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空间航行是对耐心与技术的双重考验。在这里,常规的时间感变得模糊,只有导航仪上稳定变化的坐标读数和能量监测屏上起伏的曲线,提醒着他们正在远离熟悉的青木界,深入一片对他们而言几乎完全未知的星域。
苏凌薇将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主控室内。她不仅要实时监控“启明号”各大系统的运行状态,应对亚空间航行中偶尔出现的能量湍流和微小的空间褶皱,还要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航程,深入分析之前与机械神国交战中获得的海量数据。她试图从那些冰冷的金属残骸和能量频谱中,找出这个可怕敌人舰队调动、战术配合乃至能量供给模式的规律,任何一点发现,都可能在未来拯救整个同盟。
岩魁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很快找到了在星舟上保持状态的方法。他几乎把重力模拟训练室当成了第二个家,拉着几个同样精力旺盛的赤岩星战士,在其中进行着高强度的对抗演练。轰鸣的撞击声和四溢的地火能量时常让路过的工程人员侧目。他坚信,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战士本身的勇武和力量永远是最后的保障。偶尔,他也会跑到轰鸣声最响的引擎舱,看着那如同被束缚的恒星般咆哮的地火推进器,感受着那澎湃的动力,满意地咧开大嘴。
纳克萨和它的族人对亚空间环境显得更为适应。这种充满了微弱混沌能量和空间乱流的环境,对它们而言甚至比物质宇宙更让它们感到一丝“亲切”。它们分散在星舟的各处关键节点,尤其是空间稳定锚点和能量传导枢纽附近,如同活体的、高敏感度的传感器,以其种族天赋警惕地感知着任何异常的空间波动或可能潜伏在亚空间阴影中的威胁。它们的存在,为“启明号”增添了一层无形的预警网络。
顾尘多数时间则在专门为他准备的静室中冥想,巩固着体内刚刚归位不久的四象星钥之力。四种源于宇宙本源的强大力量在他经脉和星墟神国中流转、交融,每多一分掌控,他对法则的理解便深刻一分。他也在不断推演和完善着《星墟混沌经》后续的路径。静修之余,他会与璃月交流,感受她灵体愈发凝实带来的变化;也会与启明探讨星灵族那些浩如烟海的记载中,关于星海深处各种奇异种族和文明的只言片语;有时,他也会信步走到舰桥,与苏凌薇一同研究那张正在不断补充细节的星图,讨论下一个可能的目的地,以及航线上可能遇到的挑战。
就在航行的第十七天,一个意外的发现打破了航行的单调。负责监控深空背景噪音和搜寻特定信号模式的探测器,捕捉到了一丝微弱但极其规律的脉冲信号。
“接收到非自然源脉冲信号,重复频率固定。”苏凌薇清冷的声音在舰桥响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快速调出信号分析界面,“信号强度微弱,来源遥远。编码方式……未知,不属于数据库内记录的机械神国任何已知制式,也非赤岩星、青木界或噬界者的通讯模式。”
顾尘立刻从静室来到舰桥,站在主控台旁。“能解析出信号内容吗?”
“正在尝试多种破译算法……信号结构基于一种非常古老的、通用的基础数学逻辑循环,内容极其简单,几乎不携带复杂信息。”苏凌薇的指尖在光屏上快速滑动,“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指向性的引导信标,或者……是一种设定好的、面向所有可能接收者的、最基础的求救信号。”
星图被放大,信号源的方向被高亮显示出来,一个原本空白、未被标注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微弱但持续闪烁的光点。
“这个方向……偏离我们预定的航线了。”岩魁看着星图,挠了挠他的大光头。
纳克萨也睁开了眼睛,它那紫色的眼瞳中光芒流转,仔细感知着信号传来的那片虚无区域:“那片空间……结构很‘干净’,没有大规模战争留下的疤痕,也闻不到浓烈的混沌污染气息。但是……”它顿了顿,似乎在捕捉某种极其细微的感觉,“这个信号本身,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急迫和绝望。”
是遵循原计划,前往下一个标记的可能存在活跃文明的星系?还是冒险偏离航线,去探查这个来历不明、充满未知的信号?
