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辉赶了一辆马车,家里老小妇嬬坐好后就先出发了,叶家这边没了来时的一车红豆糕,回程就空出一辆驴车。
叶长贵把刘学喊了过来,要送他和几个同窗回去。
叶长贵如今不用拐杖走路,赶辆驴车当然也不在话下。
于是柳东镇上来的那几个都不用去车马行租马车了,叶长贵送他们回去,就跟在陈家驴车后头直接走镇上而不走方家村那边。
苏云臻和顾子熙与众人道别后便也往镇东墨香书局走去。
宋知谦和叶青梨成亲还没回门,但借着今天来王家喝喜酒把叶青梨也带过来了,一家人在王家相聚。
来时他们就是俩人一辆驴车,却无同窗搭他们顺风车,毕竟宋知谦带的媳妇,同窗也不好失礼,回去当然也是如此。
便有人要坐宋家驴车,也只能是叶青梨的娘家人,但显然叶家不需要,就连叶青莲都笑嘻嘻地和陈家姐妹告别后就只跟着叶青萝了。
最后,叶青彦没坐叶青萝这边的马车,而是打算抱着铭儿在平板马车上睡觉。
侄子每天要歇中觉,他喝多了酒也想睡觉,正好。
于是老太太、叶林氏、叶刘氏和王珍珍都上了有厢马车,加上叶青萝和叶青莲,六人。
那边则是叶青枫赶车,老爷子和叶长富坐在车尾,叶青彦抱着叶铭,叔侄俩上车就呼呼大睡。
几辆马车和驴车排着队出了王家侧巷,很快穿过镇子分别驶往两个方向。
叶青萝和叶青莲趴在车窗口看了会儿柳林镇街景,出镇后就坐好了嘀嘀咕咕闲聊着。
老太太和两个儿媳妇也谈笑风生,只有王珍珍两边融不入,又没有儿子在身边可以打发时间,只能闷闷地坐着了。
知道是苏公子的马车,再看叶青萝神色如常坐得十分舒坦。
王珍珍心里也不禁有些羡慕地想,萝丫头以前在苏家出门都是坐这样的大马车吧?芳丫头回去苏家也是如此吧?
萝丫头回家后家里变化太大了,她如今可不敢再流露半分会惹萝丫头不高兴的情绪。
虽然萝丫头依然不会找她说话,但不找她麻烦、不在叶家说她坏话,就谢天谢地了。
车厢里气氛还是很和乐的。
常喜赶着马车跟在叶家马车后头,三辆马车跑得快些,慢慢便与方家的两辆驴车拉开了距离。
常喜看着前面的马车在一个村子外头停下来,叶长富下了马车往村子里走去,于是他立刻扭头和叶青萝说了这事儿。
叶青萝本来就坐在车厢口这头,听常喜说话便撩开车帘子往外看了看,便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这是方家村,大伯是要去方家赶回咱们家的马车,你跟着大堂哥后头就行了。”
常喜答应了一声,马车刚放缓的速度立刻又虚扬了一鞭而再次跑动起来。
马车进了仙桂村,常喜熟门熟路过田畈将马车停在叶家二房门前。
“小姐,到啦。”常喜喊了一声。
叶青萝正打着呵欠被这一路颠得有些困意,听见喊声顿时欢喜:“到家啦!”
她挑起车帘又提起放在车厢口的小竹篮,率先出了车厢。
常喜已动作利索将绳索套在篱笆桩上,在叶青萝出车厢时已麻溜地拿出马前凳放好。
叶青萝下了马车,转身叮嘱其他人别落下东西,又看向常喜。
“这一路也辛苦了,可要歇歇再回镇上?”
常喜不在意地笑道:“不用歇,回镇上很快了。”
这时候回去苏家不管常福在不在,他交了马车就能回去睡大觉、看话本了。
他和常福是大公子的小厮,在苏家不用管其他事儿,大公子去书院今夜不回来,他现在就是闲着啥也不用干。
叶青萝当然也清楚他们的情况,便没再说什么,只说喝了茶再走,常喜这才没有拒绝,只说冷茶就行,这会儿正好有些渴了。
叶青萝等娘下马车拿了钥匙就先去打开厨房的门,给常喜倒了一碗灵溪水出来。
常喜见水里连点茶汤色都没有也不敢说什么。
连忙接过喝了却发现这水竟然入口回甘,一点也不比中午在王家时小姐提着茶壶去给大家泡的茶差。
中午他与公子同桌吃饭呢,自然也喝到了一碗茶,当时就觉得那茶好喝,是小姐给公子的茶叶泡出来的。
常喜不好意思说再来一碗,将碗递给叶青萝后就牵着马车掉头离开了。
马车走后,叶青萝看向站在一旁的小姑娘,笑道:“表姑给我篮子里装了糖,留一些给弟弟们,剩下的给你吧。”
她自己一样尝了点就够了,真正的小丫头才会喜欢吃糖吧。
叶青莲却摆了摆手,笑道:“你是有篮子就给你装上了,表姑自己还准备了两篮子呢,你们一篮子、我们一篮子。”
叶青萝诧异,她倒是没注意,那就是放在堂哥那边马车上了。
既然如此她也不纠结,再道:“那行,你也赶紧回去歇歇,写字、针线随便打发时间,我也要回去写话本了,又耽搁了大半天。”
知她一直忙着赶话本进度赚钱,叶青莲笑着应了,便转身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叶青莲在外一两月回家来,姐姐出嫁了,西厢空了一间屋子、吃饭少了一个人,这变化也需要她去适应。
叶青梨出嫁后,叶林氏也抽空将她屋子收拾了一遍,一边收拾一边落眼泪。
养大的闺女出嫁了,做娘的心情却很复杂,既高兴闺女找了个好婆家,又担心闺女那性子在婆家怕处不好关系。
今天见到闺女自是拉着说了许多体己话。
得知宋家待闺女不错,小俩口刚成亲也感情极好,当娘的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叶家二房这边,叶刘氏回来也去厨房里安置晚饭,收拾妥当后才回屋,她没来打扰回屋就坐在窗前写字的闺女。
亲戚们都在操心她闺女的亲事,却不知她闺女心里只有赚钱的事儿。
作坊赚钱了也不肯歇着闲着,还是每天起早摸黑地写话本子。
闺女说了,作坊赚钱还是靠着那么多别人干活才有得赚,还要算工钱、分红利、被压货款。
只有写话本子是她真真实实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利益,写出来就是她的钱。