头,在田埂边、荒坡上四处搜寻;朱棣的船队已扬帆起航,直扑吕宋;而崇祯帝,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宫殿,发出无声的叹息。

嬴政看着“6.6亿吨年产量”,默默下令:让农官将红薯玉米的特征画成图,随杂交稻的研究一起推进寻找,哪怕十年二十年,也要弄到手。

李世民则让魏征牵头,整理历代农书,看看是否有关于“红薯玉米”的记载,哪怕只言片语,也要挖出来。

粮食,从来都是江山根基。当全球粮荒的背景下,华夏“不缺粮”的底气,透过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砸在千百年前的帝王心上,震得他们既震撼,又焦灼,更生出一股“不能落后于后世”的执拗。

林远关掉视频,伸了个懒腰:“有点饿了,煮包泡面吃。”

而天幕下,无数人还在为“红薯玉米”“14亿人口”“6.6亿吨产量”争论、行动。一场由粮食引发的变革,正在各朝代悄然铺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大宋闲医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大明MC系统 反贼 红楼新君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 汉阙惊澜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从死囚到统帅 大楚风云传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辰逸飞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txt下载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最新章节 -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