顾尘凝视着星图上那个孤独闪烁的光点。星火同盟成立的初衷,便是寻找散落在宇宙中各处的抵抗火种,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都不应轻易放过。尤其是这种看似无害、甚至可能代表着某个文明最后遗言的信号。
“调整航向,优先前往信号源区域进行探查。”顾尘做出了决定,声音沉稳,“全员进入三级警戒状态,非必要岗位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苏凌薇,规划最安全的接近路线;纳克萨,持续监控信号源周边空间稳定性;岩魁,确保应急战斗单元随时可以启动。”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启明号”庞大的舰体在亚空间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脱离了原定航线,朝着那个未知的信号源方向驶去。引擎功率提升,护盾能量加强,星舟如同警惕的猎手,开始向潜在的猎物或同伴靠近。
经过数次谨慎的短途跃迁,规避开几片不稳定的空间乱流区,“启明号”终于脱离了光怪陆离的亚空间,重返物质宇宙。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看起来颇为“平庸”的星系。中央的恒星是一颗处于稳定中年期的黄矮星,光芒温和。围绕它运行的几颗行星大小不一,但探测器初步扫描结果显示,这些星球要么是缺乏大气层的岩石星球,要么是气态巨行星,表面环境恶劣,似乎都不具备孕育复杂生命的条件。
“未检测到大规模能量反应,未发现任何星港、舰队或大规模地表改造迹象。”苏凌薇迅速汇报着扫描结果,“也未捕捉到机械神国特有的能量签名或通讯噪音。那个脉冲信号源,精确定位在该星系第四颗行星的轨道上,而非行星地表。”
众人的目光投向舷窗外那颗灰黄色、布满陨石坑的岩石星球。它寂静地悬浮在虚空中,看起来毫无生气。
“信号来自轨道?一个独立的人造物体?”顾尘确认道。
“确认。信号源是处于行星轨道上的一个独立人造物体。根据雷达回波和光学观测初步判断,体积不大,结构……似乎是一个环形空间站。”苏凌薇说着,将高精度观测图像放大到主屏幕上。
一个模糊的、银灰色的环形结构出现在屏幕上,它静静地悬浮在行星的引力轨道上,如同一个被遗忘的指环。岁月的痕迹刻在它的表面,部分区域有明显的陨石撞击坑,但整体结构看起来依然完整。在环体的一侧,有一个明显凸起的结构,正在规律性地向着宇宙深空发射着那个微弱的脉冲信号。
“未检测到该空间站有任何主动防御武器系统的能量特征。其自身能量反应极其微弱,仅能维持最基本的信号广播和可能的核心系统待机。”苏凌薇继续分析着数据,“综合判断,该空间站似乎处于长期休眠或最低功耗运行状态。”
“像个被废弃了很久的观察站或者通讯中继站?”岩魁猜测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失望,“还以为能碰到个活着的文明呢。”
纳克萨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它那覆盖着骨甲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疑虑:“感觉……不太对劲。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得有些反常。而且,这个环形空间站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比例……让我有些熟悉。似乎在破碎星海深处,某些被时间遗忘的古老遗迹碎片上,见过类似的设计语言……”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飘浮在顾尘身边的璃月,忽然抬起了她近乎实质化的手,指向主屏幕上空间站环形结构的内侧区域,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空灵与凝重:“顾尘,我感觉那里……有东西。不是冰冷的机械,是一种……被冻结了的、非常浓烈的悲伤情绪,还有很多……凝固的生命气息。”
顾尘目光一凝,毫不犹豫地运转起真理之瞳。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空间站那厚重的外壳和层层隔离,直接投向环形结构的内侧空间。
他看到的,并非预想中的控制中心、居住舱或者能源核心,而是一片被奇异力场笼罩、如同巨大水晶棺椁般的广阔区域!里面整齐地、静止地封存着数十具类人形生物的遗体!它们保持着生前的姿态,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种释然,但周身毫无生命波动,仿佛时间在它们身上彻底停滞。它们的穿着打扮与空间站的风格一致,材质奇异,似乎是这里的原住民。
这是一个……集体墓穴?一个文明留下的时间胶囊?还是某种……失败的逃亡计划?
“接收到新的信号!”苏凌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打破了舰桥的沉寂,“不是外部的那个循环广播!是来自空间站内部!一个……被我们的靠近所激活的交互信号!它在主动尝试与我们建立通讯!”
嗡——!
几乎在苏凌薇话音落下的同时,远处那个环形空间站似乎轻微地震动了一下,积聚在表面的宇宙尘埃被震落飘散。原本黯淡无光的环体内部,某些区域开始依次亮起幽蓝色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光芒。而那个持续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指向深空的脉冲广播信号,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个冰冷的、明显是电子合成的,但奇异地带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人性化疲惫感的声音,通过宇宙中较为通用的几个紧急通讯频率,清晰地、直接地在“启明号”的舰桥内响起,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的、但能被语言模块勉强解析的星际语:
“检测到符合‘火种协议’激活条件的智慧生命单位靠近……正在进行特征识别……识别结果:非中央数据库记录在案之已知文明……能量特征分析:复杂,具备多重复合本源属性……”
“陌生的外来者……你们……是‘守望者’议会……终于派来的接引使者吗?”
守望者议会?
顾尘与苏凌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与深深的疑惑。这个称呼,他们从未在任何已知的记载或情报中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