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这颗锈红色的机械教圣地,其地表之下隐藏的秘密远不止古老的Stc遗迹和庞大的铸造工厂。在基里曼的最高权限指令与探索派贤者小心翼翼的引导下,“缚焰为灯”行动组如同潜入巨人血管的微尘,悄然抵达了位于乌兰诺克盆地极深地底的一片异常区域。这里的岩石呈现出不自然的晶体化,空气中弥漫着微弱的臭氧与金属灼烧的气息,即使最精密的仪器也会受到难以解释的干扰。
第一阶段:渗透与观测——黑塔的领域
行动组在距离封印核心尚有一段安全距离的岩层中,建立了一个隐蔽的前哨站。黑塔远程操控的“现实结构扫描仪”——数台如同黑色水晶蜘蛛般的装置——被小心翼翼地部署在预定点位。它们并非直接探测能量,而是扫描空间本身的“褶皱”与“信息承载度”。
“有趣……”黑塔的投影在前哨站的主屏幕上闪烁,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此地的物理常数存在微小的、但系统性的偏移。引力常数比标准值低0.0003%,光速似乎有难以察觉的减缓……就像空间本身在这里‘疲惫’了,或者说,被某种巨大的‘质量’压弯了。”
她的“信息熵捕捉阵列”则捕捉到更诡异的现象:背景辐射中混杂着无法解读的、非随机的信号脉冲,仿佛某种冰冷的、无意识的低语,在述说着电磁的奥秘与物质的衰变。这些信号并非灵能,而是更深层次的、关乎宇宙基础规则的“信息”。
“封印本身……是一种极其精妙的时空扭曲结构,”黑塔分析着数据流,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的光芒,“利用现实本身的韧性,编织成一个自我维持的牢笼。设计者……嗯,那位帝皇,对宇宙法则的理解远超我的初步预估。他不是在‘对抗’星神,而是在‘利用’规则囚禁规则。”
与此同时,机械教的探索派贤者们,在瓦尔特·杨的监督下,利用经过星穹技术优化的探测器,谨慎地监测着地壳应力与能量流。他们发现,整个乌兰诺克盆地的地质结构,都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频率共振,仿佛一颗巨大无比的心脏在跳动,而跳动的源泉,正是那深埋地底的封印。
第二阶段:概念解析与模拟——螺丝咕姆的推演
远在泰拉的螺丝咕姆,接收着火星传来的海量数据。他的“理性殿堂”虚拟环境中,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模型正在构建。
代表虚空龙碎片的,是一个不断变化、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复杂多面体,其表面流淌着代表不同物理法则的符文——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它们相互交织,却又保持着一种残酷的、绝对的平衡。这个多面体被一层由无数金色几何图案构成的、不断流动变化的网络所包裹——那就是帝皇的封印。
“星神碎片的核心,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意识’,”螺丝咕姆向参与会议的基里曼、格蕾修和圣吉列斯解释道,“它更像是一段拥有极强存在性的‘物理公式’,一个‘法则的结节’。它的‘低语’,是其在无意识间对外散发的规则辐射。”
他开始尝试模拟格蕾修的“秩序之光”与这个“法则结节”的互动。在模拟中,秩序之光如同温和的水流,试图靠近那冰冷的多面体。最初,多面体毫无反应,秩序之光无法渗透其绝对的物理性。但当螺丝咕姆调整参数,将秩序之光模拟为一种“倾向于稳定物质结构、维持能量平衡”的特定频率时,模拟出现了变化——多面体表面的某些符文微微亮起,仿佛产生了某种微弱的“共鸣”。
“看这里,”螺丝咕姆指向模型的一角,“当‘秩序’被定义为‘物理宇宙的稳定与延续’时,与虚空龙碎片代表的底层法则产生了微小的交集。这或许是一个切入点。”
第三阶段:有限交互与引导测试——格蕾修的触碰
基于螺丝咕姆的模拟结果,经过再三的风险评估,格蕾修决定进行第一次极其谨慎的实地测试。她并未亲临火星(风险过高),而是通过一个特制的、与她在泰拉本体灵能连接的共鸣水晶,将一缕极其微弱的、高度凝练的“秩序之光”投射到火星前哨站,再经由前哨站的放大和聚焦装置,导向封印区域的外围。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沟通,更像是一次轻柔的“叩问”。
当那缕纯净的、带着“守护与稳定”意念的秩序之光,触及到封印外围那扭曲的时空边界时,异变发生了。
整个前哨站的仪器读数瞬间飙升!岩层传来低沉的轰鸣,并非爆炸,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物质本身的震颤。黑塔的扫描仪捕捉到,封印内部的“法则结节”第一次出现了主动的、非辐射性的反应——其表面代表电磁力的符文区域,亮度提升了数个数量级,一道无形的、狂暴的电磁脉冲如同苏醒的巨兽,狠狠撞上帝皇的封印!
金色的封印网络爆发出刺目的光芒,无数古老的灵文浮现,强行将这股冲击压制、消弭。前哨站内灯光疯狂闪烁,备用电源瞬间启动。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格蕾修在泰拉闷哼一声,脸色微微发白,切断了灵能连接。“它……醒了片刻。不是意识,是本能。我的光芒,似乎……‘激活’了它与‘稳定’相关的某种防御机制,或者说……‘食欲’。”
初步结论与深渊般的未来
第一次交互测试,虽然险象环生,但收获巨大。
1. 确认了星神碎片可以对特定频率的“秩序”概念产生反应,尽管是排斥性的。
2. 证明了帝皇封印的强大与精妙,能够承受住内部的剧烈扰动。
3. 揭示了研究的极端危险性——虚空龙碎片并非被动的研究对象,它拥有近乎本能的、强大的规则反击能力。
“我们面对的,不是野兽,而是一道狂暴的数学定理。”黑塔总结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兴奋,“试图引导它,就像试图用手去引导闪电。”
螺丝咕姆则更加关注那瞬间的“共鸣”:“排斥,也是一种互动。关键在于找到那个既能引起它反应,又不触发其毁灭性反击的‘共振点’。这需要更精细的模型和更谨慎的测试。”
基里曼面色严峻:“风险比预期更高。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我们必须找到驾驭这份力量的方法,否则,它终将成为比混沌更直接的威胁,或者被混沌所利用。”
格蕾修调理着气息,轻声道:“冰冷的光芒,也需要容器。或许,我们不该直接触碰它,而是……为它打造一个‘灯盏’?”
方舟日志(赤色星核的低语)
……火星研究前哨站建立,黑塔仪器确认封印区物理常数异常及星神碎片规则辐射。”
……螺丝咕姆构建星神碎片模型,发现其与“物理宇宙稳定”概念存在微弱共鸣点。”
……格蕾修进行首次有限交互测试,引发星神碎片本能排斥性反应,证实其危险性及帝皇封印可靠性。”
……初步结论:星神碎片可对秩序概念产生反应,但引导极其危险,需寻找安全“共振点”。”
……下一步:深化模型精度,尝试非接触式共振探测,评估“打造容器”(引导而非控制)可行性。”
火星地底的低语,已然变成了警告的咆哮。“缚焰为灯”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是知难而退,还是继续在这危险的边缘探索,从这冰冷的星神碎片中,找到点燃希望之火的关键?抉择的时刻,再次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